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peterpan 于 2011-10-7 07:39 编辑

       对于陪伴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只能跟着他的后面,你不能跑到他的前面去。他不需要你为他带路。他成长的乐趣就在于,他来自己发现他的路。不要因为你是他的父母,不要因为你觉得你比他知道的多,你就应该跑到他的前面为他带路,指导应该走这条路或那条路。不,不要把你的愿意加在他身上,你不要作上帝操控和剥夺他自我选择的权力,即使你出于好意。
      对于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在他的背后给他提供支持就足够了,不用为他操那么多的心。他的事绝大部分应该由来他来负责。做一个父母如果越轻松,他的孩子可以成长越好。对于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对此感到非常劳累,可以肯定的说,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出问题了。你很可在很多事上越俎代庖了。你代他负责的越多,你的小孩就像一棵小树一样,就越不茁壮。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不那么重视教育,你的小孩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随他,当你观察到他实在需要你的帮助,或者他十分需要你帮助时,才走过去,帮他一把。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
      跟在孩子的后面,不要走在他的前面,是教育小孩应该注意的一个要点。很多家长做不到,因为他们抑制不住“我知道”、“我懂”、“我经验过”、“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的思想念头。他们的自我让他们无法安静的跟在一个小孩子的后面。能安静的跟在一个小孩子后的家长,一定是位心灵成熟的家长,否则,他做不到。看多少家长自身都没心灵成熟,他们还在教育心灵成长呢。继续学习吧,在心灵层面,我们和我们的小孩齐等。
9436 查看 60 收藏帖子 (8)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dzhao

    2011-10-7 07:55:32 使用道具

    听起来有道理,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就像学习,还不是得我们大人选么?
  • suyuemama

    2011-10-7 07:59:33 使用道具

    ydzhao 发表于 2011-10-7 07:55
    听起来有道理,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就像学习,还不是得我们大人选么?

    是的,讲得很好,不过具体怎么做真的难把握{:soso_e132:}
  • 雪儿妈玲儿

    2011-10-7 08:01:46 使用道具

    孩子小的时候适当引导一下,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就不用带路,适当督促。{:soso_e163:}
  • peterpan

    楼主 2011-10-7 08:07:37 使用道具

    ydzhao 发表于 2011-10-7 07:55
    听起来有道理,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就像学习,还不是得我们大人选么?

    我个人感觉孩子很小的时候当然需要家长的引领,但是我的儿子已经快要临近青春期了,所以这篇文章让我颇有感触。大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好像更加不喜欢被控制、更加崇尚自由,更加需要被认可,并且在有些方面已经超越了父母,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他更需要的是我跟在他的身后。
  • B0909卓卓妈

    2011-10-7 08:16:02 使用道具

    不知从何时候起跟在后面比较好呢
  • tangli810

    2011-10-7 08:28:01 使用道具

    太有道理了。其实说的不是不要引导,而是要巧妙地引导。心态上不能着急,把成长的乐趣还给孩子。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 peterpan

    楼主 2011-10-7 08:29:3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peterpan 于 2011-10-7 08:46 编辑
    B0909卓卓妈 发表于 2011-10-7 08:16
    不知从何时候起跟在后面比较好呢

    唉!自己体会吧!
    从孩子上学,看着他6岁的背影慢慢混入人流中,直到分辨不清。从二年级他第一次自己步行去学校,我远远地尾随他,目送他过马路。从去年,儿子10岁,独自一人去了德国,我在机场送他,他进了安检门后没有回头,目送人群中他那拖着箱子的瘦小背影。我心头涌上的就是那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到今年,他上中学了,自己一人在学校考社团、竞选学生会。。。只是在事后回来轻描淡写地一提,包括讲述的新奇的课程,我感觉我在他的生活中占的份额已经越来越少了,他在不断成长中,而我似乎也没有能力走在他的前面了,并且确实很多时候他反而促进了我的成长。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很TOUCH!
  • weiweima

    2011-10-7 08:41:55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有的时间这个度还是不大好把握的
  • dancingsnowliu

    2011-10-7 09:03:15 使用道具

    peterpan 发表于 2011-10-7 08:29
    唉!自己体会吧!
    从孩子上学,看着他6岁的背影慢慢混入人流中,直到分辨不清。从二年级他第一次自己步行 ...

