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凰后 于 2017-8-24 13:47 编辑

我是一个五岁男孩的妈妈,也是图书编辑。英语启蒙已经两年,为什么会走上英语启蒙,还得从我遇到晓华老师开始。两年前,黄子三岁左右,因为看过《语言的本质》《磨出孩子的英文耳朵》《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加上之前经手过的项目《林克妈妈英文三字经》等书,我很想开始给孩子英语学习了。
但是,我第一反应是去看培训班。是的,典型的读了这么多书,却还是做不到。我当时也不敢想象自己带娃英语学习,自己英语口语那么烂,发言这么不标准,想着怎么也得报个班,然后自己在家辅助。但是,看了一圈下来,除了高昂的学(mei)费(qian),理念和我在书中看到的,也是相差很远。

就这样,我犹豫中,除了给孩子读一些简单的绘本,就是听听儿歌,一起唱唱。无意中,在荔枝fm,我听到了晓华和emma的儿歌,非常清楚记得是apple jiuce,Emma那会估计5岁左右吧,说着不是很流利但发音地道的英文,母女间轻松、自然的儿歌时间,说说笑笑,把我吸引住了。一旁的儿子,也静静听着,跟着Emma的声音,呵呵笑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是晓华&Emma的专场了,我们把能听的儿歌都听了。

我还专门给晓华留言,让她读《my mom》的英文版,因为当时只读了《my dad》,我想,怎么能没有妈妈呢?我就这样给晓华留言了。这是我们最初仅有的交流了。

巧的是,不久后的一天下午,我被原在南方都市报国际部的一位朋友,临时约起来,去清华科技园听讲座。去了才知道,是新媒体运营交流的。当时去演讲的,都是现在大家知道的各个知名大号。会后,主办方拉了一个群里,我自己在做“我们都是好妈妈”公号,抱着学习的心态,想加几位大v聊聊,大致浏览了下,发现晓华老师也在里面。我到现在也没问过她,她是怎样的机缘进的这个群。这些都不重要了,关键是,我们联系上了,并有了更多的交集。

于是,两年过去,晓华的图书《让孩子轻松说出地道英语》出版,我参与了这本书,也陪伴黄子英语学习两年多了,一路收获惊喜。

图书封面

图书封面

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他在旁边看英文版的《小乌龟富兰克林》,不时哈哈大笑。

英文阅读,从一字不识,到可以自己读一些原版书,蓝思指数目前在480-510左右。(这篇文章里有读书视频:非专业、非标准音,妈妈如何带娃学拼读

日常交流的基本听听说说,也是没问题。甚至会用英文和我简单聊些自己的想法,虽然是简单的表达,也让我觉得很是开心,他是真的在用英文——用来说,用来听他喜欢的英文动画片,看他喜欢的书。

一本接地气,实用的书

言归正传,从一个编辑的角度,说说这本书。最初和晓华谈论内容方案的时候,我们就想这本书的内容至少要达到两点:一是通俗易懂,让大部分家长一看就懂;二是实践性强,好上手。

英语学习类图书很多,很多专家也把语言学习讲得很透了,二语习得理论、国内英语学习、教学的误区等等。道理都在那里,但怎么做呢?所以,结合晓华的专业背景以及10年带娃亲子英语的经历,直接从“亲子英语启蒙应该怎么做”来切入。

图书内容,部分展示如下:

提出并解答家长常见的顾虑和误区

实用、接地气的启蒙方法

实用、接地气的启蒙方法

如何阅读,引导孩子语言学习

原版读物,怎么选?怎么读?

原版读物,怎么选?怎么读?

日常对话,说起来

日常对话,怎么说?

日常对话,怎么说?

