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8-4-23 08:57 编辑

一晃到澳洲求学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小孩到澳洲读书也已经两年有余,我作为母亲有不少的体会,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得到了许多的启发。回想从前在爸妈网获得的许多宝贵信息,我突然想到利用自己枯燥的论文写作之余的时间,再回到爸妈网做一些信息的记录和分享。
我没有什么系统的资源可以分享,自己不擅长收集资源,原来从爸妈网得到的一些资源也没有好好利用(此处默默反思一分钟)。所以我大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记录一些自己的跟教育沾点边的见闻:身边小朋友的故事,自家小孩学校的故事,还有许多其他杂七杂八我觉得有意思的故事。为自己的家庭记录,也分享给有缘有兴趣的爸妈。有空写一点,慢慢往下写。

小孩是天生的语言学习高手
小愚到澳洲之前在一所美国人开办的小型私立平价幼儿园上学,老师都是中国人,但是有一点英文环境,在那里三年多的上学经历除了给他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也给他的英语听力打下了点基础,不过那时他口头表达是不行的,只能进行最基本的“我要上厕所”“我们去洗手”之类的日常表达。因为课程的原因,他也有一定单词量,比如涉及种植的单元就会学一些跟植物有关的词汇,开展制作活动就学了些工具的词汇,但这些词大多他都不会在生活中运用。那时候我们在家也从来不说英语,我自己没有那种意识,也没有太多时间精力放在孩子语言学习上面。
即便如此到了澳洲之后,我发现他之前的那点英语基础还是发挥了作用。面对全新的环境,他从来没有说过不想上学,反而是从开头就一直对学校抱有特别积极的态度,在一段时间甚至要求周末也想上学。我们的签证可以免费就读公立小学,所以我们没有考虑当地多数华人都会花钱去选择的私校,而是找了一所有招收国际生资质的公立学校,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那个经济条件。好在维州号称教育很强,而且只有经过认证的学校才可以招收国际生(因为澳洲属于移民国家,国际生相当多,小愚学校两百来个孩子就来自六十多个国家),所以我还是相信公立学校教学质量有些保障。不过在这个学校,小愚是当时唯一的一个中国小朋友,学校的外语课是学印尼语,没有中文这个选项,所以一个好坏参半的情况就是在学校没有可以和他说中文的人。
开学之初通过跟老师的交流我知道孩子在学校表达是跟不上的,不过似乎听能迷迷糊糊听懂不少。维州政府有面向非英语国家来的小朋友的免费语言辅导,可以选择集中到语言学校学,也可以配老师一周几天在学校跟着孩子作辅导。只有通过专职人员评估证实确实需要这种语言支持的小朋友才会配给语言课,不过据说大部分转学来的外国小朋友都会配语言课。记得当时带班老师对我说但愿测试后能配给小愚语言辅导,这样他语言进步快一些。而我那时也觉得十之八九会给小愚配语言老师,毕竟他的基础不好。然而我错了,评估结束后,评估人员说他表达虽然没有同龄人水平,但是听是听得懂的(我估计测的日常生活用语,他幼儿园的基础用上了),所以这个语言课不给配,不给配。。。我心里的那个失望啊。不过老师倒是调整得很快,她在自己的手机上下了谷歌翻译,遇到孩子听不懂的重要的词她就对着手机说然后翻译给孩子听。而且她似乎也知道我为孩子语言有些担心,于是每一次和我交流都必然会说:“小孩天生就是学语言的,他们学语言快得很。”她告诉我:“不要担心,根据我以前带国际生的经验,小愚这种情况三五个月后他交流就没有障碍了。”果然一个学期之后,小愚要表达什么就没有大的问题。看着他在教室里积极举手发言,一说一大堆,我挺吃惊的。虽然不准确,不过显然已经比我能侃了。
在小愚跟小朋友能正常交流之后,我跟老师提到过对他“表达不准确”的担心,老师又一次拍着胸脯说:“根据已有研究,孩子们的语法大约在融入语言环境之后一年左右自然萌发。等着吧,很快你就会看到了。”老师的话挺准,从第四学期开始,小愚说话开始有“Everyone has...”"I will be doing..."“I would've” 之类的表达,写作时也能很合理地使用过去时和完成时。也就是说语法这东西没有专门教他,就像老师说的他听着听着自然就会了。
自己孩子学英语的这个过程我切身感受到孩子超强的学习语言能力,这是一种所有孩子都有的天赋的能力。恰当的时间里恰当的刺激,他们学外语实在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想到一则插曲:
学校每周五下午有集会活动,通常是校长带着不同的孩子唱主角。大概第三学期,也就是下半年了我才找到时间去旁听了一次(很不称职,此处再反思一分钟),老实讲我很多都听不懂。一是那个多功能厅很大,两百多老师孩子在里面,居然讲话不用麦克风,而且他们习惯不大声说话,所以虽然背景没啥噪音,我还是感觉不怎么听得清;二是澳洲的口音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真心不怎么好懂,尤其是对我们一直听着美国口音学英语的人来说;第三是大人讲话还好一点,小孩讲话就更不好懂,说得含混还快。所以我就坐在那里半蒙状态听了二三十分钟,一到听不明白我就心疼自己的娃,他上学那么久了,这周五下午是怎么熬过来的啊。不过那天放学我问他时,他告诉我说“现在我都听得懂了。。。”
八版
456 查看 23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风中蓮葉

    2018-4-19 06:38:58 使用道具

    加油~~看得津津有味!
  • 愚妈

    楼主 2018-4-19 07:53:1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8-4-20 08:49 编辑


