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Jean 于 2011-10-6 14:34 编辑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我们讲这个是为了响应一些妈妈的倡议,荤素搭配,也讲作文、也讲古文。但有一个基本的准则,我们讲的古文,不脱离学生的课本。为的就是务实一些,实在一些。我们还要重复一个观点:读书、分析、写作、是一回事,不是三回事。讲古文,看上去是在讲分析,其实也是在讲作文。你要跟古人学习,在古文中汲取最丰富的营养。不要简单的以为讲古文了是“阳春白雪”,古文我们只是欣赏了,跟作文这样的“下里巴人”,沾不着边。不是这样的,是一回事,不懂“下里巴人”的“阳春白雪”,不是真的“阳春白雪”。同样的,不识“阳春白雪”的“下里巴人”,也不是真的“下里巴人”。


        我们现在开讲第一句话:夫君子之行,这个作品我们不少人读过,有不少人背过。我们也许背了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这个作品了,什么叫君子?这个是个大问题。在过去经典中,常常用这个君子两字,比如说在论语中就出现在很多次: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不器。有子曰:“其为人也孝,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而举。我们先从论语的这几段话里来体会一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简单的意思讲,就是君子与别人交往一视同仁,不比,就是一视仁,不管你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只要同道,即可同谋,即可同处,这是君子的做法。小人的做法就不一样,他不能一视同仁,他要比较,是不是对我有利?是不是对我有好处?


      我们再看第二句: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在社会上混,没有硬性规定说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他做的一切,都是用“义”来做标准的。这是我们简单的讲,“义”,我们先前讲过很多次,“义”“宜”是适合。在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口子是你的邻居,在吵架,门开着,你听到了,你不劝,说明你不仁不义。但是,你在家休息,你的家在西单,你听到东单你的邻居在那里吵架了,你还打着车去劝,那你是多事。这就是“义”“宜”也的意思。所以,我们学了这段话,大体上讲,君子在社会上混,就是游刃有余。但好多人又曲解了,以为八面玲珑、溜须拍马,叫做君子,这又错了。


      我们再来学这一句,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简单的说,是君子的精神与物质生活层面。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在《老子》中,同样的道理,叫圣人为腹不为目”。吃的、喝的、住的、不要过分,简单一些,因为吃、喝、住这些不是君子的目标,君子的目标是就有就而正于道”。

     我们这里先不谈“敏于事而慎于言”。我们再学这一句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论语》最先提到君子的一段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追求的是根本,根本有了,道在其中。我们在讲陋室铭的时候,讲过一个概念什么叫体?什么叫相?什么叫用?这里面“君子”是体,后面讲的这些,“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不器”等等,是君子的相、或是用,这里不深说了。在《易经》里面,我们还熟悉一句话“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等等这些,很多,关于君子的说法。君子这个话题,展开来讲,可以讲很多。我们现在引用《论语》,是为了大家来感受,君子这两个字的外延太广,刚才我们只是初步涉略到了一点。那么什么又是君子的“本”呢?什么又是正道呢?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一边。

     我们讲到现在,要破一个观点: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现在常常以为小白脸,西服领带,说话温文尔雅这样的人,就是君子。这就谈不上什么“君子之本了。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讲, 什么叫君子?穿西服、打领带、说话彬彬有礼,绝不能笼而统之的叫君子。君子是英雄的代名词。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呢?不是说你把别人打得鼻青脸肿了,就叫英雄。也不是说你占了人家三分五亩地叫英雄。在古人看来,真正的大英雄不是战胜别人的人,而是战胜自己的人。

     前几天我们讲《陋室铭》,讲到了宠辱不惊只有真正内心淡泊,才可以有大志。怎么内心淡泊?战胜自己。所以我们现在就好理解了,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心不修,战胜不了自己,成不了君子,怎么能当治国平天下的英雄呢?同样的,一个人能成为治国平天下的英雄,他就是一个能战胜自己的君子!这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举个例子,也许大家好理解:唐太宗,大家知道,一代君王。君子也有自己的私心、私好。有一天,他玩一只鸟,正好魏征过来,唐太宗就怕魏征,于是就把鸟藏在衣服里。魏征心知肚明, 但不点破,有意跟唐说很长时间的话,结果那只鸟被捂死了。回到宫里, 唐太宗气得砸锅不砸缸,说要杀了那个老不死的。皇后知道原因了,沐浴更衣后就跟唐太宗道贺。说你有了这么一个好的臣子,这是你的幸运,是大唐的幸运。唐太宗一听马上回过神来。这就是战胜自己,一念之间,这才是大英雄。

       我们看看历史,那些开国的君王,战胜自己的功力是极强的。当然,这些只是我们举的例子,这些人离儒家的标准还差得很远。这些人,在得道的人看来,那是不值一提。也正是如此,在中国就有了一种文化,叫隐士文化。

     孔明在出山之前,就是一个隐士。他们比的不是财富,而是内修的功夫,或者说战胜自己的功力。我们在学《庄子》的时候学过,有些帝王不想当了皇帝了, 想请这些人出山。这些人听了后, 都觉得污秽了自己的耳朵。这是我们从英雄的方面来讲的。我们过去可能还听过一个词,叫“内圣外王”“内圣”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内心的力量“外王”就是外用,通俗地讲就是,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心有多坚,你的骨骼就有多坚。