不用过多讲理论,而是把最接地气、实用的办法,一一分享。让家长看后就能用起来。很多时候,家长缺的就是办法和技巧。一旦顺利实施,就很容易坚持了。要不然,看再多的书也没用。

很周围很多妈妈聊天,说起英文学习,我都会极力建议家庭英语启蒙,但是,大家都不相信自己能引导孩子学习英文。哪怕我厚着脸皮,拿自己家娃说事儿,一般大家会说,这孩子有语言天赋,孩子语感好。但是,我们说中文,也没说有语言天赋、有语感才能学会说呢?我身边有位博士妈妈,都觉得自己弄不了。完全被自己学英语的过程所误导了。

理念的转变是最难的,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引导家长轻松实践起来。晓华这本书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设置了日常对话,绘本、儿歌等五个部分,让普通父母读后,能更好和孩子一起互动,实践起来。

昨天一看当当销售,发现在第一名了。希望更多的家长转变观念,走出误区。如果家长不行动,只知道把娃往培训班送,就不要抱怨孩子学得慢,以后也不要抱怨走了弯路。

希望更多的家长受益,更多的孩子轻松习得英文!我们怎么学会说中文,就可以怎么学会说英文!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60 理由 收起
high5 + 60 感谢分享
936 查看 25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凰后

    楼主 2017-8-7 10:34:4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tarbaby 于 2017-8-7 13:06 编辑

    下文是作者——晓华老师的自序

    从英文主播,到“自媒体妈妈”
      ——我是怎么慢慢做幼儿英语启蒙的


      在国际电台工作了十几年的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踏入“自媒体圈”。
      Emma还没出生,就有同事打趣说,这娃长大后英语一定不错,你看你天天做2个小时的英语直播节目,她在你肚子里会接受几百个小时的英语胎教!我当时听了之后美得不得了,于是为自己定下了第一个早教目标:不要浪费了我和老公英语专业的优势,让娃出生后能继续在一个中英双语的环境里长大。

      但随着自己真正开始当妈,我开始反思——我们应该把养出英语牛娃,作为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坚定且唯一的目标吗?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加入到英语启蒙的队伍中来。这其中不乏许多牛妈牛爸。他们的孩子往往让人羡慕:4岁就口语流利,5岁就能初步做到独立阅读,这样的成绩,每每激励着更多的家长开始给孩子启蒙,他们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有朝一日也成为牛娃,秒杀那些埋头在英语班苦学的同学。


      “教孩子学英语”这件事,我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因为建立英语环境和教英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要想做到前者,只需在考虑孩子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持续输入即可,可要想做到后者,就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怎样评估孩子是否学会了等等。我是个超级懒人,这样浩大的工程我不敢随便下决心去做。另外也我知道,一旦把自己当成她的老师,我就会背负心理包袱,会对自己有要求,对女儿有期望,其结果很可能是把我们两人都搞得很累。


      家长不是老师,这一点我是从陪Emma学钢琴中收获到惨痛教训的。因为我会弹琴,所以她刚开始学的时候总想帮她一把,指点她一下,比如你忘了升Fa了,你这里少弹了一拍。结果她特别抗拒我在边上指手画脚,每次练琴都在我的吼声和她的哭声中结束。后来我决心不去管她弹得怎么样,只要她肯弹就行,结果她慢慢还喜欢上钢琴了。


      对于女儿的英语,我的第一个启蒙目标就是:建立语言环境。我的想法很简单,在围绕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睡中加进英语,让她的耳朵尽早熟悉这门语言,以后上学的时候她就不会觉得英语很难,还要从零开始。所以,当时我还没有什么理论基础,不过“孩子通过模仿周围的人而学会说话”这样的道理用脚都能想明白。


      我的第二个启蒙目标就是:让Emma对英语感兴趣。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英文故事的场景,让我觉得英语是一门温柔而优美的语言。所以一路走来,我的英语学习从来不让父母操心,教科书拿到手没过几周课文就全背下来了,能找到的英文书不管难易都要看,然后还一点不觉得自己努力,只是觉得好玩。也许我对英语的痴迷有点极端,但是我相信,兴趣会使人迸发出无穷的动力。所以,在面对Emma时,我从来不说“学英语”这几个字,也从不逼着她看书,念英文。当然,小战术、小心思是要有的。把英语和各种日常活动融合在一起,把英语小环境搭建得尽量有趣,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Emma自己都相信,她的英语,是玩儿着学会的。