    关于口音的问题我觉得不是什么问题
    小愚到澳洲时五岁多,正好够上小学里的PREP,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学前班年龄。补充一句,在维州只要一进小学PREP阶段,而且选择公立学校,小孩的学校教育就没有学费了,一年交少量的购买学习用具的钱就够了。不过话说回来,澳洲公立学校的各种捐款活动那是真的多,可以用接连不断来形容。这个事情后面再讲。
    前面提到小朋友之前是在一个美国人办的幼儿园里上学,老师们的英文发音好像都偏美音,常常带着他们玩的园长更是不折不扣的美国口音。所以他讲英文虽然讲得不多,但应该属于美音系列,会扁声扁气地说bathroom,can't,所有的er一律卷起舌头说,把橡皮说成eraser,把足球称为football。到澳洲之后,这套发音体系快速地变化了,记得上学第一周有一天他跟我说“妈妈你知道吗,我跟你说话时说bæθrum,但是我在学校是说bɑːθruːm的”。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他在区分语音。然后飞速地,我感觉或许就在一个月之内,孩子的发音就有了明显的“土澳口音”。大概半年时间过后,他说话如果你光听声音不看人,并不能区分他和其他当地小朋友的口音了。现在他讲话很多发音,比如no后面那个有点偏翘舌的尾音我是怎么学也学不像了。有一段时间我的导师每每和小愚说话,就会开玩笑:“听听看,这是标准的Aussie啦!”
    最厉害的是,他能听懂我听不懂的印度英语和中东英语。我到今天仍然对印度口音心存惧怕,所以每次要充话费啥的我都上网处理而不愿意打电话,那些印度接线员的英语让我很是崩溃,当然这主要是我自己的问题。但孩子不一样,哪国口音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太重要,这里放的很多电视节目是美国的,在他听起来是一样一样的。有一次他对着youtube上一段视频学拼机器人,我走近一听发现那个老师的中东口音没有字幕我根本搞不明白,但是他却毫无障碍地边听边做,里面的重要信息他一点没落下。
    所以我感觉口音问题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输入什么口音他们说就是什么口音,而且口音变化非常快。此外从孩子身上我看到,只要能够有效交流,什么口音并不那么要紧。吧?
  • wxzhl2017

    2018-4-19 08:14:52 使用道具

    不错不错,学习了,呵呵
  • shulichun

    2018-4-19 08:30:09 使用道具


    赞0
    不错不错,学习了,呵呵
  • stormbird

    2018-4-19 09:14:32 使用道具

    记录这么详细,楼主辛苦了,真心为你点个赞!
  • 愚妈

    楼主 2018-4-20 08:25:1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8-4-21 19:30 编辑

    课程难还是不难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听说西方的小学课程内容非常简单?有没有人也和我一样听说中国小孩接受了初等教育之后出国很容易当学霸?这些观点我现在看来既对也不对。接下来记几个还没有忘掉的相关故事,没有明确的主题,不过都跟小学课程难与不难有点关系。
    数小熊和千位数加减
    就我的观察和了解,小愚在国内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多数都是属于动手操作的游戏活动,不过每周会做两次数学的作业纸,我理解就是那种像百花、公文数学之类的东西。到了大班下学期,做二十以内的加减是基本可以的,再难就不行了。这就是他来澳洲前的数学基础,相信和很多同龄小朋友比起来绝不算强。
    然后他到澳洲直接进了小学。澳洲小学2月份开学,他4月份插班就读,所以我们做为家长因为错过了刚开学的“信息之夜”(相当于国内的集体家长会,介绍学校安排的),对学校要学什么完全没谱。上了学没几天回来问他学什么,他说学数学在数有几只小熊,还很八卦地补充说他们经常数不清楚。上小学还在数小熊,我心想这内容跟国内相比确实简单了点。就这个话题跟房东交流过一次,她建议我去找老师沟通下小愚的数学基础,说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内容。但我想小朋友还在适应语言阶段,数学放一放也没啥。
    然而过了两周去接孩子放学,老师叫住我说,你知道小愚做加法的水平很高吗?今天他做出了千位数加法!前一句我意料之中,因为这边的小朋友学数学似乎进度慢些,后一句我却不明白了,这孩子哪能做千位数加法?后来我去看了小愚的作业本(小学没有家庭作业,作业本都在学校里,分了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综合几本,其实多数就是各种操作活动的记录。这个部分后面单独再记。)果然上面有老师给他列的几个竖式,也真的有千位数。问孩子,原来他们做计算器运算活动时,老师发现他可以口算题目,于是在个体化学习活动中给他额外出了几个题目,发现他一位数可以做,两位数可以做,然后老师就给他介绍了竖式运算方法(以前孩子不懂的)。发现他一听就理解了,又给他出了三位数和四位数的题目,他也可以做出来。直到后来他在进位那里卡住了,老师还专门给他讲了进位,在作业本上画了图,然后当天的学习就停留在了那个地方。那一周,小愚当上了上学之后的第一次“student of the week”,老师写的当选理由就是他的“出色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此后,数学活动中的运算活动老师似乎经常是单独给他布置任务,因为他提到过多次他和别的小朋友数学课做的活动不一样。自此,他的数学就比其他领域突出,每学期他的数学领域的评分都是“高于基本要求水平”。现在老师会和他讨论类似于“一百万里有多少个一百”之类的问题,昨天他还提到他开始学分数了。因为有顺利的开端他现在对自己的数学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老师们似乎也都认同他数学能力出色,连校长在期末评语里都专门注了一笔“你爱学校的所有课程,特别是数学!”
    话说回来,他的这个“出色的数学能力”拿回中国什么都不算,这完全是因为两个文化背景中对儿童数学能力的期望存在的巨大差异所致。然而在这里我不说澳洲的数学学得多简单,我更想说的是老师对学生个体的了解,以及基于了解基础上的“因材施教”。从学前班到现在小学二年级,学校作息安排里除了故事时间,晨圈活动时间外几乎没有大集体教学,大多是孩子分组活动,老师每天花相当比例的时间和儿童单独活动,这才使得个别教学有可能实现。
    他们的数学难不难,我认为很难用一句话来做判断。
  • 愚妈

    楼主 2018-4-20 08:39: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8-4-20 08:42 编辑

    观点和现实
    孩子还在学前班时,某天放学回家路上闲谈,我说到了“炸薯条和炸鱼完全是垃圾食品”之类的话,作为炸薯条的粉丝,小愚立即跳出来说:“你这是一个观点还是一个现实?”
    猛得一句话我摸不清来路,于是让他解释。他开始有模有样地解释fact就是真的,是人人都要跟从的,opinion不一定是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然后他开始给我举例子,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这是一个现实,我很害怕长颈鹿,这是一个观点。再深入一问,原来学校在带孩子们讨论观点和现实,让他们做区分。另外也学了些“服从现实”“学习现实”“尊重观点”“挑战观点”之类的大道理。果然那周带回来的选做家庭作业就是分类观点和现实。
    那段时间我正好在看批判性思维的文献,孩子提到的这个话题让我颇为吃惊。我们到读大学写文献综述的时候才开始自己揣摩批判性思维,人家从学前班就在为批判性思维打基础了。
    这是第一次,我觉得他们的课程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 愚妈

    楼主 2018-4-20 09:57:0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8-4-23 12:46 编辑

