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地球上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生物。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目: 灵长目
亚目: 类人猿亚目
科: 人科
属: 人属
种: 智人

870万种生物之中,唯有人从热带到南北两极,从沙漠到热带雨林,在全世界凡是有陆地的地方,都能适应环境,繁殖下去。

其他的生物全做不到。

人最大特点是发达的脑。在短短20万年的进化中,脑容量扩大了三倍。

但这么大的脑容量,还是不足以让人类适应这么多不同的环境。

人类能够在进化的竞技场上成为横扫一切生物的大赢家,最关键的是有个可塑的大脑,繁殖一代就可以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

而人脑的可塑性对第二语言学习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根据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幼儿出生后头几年,大脑每秒都会根据自己的基因地图和环境刺激,生成超过一百万条神经连结(过去每秒700-1000条的估算已被推翻)。

随着年龄渐长,大脑就会开始删除没什么用的神经连结,优化结构,提高运作效率。感知通道如视觉、听觉的神经连结会先发展优化成形,然后才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语言及其他高级认知功能。 (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2007). The Science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InBrief). Retrieved from www.developingchild.harvard.edu.)

所以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完美地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随着年龄渐长,大脑根据环境生成神经连结和进行优化,我们就失去了幼儿那种完美的适应能力。

学语言有关键期的说法,就是源自此处。在关键期为孩子提供一个模拟的英语环境,就可以让孩子学英语跟学母语一样,不费力且效果好。这个说法对不少家长造成了很负面的影响。

一些错过“关键期”的家长,即使比较豁达,也往往会懊恼自己耽误了孩子“像母语一样学习英语”的机会。另外一些在关键期之前就开始亲子英语的家长,却往往因最终看不到孩子的明显分别,因而觉得自己或孩子有问题。

更有什者,少数家长为了把握这短短的关键期,在幼年时安排孩子在英语上投放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欲速不达,更耽误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坑爹的是,关!键!期!是!一!个!虚!假概!念! ! !

幼儿的大脑虽然能学习得很快很轻松,但由于只是属于基础建设阶段,像语言这种高级能力,只能掌握其中很少的部分,提供的英语环境再多再好也是一样。

幼年(三岁以前)接触英语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更好的分辨语音。英语发音之中,有27个汉语中没有的基本音素。如果不是从小在英语环境中长大,大一点之后听力通道已经定型,就会难以分辨。我们学英语遇到这些音素时, 大脑就会自动将他们替换成汉语中最接近的音素。比如说用「seat」取代「sit」,用「full」取代「fool」, 用「wet」取代「vet」… 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有浓重的口音。

但是现代语言教学的发展一日千里,语音纠正已不再视为难关。只要通过针对性的听力和发音练习,有英语基础的成年人可以在几个月之内完成语音训练。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当红演员虽然英语程度并不高,但在演出荷里活电影时,说的英文却能有板有眼。

至于其他方面如语言架构,则十几岁才开始学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就更无所谓了。

所以虽说亲子英语越早开始越好,晚一些其实也并没有太大耽误。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患得患失。

0至3岁的孩子通过亲子英语启蒙,最关键的是时间和材料安排合理。根据分析家长的反馈和我们自己的亲身经验,坚持每天20至30分钟的童谣,如Super Simple Songs,效果最为理想。

如果你是幼儿家长打算开始亲子英语,只需要记住下面这句话:

“每天坚持很重要,时间太久没好处。”

2265 查看 56 收藏帖子 (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陪伴成长

    2018-1-8 17:00:09 使用道具

    话说,这么重要的“科学结论”也不翻译一下发到国际核心刊物?

    震惊!美国的幼儿家长们,你们都错了!--- 学英语“时间太久没好处” !

