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已经落下了帷幕,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其中有近一半的题目还有着浓厚的思辨色彩,不少题目都可以看成是从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衍生而来。全国Ⅲ卷是给自己画像;浙江卷是自我定位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江苏卷是人与信息同温层之间彼此塑造的关系;北京卷的题目一个是信息对人的影响,上海卷的思辨性最强,简直堪比曾经网上流传的充满了哲学意味的法国作文题。
一、2020高考思辨类作文题目回顾
1.全国I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北京卷
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3.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4.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5.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二、2020年高考考核的能力,恰恰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思辨能力!
今年的思辨类作文命题延续了一贯的命题立意与思路,为思辨提供了更广阔、更明晰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进入更深层次的文化思考与哲学思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反思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开展自主的个性化的和创造性的学习有着鲜明的风向标意义。
2020年高考考核的能力,恰恰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思辨能力!因为我们的教育 培养的是孩子“顺服”“听话”的能力!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教育孩子永远都是:听话!他们所谓的听话,是孩子的观点必须和他们的观点一致,如果孩子的观点和他们的观点不一致,那孩子的观点就是错,孩子已经变得不会自己去思考,也变得没有了自己的思辨能力!父母和老师,习惯性的给孩子提供标准答案!换言之,父母和老师根本不允许孩子存有自己的观点!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一个孩子再会思考,再有思辨能力,和老师提供的标准答案不一样,就得不了分,一切“唯分数至上”的中国教育,孩子们为了获得一个高的分数,为了能够上一个好的学校,一切以老师提供的标准答案为准,一切以听老师的话为准。而没有标准答案,让中国的孩子们手足无措。中国的教育目标不是培养有思考能力的人,而是培养工具人,培养顺从听话的人!
平时的学习和训练的是让孩子们听话,到了考试,却考查的是孩子们的思辨能力!让孩子们情何以堪?
三、国外的“高考”考查的更是孩子的思辨能力!
(1)法国的高考作文:
法国的作文题,是被称为最有思想性的作文,我们来看一下最近几年法国的‘高考“作文题。
2019年法国高中会考作文
文科考生试题 / Série L (littéraire)(三选一)
1.Est-il possible d'échapper au temps ?(人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性吗?)
2.à quoi bon expliquer une oeuvre d’art ?(解释艺术品有什么用?)
3.Expliquer le texte extrait de HEGEL : Principes de la philosophie du droit (1820)(解释黑格尔《法哲学原理(1820)》的一段话)
理科考生试题/ Série S (scientifique)(三选一)1. La pluralité des cultures fait-elle obstacle à l’unité du genre humain ?(文化多样性是否阻碍了人类的团结?)2 . Reconnaître ses devoirs, est-ce renoncer à sa liberté ?(承认义务是否是放弃了自由?)3 . Expliquer le texte extrait de FREUD : L’Avenir d’une illusion (1927)(解释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中的一段话)
社会经济科考生试题 / Série ES (économique et social)(三选一)1. La morale est-elle la meilleure des politiques ?(遵循道德是最好的政策吗?)2. Le travail divise-t-il les hommes ?(不同的工作将人们分化了吗?)3. Expliquer le texte extrait de LEIBNIZ, Remarques sur la partie générale des Principes de Descartes (1692)(解释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对笛卡尔原理核心部分的批判性思考》书中的一段评论)
(2)美国的高考作文题
美国“高考”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逐渐被国人了解,说到高考作文,SAT也有写作这一项,且作文题目都是认认真真的议论题,考查的更是孩子们的思辨能力!
作文题一提示:在任何良好的对话中成为中心,不是看你的嗓子是否比别人大,而是看你能否静听不同的观点。倾听他人的观点,特别是那些你不同意的观点,总是能让你获知更多。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去倾听别人必须一吐为快的意见,即使你很是确定自己的立场。了解和尊重他人的立场,是说服人们接受你的立场的第一步。作文题 :在你试图说服他人时,“听”是否比“说”更为重要?
作文题二提示:忠诚,几乎是我们跟朋友与所爱的人的关系的基础,但我们的忠诚总是无望地纠结、妥协。尽管我们想要为真实信守忠诚,但我们永远无法逃脱对立的忠诚造成的冲突的要求。我们具有的的忠诚对不同的人们来说可能是相抵触的;我们对家庭的忠诚与我们对朋友的忠诚可能是相抵触的;我们的个人间的忠诚可能跟爱国职责是难以融合的。作文题:有没有可能保持双重忠诚?
作文题三提示:人们注重实用的教育、能赚钱的工作和有用的产品。他们常常抛弃他们觉得不现实的或不能即刻见效的想法和项目。确实,实用性能带来物质的回报,然而,尽管如此,不讲实用性可能从其他途径使人富足。而且,现今的实用产品和活动可能很快过时,而那些现在看来不现实的东西可能有朝一日证明是很有价值的。作文题:人们是否过于看重那些现实的想法或活动?