    化学
    这学期回来,突然提到了一个词教sodium polyacrylate,这个绝对属于我不认识的词,字典里翻出来叫做聚丙烯酸钠,字都认识,但什么东西还是不知道。我“虚心请教”了小愚,他开始叭叭叭地解释,这是超强吸水材料,尿不湿里面就是这个。然后他说科学课老师带他们做了尿不湿实验。
    哇塞,这化学都学到这么难了?
    这周带回家的选做作业有两张纸,一张彩色的元素周期表,一张填字游戏表。一看化学元素周期表,我又崩溃了,这不是初三学的内容吗?仔细一看,才发现作业不是让小朋友记单词,而是在周期表里面去找答案,主要想要发展的孩子根据线索(元素的字母)寻找答案的能力。周期表上有很多图,直观介绍了每种元素在生活中的用途,并不枯燥。
    小愚吃饭前一会功夫对着表把图填完了。昨天带去学校,换了一个小玩具回来。表上还被老师盖满了各种印章作为奖励,写了“棒极了”‘非常好’之类的评语。一看就是科学老师Ms P的夸张风格。
    二年级学化学看上去好难,不过看看这个作业,再看看小朋友完成的情况,似乎也没那么难。
  • 愚妈

    楼主 2018-4-21 19:16:2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8-4-21 19:22 编辑

    小学生的书包
    以前听去国外访学的同事说澳洲的小学生书包里没有教材和文具盒,只有吃的和玩的,我半信半疑,我想大概一年级刚入校是这样,不可能总这样啊。
    可是等到小愚入学之后,我才发现这是真的,而且整个小学段应该都是这样。书包里装什么呢?我们从学前班到现在二年级,书包里的东西都是固定的,有一个午餐盒,有一个水壶,有一个日志本(不是小朋友写,是老师和家长写的),有一本从学校带回来的独立阅读的分级读物,剩下的就是小朋友的自由发挥了:可能是几样小玩具,可能是一个足球,也可能是一根跳绳。
    午餐盒:学校不提供午餐,每天在学校的一餐(午餐)两点(一份水果,一份零食)都是自己从家带去。而且因为过敏的孩子多,学校严格限制食物分享,只能自己吃自己的。午餐吃什么各个家庭都不一样,我们基本上都是中餐为主,所以用保温桶带热的。当地的小孩都是吃冷的,夏天午餐盒里还会加冰块保冷。据小朋友说午餐时间大家拎着午餐盒在学校那个半开放式的餐厅席地而坐,摸出来就开始吃。没有去观摩过,但想想觉得应该场面不小。
    日志本:学校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日志本,一年一本,这个本子主要的作用是记录小朋友每天阅读的图书题目并且由家长签字,这就是小朋友从PREP开始就要做的唯一的“家庭作业”。老师有时会在日志本上给家长留言,包括学校和班级的通知,或者小朋友当天发生的值得记录的事情,比如小朋友流鼻血了经过了处理,老师会在上面清楚记录,比如小朋友阅读测试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等级,老师会跟家长分享喜悦。不过多数的时间,日志本上都没有什么内容。当然家长如果有需要跟老师交流的内容,也可以写在日志本上,老师每天都会看然后签字。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大多数,总之我极少给老师留言。
    分级读物:每个小朋友的阅读等级都是老师通过一对一测评来确定,划到一个等级之后,小朋友就在这个等级的书里去寻找每日阅读的书籍。据我观察每个等级都有相当大量的书籍可供孩子选择。测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等级顺序应该是从A开始往Z行进。老师说小朋友在学校阅读的是符合自己程度的等级的图书,带回家的则会简单一级。比如小愚现在在学校读K级读物,他带回家的书就是J级。每天孩子回家读的书需要家长帮忙记录,并且老师会详细指导家长如何在孩子阅读之后通过讨论来帮助孩子提升阅读能力。每学期老师都会发一张阅读讨论的问题建议单。现在二年级上期,老师发的单子上面的问题包括“这本书属于幻想类还是写实类?”‘如果让你再给这本书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你可以给这个故事换一个结果吗?”等等(这个建议问题单后面我再详细记录一次)
    水壶:学校里有水龙头可以供孩子喝水(澳洲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学校里小朋友把嘴靠近一种向斜上方喷的水龙头就可以喝水),但是每个孩子仍然要带一个水壶,早上灌满水带到学校,这样他们在室内需要喝水就可以不用出去,直接水壶解决。小愚的学校是一个“H2O ONLY”的学校,刚开始我不知道,有一次水壶里给孩子装了橙汁,当天老师就在日志本上提出来,说学校里只能带水。
    除了这些东西以外,每年的9月到次年4月,孩子们必须要带着大檐帽子去学校,没有戴帽子的小朋友当天就不能参加户外活动。这个和澳洲紫外线太强,夏天晴天太多有直接的关系。据说因为阳光猛烈,澳洲的皮肤癌患病率很高,所以学校十分重视防晒工作。
    另外书包里就是孩子们自己愿意带的玩具、书和体育材料了。老师通常不会说什么玩具不能带,除了特殊活动的要求,也不会要求孩子要带什么东西去学校。总之就是孩子自己做主了。
    那么小朋友的文具、教科书、纸巾为什么没有提到呢?
    小朋友的文具是学校统一购置,统一安排,小朋友回家也没有作业做,所以文具都放在学校不带回家。
    小学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学什么好像老师心里有数,也有配合的材料每天发给小朋友,但是没有书本。除了常规固定的课程,比如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外语,体育,美术,社会以外,学校还有一些主题活动,例如某两个星期就是做宠物主题的活动,另两个星期的活动就是跟物体运用有关,另一周可能是做混合物,下一周可能是做足球,感觉跟我们幼儿园的活动挺接近的。
    纸巾不用带,班级里的面巾纸是开学时家长们从自己家带去的,学校不强求,但是鼓励每个孩子都带一盒放在班里。据我观察有的家庭可能条件好一些,孩子会带很多,有的就按标准带一盒,至于没带也没关系。这种内容都没有登记,带与不带没人介意。说到厕所用纸,澳洲所有的地方,再偏远的地方只要有厕所就一定有纸有水,所以学校也是有无限量供应的厕纸的,只是厕纸质量可能没有家里用的好,不过似乎也没人自己带。
    书包是和校服一套的,每个学校有自己的logo。公校私校书包颜色不同花色不同,但结构相同,都是很大一个,隔层比较多,书包上有反光条。低年龄段的小孩背着大大的书包,看上去有些不成比例,不过知晓了书包的内容,大概没有人会称这种书包是“沉重的书包”。
  • 愚妈

    楼主 2018-4-22 10:19: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8-5-20 21:10 编辑