      我的第三个启蒙目标就是:让Emma爱上阅读。很多重视教育的爸妈们,都希望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到孩子,恨不得把全身本领倾囊而授。但我一直坚信,父母能带给孩子的影响力是很有限的,而孩子也不能永远活在父辈的视野和见识里。与其把各种生活常识和人生哲理在她耳旁碎碎念,不如领她到书的世界,让她与比父母高明百倍的人交流,在阅读中学会看得更高、更远。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给Emma读故事,花了很多心思鼓励她看书。我不知道她长大后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不过一个爱看书的人,应该不会差到哪儿去。


      说回到英语启蒙。把培养出英语小达人作为启蒙目标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把这当成唯一的、不可动摇的目标,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忽略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孩子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大字不识的时候就喜欢静静地翻书,而有的孩子怎么也坐不住,有的孩子听到音乐就扭动起来,有的却对儿歌毫无感觉。再比如,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孩子是不是自己带、家长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学习意愿、老人是否支持在家说英语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和差异,都有可能成为你实现目标的障碍,在启蒙路上让你和孩子备受煎熬。


      如果把让孩子成为英语达人定为唯一的目标,那么亲子英语启蒙,很可能与择校、报班一样,成为压在家长心上的又一块大石,让家长们陷入另一个纠结和焦虑的怪圈。更可惜的是,如果我们把让孩子爬到山顶作为最终目标,也许会错过山坡上的好风景。在英语启蒙的路上,我不知道Emma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但至少我一直都很愉快。我进入了奇妙的绘本世界,在大师们的文字和图画中徜徉;我和她一起唱儿歌,手舞足蹈扭屁股,仿佛又回到童年;我从把陪娃当任务,到享受和她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在不知不觉中,英语连接起我们俩,成为了我们的秘密花园。


      所以,在分享英语启蒙方法的同时,我更建议大家把启蒙的目标定得低些,定得长远些。建立语言环境,每个家长都能做得到,培养兴趣,是回归一切学习的源头,而鼓励阅读,是为了孩子将来能走得更远。家长只要做到坚持输入,保护并培养孩子的兴趣,不给自己太多的压力,语言能力的获得,一定能自然发生。






  • goodtree

    2017-8-7 11:09:17 使用道具

    我们怎么学会说中文,就可以怎么学会说英文
  • cszxc098

    2017-8-7 11:18:3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szxc098 于 2017-8-7 12:05 编辑
    goodtree 发表于 2017-8-7 11:09
    我们怎么学会说中文,就可以怎么学会说英文

    OPOL,其中一方母语是英语,那么这句话是对的。有点好奇,在荔枝里她和小孩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对培养英语思维的干扰也太大了吧?以朗读分级歌谣之类和中文讲解为主,能和地道粘上边也有点夸张了。不过楼主本身就是在发软文,多说无益,就此打住。
  • fanny3270

    2017-8-7 11:27:44 使用道具

    还是软文啊,
  • Jurlique

    2017-8-7 11:29:13 使用道具

    认识不少CRI的人,不知为何,孩子英语大多平平,包括某些英语主持人的孩子
  • 我要睡觉

    2017-8-7 11:37:58 使用道具

    推销的赶脚很明显啊
  • 凰后

    楼主 2017-8-7 14:55:22 使用道具

    我要睡觉 发表于 2017-8-7 11:37
    推销的赶脚很明显啊

    我是来推荐的,😆
  • 凰后

    楼主 2017-8-7 14:56:13 使用道具

    Jurlique 发表于 2017-8-7 11:29
    认识不少CRI的人,不知为何,孩子英语大多平平,包括某些英语主持人的孩子

    为什么呢?感觉CRI的人,英语学习应该更有优势啊。
  • hwa

    2017-8-7 17:43:36 使用道具

    看了下视频,感觉楼主的娃完全没进入自主阅读状态
    背两句,停一停,看看妈妈,晃晃脑袋,还玩玩具!!!
    哪有自主阅读的让别人拿书翻书的?
    建议先纠正阅读习惯