     修身,就是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外王、外用。

    所以, 我们现在再来理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有道而正焉”。 就容易理解什么叫“本”什么叫“正道”了。也就好理解什么叫君子了。简单言之,君子不是“绣花枕头”。君子是战胜自己内心的大英雄。所以,我们在讲《陋室铭》的时候,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 ,很多人以为归隐山林、寄情山水,那是作者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做法,这就错了。大家想一想, 昨天还在高堂之上,今天却被贬江湖,换成当今社会有多少人不跳楼自杀?    今天我们还可以讲,“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那个社会,大部份读书人一生的追求就是为朝廷出力、光宗耀祖。如果一旦被贬, 就相当于被判了政治上的无期、经济上的死刑。读书人,除了当官,百无一用。想想,还有人可以寄情山水,这需要多么强悍的内心呢?

        我们再说这个“行”字。我们一读书,又忘了这个“行”字了。有的时候,会来问大家, 听的怎么样?大家齐声说, 听的好,老师讲的好。这个话不爱听。为什么不爱听呢?脑子里的收获,只代表了你脑子里又填了一些东西。但是,“行”能就成。好话、真话,有威力的话,说一万遍、一亿遍永远也不能有成就。要想有成就,唯有一“行”,唯有去做,这才是“行”的意思。

       刚才我们讲了论语中的一句话,现在我们再看,就有意思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敏于事而慎于言什么叫敏于事?就是行动要果敢,说话要小心。不要像我一样的,天天在这里只说不做。所以,我们现在再来看《易经》的话。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更有意义了。君子之行, 要象宇宙的运行一样 ,永不停止,永远追求,永远强悍。庄子讲“君子之行”要有如“挺入三军”,就像一个人,冲到三军阵营中的勇气。在佛学中叫“精进勇猛”。刚才我们也引用了《论语》,这个“行”是什么“行”呢?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就是内圣;不二过,不犯同样的错误。这个勇气就太大了。什么叫不二过?就是忏悔,真心的忏悔就是不二过。我们做家长的做不到。我们今天对孩子发火了、生气了,必定事后忏悔,但不是真心的。不是勇猛精进的,也不是挺入三军的。今天后悔了,说不定下回遇到事的时候,家里的小受气包还是受气包,所以家长们非但不是大英雄,连小英雄也不能算。这就是我们讲的“君子之行”。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Jean + 20 谢谢老师:)
shunshun121 + 10 我先跟着学。
7563 查看 15 收藏帖子 (1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雪香梅海

    2011-10-6 13:52:11 使用道具

    这就是传说中的沙发?呵呵!
  • 雪香梅海

    2011-10-6 13:53:39 使用道具

    坐下来静心看,认真学!
  • 非常

    楼主 2011-10-6 14:44:1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ean 于 2011-10-6 14:54 编辑

            我们现在来讲“静以修身”。

            这句话大家可能一读而过了, 以为这个静以修身就是安安静静地,这样理解浅了。什么叫“静”?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是静的?静只是相对的,动才是绝对的。我们看地球、看宇宙,动的才是最大的,但也是静的出奇的。大动才是静,我们先前理解的“静”是错的、是浅的。我们都知道,老和尚带小和尚下山见“老虎”的故事但为什么老和尚要带他下山呢?就是要让他动一动。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和尚在僻远的地方修行,修得很高水平,这个时候从山下来了另一个老僧前者问“你怎么修行的?”后者说:“我是经历了……”前者说:“你这样修行不行,你这样的功夫不行啊!”后者说:“你功夫高,你下山一趟吧。”于是前者下了山,看到美女如云,美脚如林,看到山珍海味,看到灯红酒绿,功夫尽失。这就跟前面我们提到的小和尚一样的,最终喜欢的还是老虎。而后—那个老和僧 是经过了多少美女、美腿,多少灯红、海味那才能修行成功的。大动才是静,这个静不是避世的静,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静,诸葛亮当年真的是这样的静 怎么可能计出三分安天下之策呢!

            所以说 孟子有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不妨再来讲一句诗“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就是大静,坐才能大静。不经大动,怎么能入静。所以我们再来理解另一句话,就好理解了。“小隐隐于市 大隐隐于朝”,街市的动,与朝廷的动比起来,太小了。所以在大动中隐才是真隐,在小动中隐是小隐。这个“静”是经历风雨 劳其筋骨的大动之后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前而心不乱”。
    在大动中守静,才是真正的静呵。


          昨天我们讲到了“君子”是能够战胜自己内心的英雄,我们还讲到了一个“静”字,我们了解了这个世界上“静”是绝对的,大动才是“静”。我们讲的这个“静”是针对物理世界讲的,本文的“静”是针对心理世界而言的。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寺庙里有一个旗杆,上面的旗迎风飘扬。于是有人说这是旗在动,有人说是风在动,也有人说是心在动。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心理世界也有动静的。关于这个“静”要是深讲的话可以讲一个星期,我们就不深讲了。