    一日活动
    除了特殊情况,小学生是早上9点上课,下午3点半放学。
    通常早上8.45操场就已经有不少孩子,也是从8.45开始有老师在操场监管小朋友的活动。9点钟铃响之后,小朋友从操场四面八方到自己的教学楼前面集中。小愚的学校有四幢教学楼(房子都不大,说教学楼其实有点夸张了,就是几个教室群,有两层楼的,也有一片相连的平房),分别是prep,junior,middle和senior的教室群。一二年级混班,三四年级混班,五六年级混班,也就是每个班二十来个孩子,都分别来自两个相邻的年级。老师在教学楼门前和小朋友碰面,然后大家排着队轻轻进到自己教室。早上这个进教室的环节非常程式化,简单问好后就孩子们安静下来就直接进教室了。
    餐点时间安排:
    10.30 水果,不是集体一段时间吃水果,是那个时间孩子们在干嘛还干嘛,但同时开始吃,所以就有边写边吃的,也有边看书边吃的。
    11.30 零食,大家一起在教室吃。
    1.30 午餐,大家一起到餐厅吃。
    休息时间:
    零食之后有半小时休息时间,自由玩耍。
    午餐之后有一小时休息时间,自由玩耍。
    活动内容:
    晨圈活动。进到教室老师先对着pad点名,低年龄段的点名很有趣,老师叫孩子的名字,小朋友可以任意说一句自己想说的话,有的会说“我来了”,有的会说“我今天走路上学的”,有的会说“昨天我妈妈生了我的小妹妹”,也有的会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比如“调皮的猴子”,或者“巧克力工厂”“同意”啥的。老师会和孩子简单互动一下,但时间不长。接下来老师会交代一下当天的活动安排,然后就是读故事。这个故事时间是全班坐在一起听的,故事都比较长,经常是几天连续读完一个故事。
    接下来就是不同科目的活动了。
    阅读课。小朋友自己到自己阅读等级的篮子里选书,在自己觉得舒服的地方读。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自然分散,有趴地上的,有在桌子底下的,也有坐懒人沙发的。几乎没有人坐在桌子旁边。这个环节低年龄段有时会有家长志愿者来带孩子们读书,就是一对一,小朋友轮流带着自己的书去读给家长志愿者听,家长帮忙听一听,提示一下不会的词语,然后孩子读完了负责表扬。
    写作课。一般老师会给几个任务,把小朋友分组,每个组就是三个人左右做相同的任务。比如有的组是写一个周末的活动,有的是练习书写,有的是在电脑面前写作,有的则是几个人一起把一个故事做成一本书。任务各种各样,有时候都佩服老师怎么想出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招数。孩子轮流做不同的任务,一组任务可能持续几天。这个阶段老师有时会去小组指导,有的时候是和孩子一对一测评。孩子们写的东西老师会逐一反馈,大一点之后老师会让他们自己做或者相互做editing。
    数学课。学前班阶段老师也是通常同一时段给不同孩子不同的任务,有老师讲的,有做作业纸的,有拼积木的。进入一年级后数学就有集体活动,但是不是按年龄分组,是按测评的能力分组,叫做fluid  math, 小朋友打破班级界限,被分到不同的组和不同的老师做数学活动。
    社会课。多数时候用孩子的话说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类似于自选活动内容,老师见缝插针指导,有时候就没有管他们。当然也有的时候会有大带小的活动,有时候会请宠物学校的老师来讲怎么和狗打交道,有时候会请童书作者来学校跟大家见面,有的时候会请足球明星来跟小朋友互动,有时候会请政客来介绍政府的运行啥的,涉及的内容很丰富。这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大概一个月有一次。
    科学课。几周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的一些动手探索的活动,比如沉浮现象,推和拉,光和影,最近在学“混合物”。
    综合课。这个课程是以任务为线索进行的,也是隔一段时间一个主题,涉及到多个学科。上学期结束前做的活动是给自己的teddy做睡袋,涉及到各个学科综合的内容。最近在做滚动,孩子们用假期从家里收了很多可回收的材料,课堂上就是搭建尽可能大规模的弹珠滚动的轨道。
    流动课堂。每周还有一个下午,小朋友是打破班级界限到不同场地活动的。不同年级提供不同的内容。二年级的课程内容包括表演课、科学课(班级科学课之外的课程内容)和体育课(每周固定体育课之外的课程内容),小朋友分组到三个老师那里去上课。不过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因为每个内容每个孩子都要参加,只是时间不同,打破了班级界限而已。
    美术课、音乐课、外语课、体育课。前面提到的课程都是班上的一位老师在组织,所以小学老师属于通识型的教师,并不分科教学。但是美术与音乐、外语和体育这三门课是专门的老师(非带班老师)组织在专门的教室进行活动。在这些课的时段,孩子是以班级为单位在不同的功能教室或者户外场地流动的。
    外出活动。学校每一至两个月有一次外出活动,类型丰富但也比较稳定,通常有去科技馆活动一天,去剧院看一场话剧,去露营(小学低段在傍晚进行,中段外出两天,高段外出三到四天),去植物园,去体操馆之类。
    游泳课。每年夏天学校集中组织游泳课,小愚学校是在附近一所中学的游泳馆进行。一般每周两次,持续五周左右,估计占用的是体育课时间。有教练指导,此外就是大量家长志愿者帮忙。
    还有一些大型的活动后面再单独说。
  • 愚妈

    楼主 2018-4-23 17:21:0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8-4-27 09:23 编辑

    小朋友放假,大人就别想工作。记得今年暑假结束前一天,邻居小朋友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从明天开始,你正式放假了。”
  • 愚妈