  • cszxc098

    2017-8-7 18:43:5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szxc098 于 2017-8-7 18:50 编辑
    Jurlique 发表于 2017-8-7 11:29
    认识不少CRI的人,不知为何,孩子英语大多平平,包括某些英语主持人的孩子

    华姨目前看到的资质就是十几年前的同传培训班毕业(培训班毕业证书相当于什么学位啊?)现在华姨离开CRI下海搞亲子阅读推广,她老公一样是CRI的英语主播,叫沈汀,也在拼命出英语童书,小孩还和妈共同开办幼儿英语故事屋节目,全家上阵赚钱,小孩自小做好准备接父母在CRI的班?2岁半开始启蒙,父母都是搞英语主播+幼儿英语启蒙,班底豪华。看了看华姨的谈话,估计小孩从小就TPTL是跑不了的。启蒙近5年后,到了7岁多开始阅读简单初章,比盖老师启蒙3年时的壮壮早了几个月。父母亲自动手调教,中英夹杂,和习得提倡的父母少参与,输入原汁原味以求地道的做法大相径庭,普通父母也没那么豪华的班底,教育理念和现在各牛妈出的书比较似乎落后了不少,也没成系统,当然,有兴趣的不妨一读,反正也就一顿快餐的钱。
  • w905766

    2017-8-7 22:27:55 使用道具

    感觉是软软的文。。。
  • laosha3612

    2017-8-7 22:33:44 使用道具

    thanks for sharing
  • 凰后

    楼主 2017-8-8 09:22:01 使用道具

    “我妈教我了吗?”
       ——我教女儿英语的三大法宝


    我在微信后台收到最多的问题就是问我是怎么教 Emma 学英语的。这个问题要是拿去问 Emma,她一定会挠挠头说:“我妈教我了吗?”不过要想让我在三言两语间给出答案,我也 只能说,我不过就是跟她讲讲故事,说说英语,做做游戏。有人被英语折磨了十几年,还是 说不好,有人却玩儿一样的,就学会了。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三点上:兴趣、环境、 方法。

    兴趣是原始驱动力,尤其是小孩子,没有兴趣做一件事情很难持续;环境是接触并使用 语言的媒介,没有这个媒介只能是纸上谈兵;而方法则是最细枝末节的事情,有了前面两个 基础,才能谈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法宝 1: 兴趣:如何让孩子把英语当成“玩儿”

    我老是会把我自己对英文的兴趣和小时候我妈给我讲英文故事的事情联系起来。说多了 连我妈都开始不好意思起来。她问我:“我就给你讲了那么几个故事,能让你这么记忆犹新 吗?”其实当时我很想说但没说出口的话是:“母亲大人,您对我最温柔的时候就是讲故事 的时候,我不记住这个难道要记住某人揪我耳朵的时刻吗?”这个对我来说难得的亲子阅读 环节,因为融入了妈妈的爱,让我铭刻于心。女儿出生后,我也坚持每晚给她讲英文故事, 因为我希望在她心中,英语是爱与陪伴,而不是衡量她聪明与否的工具。当一门语言在孩子

    心中意味着妈妈的爱,他们怎能不感兴趣?

    但是有爱就有兴趣了吗?也未必。很关键的一招就是在玩中学。有不喜欢英语的孩子, 但没有对玩儿不感兴趣的孩子。所以在启蒙的时候,千万不能让孩子意识到“我妈逼我学英 语”,而是让他感觉到他要跟我玩,英语只是夹杂在其中的工具。这不是有心计,而是在长 期实践中发现的规律,游戏是孩子最好的学习途径。而如果你目的性太强,被孩子发现原来 “妈妈是想让我学英语”,以后再想骗就难了。