         我们还是从《大学》来引导一下大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的这句话,我们讲了不下十遍,读《大学》如果把这一段话读懂了,《大学》才算读懂。当然这也是最难懂的一段话,我们就稍微展开一点。这里的“止”是什么意思?“止”就是止住,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定位。你也许懂财务、会经营,也能做文秘,但不能搞三个定位。你要术业有专攻,选好你的职业生涯,这就是定位,也是我们这里讲的“止”。“知止而后有定”,定位好了就可以专心了。简单的说,就是有了目标、有了方向,然后就制心一处,心无旁骛。我们看前一句,“在止于至善”,这个“至善”就是目标。“定而后能静”,有了目标、有了方向,还有不受物外的干扰,或者说有了目标、有了方向,物外的干扰就少了。“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以此类推,最后才有所得。这是我们浅显地讲了《大学》里的这一段话。

            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静”在整个学习中的所得。“得”是所得、所获,所以《诫子书》中也一样的提出这个“静”字。我们还要知道,这个“静”是共法。道家,比如说老子的《道德经》中讲“至虚极,守静笃”,佛家讲“入定”,禅宗讲“禅定”,都要讲一个“静”字。我们孩子学习也要讲一个“静”字,这是共法。做任何事都要讲这个“静”字,同样的我们讲养生、讲身体的保养,也要讲这个静字,这个“静”字我们且讲到这里。


           我们接着来讲这个“身”字,这个“身”包含了几层意思:
          一、是我们整个人:包括我们的思想、精神上的,也包括物质上的。
          二、是讲物质上的:包括我们的五官、五脏、四肢。当然用佛家来看这一部分,就是所谓的“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气大。佛家讲的“四大皆空”就是从这里来的。比如说,我们身体的骨骼是属于地大,我们身上的血、口水等就属于水大,这是从物理上讲的。
          第三、是心理的。有的时候我们讲修身即是修心,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从唯物的角度讲,这个修身便指的是我们的言行举止,如果我们从唯心的角度讲修身,即可指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要起善念,不要起恶念,这是指的修心。
            当然,如果我们更深地来理解“身”是由唯物与唯心组成,即一个人是由物理的四肢五脏与唯心的意识组成,那么我们就要“心物一元”,身也要修、心也要修,心是善念,行是善行。这样讲就是修身的比较完整的内容了。


          刚才我们讲到了“静”是共法,做一切事都要“制心一处”,所以我们讲修身,提出这个“静”字也不足为怪了。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讲的是文字意。修身之术,这不是我们讲课的内容。那么现在这一句“静以修身”我们是不是比较充分的了解了?我们讲到“修身”要完整的来理解,是心存善念、身行善举,这才是心物一元。用所谓唯物的话来讲,就是用理念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影响理念。

  • sunjingqi

    2011-10-6 15:13:53 使用道具

    我得先收藏了,时间再看吧,现在忙~
  • 封疆大吏041010

    2011-10-6 16:54:4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封疆大吏041010 于 2011-10-6 16:55 编辑

    我也相信静心、修身;因为现实告诉我,静心能做很多事;所以,我认为修身在静心中获得。
    在繁华的、喧闹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能够做到静心、修身,我们还得下功夫,至少我该这做。
  • 非常

    楼主 2011-10-7 18:04:2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1-10-7 18:10 编辑

            我们接着讲“俭以养德”。
           “德”,我们在讲《陋室铭》的时候讲了不少。套用古语的话就是“富润屋,德润身”。
           这个“德”怎么润?怎么养?《诫子书》告诉我们通过“俭”。在《论语》中我们读到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也是润德的。这个“俭” 怎么讲?浅的来讲就是勤俭,就如我们理财一样,攒的多,花的少,即富;攒的少,花的多,即穷。“德”也是如此,我们学《伤仲永》,文中的方仲永为什么后来一无是处、一事无成?因为花的多、攒的少,所以我们现在再来理解“富润屋,德润身”,就不难了。在《劝学》里有一句话叫“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意思也是如此,德性大了有如神助;德性小了,做梦都要梦到鬼。