    楼主 2018-4-26 12:26:00 使用道具

    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好像是我的童年结束之后才流行起来的观点。当我逐渐能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衣服和玩具,能够鼓励孩子邀请小朋友来家做客,能够耐心听孩子把话讲完,甚至能够公开反对对孩子的无端逗弄。我眼里澳洲小朋友得到的尊重和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尊重仍然让我有些吃惊。
    附近的社区公园里,十来个小朋友在愉快地玩耍着,稍大些的孩子的家长们坐在场地边的长椅上互相聊天,不时看看玩耍的孩子。一两岁的孩子则都跟着父母贴身保护。一个两岁左右走路还偶尔趔趄的小姑娘跑到了秋千旁边,想要坐到以她的个头显然还够不到的秋千上。妈妈见状想上前帮忙,小姑娘则扭了一下肩膀示意不需要帮助,这时妈妈连忙退到了后面。试了几次坐不上秋千,小姑娘索性用胸口趴在秋千上试图荡起来。因为没有趴稳当,在秋千荡回来时小姑娘一屁股墩儿坐在了软木屑地上。站在后面的妈妈目睹了这次毫无危险却显得着实可爱的“屁股墩儿”,扑哧一声轻轻笑了出来,旁边的我看到小姑娘的这股萌劲儿也有点忍俊不禁。然而就在这时,小姑娘立即回过头,用她那并不十分清晰的口齿和十分明确的态度对妈妈说:“这并不好笑!”听了女儿的话,妈妈随即收起笑意,很认真地对她说了“对不起”。小姑娘也很自然地回复“没关系”。接下来小姑娘跑开去玩滑梯了,跟在后面的妈妈悄悄对坐在一边的我耸了耸肩,很夸张地露出了“差点碰到大麻烦”的表情。
    整个事件在一两分钟之内就结束了,带给我的却是一段关于“尊重儿童”的长长的思索。这件事首先打动我的是一个走路尚不稳当,吐词尚不清楚的小小人儿对自己的权利和尊严的明确主张以及与成人交流时的自信和沉着。接下来我想到更多的是在孩子的表现后面,是怎样的家庭教育的支持。当小小人儿抗议家长并无恶意但显得不够尊重的“嘲笑”时,她必定已经熟悉了“嘲笑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以及“大人和小孩都有被尊重的权利”的范式,并且她对自己的权利会得到落实有充分的信心。我相信这些经验都是在日复一日的家庭生活中积累起来的。
    另外,小小人儿对妈妈道歉的自然而得体的回应也让人印象深刻。在我接触的多数澳洲家庭中,呈现在成人和儿童身上的礼仪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论长幼,不论关系亲疏,致谢道歉的话语都自然地在各处发生。我看到过饭桌上爸爸请两岁的儿子递调料,双方的“谢谢”“不客气”说得和成人间并没有不同,小孩不羞怯,大人也不夸张。我也看到过四岁的弟弟接到礼物后兴奋地忘了道谢,一旁六岁的哥哥一本正经地对提醒说:“你忘了该说什么”,弟弟随即道谢并解释“刚才我太激动了”。在这些家庭中我看到孩子得到了和大人相同尊重,同时也承担着和大人相同的尊重他人的责任。这种对等的尊重的关系,大概正是我从前认识不够,也需要努力去和孩子建立的。
  • 愚妈

    楼主 2018-5-3 07:17:0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8-5-3 07:27 编辑

    粗放型生活照顾
    生活照顾是家庭教育中的自然组成部分。不让孩子冻着、热着、渴着、饿着是我们很多家长带养孩子的核心议题之一:不厌其烦交代老师多给孩子喝水,勤督促孩子认真吃饭,在气温稍有变化时连忙给加衣减衣,在户外活动时细心地为孩子用汗巾隔背……相比之下我眼中澳洲的父母在照顾孩子这件事上却似乎要粗线条得多。
    到澳洲后的第一个冬天,我被大多数孩子的衣着惊呆了。墨尔本的冬天中午出太阳后基本会升温,但阴雨天以及每日早间气温多数还是低于十度,冷的时候三四度也不罕见。然而小学校园里绝大多数孩子每日的衣着都是一个长袖T恤套一个连帽衫,整个冬天都穿短裤的孩子也不在少数。凛冽的寒风中,每每看见孩子们露在外面的布满鸡皮疙瘩的小腿,我都忍不住打个寒噤。然而,接下来我发现这些孩子们带着一整个冬天的鸡皮疙瘩却也安然无恙地长高长大了。
    当然,在我看来澳洲家长对孩子生活照顾上的粗线条远不止是让孩子穿得少,还包括在各种生活环节的“放手”。我家的房东夫妇有良好教育背景和经济条件,对五岁和七岁的两个孩子的品行教育从不含糊,但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却相当“马虎”。不论季节, 房东的两个孩子到家里来串门基本都没有穿鞋,有时穿着袜子,多数时候就是一双赤脚一路踩在后院的草坪就奔到我们的门前彬彬有礼地敲门邀请玩伴。除了最冷的日子,孩子们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换下校服穿上家居服。于是我常常看见房东的孩子们头发还在滴水,家居服的扣子错扣着就在后院撒欢玩耍。看一眼这种情形我就知道两个孩子澡是自己洗的,衣服也是自己穿的,而且大人都没检查过。相处两年多,除了正餐时间到爸爸妈妈会叫孩子回家吃饭,我没有见到过爸爸妈妈提醒孩子喝水吃东西,基本是孩子玩得渴了饿了,自己回家喝水或者自己做一点简单的间餐快速解决。早餐更是如此,房东说自家两个孩子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准备早餐,牛奶麦片下肚,就在户外玩着等父母起床。至于自己吃早饭大约会用多少时间呢,小朋友说如果是自己吃的话一般四五分钟就够了。我心头一颤,四五分钟吃的是什么早饭?有一次闲谈问起房东妈妈是否担心孩子会冷会饿,她轻描淡写地答:“他们觉得可以接受,我总体就接受”,因为她相信“舒服不舒服他们自己比我更知道。”
    然而这种“疏于照顾”并没有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后果。我接触的澳洲小朋友并没有比国内的小朋友生病更多,而且鲜少见到在国内几乎幼儿园各个班都有的所谓“体弱儿”。相反,这里的孩子独立,并且体质大多很好。渴了自己会找水龙头喝水,饿了自己会找东西吃,冷一点热一点不会生病,生病了也基本不吃药(当然澳洲孩子生小病不吃药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于是,我开始怀疑我们对孩子生活的照顾是否真的需要那么细致?这种细致的照顾是否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一定利大于弊吗?
  • 愚妈

    楼主 2018-5-11 08:48:0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8-5-11 14:57 编辑