    在寓教于乐这方面,我的懒惰,居然变成了天然优势。因为懒,所以我不想给她制定太 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完全随兴而至。也因为懒,我要想出各种事半功倍的方法让她主动对英 文感兴趣。

    比如我和Emma有一个可以随时启动的English corner(英语角)时间,怎么好玩儿怎 么来,我们可以躺在床上,可以钻进拿毯子搭的帐篷里,她用英语讲她学校的事情,我用英 语告诉她我工作上的趣事,不会用英文表达就掺杂中文。这项活动,Emma 会觉得这是母女 或者闺蜜之间的洋气的亲密交谈,而并非练英语。我还给我俩日常活动都起了漂亮的英文名 字:在小区散步是adventure time,家里只有我俩的晚上是girls,night in,喝饮料是开tea party......

    6 岁以前,玩耍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英语启蒙,是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兴趣的 种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语言的魅力,进而慢慢主动习得这门语言。

  • 凰后

    楼主 2017-8-8 09:23:0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凰后 于 2017-8-8 09:24 编辑

    法宝 2: 环境——在中国,如何为孩子创造英语环境

    小宝宝是怎么学会他们的母语的?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听到从而慢慢掌握的吗?不就是因为必须使用才能让周围的亲人理解你、同你交流而学会的吗?语言学习或习得,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类似母语的环境。从听、读、说三方面入手即可。听儿歌,听故事音频,包括看动画片;读绘本;说简单的日常用语。

    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务必让“听、读、说”上的英文输入成为有意义的输入,也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他听、读、说的是什么。
    儿童的英文输入如何形成呢?

    宝宝比较小,听儿歌时家长可以跟着音频唱给孩子听,或者根据儿歌的意思做出动作,用身体语言交流;孩子大一点,可以给他稍微解释一下歌词大意。儿歌的选择宜少而精,优先选择词句简单、重复多、容易互动的儿歌,让他体会到英语的韵律感。

    除了儿歌、绘本和日常对话的输入,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给孩子找些英文小游戏,带孩子逛书店或图书馆的英文阅读区,设立阅读奖励计划,等等,都是辅助亲子英语学习的方案。

    从一个个词、词组过渡到句子,从mommy and daddy、yes and no,过渡到“Timefor bed.”、“I love you.”,再过渡到更长的句子。
                                           
    对中文已经说得不错的孩子,刚开始不要全都用英语,我们可以像外企员工那样说:吃完 candy 记得 brush your teeth;哦,给 Mommy 一个 kiss,我们讲一个 bed time story就睡觉,OK ?哈哈,听着有点搞笑是不是,但是有效!

    家长不仅仅要在家给孩子提供语言环境,在公共场合也应如此,这就需要各位家长豁出自己的脸面了。

    对于生活在中国的爸爸妈妈,随时随地说英语有些别扭,觉得不好意思。比如我只要想起来就会跟 Emma 说英语,但当我们在商场或者餐馆,我俩只要旁若无人说英语,就会引来别人侧目:有病啊,俩中国人说什么英语呢!我老公受不了别人的眼光,就会低声跟我说:“你低调点,人少点再说吧。”这时,你是在意别人的眼光,还是在意孩子的语言环境?反正我选择了后者。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而开启孩子英语启蒙的最佳模式,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 凰后

    楼主 2017-8-8 09:26:13 使用道具

    hwa 发表于 2017-8-7 17:43
    看了下视频,感觉楼主的娃完全没进入自主阅读状态
    背两句,停一停,看看妈妈,晃晃脑袋,还玩玩具!!!
    ...

    谢谢建议,看来我对娃的要求太低了。
  • 凰后

    楼主 2017-8-8 09:52:28 使用道具


    这么说的话,这不是软文,是硬广。
  • 凰后

    楼主 2017-8-8 09:53:07 使用道具

    w905766 发表于 2017-8-7 22:27
    感觉是软软的文。。。

    比较硬
  • Jurlique

    2017-8-8 10:12:4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urlique 于 2017-8-8 10:17 编辑
    凰后 发表于 2017-8-8 09:23
    法宝 2: 环境——在中国,如何为孩子创造英语环境

    小宝宝是怎么学会他们的母语的?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 ...

