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在爸妈网混到初中,还是舍不得这里。继续记录,回头看看,会不会笑出花来???
2020年9月
刚开学:
第一次回家:刷牙的杯子没有了(说整体缺了一个杯子,然后他的就没了)他用水杯完成刷牙,拖鞋也没有了(但有可能在箱子里)他用凉鞋代替了一下,匙子也找不到了(但在书包夹层里,要给他买个盒子装一下)同学借他的。电话卡放在教室课桌里了,豪哥帮他买了5个文件夹,5支荧光笔,3本A4笔记本,一个圆规套装,都是我没给他带的。
语文老师:
文言文提高,可以买一本《古文观止》进行阅读提高。是符合初中学生文言能力的书目。
中学以后绝对分数和小学会有明显差异,再也不会有满分,90以上凤毛麟角,这次年级最高只有89,以后语文分数在85分以上就非常好了,希望家长陪同孩子一起适应!
班主任强调:
和孩子们一直在强调:把平时作业当做考试一样来对待,认真到位。然后考试也就是一次集中时间、集中地点的一次作业。如果养成这样良好的作业习惯,那么考试时也就不用去紧张了。因为它就是一次作业。
一直给孩子们灌输着"以目标来指导自己平日的各种学习行为"这一理念,并从而希望孩子们敢于竞争、勇于竞争,最后享受竞争。
在此也希望各位家长们理性看待本次定位考,乃至后期的月考、期中考试。因为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小学,各自的学习基础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我想只要几次考试孩子是展示一个向上的曲线,那就值得肯定并表扬的。
2020年10月
“放手” 让孩子成长,“监管”促孩子自律!一起携手,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努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班主任老师:
周五周六不做作业周日才做还看电视玩手机,最近刚开学作业量不大,以后作业量大起来,只在周日做作业是来不及的。语文不肯在外面补课,是他自己还没彻底被成绩伤害到,当下次成绩还不好真的心痛时,孩子自己会提出来加强学习的要求,这个学习是自发的,不是家长强加给他的,不然是没有用的。
语文老师:
小学和中学考的方向不太一样,小学考你应该会的知识点,得分率会比较高,中学考察能力,失分率比较高,他比较粗心不够细致,容易失分,基础相对还算可以,但是阅读能力不够,需要加强练习,可以做点阅读题目,我晚点指导他一下阅读。给孩子们做的一个考试成绩分析表,让孩子们认真分析不该失分的题目,从而为后期自我整改做好伏笔。从平时作业下手,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数学老师:
数学作业 要多观察作业的质量,正确率怎么样,打圈的是全对,红笔划横线的是错的,是不是做到每天订正。家长要每周确认,作业现在不多的。要从作业状态看出学习状态。
科学老师:
我们班科学的学习氛围很好,科学中考考卷160分,以一中为目标,150分要有的。班级成绩在上去,个人没跟上的话,策略方法上要配合。课前预习,课中笔记,课后练习 ,批改后订正。周末要有时间管理概念。周末科学做完后,给孩子玩的时间。
社会老师:
今年的学习量上去了,中考变成100分了,他基础部分失分不是很多,但地理有些概念确实考前不清楚,是扣分的原因。该背的部分还是背了的。老师上课在观察他,看他不声不响完全不知道他上课听懂了没有,所以才总是向他提问让他回答。地理历史虽然更有趣,但道法占分高,一定要理解地扎实地背诵。作业本家长也要检查完成质量,上课笔记,红笔订正情况。分数上不去的瓶颈期,是笔记和订正的质量没有上去,老师课后有对作业的反馈,是否都记录了。他态度是很好的,但目标是一中的话,必须要在90分以上,周末家长要对他的背诵掌握确认一下。
2020.11月
期中考后:
班主任: 部分孩子成绩有所下滑,针对前期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 “犯错”才会更好的进步,不重视问题、不针对性的整改才可怕。孩子一直在成长变好的过程中,请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及机会。考后任课老师找薄弱孩子分析问题。“痛并快乐着”肯定他们的认真学习态度,肯定他们的各种进步,再从而去指出一些问题的话,那么孩子们会越来越优秀。
科学老师:
这次试卷难度较小,分数挨得比较紧。他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按照他的智力水平远不止这个分数。 按下来第四章难度要上来了。问问题,主动学习显得格外重要。
小明妈妈:
给他鼓励,给他时间。我们实验出来的都不会差,底子摆在那里。这次会让他反思一下自己的。我相信悠悠,他是个热爱学习孩子,没事。找到问题,认真对待。以后肯定会给你惊喜,智商在那儿呢,他贪玩了 ,这次期中考试是个非常好的机会,让他收收心。
社会老师:考的还可以的。
数学老师:我要求每天作业本中订正的,只要每天认真订正就可以。
语文老师:
小家伙昨天还找我。他就是总结了一下,我今天还要和他说说,看看怎么提高 。 他沟通时是有点害羞的,刚大课间跑步和他开了点玩笑,他跟我说害怕我骂他,他也知道考砸了,我和他说没什么的,聊聊怎么提高,让他洗澡时间过来聊聊,他就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