         我们通过这个,再来学《论语》。子曰:德之不修,学知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在《诫子书》中,诸葛亮讲了德与学的关系。在《论语》中讲得更充分,讲了德、学、行的关系。说法不一,但理是一样的。孔子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三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那么佛家是怎么讲的呢?佛家讲修行有四个步骤:信、解、行、证。信,是相信、正信,不是迷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一种现象,但凡迷信的总是心猿意马的,一会这个、一会那个。我们学一个东西也是如此,如果今天你这样学,明天又那样学,那不是正信,那是迷信。今天你去学李阳英语,明天你报名新东方,后天你在去学雅思,这样是不会成功的。信是第一位的。解,就是去疑,是明理。这也是《师说》里面讲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你首先要信,信的基础上老师才可以为你传道、授业、解惑,你不信,认为老师说的这个有问题,那个有不足,你就学不到。师者,因材施教,同一句话老师对他讲是对的, 但讲给你就不对,这是师者。行,就是实践,信了,明理了,不去做还是得了一个狗屁。“行胜于言”便是这个道理,“知行合一”也是这个道理。证,即是得。在《大学》里讲的就是“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我们再学《论语》中的一句话来理解“俭以养德”。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也就是成语“叶公好龙”里的这个叶公,他怕孔子,有问题不敢问孔子,所以就问子路:“老爷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好回答,于是就汇报给老师。这里大家还是要看到子路一个学生对老师的“信”,这么点事要汇报。于是孔子回答:“你怎么不告诉他,我是这样的一个人呢?“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通过学习,我们再一次可以体会到,“俭”到什么程度,“养”到什么程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所以我们有一句话“从来纨绔少伟男”。说得难听点,家里养个公子哥,等于养个败家子。俗话说男孩要穷养,也有其道理在里面。
          我们来回顾一下:一、今天我们讲了 “身”以及对身理解的几个层次。二、“静”的意思。包括物质的也包括心理的。我们不讲唯心,讲唯心容易引起争论。我们讲物质的大“动”才是“静”,心理的“动”是另一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讲过的“泰山崩于前而不乱”。三、我们讲到了这个“修”也包括两个方面:言行举止与起心动念 ,言行举止要正行,起心动念要正知。四、我们讲到了“俭”,就是要少花多攒。
           我们讲到了“泰山崩于前而不乱” 可能是还有一些没有讲清,道理很简单,就是处惊不乱。我们提到了唯心与唯物。有的朋友说:唯心是错的,唯物是对的。这个是上当的说法,为了不引起争论,我们就改了口叫“物质上的”,“心理上的”。我们确实是受了唯物主义的教育很多年但这个唯物是上当的。因为我们所谓的“唯物”是“唯人”,是以人为中心来体会和观察这个世界的。这个先补充到这里。

           我们接着来学《诫子书》,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做个小结。其实《诫子书》如果精练一下的话,讲到这里就全部讲完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把《诫子书》全部概括了。同样,我们在学《大学》的时候,如果把第一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把这个学明白了,全部也就是学会了。
  • 非常

    楼主 2011-10-7 18:10: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1-10-7 18:16 编辑

           所以下面的话基本就是在解释前面的话。“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淡泊”是什么意思?通俗的讲就是淡定,如果我们深入一点的讲,叫清心寡欲。大家不要把清心寡欲看得太通俗,在《论语》中,孔子提出“无欲则刚”,这个“淡泊”讲的是这个意思。在《道德经》中,老子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提倡处下、示弱、无为、若谷。从一方面来讲,就是“淡泊”。在《论语》中,孔子还讲:“君子不器”。什么意思呢?君子不可斗量,君子之器虚怀若谷。佛家来讲,叫“虚空”。“虚空”有多大?太大了!这是从气量,从境界讲的。如果你的心胸中装着工资、晚饭、名利,说明还是可以斗量的;如果装着这些东西,怎么能明志?怎么能有大志呢!这个“淡泊”要当成心胸来讲,当成是一个体积来讲,这个体积有多大?“虚空”这么大。

            我们来学《三国》里的一段,体会一下这个“体积”。《三国》煮酒论英雄一章里有这样一句话,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才是“淡泊”。所以我们再强调一下,淡泊是体积、是胸怀、是眼界、是虚空,“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个才是淡泊。淡泊不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淡泊不是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淡泊也不是糊里糊涂、稀里哗拉,淡泊追求的是大境界而不是小利益。
           我们再来说这个“志”《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个语法现象。比如:父父、子子。第一个“父”,是作为父亲,第二个“父”是名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同样的《诫子书》中讲的是明志。我们以此高推圣境的话,这个明志与明明德是一回事。刚才有朋友问,什么叫大志?在《大学》里回答了,叫“在止于至善” 。什么叫“在止于至善”?我们先用字解字,志是士之心。什么叫“士”? 一般人作不了“士”。佛学里释迦如来有十个常用的圣号,其中一个叫“大士”,所以这个“士”不是一般的意思,我们现在通常的讲读书人叫“士”,“士”之心为“志”。反过来讲,有“志”的人才谈得上“士”,没有志向的人谈不上“士”。释加佛的志向是什么?——度一切众生,而无有一众生是他度。这个志向大不大?太大了!度了所有的众生,但自不居功。地藏菩萨的志是什么?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他的志向就是到地狱。 到最苦最恶的环境中去度众生。周总理小的时候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也是志。在历史的发展中,为了让老百姓避于水火的都可以是志,我们学过《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上面讲到《史记》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此等等,不一一举例。什么叫“大志”?也是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吧。总之,我们回到本文,我们再解释一下这句话:如果一个人没有高的眼光,没有大的胸襟,没有深的智量,是难以表明大的志向的。


          当然这个“明”字也是有深意的。我们讲作文的时候,讲过中国的文字,先是从“象形”发展的,然后是“会意”,然后再发展到“形声”。“明”字表的是光,光是什么?照遍四方,惠及一切。这个“明志”就是惠及他人的意思。就如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聊斋志异中有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话从正面来讲就是“志”。你吃了骨头了,就要给别人一口汤喝喝,惠及它人的就叫作“志”。我们来看论语的一句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一个人在家要尊敬父母,出外要兄弟互爱,然后扩而大之,才可以泛爱众——博爱。这个思想的核心其实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如出一辙的。什么叫明志?什么叫大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惠及父母、家人、朋友都是大志,所以我们讲这个大志,不要好高骛远,“志”就在眼前,就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这也正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义。

          下一句话:“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也是不言自明的,如果你的眼前是乌云,怎么能看到十万八千里?如果你的嘴里天天是牢骚、埋怨,怎么能想到长久?