    楼下继续。。。
  • emalovebohr

    2018-1-8 17:40:29 使用道具

    我们家很喜欢simple super songs 还有mother goose club里面的歌谣
  • cszxc098

    2018-1-8 20:37:51 使用道具

    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学阿拉伯语学到真的哭了,一个班能读到毕业的不过三分之一,但是阿拉伯的小孩都会说。
  • ppanqqiong

    2018-1-8 22:53:50 使用道具

    学英语是个系统工程
  • tigerlovelulu12

    2018-1-9 06:12:07 使用道具

    这个拔萃英语是网上的那个拔萃吗,请问
  • Sunshine82

    2018-1-9 08:58:4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unshine82 于 2018-1-9 09:00 编辑

    成人通过较音完成语音训练,刻意发音时效果会比较好,一旦放松状态就会固态萌发,得和几十年形成的发音习惯作斗争。
    古人说:乡音无改鬓毛衰!
  • lmjcle

    2018-1-9 09:31:15 使用道具

    楼主还是多读点心理学的书,再看看实验案例,再来讨论这个虚假概念吧

    吓到我了
  • 拔萃英语

    楼主 2018-1-9 15:00:58 使用道具

    陪伴成长 发表于 2018-1-8 17:00
    话说,这么重要的“科学结论”也不翻译一下发到国际核心刊物?

    震惊!美国的幼儿家长们,你们都错了!-- ...

    您可能没有看清楚,我在这篇帖子中讨论的是0-3歳所谓的关键期是怎么回事,以及根据家长、我们自己的经验,相关科硏结果,建议0-3岁孩子家长每天坚持30分钟,使用专门为英语非母语孩子编写的童谣,就足以在帮助幼儿大脑建立辨认27个在汉语中没有的英语基本音素。

    这不是我们自己的“科学结论”,是别人的科研成果。用英文写出来,发到国际核心的唯一结果,是被认定为抄袭。

    另外,你可能混淆了用母语跟孩子沟通和为孩子模拟外语环境。

    绝大部分科硏都认为用母语跟0-3岁孩子沟通越多越好,这方面的第一份重要论文The Hart and Risley (1995) study 虽然因样本太少而备受批评,但仍受到美国总统和大量教育家的支持。后续科硏至今也只是对枝节加以修订,其中心结论仍未受到挑战。

    美国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市在2013年就是根据这份研究的结果,设计了一个专门指导低收入家庭怎样跟婴幼儿聊天的计划,希望可以提升底层家庭孩子将来在学校的竞争力。这个计划赢得首届彭博市长挑战,由彭博慈善基金提供五百万美元推行。

    第二语言/双语教育方面,如果父母的母语不同,或者家长懂得两种语言,同时希望把孩子养成双语人才,就应该尽量跟孩子以大环境以外的语言沟通。比如在美国的中国人,就应该尽量多跟孩子说中文。这样孩子才会双语同时发展。

    但中国亲子英语的家长,绝大部分并不具备能以英语跟孩子沟通的能力,需要依赖各种音频、视频。科研结果普遍都认为音频、视频完全无效,但这跟我们自己的亲身经验和家长反馈,以及另一些新的科研,有一定的出入。

    运用最新大脑扫描科技的幼儿科研成果,幼年大脑主要是建立各种基础的感官通道和神经控制。语言的发展,无论是单语还是双语,都是只能建立基本的组块。稍微复杂一点的部分,都必须等到基础建设完成之后。

    所以从亲子英语的角度来说,只要能成功帮助0至3岁的孩子分辨英语发音之中27个汉语中没有的基本音素,就已经是为将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cszxc098

    2018-1-9 15:16:4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szxc098 于 2018-1-9 15:24 编辑

