本帖最后由 stkwn 于 2017-4-8 15:53 编辑
在澳洲上小学的晴晴,除了平时跟我们讲话用中文,看动画片用中文,周末中文课学中文,听一些中文故事音频之外,中文学得真得不多。我也一直在找一些更适合的教材。尝试过识字教材,也尝试过国内小学的语文教材,最终选择了这本《亲近母语日有所诵》。
在我看来,一本好的教材,最好是多方面的。对于文字和中文水平都不高的小朋友,趣味性要有,内容也不能太单调,最好有儿歌,童谣,诗歌,也要有古诗词,经典国学,不仅有中国的,也有优秀的外文精品。我相信,日有所诵,终能静待花开。最后,我就找到了这样一本书,《亲近母语日有所诵》。
《亲近母语日有所诵》是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为小学各年龄段孩子量身定做的一套经典诵读读本。它选材上是广泛的,但都是精心挑选的。经典是它的特色。每学年分为一册,每册分上下两卷,每卷16个单元,每周安排了五篇作品,其中重点推荐两篇。每册后面的附录部分,基本为国学经典启蒙,供学有余力的孩子诵读。
晴晴刚开始的时候,其实会有点觉得是负担。但是,在朗读了几天以后,她马上爱上了读这本读物。她已经开始主动的拿起这本书朗读了。我选择的是一年级的课本,想着她还能进行认字活动。
来看看这本书的一些内容:
《小猫拉车》:小猫拉车,老鼠不坐。黄鼠狼拉车,小鸡不坐。灰狼拉车,山羊不坐。老虎拉车,谁也不坐。
通过一首简单的童谣,她懂得天敌和对立。
《落叶》: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就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飞飞。
押韵,简单,想象中的画面却又那么美。
《半半歌》:有个孩子叫半半,起床已经七点半。鞋子穿一半,脸儿洗一半,早饭吃一半,课本带一半。上学路上半半跑,光着一只小脚板。
每次晴晴念着这首童谣,就觉得说的是自己,然后就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花和蝴蝶》: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蝴蝶是会飞的,花,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花是蝴蝶,蝴蝶也是花。
台湾著名童诗作者林焕影的作品,是不是很棒?
《春游曲》: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院深浅色,照在碧波中。
唐朝王涯的作品,静静体会古诗词的美吧。
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非常的简洁。低年级提供了拼音。有些内容提供了赏析和注解。字体比较大,便于识字。
晴晴是如何学习这本书呢?基本上每天晚上,她都会用点读笔跟读这本书,然后再进行朗读。跟读,可以更好的体会书中的感情。小孩子真的特别会模仿,慢慢的,我也觉得晴晴有点朗读的感觉了。她念起这些儿歌童谣,有了节奏,有了感情。
使用点读笔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暂停键,可以跟读。
同时,跟读还纠正了一些错误的发音。例如有个词,快快活活,我原本没注意,把活读成了第二声,但实际上应该是轻声。有一天,晴晴就说,这个活字要念轻点......
再有一点,在异国他乡很多时候,有些词汇和文化背景,晴晴并不熟悉。例如有首儿歌《做手影》,她就不知道什么是手影。还有一首《看月亮》:初一一根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娥眉,十五十六团团圆。我们就顺便学了一下科普。
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们晚上的中文学习更加快乐。快乐学中文,这套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点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