          我们来小结一下,诸葛亮的《诫子书》,是一封教育孩子的信。我们平时看过不少教育孩子的理论、观点、学说,其实真的懂了这封家书,全部的理论都告诉你了,全部的方法都告诉你了。不要单纯地把这个《书》当作一篇美文,欣赏完了就完事了。我们前面讲过,君子是英雄,是大丈夫。这个大丈夫,在过去不单单指男性,大丈夫、大英雄是不分男女的。怎么样成为英雄?《论语》里还有一句话“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也算是对于“君子”、对于“志”的一个注释吧。
    这两天,我们讲了五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五句话,我们小结一下:君子,就是英雄 ,是能战胜自己心理世界的人,要学习达到效果,就要从修身、养德这个根子上抓起。明志、致远讲得就是制心一处。眼光有多高,心胸有多大,智量有多深,你就学的有多厚,这是我们的一个小结。

  • 非常

    楼主 2011-10-8 19:59: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1-10-8 20:07 编辑

             现在来学下两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在前面,“静”字讲了不少,今天就不讲这个“静”了。在这句话里讲“学”字。这个“学”字,这个“学”字不是简单的学文化,不要简单的套用诸葛亮写这个家书是为了让儿子搞好作文、英语、奥数。我们还是以“经”解“经”,《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学”字,在这里只是引用、串讲一下。《论语》中还讲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看来先搞好道德教育,先搞好五讲、四美、三热爱,如果还有空还有潜力,才可以学文----才谈得上文化知识,这是我们古人的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当下丢失的东西。

            我们现在一门心思都让孩子去搞“分”了,但这个结果是什么?前几天一个孩子出了机场就把自己的老妈刺了,这些事不能不引起重视。现在我们的孩子很小就会顶嘴了,我们还美其名曰:讲民主、讲平等。这个民主、平等还是不要讲的好。我们有不少人让孩子读《三字经》、《弟子规》,一边读一边犯,这样读没有用。

            回到主题上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要把这个“习”字当成温习了。这个“习”是练习。昨天我们讲到了“信”、“解”、“行”、“证”四个字,这里的“习”就是实习,就是练习。学而实习之,温习一千遍,有用吗?没有用,所以这是实习。实习了,与理相应了,就开心了,这就是我们昨天讲的“证”。如果只是简单的理解成温习,温一千次看你还能不能“不亦说乎”,所以说这个“学”不是本本主义。

            孙权的《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吕蒙的误解就是以为“为博士邪”。但孙权的劝学不是为了成为博士的目的。他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所以,我们现在来理解这个学习,是包括实践在内的意思。不实习不实践,那就是让你成为一个“治经博士”,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狗屁不是,油瓶倒了也不会扶。

            我们来学这一句:子曰: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孔子说,他十五有志于学——学什么?这个答案我们讲了无数了。我们再看这一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大家也不陌生,“信”、“解”、“行”、“证”四个字,学而思、思而学,就是解。在学的过程中、习的过程中有惑就要解,所以这也是《师说》里讲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师的要求。“信”、“解”、“行”、“证”四个字就是我们学习的一个秩序,这四个字我们也通过《论语》中孔子的一些说法,为大家进行了讲解。那么,这个学的榜样是谁呢?

          我们来学一下《论语》中的另一句话。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光学了还不行还要好学,什么叫好学?鲁哀公问孔子 :你的学生中谁好学?孔子回答说是颜回。好学到什么程度?不迁怒不贰过。这个就厉害了。我们前面讲过,什么叫不贰过?不贰过就是真心忏悔、真心悔过。你对孩子,今天叫天使、叫心肝、叫亲亲、叫乖乖,孩子做得稍有不好,你就发怒咆哮,发怒咆哮完了又后悔,这个后悔有多假?这个后悔不是好学,甚至连学都达不到。

            好学的要求是什么?“不迁怒、不贰过”。一过不二,同一个过错不犯两次。我们真的理解了这个“学”,那么这个“才须学也”的“才”就好理解了。学是知行合一,那么这个“才”就是才能。什么叫“能”?简单的来讲就是办事的能力,不是说话的能力。《论语》中讲“巧言令色”,这个巧言不叫“能”。孙权《劝学》里的“治经博士”也不叫“能”。鲁迅讲过,“与其在场外呐喊,不入投身其中”。这个呐喊不叫“能”,投身其中才是“能”。报怨、说丧气话、牢骚话,这些叫“能”吗?不叫。有行,才有能。你不实践,光说的天花乱坠,“能”从何来?才从何来?“半部论语治天下”,理讲得对,但我们的孩子读了几百遍《论语》,能治天下吗?光学了还不行,还要好(四声)学,什么叫好学?----请看下文。