    你理解错关键期了,婴儿有个关键期就是9个月前,9个月后大脑有一种功能会消失,但这个对二语来说没多大作用,和外语不同,二语是在有大环境前提下进行的,为解决新移民的语言能力做的研究,而在国内,可以通过家长在家里创造小环境来达成,适合小中童培养接近母语者的二语能力。有大环境的前提下,12岁前移民的小孩达成这个目标的比率是90%以上。而在国内,小环境+体制教育作业时间多,这个年龄还要提早,以盖老师的看法,7岁后才开始启蒙,要达到接近母语者的水平,不是不可能,而是非常困难。那么7岁之前的就可以笼统称为国内小孩的关键期,但如果目标只是班上英语取得好成绩,那就不存在什么关键期。
    你所说的音素,12岁前都有这种能力的,12岁之后要看人。至于纠音软件,我知道的就有分各国和各地区的,比如粤语的纠音和普通话有区别,这个网上不难找的,某宝也有卖。
  • 拔萃英语

    楼主 2018-1-9 19:55:33 使用道具

    cszxc098 发表于 2018-1-9 15:16
    你理解错关键期了,婴儿有个关键期就是9个月前,9个月后大脑有一种功能会消失,但这个对二语来说没多大作用 ...

    非专业人士根据自己学习和教育孩子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看法很容易有误谬的地方。如果希望对第二语言教学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还是看相关的科研及根据科研写出来的书比较靠谱。

    瑞士纳沙泰尔大学荣休教授 François Grosjean 的 Bilingual: Life and Real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就是一本比较优秀和值得参考的著作。

    关于音的问题,可以参考 Kuhl, P. K. & Rivera-Gaxiola, M. (2008). Neural substrate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31, 511-534.



  • 陪伴成长

    2018-1-9 20:00:3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2018-1-9 20:59 编辑
    拔萃英语 发表于 2018-1-9 15:00
    您可能没有看清楚,我在这篇帖子中讨论的是0-3歳所谓的关键期是怎么回事,以及根据家长、我们自己的经验 ...

    首先,谢谢lz写了怎么多来回复我。

    然后,我读完了全文也没有发现你写的和我写的有有什么关系。我希望你证明的是原文当中这段话:

    “如果你是幼儿家长打算开始亲子英语,只需要记住下面这句话:

    “每天坚持很重要,时间太久没好处。” ”

    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亲子英语时间太久就算没有坏处,也绝对没有好处。

    如果你有核心刊物的报告证明这一点的话,请发给我原文或者原文链接;如果没有核心刊物的报告,那请给我充分的证据。另外,我们对核心刊物的定义应该是差不多的,对吧?《知音》和《故事会》这种,应该不算,对吧?

    谢谢!


  • 陪伴成长

    2018-1-9 20:59:2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2018-1-9 21:16 编辑
    拔萃英语 发表于 2018-1-9 15:00
    您可能没有看清楚,我在这篇帖子中讨论的是0-3歳所谓的关键期是怎么回事,以及根据家长、我们自己的经验 ...

    原文是写给大家看的,我也就不想多说了。回复是针对我的,我们一起看看吧!说实话,看了半天,我也不知道lz想表达什么。

    -----------------------------------

    您可能没有看清楚,我在这篇帖子中讨论的是0-3歳所谓的关键期是怎么回事,以及根据家长、我们自己的经验,相关科硏结果,建议0-3岁孩子家长每天坚持30分钟,使用专门为英语非母语孩子编写的童谣,就足以在帮助幼儿大脑建立辨认27个在汉语中没有的英语基本音素。
    --- 你说的这个到底有什么意义。少一点(比如3岁开始零基础学英语)不行?多一点(比如3岁能够进行符合年龄的正常交流)也不行?

    这不是我们自己的“科学结论”,是别人的科研成果。用英文写出来,发到国际核心的唯一结果,是被认定为抄袭。
    --- 请给出证明“0-3岁孩子家长每天坚持30分钟,使用专门为英语非母语孩子编写的童谣,就足以在帮助幼儿大脑建立辨认27个在汉语中没有的英语基本音素。”的国际核心期刊原文或者原文链接,谢谢!

    另外,你可能混淆了用母语跟孩子沟通和为孩子模拟外语环境。
    --- 我应该没有混淆,因为我根本就不觉得这是两件能够完全区分清楚的事情。
    然后,按照你的划分,双母语的家庭算“用母语跟孩子沟通”,还是算“为孩子模拟外语环境” ?