    龙应台的目送也让我感触很深啊
  • 皮皮妈妈

    2011-10-7 09:18:03 使用道具

    又想起了那句话: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
  • 姜萧judy

    2011-10-7 09:36:38 使用道具

    说的真好,我也越来越有这个感觉,孩子向前走,我们只能目送
  • fiona

    2011-10-7 09:43:44 使用道具

    看了这个帖,忍不住长叹一声。在中国,孩子的蜕变和振翅高飞,父母可能比孩子还要不适应。既盼着孩子慢慢长大,独立自主,又留恋陪伴孩子咿呀学语的温馨时刻,想到孩子将要面临种种残酷竞争,不由忧心忡忡。
    收回思绪,立足眼前,关注细节,为将来多留些美好的记忆吧。
  • viney-coco

    2011-10-7 09:48:51 使用道具

    珍惜。。。。
  • 娇娇的妈妈

    2011-10-7 10:01:41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是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 leealice67

    2011-10-7 10:02:02 使用道具

    peterpan 发表于 2011-10-7 08:29
    唉!自己体会吧!
    从孩子上学,看着他6岁的背影慢慢混入人流中,直到分辨不清。从二年级他第一次自己步行 ...

    唉,貌似是这样的啊。
  • 甜囡睿妈

    2011-10-7 12:28:47 使用道具

    有道理,深有感触。
  • 轩轩妈

    2011-10-7 14:41:34 使用道具

    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不那么重视教育,你的小孩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随他,当你观察到他实在需要你的帮助,或者他十分需要你帮助时,才走过去,帮他一把。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
    赞成,但不太好操作啊。。
  • yangyang20048

    2011-10-7 16:23:32 使用道具

    其实,父母也有“断奶”期
  • 红尘》骆驼

    2011-10-7 21:16:07 使用道具

        我是感觉一直都是很夸张的跟在儿子的后面跑,他成长得很快,我也一直在努力,然而一直是在后面而且感觉越来越远。{:soso_e120:}
  • roben

    2011-10-8 09:47:31 使用道具

    好妈妈啊{:soso_e100:}
  • zemom99

    2011-10-18 09:25:48 使用道具

    很有道理!
  • 雪儿2010

    2011-10-21 15:02:26 使用道具

    所言极是,可是度的把握很难
  • smilyhe

    2011-11-21 20:45:17 使用道具

    操作起来很难 估计要等到孩子大了吧
  • songzhaohongwei

    2011-11-24 17:02:24 使用道具

    嗯,说得不错,是该跟在孩子后面,不要什么事都为他着急了。
  • 莹莹921

    2011-11-24 17:22:58 使用道具

    雪儿妈玲儿 发表于 2011-10-7 08:01
    孩子小的时候适当引导一下,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就不用带路,适当督促。

    长大了,你想管也没机会了,谁听我们的啊{:soso_e113:}
  • ysyllp

    2011-11-24 21:39:43 使用道具

    说得很好,看来以后要注意了
  • liyanhao1209

    2011-11-27 18:51:11 使用道具

    跟在孩子的后面,不要走在他的前面!就是给孩子成长的机会!一孩子爷爷,孩子上一年级了,还要抱进教室!他说:“不行,我的孙子爱摔跤的!” 请问哪一个孩子不是在跌跌撞撞中学会走路的!?(老师说孩子一切正常)
  • zhhq92168

    2011-12-6 02:27:52 使用道具

    从容些,淡定些!
  • saramevan

    2011-12-6 11:13:34 使用道具

    对于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对此感到非常劳累,可以肯定的说,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出问题了。你很可在很多事上越俎代庖了。

    很有意思。。。


    saramevan于2011-12-6 11:13补充以下内容:
    对于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对此感到非常劳累,可以肯定的说,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出问题了。你很可在很多事上越俎代庖了。

    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