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Sara 有篇帖子,什么都没有能走多远? 引发了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欢迎大家探讨。
做任何事情, 一定是需要资源的。 即便是空手套白狼,也是需要占有别人不知道的资讯,先机, 以及自身已经有的技术吧。
那么,进行亲子英语教育, 资源必不可少。 我将一些资源归类为硬资源和软资源, 画了两张表格:
硬资源:
x 轴是家庭可用于教育的钱数 M,从左到右,M1 是钱少,或是不愿意在教育上花钱。。。到M3 是不差钱
y 轴是父母可以为孩子花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孩子除了学校教育被占用之后,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
在这张表中A1最惨,没时间也没钱,C3是有闲有钱
飘蓝的几个格子:这样的家庭多选择购买精致的教育资源,私立学校,请私人教师。 一句话就是用钱买优质教育资源。 一般花巨资买学区房也属此类。
咱比如说,论坛就有不少孩子是送国际学校就读的,每年至少10万或以上的学费。
还有一部分找私人外教,每周的上着5个小时或以上的外教课
飘绿的几个格子:有点时间,有点钱,但都不多。 对于公立教育的补充,会选择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送出去。
比如说,上上英语培训班,每天1-2万的学费。 上上网上外教,一个小时300啥的 (当然也有便宜的)
暑假给孩子报个国外夏令营
A1:没时间也没钱的,那就只能交给公立教育了。
还有一条忘了列进去了,那就是家庭背景所构建的人脉资源。
软资源
x 轴是孩子的天赋+后天学来的能力的总和
y 轴是家长的学识,眼界,教育技能等的综合能力
白色格子: 家长在除英语之外的其他领域有专长, 比如:学俄语的,学日语的, 完全可以带孩子俄语启蒙,日语启蒙,而不是偏偏要做自己不擅长的英语启蒙啊。 将家长善长的技能传给孩子,这些现成的资源不利用岂不是可惜啊。
孩子的天赋,兴趣等不在英语上,而是在其他领域的话,家长真应该将手头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孩子的兴趣,天赋和专长所在。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孩子没有兴趣的地方。 当然,高手老师可以通过巧妙的引导,将英语和孩子感兴趣的领域联系起来。
蓝色格子:这类情况如果家长不愿意提升自己的话,那么最佳的情况是购买优质教育资源, 找好的老师来带孩子
绿色格子:这几种情况,适合家长带孩子
-------------------------------------------
以上分别就软应资源做了分别解说分析。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需要结合这两个表格一起看。 先看自己拥有哪些硬资源,然后再看自己拥有哪些软资源。
比如说,在硬资源中是最惨的那一格 A1,那也不能说自己什么都没有吧。 你还拥有软资源啊。 有些家长大概会说,我孩子没天赋,我自己英语不好。这种说法,就是将第二个格子看成是常量而不是变量了。 正常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他们的大脑是会成长的, 会越来越聪明的。 而家长自己, 不是谁就天生会当个好父母的,天生就英语好的, 都是通过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慢慢积累而来的。 我不想灌鸡汤,而是让家长能看清楚:抱怨是最容易的事情,我没这个,没那个,我怎么做。。。?这样的问题不应该甩给别人,让别人给你答案。 而是要自己来回答, 我手头有哪些资源? 我能怎么做,能怎么做的更好。。。
看了HI版的帖子,有些感想:
1. 这个分析很到位。值得家长深思。家长首先把自己放在一个格子里,然后从现实的角度定目标,订计划,并且实施。具有参考意义。
2. 版主用的这个TAM是传神之笔。我仿佛听到有的家长说,我TAM就是既没时间也没钱!
3. 在当今的社会,虽然钓丝逆袭的故事时有发生,但是我不太容易想象一个真正的钓丝,能停止抱怨,能脱离伸手党,开始自己努力。能做到这个的,早就不是钓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