  • 封疆大吏041010

    2011-10-8 21:42:07 使用道具

    好学?自然会想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期待非常老师解说“好学”。{:soso_e100:}
  • jim

    2011-10-9 00:55:16 使用道具

    上半年学过,这会温习下
  • 猪宝来了

    2011-10-9 09:15:14 使用道具

    要静下心好好看才能明白。谢谢老师的精解!受教受用了。
  • 非常

    楼主 2011-10-11 09:21:4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1-10-11 09:26 编辑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如果把前面的理解通透, 这一句话就不难理解了。
              这个“学”不只是文化知识,这个“学”是明心见性之“学”。如果我们把明心见性当作是一个树根的话,这个根扎得有多深,这个树的枝叶才会有多茂盛。扎根有多深,才可能有多广博。专精才能广博,树人就如同种树,要根扎得深,所以才有百年树人之说。百年做不到,至少也要十年树人。种树不是种田,种田刨个浅坑就行了,种树不行。同样的,“非志无以成学”。要学,没有“士”之心不行,没有理想不行。讲得是理想而不是学分。如果我们教育孩子,天天警告他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成不了学。根子扎得浅,眼光也就浅,怎么成得了学?这是《诫子书》给我们的启发。有朋友问,孩子的作业问题怎么办?不要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如果这样的话,孩子全身是病,治不过来,要从根上找问题。先不要谈我们的教育方法怎么改进,要看看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不是有问题。这就是我们要讲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下一句:“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我们先讲这个“淫”字,简单的说,是纵欲放荡。这个“慢”字,有的解释说是怠慢。在古语中这个“慢”是傲慢的意思,怠慢有懒散的意思,不是很准确。我们在讲《陋室铭》的时候讲过,人有五毒:“贪、嗔、痴、疑、慢”,这个“慢”就是傲慢。“淫”与“慢”放在一起就更具有了深意。历史的经验会告诉我们,傲慢与纵欲放荡是一对孪生子,比如说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的千金一笑,居然能烽火戏诸候,这就是淫慢。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有“慢”心的,必然有淫思。以此反观,我们的现实社会是不是也一样呢?重庆的文强是不是也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呢?谁也不放在眼里,上不怕天,下不畏地,老百姓更不在话下,生活就可以放纵。所以我们通过这两个字的学习,知道古人写东西是有讲究的,不是随意造字造句的。我们再来说这个“励精”两字,“励”是精进、勤勉的意思。“精”是专一、纯厚的意思。如果一个人态度傲慢、天地不怕,必然生活放纵;如果一个人生活放纵、色声犬马,怎么能精进专一呢?好吃、好喝、好玩、好耍的,就是他的目标。他的目标满足于此,怎么可能还有更高的追求呢?周幽王不以治国为乐,而以“戏”字为乐,所以就当了亡国之君。同样的,我们回头观照一下自己的孩子教育,会不会有这样的苗头?之前我在讲课的时候,提了一个观点——不要让孩子碰电脑,电脑不是个好东西。有的家长不同意,电脑上、网上的东西太多了,足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这不正是五色令人迷吗?这个苗头希望对大家有所警醒。

  • 达达妈

    2011-10-11 09:31:13 使用道具

    非常老师更新了,太好了。{:soso_e163:}
  • 非常

    楼主 2011-10-11 11:14:1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1-10-11 11:22 编辑

            来说下一句:“险躁则不能冶性”。
           “险”,是什么意思?是鲁莽,这也可以说是淫慢的另一个解释。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十目所视、不怕十手所指,就是险。    “险”与“躁”同样是一对孪生子。不冷静的人、心火大的人、 爱冲动的人,不就是鲁莽的人吗?刚才讲君子不二过,因为君子怕“险”,我们在教育孩子上常二过,搞得家里紧紧张张,孩子哭哭啼啼,大人暴跳如雷,不就是“险躁”吗?“冶性”——“冶”是陶冶,也是熏习。“性”是什么意思?明心见性!什么是明心见性?就是在明明德,这是一个意思。什么叫“明德”?什么叫明心见性?就是找到生命的真我。
            《论语》中的一句话: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有病的时候把自己的弟子找来说:“看看我的手、脚,好好的,没有伤害,为什么呢?因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所以我们说“淫”“慢”“险”“躁”的反面是什么?就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君子的态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淫慢、险躁 , 我们讲了他们的意思,来看看《道德经》:“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这句话大体的意思是:厚重是轻的根本,宁静是浮躁的主宰,所以说圣人成天言行举止都有如带着东西,显得很沉稳。由此,我们说,在学习上静、重、止、精等等是多么的重要。

            《论语》中------“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这个“重”字不是体重,简单的说是“稳重”。今天我们学了“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我们可以说这个“重”字就是宁静。一个人如果沉不下来,气躁意浮,看上去就没有力量、没有威严,学习东西也是不牢。可见,诸葛亮的《诫子书》其实就是《论语》这句话的一个翻版。
            归纳一下:宁静、淡泊、明志、致远,这是英雄之行,这四个词是一种精神的不同表现,这个精神是什么呢?是明德!这个明德的反面是什么?是恶德!在这个书中,也有它的反面,即“淫”“慢”“险”“躁”。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反面的。克服了反面的,也就得到了正面的。

