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可能次序不很清晰,但论点应该算是很明确啦!
1、我买书不会因为孩子肯定已经会了就不买。
曾经给孩子彩色打印过一个《today is monday》的Eric Carl的书,孩子很感兴趣,而且很快学会了后面的歌。孩子把打印的书带到幼儿园与大家分享,之后这本打印的书可能坏了烂了没拿回来。后来我因为孩子喜欢并很熟悉这个故事,另外专门花33.8元给孩子买了一本正版的书,因为我希望孩子对他所熟悉的书能够随时随手拿起,而不简简单单地成为一段回忆。
2、我买书不会因为孩子肯定很容易看懂就不买。
对于《No, David!》一书,三四岁孩子的年龄段很适应该书。孩子的词汇量逐步扩大,该书词汇量很小,从认字角度,该书真是不值得买;但从孩子成长以及使用英语的角度,我认为这本书是很适合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好书。但是这本书暂时没见到爸妈网团的,并且过了这个年龄段,这本书对孩子兴趣的价值就降低了,所以我还是想办法在淘宝上花48元给孩子买了一本。
3、现阶段,我不敢给孩子的兴趣施加哪怕一点点儿压力。
体现在爸妈们参加的学习小组上。我很想带着孩子参加卡由学习小组,而且孩子也初步对卡由开始感兴趣,因为符合他的年龄段的生活经历。但是我害怕学习一旦由兴趣变成任务,那么孩子的兴趣就会受到伤害。我没有能力左右上学后学习任务,我希望上学前的学习不带有明显的任务性质。最好是在兴趣的引导下,英语知识逐步渗透并成长为一种英语能力。
还有很多啦,想起来再补充。总之,我认为培养兴趣最重要,其他经济、阶段目标等等都需要给兴趣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