    不小心提交了两次,所以把前一次的内容删掉。
  • 愚妈

    楼主 2018-5-11 08:49:56 使用道具

    说一不二与家长权威
    一天下午,房东家五岁和七岁的两兄弟在院子里操着自己的轮滑车玩杂耍,号称要“打破世界纪录”。他们把滑着滑板车从院子里的高台上跳下,发现自己能够平稳着陆后,就开始把各种椅子凳子堆叠在高台前面,不断挑战更高难度。弟弟一个不小心,滑板车落地时后轮挂到了凳子,失去平衡后他双膝跪地跌在水泥地上。弟弟爆发出惨烈的哭声,哥哥一把抱住弟弟轻言细语安慰起来。哭声太响,引来了通常并不介入孩子游戏的父母。妈妈一看小儿子两个膝盖大片渗出血来,连忙把他放在腿上搂在怀里:“天哪,天哪,你做了什么!”我站在后院尽头房子的二楼上目睹了一切,冲下楼准备看看情况安抚孩子两句。但我走到还没开口,妈妈已经很快走出了之前的情绪,很严肃地对两个孩子说:“这种障碍跳车的游戏我说过不戴头盔和护膝是不允许玩的,你们两个都上楼反思二十分钟。”哥哥解释:“这个难度我只想我玩来着,没想到弟弟也跑来参加了。他太小了还做不了……”话没说完,妈妈插话道:“你知道对他来说太难但没有阻止他,你需要在楼上多呆十分钟”。让我有些吃惊的是听完妈妈的处理意见,两个小孩并没有如我所预想的与妈妈争辩,而是同声说:“好的”,然后彼此搀扶着就上了楼。孩子进屋后,我有些不解地对妈妈说:“弟弟的膝盖肯定还很痛,你就直接上惩戒措施了……”,妈妈却说:“在安全的问题上,他们必须记住父母的话。”
    事后回想整个过程,我不完全赞同妈妈过快地从安抚受伤孩子过渡到用规则审视孩子行为,但同时我也很羡慕家长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绝对权威。当身边越来越多家长抱怨孩子有主见之后难管理,我发现澳洲的小孩子相比之下却好管理很多(teenagers 是另外一回事)。房东的两个孩子在户外玩得再欢,家长门口喊一声“两分钟后我们家里见”,两个孩子立马快速收玩具,一阵风似的冲进家去。无论是去邻居家玩,还是请朋友去自己家玩,小朋友的第一反应都是要征求父母的意见:允许就是允许,不允许也并不纠缠。当邻居孩子来串门时妈妈规定了五点要回家,从四点半开始孩子就会频繁地向我打听时间,而且会留出时间来收拾玩具然后在五点准时回家。当家长明确作出一个决定的时候,孩子的答复基本都是“好的”。
    除了感叹人家的家长有权威,我当然也明白这些尊重家长权威的孩子并不是自然长成的。通过身边的小事,我发现多数有权威的家长在给孩子设界限时都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其一是规则少而明确,其二是说一不二。前面已经提到对生活中的细节,很多澳洲家长是放手的;对待孩子的游戏,家长也普遍认同应该让孩子玩得尽兴,不过多干涉和打扰。加之整体社会环境良好,家长对孩子的生活没有太多担忧,所以在生活中澳洲的孩子拥有比国内同龄人更大的自由支配空间,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并不处处主张自己的权威。但是我也发现在涉及到“人身安全”“行为习惯”时,许多家长却格外较真。我看到过在社区活动中心,一个对别人的玩具感兴趣不肯放手的一两岁的小孩被妈妈果断抱走,小男孩哭声震天但妈妈毫不退让。我也经历过四岁和六岁的两兄弟答应妈妈在派对上不玩暴力游戏,结果忘了自己的承诺,硬是被父母从派对中间带回家,任由两个孩子在车上又是哭闹又是告饶最后乖乖回家。给孩子多一点空间同时划定坚实的底线,缩小管与不管的灰色地带,这大概是我自需要学习的树立牢固家长权威的重要方法。
  • 了解自己

    2018-5-11 13:54:16 使用道具

    加油~好用心的妈妈
  • 愚妈

    楼主 2018-5-15 09:38:58 使用道具

    不遗余力的表扬
    维州的小朋友从学前班开始,就有了每日的阅读任务。刚开始就是仅有三五页,每页只有一两个字的小书。孩子们每天需要带一本小书回家阅读,也有的孩子会多带一两本。有一天,我家小孩回来提到班里一个叫Zoe的小女孩已经读了一百本书,小朋友都为她鼓掌了。两天之后我送孩子上学,在教室外刚好碰到了Zoe和她的妈妈,于是跟Zoe谈起了这件事,赞扬了她爱读书的好习惯。小姑娘扬起嘴角对我频频点头,满满的骄傲显得很是自然。但让我稍有些意外的是平时话不多的Zoe妈妈听到我和孩子的对话,立即开始了对孩子略有些夸张的赞扬:“是呀,Zoe多棒啊!她竟然读了一百本书!一百啊!一百可不是个小数字啊!她多爱读书啊!她是个了不起的小读者不是吗……”妈妈机关枪似的一通表扬把我本来想说的话都挡了下来,我一时有点回不过神。大概是从前受的传统教育的缘故,我觉得孩子表现出的自豪特别可爱,但对家长高调的对孩子的表扬却有点难适应。我想如果是我听到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多半会有一通“哪里哪里,还需要继续努力”之类的话。但是这位妈妈不仅照单全收,而且还顺着把表扬推上了新高度。
    后来我到班里做家长志愿者带孩子们一对一阅读时,我才发现小Zoe的阅读能力和同龄孩子比起来是稍显落后的,这大概是妈妈鼓励她平日超额完成阅读任务的原因,也是那天妈妈对孩子满满赞美的原因。我恍然意识到,当她说出对孩子的一通夸张的赞美之词时,她把握住了支持孩子学习的重要机会。当我质疑她过于夸张时并没有想到她的目的不是为了夸张地回应我对孩子的表扬,而是在夸张地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慢慢接触的家长多了,我感叹澳洲的父母对孩子真是不吝赞美。他们的赞美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明确地赞美孩子在某一件事上的努力,就像小Zoe的妈妈,她的做法除了更为夸张外和我们身边很多家长的做法别无二致。另一种对我们来说稍微陌生的赞美是家长无条件的对每个孩子的赞美。“好孩子”“多棒的孩子啊”是澳洲的家长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家长搂着孩子一脸陶醉地说“你从头发尖到脚趾头都是那么好”,或者“你是上帝送来的最好的礼物”也十分常见。当然这一类的无条件的赞扬成人并不仅仅用在自己孩子身上,而是挂在嘴边为所有孩子准备。刚开始听到别的家长对我的小孩说“哦,这孩子真是好到极致了”或者“这真是最美好的天使”,我和小孩都不太习惯,但是渐渐地我们都习惯并且认同了澳洲整个社会对所有孩子夸赞的氛围。这种夸赞没有条件,没有分别,似乎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美好的存在,值得被所有人夸赞。
    这大约也是这边的多数小孩有着特别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原因。早晨出门我对邻居小孩说“祝你今天过得愉快”,孩子立即扬起一个大大的笑容:“谢谢,我肯定会的!”当我在很多场合表扬一个孩子“你做得真棒”,孩子多半会自信满满地回复说“是的,我很棒。谢谢。”
    我特别欣赏的是这边的家长对孩子们的赞扬几乎都不带比较的成分,而且往往是回避比较的。在一次和一个幼儿老师的谈话中,她提到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让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没有一个比一个更好,也没有一个比一个更差。很快,我发现这种观点是很多澳洲家长都认同的,他们在谈论两个孩子时会说道一个孩子的说话词语很丰富,但随即会表扬另一个孩子语句很真诚,他们说一个孩子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但是不会忘了说另一个孩子很得与人交往之道。
    我想成人不比较的赞扬才是很多小朋友对自己充满信心,又都懂得欣赏别人的原因吧。
  • weiwei_jo