  • 非常

    楼主 2011-10-12 08:51: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1-10-12 09:06 编辑

          下一句话:“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指得是什么?是时间!那么“时”指得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说是“时”驰呢?也许我们会误认为这是夸张,“时”是什么?我们简单的说,这里的“时”是分分秒秒,“年”指的是一个相对长的时间。但这个分分秒秒来形容还不够,所以就有了一个词叫“刹那”。这个“刹那”不要小看了,这是梵语,原本不是汉语,这是印度佛教里的对时间的一个专有单位。简单地说它的单位比毫秒还要小,且要小的多。

          为什么要跟大家讲这个时间?我们不太在意分、秒,我们甚至不太在意每天,所以有了一句诗:“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我们更不在意一年、十年、二十年,所以就会有“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时间单位越是相对的长,我们就越不在意,所以要讲小的单位。我们想象不到“刹那”是多少,我们想象“毫秒”就是短跑运动员用的那种秒表,转速是不是特别的快,快的到了“驰”——是飞驰,这样一细究,是不是太可怕了?这才叫“年与时驰”。每分、每秒、每毫秒,飞驰一样的流逝,看不到这个飞驰、流逝,所以我们就可以大摇大摆明日复明日。我们再举另一个例子:一个人要是钱包里丢了一佰元,也许他心痛,但是如果他的每一分、秒流逝一厘钱,也许他压根就不在意。

           “意与日去”这个“意”字,什么是“意”? “意”从何来?简单地说,“意” 是意识、是想法、是追求,时间流逝了、飞驰了,人也就老了,怎么老的?有的人看,人是一年比一年老,这个观察是错的。细一点说,人是一个月比一个月老,但这又错了;人是一周比一周老,但这又错了;人是在一刹那间,一刹那间就变老了,但这个变化不易为人所发现,等有一天腿走的不灵光了,头发掉了一大把了,上厕所用力也不行了,才知道时间过去了,意识也控制不了行为了。
            再进一点说 ,原来吃的香的东西,现在没有味道了;原来觉得好玩的,也没有兴趣了。原来一觉睡到大天亮,现在也失眠了,睡觉也轻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是“意与日去”。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来讲:“这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这便是一个人的“意与日去”

                 最后一段: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简单的翻译,是讲时间浪费,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这样理解就又错了。为什么说又错了呢?我们说两条,大家当笑话听:一、诸葛亮是蜀国名相,他的儿子愁吃、愁住吗?怎么能说悲守穷庐呢?二、那个时间讲的是世袭,也不会有很高的遗产税,怎么要担心悲守穷庐呢?所以这里正我们讲的《论语》中“里仁为美,择要处仁” 一样。这个“穷庐”是指的身体,这样理解就更深刻了。

          我们现在来看“遂成枯落”因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所以身体就成了“枯落”。这个“枯落”怎么讲?四个字——形同槁枯。牙也掉了,腮也陷下去了,补钙也不行了,皮肤跟柴火差不多了,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时候“心”再大有什么用?心就好像住在一个破房子里一样。这样讲才是直指人心的。“穷庐”——意指形同槁枯的身体。宰相的儿子到老了,也要悲守穷庐,更不用说现在什么富二代多了几套房子了。所以说,这是直指人心的家书!要是把这个“庐” 理解成实体的宫殿,那诸葛亮的儿子一定会想:老爹,你这是在吓唬白痴吧。

           “多不接世”,我们常讲接济接济, “接”就是济的意思,也就是为社会作不了贡献,就是废人一个,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就是我们过去的教育,讲的是接世济民,为社会服务,做贡献。我们当下的教育呢?考个好分,找个好工作,娶个好媳妇,生个乖儿子?这样的教育怎么能致远?不能致远,怎么能接世济民!

            讲到这里 我们来说一段《论语》: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夫子与自己的学生在一起,各人谈各人的理想。子路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分享,用破了也不会抱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颜渊说:我愿意做到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们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关怀。这是孔子的理想。

             我们把《诫子书》大意讲完了,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小结。我们要知道,读一本书,该怎么读。读一本书要三个过程,才叫读书:第一个过程,是把厚书读薄;第二个过程,是把薄书读厚——也就是把自己的经历、感受、收获融入到这些书里,重新解释这本书,这就是把薄书读厚;第三个过程,是把厚书读没。这本书的思想观点,融在了你的思想里面,被你的思想吸收、消化,我们今天就是把厚书读薄。
         《诫子书》一百零几个字,我们怎么读薄?能不能读薄?能!讲到“俭”,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诫子书》中讲到了“静”,同时也讲到了它们的反面:淫、慢、险、躁,讲到了淡泊、宁静,讲到了明志与致远。能不能“一言以蔽之”?能不能一字以蔽之?就是一个“恒”字。如果是“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是一字以蔽之那就是“恒”字。修身也好,养德也好,要制心一处 ,要坚持“恒”。淡泊也好,宁静也好,也要制心一处,要坚持“恒”。“明志”,说白了就是制心一处。