    绝大部分科硏都认为用母语跟0-3岁孩子沟通越多越好,这方面的第一份重要论文The Hart and Risley (1995) study 虽然因样本太少而备受批评,但仍受到美国总统和大量教育家的支持。后续科硏至今也只是对枝节加以修订,其中心结论仍未受到挑战。
    --- 首先,你说的是这份吗?

    https://www.victoria.ac.nz/lals/about/staff/publications/paul-nation/Hart_and_Risley_critique.pdf

    如果是的话,这份报告和你讲的有什么关系吗?

    美国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市在2013年就是根据这份研究的结果,设计了一个专门指导低收入家庭怎样跟婴幼儿聊天的计划,希望可以提升底层家庭孩子将来在学校的竞争力。这个计划赢得首届彭博市长挑战,由彭博慈善基金提供五百万美元推行。
    --- 请提供具体计划的原文或者原文链接,谢谢!
    没有看到具体计划的原文,不过就我的理解,低收入家庭是收入低的家庭,而不是不和婴儿聊天的家庭。这两者(低收入、跟婴儿聊天)有逻辑关系吗?

    第二语言/双语教育方面,如果父母的母语不同,或者家长懂得两种语言,同时希望把孩子养成双语人才,就应该尽量跟孩子以大环境以外的语言沟通。比如在美国的中国人,就应该尽量多跟孩子说中文。这样孩子才会双语同时发展。
    --- “在美国的中国人”,仅仅靠“尽量多跟孩子说中文”,就能“双语同时发展”吗?那美国的中文学校是干什么的?

    但中国亲子英语的家长,绝大部分并不具备能以英语跟孩子沟通的能力,需要依赖各种音频、视频。科研结果普遍都认为音频、视频完全无效,但这跟我们自己的亲身经验和家长反馈,以及另一些新的科研,有一定的出入。
    --- 请给出“科研结果普遍都认为音频、视频完全无效”的论文原文或者链接,谢谢!
    然后,这一段想表达什么?我们该信谁?

    运用最新大脑扫描科技的幼儿科研成果,幼年大脑主要是建立各种基础的感官通道和神经控制。语言的发展,无论是单语还是双语,都是只能建立基本的组块。稍微复杂一点的部分,都必须等到基础建设完成之后。
    --- 请给出支持这一段观点的论文原文或者链接,谢谢!

    所以从亲子英语的角度来说,只要能成功帮助0至3岁的孩子分辨英语发音之中27个汉语中没有的基本音素,就已经是为将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27个在汉语中没有的英语基本音素到底是哪些音素?其他的音素在汉语中都有?

    ----------------------------------------------------------

    如果我们还要继续讨论下去,请先把需要的报告准备好哦。谢谢!

  • zuisanlang

    2018-1-9 21:17:00 使用道具

    坚持很重要,这个比较赞同。但是说时间太久没好处值得商榷。有什么坏处呢?
  • cszxc098

    2018-1-9 22:45: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szxc098 于 2018-1-10 00:56 编辑
    拔萃英语 发表于 2018-1-9 19:55
    非专业人士根据自己学习和教育孩子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看法很容易有误谬的地方。如果希望对第二语言教学有比 ...

    坛里人都很熟悉的12岁前的数据,关键期的主要内容也不是音素。
    说到你自己,就实践实践地不停讲,别人一说实践,就变成非专业人士了。
    另外根据非专业人士的经验,如果打算高中后出去,还有个关键期,就是5岁后启蒙,阅读方面不容易追上老外同龄小孩水平,这个结论虽然非专业,但是背后凭借的数据还是来自老美的研究。现在的难点是该怎么做,规划是骨架,要推敲的地方很多,资源的选择和实际的操作是肉,如何安排好煞费思量,远远不是播几首低效的童谣就能完事的。如果一定要磨,那么苏斯博士的书是号称包含40几个英语音素的,或者用廖单第一第二阶段里也有。

    qq_pic_merged_1515512398622.jpg

    qq_pic_merged_1515511563148.jpg




  • tigerlovelulu12

    2018-1-10 21:56:1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tigerlovelulu12 于 2018-1-10 22:05 编辑

