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听过一堂讲座,说小孩子可以先认字,以后可以自己阅读。所以我家小语现在已经认识不少字了,都会自己看些简单的图画书,我看她大部份还是很理解的,我很欣慰。
但是,前几天我在书店里碰见一个妈妈,她家的孩子,都是不教字,都是先给她看画,让她自己讲故事。现在上一年级了,老是会说不会写,也愁着。我也愁了,因为我怕小语只知道读,抑制了她的想像力。
我刚进爸妈网,我看你们都教英语的多,都买英语绘本,我觉得挺好。但是,我的英语不好,怕到时候英语口语纠正不过来,不敢教。所以,现在,我都让她看英语绘本上的画,让她自己讲故事,因为中文的,她老是要去读字。
我本来要教她拼音,现在也不敢教,怕教得不准确,到时候难纠正。那我都不知道该教什么了,好难!
1、提前量要打,主要是家长打。家长打提前量,就容易成熟,容易掌握教育的分寸。一个成熟的家长,走在婴幼儿孩子前面的家长,才谈得上寓教于乐,家庭教育才能是正常的常态,而不是病态的。所以,不论是中文英文,我觉得家长都要先从父母课堂起步。如果家长的提前量没打好,没打足,直接就容易偏离方向。有一些甚至直接导致孩子被动打提前量,对一个大阶段来说,甚至对一生中,适得其反。这情况还是比较多见的。
2、孩子的提前量可以打。但是首先是家长成熟,家长打足大剂量的提前量,就知道孩子发育各个阶段的特征,知道教育在各个层面上的特点。然后给孩子在不同阶段进行定位,该阶段,什么提前量可以打,什么提前量不要打。甚至成熟的家长,反而能主动认识到除了给孩子提前量以为,还合理安排均衡量以及滞后量的关系。
3、从认字这点来说,两个如果。如果孩子从出生后亲子共读做得好,是不需要再去打认字的提前量的。如果孩子的家庭亲子阅读有障碍,认字的提前量可以打。
我们都知道,语言发育前期0-8个月左右,我们给孩子输入最多的应该是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发育期8个月-1岁半左右,我们应该给予大比重的书面语言的输入就是故事书或者绘本,绘本比故事书理想。如果在语言发育前期打绘本的提前量,意义并不大。但是如果在语言发育期还继续熏口头语言,那提前量就打不足。
但是孩子阅读的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这点太多的阅读指导书可以参考,比如美国的阅读手册,日本的幸福的种子,我国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等。前期没做好阅读的,后面可以提前认字,打认字的提前量,让孩子较早起步自主阅读。当然,亲子共读不能无谓放弃,应该平行给予。
4、拼音这个提前量打不打?我觉得没必要。在孩子发展到5岁半左右的时候,初步掌握幼小衔接的能力已经很强,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基本完整进行拼音入门。
5、英文的提前量打不打?除非你家庭环境双语从一开始就打双语的提前量。否则,在幼儿语言发育期尽量不要打。理由就是能量守恒,这个时候打,弊大于利,拖延心智成熟的时间,对下一个阶段是不利的。但是如果过了语言发育期,到了语言成熟后期,就是3-6岁这个时期,应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