美国除了SAT会考学生的作文能力,还需要再提交申请文书,比如今年的考生,Common App(简称CA)很早就公布了2021年入学申请的文书题目,一起来感受下:CA系统对文书的要求是从七个题目中选择一个你最有话说,最想和别人分享,最能体现你性格特点的题目来写,字数不超过650字但不能少于250字。我们先来看下今年的文书题目。题目一:Some students have a background, identity, interest, or talent that is so meaningful they believe their application would be incomplete without it. If this sounds like you, then please share your story.译文: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某些特征,比如背景、身份、兴趣或天赋,是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会帮助你全面地展现自己,那么请分享属于你的故事。
题目二:The lessons we take from obstacles we encounter can be fundamental to later success. Recount a time when you faced a challenge, setback, or failure. How did it affect you, and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译文:我们从苦难阻碍中学习到的经验教训对之后的成功至关重要。回忆你一次你面对挑战、阻碍或者失败的经历。它是如何影响你的,以及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题目三:Reflect on a time when you questioned or challenged a belief or idea. What prompted your thinking? What was the outcome?
译文:回忆一次你质疑或挑战某种观念和想法的经历。是什么启发了你的思考呢? 结果如何?
题目四:Describe a problem you've solved or a problem you'd like to solve. It can be an intellectual challenge, a research query, an ethical dilemma - anything that is of personal importance, no matter the scale. Explain its significance to you and what steps you took or could be taken to identify a solution.
译文:描述一个你已经解决或想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是智力挑战,研究调查,道德困境——任何对你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都行,不论大小。解释它对你的重要性,以及你是如何一步步找到或计划找到解决办法的。
题目五:Discuss an accomplishment, event, or realization that sparked a period of personal growth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yourself or others.
译文:描述让你成长或者让重新认识自己或他人的一个成就、事件、或者感悟。
题目六:Describe a topic, idea, or concept you find so engaging that it makes you lose all track of time. Why does it captivate you? What or who do you turn to when you want to learn more?
译文:描述一个让沉迷其中,甚至忘记时间的话题、想法、理念。它哪里吸引你? 当你试图去了解更多的时候,你会求助于什么样的帮助?
题目七:Share an essay on any topic of your choice. It can be one you've already written, one that responds to a different prompt, or one of your own design.
译文:题目自拟,可以是你之前写好的文章或者任何你自创的选题。
(3)英国的“高考”作文题
英国的高考叫A-level。所谓A-level,是Advanced Level的简称,是英国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也是学生想进入英国大学最“正宗”而“传统”的途径。
作文题目:“人是否拥有独立与法律之外的基本的道德权利,如果有,该如何界定这些权利?”
作文题目: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
作文题目:以“月光”为题写一个故事,要求制造一种恐惧和威胁感
作文题目:写两段描述性文字,第一段描写从地面上看到一个繁忙的地点,第二段从高处俯视介绍这个地点
作文题目:写你所感受到的自然界奇妙之处,并着重突出颜色和结构。
看完这些,你还觉得中国的作文题难么?
四、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在信息变得越来越繁杂的时空之下,我们怎样做到不被过往的经验所胁迫,不被情绪所蛊惑,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呢?答案是拥有思辨力。
思辨力,与其说是一种去伪存真的能力,不如说是一种看到世界的丰富、人性的多维之后,能够尊重差异,并在反观自己时,心中有所坚守的能力。
我们的孩子们终将要面对一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他们对世界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认识得越深刻,就不容易受困于狭隘的自我。因此,培养思辨力就非常重要。
思辨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锤炼的过程,至少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知识层面的积累!也就是对外在世界、人类内心相关知识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它源于人类最本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它为思辨力奠定知识与理论的基础;要进行思辨性的论述,离不开长期大量涉猎广泛的阅读,阅读既可以在无形之中养成良好的思辨的思考方式,又可以积累不少的素材,在作文时通过素材的具体例证,会让文章更为饱满鲜活!
二是多维视角切换。它是指突破固有经验的桎梏,能够站在不同立场与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内心原则的破与立。一个人身在宇宙洪流,内心要有坚守,才能不迷失自我。这也可以称之为“价值观”,它是在思辨过后,能够识别方向并坚定前行的前提。
如何促进孩子思辨力提升?
1.知识层面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传统教育历来看重的部分。社会不断发展,很多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时代变迁对个体能力的诉求日益趋近于多元化与复杂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路上不断求新求变,回归教育规律,遵循教育本源,通过激发与唤醒,为孩子们建立起更科学的学习与成长路径。
2.内心原则的破与立,即重视价值观的培养。这需要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目光从单纯的知识传授中转移出来,转向对未来社会更为关键的核心素养上。价值观是人格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有更大的发力空间,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体验自我认知、尊重、责任等价值。
3.相比于知识积累和内心原则,多维视角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更容易切入的点。在学校与家庭中,提供给学生一些思维工具,让他们能够跳出个人经验与情绪的局限,以更加深邃的视角,看待周围的问题,或许是提升他们思辨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当知识积累还不够的时候,我们希望学校和家庭,能在思维方式上给到孩子们更多的引导与帮助。
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再此提醒我们,无论是孩子为了考试,还是真正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