    2018-6-12 14:56:14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愚妈

    楼主 2018-6-13 10:13:5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8-6-13 12:48 编辑

    孩子个个不一样

    前面提到小愚就读的小学孩子们的阅读等级是根据教师测试来确定的。小学低段的等级应该是按26个字母的顺序排的,最低水平是A,进步一点到B,然后是C,D, E,如此继续。小朋友的阅读等级并不公布,不过家长从自己孩子带回家的书上面的标签都能看到。每次评估小朋友如果升级成功,老师也会在日志本上记一笔,把好消息分享给家长。
    小愚刚进入学前班是被划到A级的,每天带回家独立阅读的书也都是A。A是什么水平呢?就是一本书只有个位数的页数,每一页上也只有个位数的单词。大约一两周之后的测试他被升级到了B,然后几周后到了C,记得他在C停留了挺长时间,然后某一天老师测试突然把他划到了F,学前班好像就结束在F。当时带着小愚每日阅读的过程,我逐步了解了前几个等级的大致难度,不过对于他还没有达到的等级的难度,我并没有概念,至于其他小朋友是什么阅读等级,我也无从得知。
    直到某一天,我作伴读志愿者在班级去带着孩子们读书,才得以一窥当时班级所有小朋友的阅读水平,也了解了小愚还没达到的阅读等级难度如何。所谓伴读志愿者就是报名的家长在早晨的自主阅读时间进入教室,请小朋友轮流到志愿者面前读自己的书。其时志愿者主要负责听,问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表扬每个孩子。
    当时是学前班下期,班上十四个孩子。半数左右孩子都在D,E,F三个水平,有两个孩子读B和C,也有一个还在读A(伴读之前老师悄悄交代我给这个孩子伴读时不是我听他读,而是要读给他听,因为他还在“逐渐进入阅读状态”)。当然也有几个孩子读到了G,H,I,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来读书的小女孩手里拿着的书上贴着标签O!那是一本只偶尔有插图的章节书,她坐在我旁边读得极快,小嘴儿叭叭叭。开始我听着她的声音眼睛跟着文字走,然后我发现我看文字的速度没有她快,索性不看文字听她读起故事来。记得她读的一章讲的是一辆货车车厢太高差一点点过不了山洞,想了各种办法后司机最终把轮子的气放了一点让车子过去了。一章读完我还没来得及提问,她倒先给我提了一个问题:“这个人好聪明啊,这么好的办法要是你想得到吗?”
    大概是从小的经历让我习惯了横向比较,那天伴读结束首先出现在我脑子里的就是几个问题:
    1.同年龄段的孩子阅读水平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
    2.老师面对这么大的差距怎么进行教学?
    3.小女孩这么好的阅读能力家长如何培养的?
    4.面对读A的小朋友家长和老师不着急吗?
    后来时间长一点,这些问题慢慢得到了答案:
    1.不仅是阅读水平,孩子们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身高体重、运动水平、数学能力、表达能力无一不是如此。
    2. 老师并不进行集体阅读教学,除了晨间集体故事时间外,孩子们的阅读活动都是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完成的,老师更多是一对一评估和指导。
    3.后来和小女孩的妈妈聊天,提到她很擅长阅读。她妈妈并没有吃惊也没有显得特别高兴。她说:“我们没有教她,她就爱这个东西,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有三个女儿,两个都特别擅长阅读,另一个却连书都不想碰。她们就是这么不一样啊!”
    4. 阅读水平相对低的小朋友性格特别好,见人一个笑。最招人喜欢的是他对待比自己小的小朋友的态度,各种大哥哥力爆棚,在班里在学校里人缘都很好。慢慢我想明白了,并没有人为他担心,事实上这么好的孩子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
    孩子个个不一样,每个孩子都珍贵。这是我在孩子上学之后越来越深刻体会到的一点。

  • 愚妈

    楼主 2019-1-29 12:39:3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9-1-31 13:33 编辑

    书法活动
    上学期10月,学校一二年级段的社会活动主题是“culture connections”.大概在9月初,学校就发了通知,征集来自非本土文化的家长到学校组织活动,向孩子们介绍其他文化。我自告奋勇报了“介绍中国书法”的项目,很快就收到了学校的确认和感谢信。
    临近活动,娃回家说四个家长会去学校进行文化链接的介绍活动,有一个毛利族的奶奶带大家跳毛利族舞蹈,有一个西班牙的妈妈带大家唱西班牙歌,有一个巴基斯坦的妈妈介绍乌尔都语,再一个就是我带大家体验中国软笔书法。
    确认了活动主要信息后,老师又联系了几次,分别问大致做什么内容,需要什么材料和场地的配合,最后临近又确认了时间。
    提前我买好了宣纸、墨汁,还给每个小朋友(整个一二年级共有不到七十个学生)准备了一支毛笔。其实材料不麻烦,麻烦的是内容准备,一二年级的孩子还会需要动手操作的活动,要有趣,要让他们觉得有难度,还要让他们体验成功。
    20分钟的活动流程设计是从象形文字入手简单介绍了文字的变迁,然后孩子们做了一张图片、象形文字和现代汉字的配对作业纸。接下来介绍文房四宝,介绍了毛笔的握笔姿势。最后我讲解示范“和而不同”四个子,孩子们一起模仿。因为孩子们被分成了三个20人左右的小组,所以这个活动重复了四次。
    活动时每个家长都配了一个老师辅助,所以全程没有出现任何状况。以书法活动为例,老师有时会带着孩子主动向我提问,有时孩子提出问题我一时不知怎么解释,老师马上和我一起讨论回答。孩子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难管理,十分专注,十分配合。二十分钟一晃而过。
    活动结束,孩子们做得都不错,情绪高涨,而且都有带回家的作品。
    让人特别吃惊的是活动后的感谢环节。在老师带大家一起道谢之前,就有好多个孩子自己走上前来对我说“谢谢”“我喜欢这个活动”“你的活动很有趣”“中国书法很棒”之类的话。结束后校长郑重其事给帮忙组织活动的家长发了纪念品。后来的两天,接送小孩时,有好几个家长来找我,一是反馈孩子喜欢书法活动,二是表示感谢。到了期末的那天,娃放学还带回来了一大堆感谢卡让我颇感意外,都是孩子们和老师为我做的,又一次浓墨重彩地感谢我抽时间带去的活动。
    这个简单介绍的活动只是家长参与学校课程的一个缩影。在澳洲教师人手不算充分,很多环节都是家长主动帮忙承担一些工作。不过我感觉和国内略有不同的是,这些活动中家长和老师更像平等的伙伴,携手为儿童。没有人际关系的压力,没有形式上的压力,也没有竞争的压力,更纯粹地把孩子放在了最中心的位置。
  • 愚妈