         怎么来理解这个“恒”字呢?我们还是按照我们讲解的老习惯,以经来解书,我们来学《论语》的一句话。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南人——广义的指,就是南方人。有的解释说是指湖北、湖南一带,但具体是哪里我们就不管了,总之是南蛮子说的一句谚语,这个谚语的内容是讲什么呢?——“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就不能做巫医。我们稍带讲一下“巫医”这两个字。我们现代人一听到这个“巫”,心里不舒服,觉得跟迷信有关,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这个字,如果我们正面的来解释,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心理医师。
    中央台有一个栏目叫《心理访谈》,好象收视率还可以,这个职业在过去就叫作“巫”。
          我们看这个《心理访谈》节目,常常会看到心理专家设计出一些小游戏,让参与节目的人来做,然后根据结果,他就能判断你的思想、意识、行为,甚至是潜意识。我们现代人挺有意思的,改个名字把这个职业叫心理咨询,管这个学科叫心理学,你全信了、点头了。如果把这个学科叫“巫术”,把这个职业叫“巫师”,你一下子就以为是迷信了。这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不解。“巫师”在过去,特别是周代,那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巫师的地位跟宰相差不多。当然,到了汉代独尊儒术了。这些巫师,改头换面就变成了儒生了。谁说儒生不是巫师呢?当然这是后来话。

          简单一点地讲,这个“巫”是具有大智慧的,是深入到人的精神层面的,才能叫“巫”。“医”,这个字好理解了,我们知道华陀、张仲景、扁鹊,这些人是医。过去,特别是在周代,“巫”、“医”,这两个这通常是在一起的,这也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早就知道了在治病的过程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共同作用,佛学里讲“一切病由心生”,这个一点也不假。我们中医怎么讲的?“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都是与心有关,所以“巫医”两个字,就是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我们有不少朋友喜欢中医,有不少朋友看过、读过《黄帝内经》回头再看一下《黄帝内经》有没有巫术在里面?肯定有,而且有的还不少。我们再说这个《易经》是不是巫术?是的。讲这些,我们是不是对“巫”这个字明白了?是不是很有收获?所以,我们不要一听到这个“巫”就当成迷信。什么叫迷信?不能正确看待才是迷信,你过分的迷信所谓的科学,不是迷信吗?你对正确的东西不相信,不是迷信吗?

          我们再来讲《论语》,我们刚才提到了巫医,在那个时候是高级知识分子、是博士、是专家,这个职业很厉害,社会地位很高。所以南方蛮子就讲,你要得到这么一个社会地位很高的职业没有恒心,不行。我们换过来讲,我们现在说考上大学,跃上龙门,可以有很好的社会地位,也是同样的道理。你没有恒心,怎么能考上大学?怎么能考上好大学?同样的,你没有恒心,怎么能有好职业?有好的事业?这些话当然是古义今说。“善夫”——这是对南蛮子的话的评价,意思就是说:讲的太对了!太好了!说不定当时孔夫子也激动地拍着大腿,很是兴奋地讲:讲的TMD的太对了!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于是,夫子接着讲,一个人不能恒其德,不能把它的德性坚持下来,就有可能受到羞辱。我们以前讲过体、相、用。如果“德”是体的话,那么“恒”就是它的相。一个是本质,一个是表现,所以我们现在讲恒心也是美德,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刚才讲《诫子书》是不是可以用一个字来总结?《诫子书》讲修德,这个德怎么修、怎么表现?就是“恒”字。我们来看佛家怎么讲:佛家讲叫“受持”。什么叫受持?接受并恒持,心理上接受了,同时在行为上要持之以恒地去做,叫受持。这也是“恒”字。承羞,“承”是蒙承的意思。“羞”就是羞辱的意思。这个羞辱不是骂你几句打你几下那么简单,“道之不修”是大辱;“一事无成”是中辱;“让人笑话”是小辱吧。

            子曰:“不占而已矣”。夫子这一句话,是论语这一段话的核心。意思是讲:如果一个人没有恒心了,就不用占卜了。这句话岂止是论语这一段的核心,太重要了,朋友们这句说得太重要了!家长们让自己的孩子学英语、学奥数、学作文?今天这个办法,明天那个秘诀,搞得自己心里都没谱。说白了,什么办法?没有所谓的好方法,最好的秘诀就在于“坚持”,在于“恒心”。你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还用说吗?能成吗?孔子告诉我们,你如果做不到有恒,你还算什么命?算命一点用也没有啊!别说是遇到大巫医了,就是遇到我这样的庸医蒙古大夫,我都可以告诉你:没戏!肯定学不出来。
            没有坚持,没有恒心,还用算命吗?用占卜吗?没有坚持,没有恒心,算命占卜都是自欺欺人的。反过来,你有了坚持,有了恒心,能制心一处,这个命用算吗?这个卜用占吗?不用了,必定成功的啊!孩子的学习如此,职业的生涯也是如此,其它一切事也是如此。你怎么能做到“恒”?心诚、信仰、定静、淡泊!这话又绕回来了,没有多深的理论在里面,佛家讲“放下屠刀”,讲“回头是岸”,非常简单,关键是看你是不是从心底里愿意去做,是不是愿意去受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