    看了半天,lz是好好的分享经验,陪伴成长就想来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很棒别人都是个渣滓,因为话都说不清,建议拔萃真的别说了,脑子都不清楚的有啥好说,就知道在论坛里面怼天怼地,然后嘲讽各种家长 各种做法不可取,感觉就是另外一个聪明版的神庙,不提出自己的理论让人家找茬,擅长就是断章取义的找茬,想想盖老师的大义,再想想论坛里面这样的“活跃分子”,话说cszxc098还是挺好的 结合是实证的讨论,坚决支持揭秘神庙,建议在弄一个揭秘这种不干正经事情,别人做了事就各种找茬找漏洞的

  • tigerlovelulu12

    2018-1-10 22:12:06 使用道具

    zuisanlang 发表于 2018-1-9 21:17
    坚持很重要,这个比较赞同。但是说时间太久没好处值得商榷。有什么坏处呢?

    这个很好理解啊,在单位时间内效率最高,然后下降到一个比率,后续投入的时间得到的反馈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收获,就把时间投入到其他项目,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多方面得到成长而不是只有英语,每天时间都是固定的,有那么多项目呢,看分享取精华就好,结合自己的实际,没必要咬文的,这样自己也累,看的人也觉得累,好像 上面那个陪伴一样,好像猴子一样的怼天怼地,别人都是没有逻辑的,额,秀出来真的是自己的智商么,呵呵
  • cszxc098

    2018-1-10 22:56:37 使用道具

    tigerlovelulu12 发表于 2018-1-10 21:56
    看了半天,lz是好好的分享经验,陪伴成长就想来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很棒别人都是个渣滓,因为话都说不清,建议 ...

    :L:L

    大哥说话连消带打,很难回辩。

    楼主说的0-3岁音素关键期,可以放到12岁甚至更后点的。研究也表明0-3岁只有亲子互动或者活生生的人说话,婴儿才能习得,放那张童谣cd是无效的。理论的基础都不对,被批是正常的。
  • 逃离神庙

    2018-1-11 07:43:59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逃离神庙

    2018-1-11 07:51:24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逃离神庙

    2018-1-11 07:56:31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陪伴成长

    2018-1-11 08:27:10 使用道具

    tigerlovelulu12 发表于 2018-1-10 21:56
    看了半天,lz是好好的分享经验,陪伴成长就想来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很棒别人都是个渣滓,因为话都说不清,建议 ...

    看了半天,lz是好好的分享经验,陪伴成长就想来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很棒别人都是个渣滓,因为话都说不清,建议拔萃真的别说了,脑子都不清楚的有啥好说,就知道在论坛里面怼天怼地,然后嘲讽各种家长 各种做法不可取,感觉就是另外一个聪明版的神庙,不提出自己的理论让人家找茬,擅长就是断章取义的找茬,想想盖老师的大义,再想想论坛里面这样的“活跃分子”,话说cszxc098还是挺好的 结合是实证的讨论,坚决支持揭秘神庙,建议在弄一个揭秘这种不干正经事情,别人做了事就各种找茬找漏洞的

    --------------------------------------------------------


    这个回复好玩,我们一起看看吧!居然连个句号都没有,很急吗?急什么呢?呵呵。。。

    看了半天,lz是好好的分享经验,陪伴成长就想来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很棒别人都是个渣滓,
    --- 这个帖子到底是分享经验,还是可能误导别人,目前还两说呢。你觉得是分享经验,你就学习啊。
    话说,我还在帮你找lz要报告原文好方便你学习呢。我这次可以算义务“吕洞宾”吗?