    小城市我不知道,大城市这么做的家庭很多。在北京不存在有人侧目的情况,作者实在是夸大了。何况,大多数情况下周围的人根本听不懂你们在说啥。要是非要用散装英语+中文,那别人侧目也就可以理解了。
    小孩子启蒙根本就用不着外企的散装英语。
  • 凰后

    楼主 2017-8-9 09:29:32 使用道具

    Jurlique 发表于 2017-8-8 10:12
    小城市我不知道,大城市这么做的家庭很多。在北京不存在有人侧目的情况,作者实在是夸大了。何况,大多数 ...

    大城市资源多,父母水平也可以。但就我身边的孩子家长,这么做的也不多。因为我们在这个平台,会有选择性注意。
  • aihacanada

    2017-8-9 10:20:16 使用道具

    说出地道英语是可能的,但绝不是轻松能做到。不知道这个标题的居心何在。
  • 凰后

    楼主 2017-8-9 12:03:56 使用道具

    让孩子爱上英语

    1 不给孩子“找别扭”

    孩子高兴的时候,学什么东西都愿意。Emma 上三年级时,我给她报了学校的双簧管班。 可是不久,我们就发现,双簧管是一件非常难学的乐器,Emma 很快就不愿意学了。为了让 她练习 10 分钟,我需要花半个小时的口舌,而且她吹得不情不愿,遇到吹不过去的地方还 会掉眼泪。就这样纠结了一年后,我还是把她的双簧管课停掉了,一时间世界清静了,两人 也痛快了不少。在英语启蒙方面,我可一点也不纠结,从来都不给 Emma 找别扭。如果她 现在不想看英文书,我才懒得挖空心思去说服她呢。等到她心情好的时候,我装作突然发现 一件趣事的样子说:“Emma,我们来编个英文故事吧!”这时她一定不会拒绝。心情愉悦的时候,孩子学什么都乐意,学什么都快。所以,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或者状态,引 导孩子,千万不要心急,甚至强迫。否则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让孩子失去了乐趣,以致产生 抵触情绪。

    2 别指望孩子“自己看会”


    当孩子理解语言意思的时候,学习效果最好。这就是在第二语言习得上,语言学家所强 调的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这一点特别重要,但又特别容易 被忽略。建立语言环境并不等同于盲目给孩子堆砌各种语言资料,或者不分辨难度和内容地 让孩子去看原版视频。没有理解的声音,就是噪音。



    比如,在孩子一两岁刚接触英语的时候, 没有哪个家长会给他们读哈利·波特的小说,可是却有不少家长给刚接触英语的孩子看英语 动画片,指望孩子能自己看会。问题是,看再多的动画片,孩子看不懂,也是无效输入。对 于完全零基础的孩子来说,唯一可理解的输入就是和人交流。有一定词汇积累后,再通过听 儿歌、看视频的方式拓展输入量。

    3 别小看日常的“唠唠叨叨”


    当孩子被人关注、和人交流的时候,语言学得最快。语言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有意义。 孩子的语言习得,也一定要基于使用,交流。如果没有了交流,即使把自己学成行走的字典 也没有用处。

    我和 Emma 的英语启蒙是开始于我的自言自语和唠唠叨叨的。



    从“来吃饭”“来洗澡”“出 去玩”,慢慢过渡到可以用点头摇头来回应的“喜欢这本书吗”“再吃一点好不好”。孩子 不一定知道每个词的意思,但基于生活场景的话他们可以整体理解,不会一头雾水。学习的奥秘,其实很简单,尊重孩子,尊重生命成长自有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引领他们, 主动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 凰后