    楼主 2019-1-31 14:12:18 使用道具

    一次家长会
    从三年级开始,学校有“bring your own device”项目了。简而言之就是小朋友可以带自己的平板设备到学校进行活动,不过这些活动是完全由老师组织的和教学有关的活动,设备带与不带纯属自愿,一旦带了在学校就必须服从老师安排。
    二年级下期,学校要召开一个面向明年即将升三年级的学生的家长会,目的就是介绍这个项目,让家长提前考虑以作出是否参与的决定。家长会安排在某天晚上7点举行,地点在学校里一个班级的教室。我们按要求交了回执表示愿意参加,然后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了。
    开会当天,我按时到了,进教室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家长三五成群寒暄着,除了校长和几位老师在场,还有几位中高年级的学生也坐在下面。大家舒服地坐着聊着天看上去很随意,但随后家长会安排中老师和学校所表现出的专业性让我很是佩服。
    本以为家长会就是告知大家项目的安排,意料之外这次家长会却是由老师介绍“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几项重要研究的结果开始的。通过分享这些研究结果,老师基本上帮大家看清了这个项目的优势和风险,优势自然说到了“e-literacy”(可以大致理解为使用数字技术的知识和技能),风险也如我预料提到了网络安全、网瘾、视力风险。
    接下来老师开始讲在学校里这些提到的风险将如何得到控制。例如孩子们在学校使用的网络是州政府管理的教育网而不是外网,屏蔽了不安全信息可以信赖;学校里电子设备保存使用有明确规范,即孩子每日带回家充电,但进入学校即交老师统一管理,仅在需要时发放给孩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介绍的对儿童在校使用电子设备的细节要求,如孩子在教室里使用电子设备有两种推荐姿势,一是集体使用时设备放在桌上人坐在椅子上,二是个别活动时设备放在地上孩子趴在地上用手肘支撑头看。老师说个别活动使用设备推荐第二种姿势原因幼儿,其一老师巡视教师能够轻易看到屏幕上的内容,其二孩子手肘支撑决定他们不会使用太长时间就会疲劳而转换活动。看到学校对各种细节都有考虑,很多家长的顾虑渐渐打消。
    随后老师开始介绍学校里使用设备开展的常规活动内容和频率,并着重介绍了学校跨年龄使用电子设备的合作活动:即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跨年龄自由组合选择项目来完成。此时,提前请来的学生们开始现身说法给家长介绍他们自己的项目。一个小女孩播放了她自己创作并在线发表的故事短片以及收到的同伴评论。两个小男孩演示了他们编写的小程序。还有一个不同年龄成员组成的小组展示了他们的绿屏项目并现场邀请家长配合拍摄并完成作品。看到活动如此有趣且有成果,感觉很多家长已经对项目持有积极态度了。
    再往后老师开始重申项目的基本原则:参与项目与否完全自愿,不能准备设备但家长允许孩子使用设备的孩子可以使用教室里的公共设备,不愿意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家长意愿也得到完全尊重——他们在其他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活动时可以进行其他的活动。家长在家庭中如何管理孩子使用电子设备完全由家长负责,用于不用,用多少都是家庭自己决定。在这个环节,老师分享了许多他已经经历的故事。
    再往后老师向家长推荐了一本书《养育电子时代的儿童》并分享了书里面的一些片段,建议感兴趣或对孩子使用设备有困惑的家长去阅读。
    随后老师介绍了推荐的电子设备型号,做了简单对比。当然也反复强调了孩子用的设备不需要买那么高端。
    家长会最后是自由提问环节,我感觉老师介绍得清晰明确,此时家长也没有什么太多问题可问了。
    走出教室,我只是想“如此负责任的项目,我的孩子应该要参加!”
  • 愚妈

    楼主 2019-2-20 11:58:1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愚妈 于 2019-2-20 12:08 编辑

    偶然看到有家长谈到孩子学英语到了一定程度家长就有些跟不上,于是从陪学变成了资源提供者。于是我回忆了一下近三年的英语学习过程,其实我和娃一路走来是互有帮助互相提高的。
    作为成人我毕竟是多学了几年的英语,加上工作的关系,谈专业英语没有多大问题的。但跨出专业领域,我就经常觉得能力不足。比如我总摸不清词语的难易级别,好几个人说我讲话很正式,尤其是谈到和专业沾点边的东西。然而我想说,不是我想正式,是我经常不知道用哪些词可以说得不那么正式。去年去小学给孩子们上了一节介绍中国书法的活动,因为有操作有游戏,小朋友们普遍还是很捧场,但是也有几个孩子说有时候听不懂我说的什么意思。这里的听不懂不是语音的问题,是选词不恰当的问题。比如讲“和而不同”,我当时一板一眼地翻译成“Harmony in diversity”,这两个词都听得小朋友一愣一愣。看到他们表情我才反应过来,其实说成“We are the same, we are different”就要好理解得多。
    小朋友不一样,他接触的都是符合他年龄水平的表达,是基于生活的表达,所以虽然他写了作文我可以给他改,但是生活中的很多小词却是我用错之后他用纠正的方式教给我的,而且这种教常常不是用语言,是用动作。
    他做一个把东西往里塞的动作,说“这是tuck”,然后做一个把东西往外抛的动作,说“这是chuck”。
    他做一个把东弹开的动作,说“这是flick”,然后做一个弹硬币的动作,说“这是flip”。
    小孩子之所以能够学得这么接地气,是因为他们平时接受的信息就接地气,而且都是在真实的场景中展开。而他们能够很准确地揣摩到词语的意思是跟童年早期学习语言的高敏感性分不开的。
    不过成人在拼写、阅读量方面的优势又能够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所以我感觉和小孩组队学英语,会互有助益。

  • peter爸

    2019-9-2 15:53:44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