    因为话都说不清,建议拔萃真的别说了,脑子都不清楚的有啥好说,就知道在论坛里面怼天怼地,然后嘲讽各种家长 各种做法不可取,感觉就是另外一个聪明版的神庙,不提出自己的理论让人家找茬,擅长就是断章取义的找茬,
    --- 没有句号,也只能勉强这样断句了。话说,你这是准备高级黑lz吗?
    看到你说“不提出自己的理论”,我还真到你的主页看了一下哦。然后,你的理论呢?

    想想盖老师的大义,再想想论坛里面这样的“活跃分子”,话说cszxc098还是挺好的 结合是实证的讨论,坚决支持揭秘神庙,建议在弄一个揭秘这种不干正经事情,别人做了事就各种找茬找漏洞的
    --- 你要真想支持人家,那要去人家帖子里面去支持啊。那个帖子我还加了分,咋没看到你呢?不是链接没有找到吧?
    http://www.ebama.net/thread-320388-1-1.html?_dsign=70ce6c05


    最后,lz都不急,你急啥?莫非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吗?


  • 陪伴成长

    2018-1-11 08:33:4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2018-1-11 08:45 编辑
    tigerlovelulu12 发表于 2018-1-10 22:12
    这个很好理解啊,在单位时间内效率最高,然后下降到一个比率,后续投入的时间得到的反馈可能没有那么大的 ...

    这个很好理解啊,在单位时间内效率最高,然后下降到一个比率,后续投入的时间得到的反馈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收获,就把时间投入到其他项目,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多方面得到成长而不是只有英语,每天时间都是固定的,有那么多项目呢,看分享取精华就好,结合自己的实际,没必要咬文的,这样自己也累,看的人也觉得累,好像 上面那个陪伴一样,好像猴子一样的怼天怼地,别人都是没有逻辑的,额,秀出来真的是自己的智商么,呵呵

    ------------------------------------------------------

    好像猴子一样的怼天怼地,别人都是没有逻辑的,额,秀出来真的是自己的智商么,呵呵

    连个句号都不会的还讨论逻辑?还讨论智商?你是在说你自己吧,呵呵。。。


  • 逃离神庙

    2018-1-11 08:39:19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cszxc098

    2018-1-11 10:10:26 使用道具


    法国鼓风机,东北软饭王又来了,可还是之前的套路,来来去去念念叨叨就那几句,就快变成一个嘴碎的婆娘了。

    不过好像少晒娃了,人家5年级过fce晒,小神庙还大一岁,过剑少二也兴冲冲地上来晒,结果被坛里人一怼,又要装了,学校要的,小孩没办法,那你上来晒毛啊!笑死我了。

    另外给你打打预防针,你那个卖酒群,合作的刘姐也是一个骗来骗去的角色,自报的简历和你一样有问题,叫你老婆小心点。
  • 逃离神庙

    2018-1-11 10:16:57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cszxc098

    2018-1-11 10:47:21 使用道具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8-1-11 10:16
    我一看你又放口头禅,又要“连消带打。。”

    我就高兴了。

    我每透露一句话,你就像只猪一样把那句话拱来拱去,发挥你那可怜的想象力进行攻击,好搞笑哦。那我现在再透露一句,看看你又会怎样说,有趣有趣

    我在LA呆的时间比在NY多,因为我的家在那里,还有在华盛顿、费城和芝加哥都呆过一段时间。

    qq_pic_merged_1515640296441.jpg
  • 逃离神庙

    2018-1-11 11:07:46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cszxc098

    2018-1-11 11:11: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szxc098 于 2018-1-11 11:13 编辑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8-1-11 11:07
    美国那么好,为啥回来吃中国饭啊/
    关心起中国的招聘来了。

    我要去哪些地方,不是我自己能决定的,除非我辞职,何况在上海属驻外,现在更是在三线做开荒牛,银子多多的。就像你,每天呆在家里,要出去做些什么,是由你老婆决定的,这种情况大师很难理解吗?
  • 逃离神庙

    2018-1-11 11:12:52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