    楼主 2017-8-16 10:42:44 使用道具

    在我接触的关于孩子英语启蒙的问题中,最多的应该就是:父母担心自己的英文水平并 不高,该不该在孩子面前说英语;在孩子面前张口,怕说错,或者怕自己的发音影响了孩子; 不张口,又没法和孩子互动,引导孩子对英语产生兴趣。
    我说的“讲英语”是指用英语来说话,互动交流,而不仅仅是亲子阅读。有信心的家长 自然可以读原版绘本给孩子听,不愿意读的也可以用听绘本音频的方式来补充,可是日常对 话这部分,孩子最能真切感受到的语言情景,却是没办法用其他途径代替的,我们不应该忽 略这一非常重要的启蒙途径。


    说起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我们都知道,孩子一出生就对父母的声音最敏 感,母语的习得,也是靠模仿、互动。脑科学家梅迪纳研究发现:让婴幼儿看语言学习方面 的 DVD,对孩子的语言习得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减少孩子的词汇量。而与宝宝交谈时所使 用的词汇数量和丰富程度,才会实实在在影响孩子的词汇量和智商。孩子更容易在面对面的 人际沟通时掌握词汇。孩子无论如何,是不会对父母口中说出的话置若罔闻的(青春期叛逆 少年除外哈)。另外,学习外语需要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输入的内容要能让人理解, 或者和现实生活相关,这样的输入才有意义,且更容易记住并使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 若能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运用简单的英语和他们交流,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英语在他们生活 中存在的意义。


    学了多年哑巴式英语的父母们,可能对张口说英语很不适应。但不让孩子重蹈覆辙,不 正是我们给他们启蒙的目的之一吗?如果你还在犹豫,下面几点也许能给你一定的鼓励。

  • 凰后

    楼主 2017-8-16 10:43:50 使用道具

    准备 1:你只需掌握最简单的词汇
    想要对着你的孩子讲话,你既不需要认识 6000 个以上的单词,也不需要背诵马丁·路 德·金的“I have a dream”。当孩子还是小baby时,最先学会的母语词汇是什么呢?妈妈、 爸爸、宝宝、奶奶、不要(学会说不之后的宝宝最头疼了吧)等等。我们跟他们说些什么呢? 也无非是些简单的词,喝奶、睡觉、又尿尿啦、便便、乖、宝宝不哭之类的。学会说这些英 文词,不需要过四六级吧。大家稍微看看单词,读一两遍,就可以在孩子面前用起来。我刚 开始跟 Emma 说英语时,她才几个月大。我并没有做任何规划,也不懂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 只是觉得生活中需要跟她说些什么,就用英语说好了。一开始,其实自己也觉得在家讲英语 别扭,于是就尽量少说,只用单个词。不过我发现,单个词还能表达不少完整的意思呢。



    比如:
    Come. 来。
    Go. 去那儿。
    Where? 哪儿呢?
    Here. 在这儿。
    Yes. 好。
    Nice! Good! 不错。真棒!(Yes 也可以表示鼓励呢) No. 别这样。不好。
    Stop. 停下。
    Listen. 听。
    Quiet. 安静。


    开始在家跟女儿说英语时,我会说完英文再用中文重复一遍。不过不久,我就发现这样 做其实没有必要,尤其对小 baby。只要我说话时看着她,再带点表情和手势,她好像就明白了。 我估计宝宝们的猜测能力比我们还强,毕竟刚出生时,他们只能靠观察和猜测来理解周围世界。


    还有几种既简单又常用的句式,家长们一定都能掌握:


    Do + something: Bring the bowl, please. 请把碗拿来。

    Let,s + do + something: Let,s go out! 我们出去吧!
    Don,t + do + something: Don,t run so fast! 别跑那么快!
    It,s time to + do + something: It,s time to go to bed. 该睡觉了。


    这几个句式,恐怕能覆盖一半以上的家庭生活场景吧。

    另外,孩子日常接触到的东西的 名称,也不需要全部记住。
    十几种食物的英文,十几种用品的英文,足矣。
  • _﹎浮士德

    2017-8-17 20:38:18 使用道具

    这是在卖书吗
  • annashi

    2017-8-20 17:02:22 使用道具

    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