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漠子 于 2011-10-25 10:01 编辑

       在我眼里,中国的音乐教育,如同中国的教育体制一样,也是在“应试”的道路上越越远。考过十级的孩子,也许不会马上把一首从未弹过的有难度的曲子立马很流畅的弹下来;也许根本不会自己创作一首符合一个情景的音乐……如同英语学了十几年,单词背了一堆,语法记了烂熟,却听不懂,开不了口;如同美术可以临模的很逼真,却没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这是大多数孩子经过教育的现状。所以,我不羡慕英语考过多少级的,不羡慕钢琴过十级的,也不羡慕画画得过多少大奖的……也因为在这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妈妈们,当你也累孩子也苦练琴的时候,当你们为孩子不肯练琴发怒的时候,其实你有没想过,以目前这种音乐教育模式下,就算是个成人也不一定坚持地了,何况一个孩子(当然如果你纯粹为了练习孩子的坚持,那另当别论,但其实锻炼孩子的意志,有比这更好的方法)。我不知道多少妈妈回头想过,是自己出了问题,还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前不久,我在当地组织了一次关于音乐教育的讲座,是因为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真正的音乐教育是什么?不是一上来枯燥地学乐谱,不是一上来就苦摆手型和指法……而应该是提升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创作力!

      我家妞还小,虽然我还没接触乐器,但我知道,学琴能坚持两年的孩子不多,我也知道,即使看似学有所成,孩子对音乐的热情可能也已经被消耗待尽!我看好多贴子关于练琴的,有的庆幸自己的孩子能够坚持,有的为孩子的不能坚持而苦恼。我想问的是,无论坚持与否,孩子真得离音乐越来越近吗?


       忽然想起这个话题,但不知道怎么说,有点乱。先写一点,想写的,也是我自己了解并认为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也是自己感受到的。希望跟大家分享。但中国的音乐教育改革也是刚刚开始,庆幸的是我们赶上了。

         声明我不是什么音乐方面人士,只是一个普通的五音不全的妈妈。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也好为我家孩子今后学音乐多点经验。

       整理一下,聊这几方面吧:

    1、中国音乐教育的落后,学音乐一定是痛苦的吗?
    2、有技术才有音乐?还是有音乐才有技术?
    3、学音乐,家长最需要的是什么?
    4、真的越贵的老师越好吗?如何选老师?
    5、感受另类的钢琴学习方式


53楼增加钢琴教学法体验~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5 贝壳 +60 珍珠 +1 理由 收起
admin + 1 入选每日话题
tangodigo + 20 感谢你!
武汉飞鱼 + 20 我很喜欢!
恩永 + 10 孤陋寡闻了,漠子讲的让人耳目一新。
coolemily + 10 我很喜欢!
14042 查看 101 收藏帖子 (39)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维尼

    2011-10-19 10:03:4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维尼 于 2011-10-19 10:05 编辑

    我觉得这是家长的问题,不是学校的问题。

    学校的音乐教材设置很合理。

    学音乐,学乐器是为了什么,这个家长自 己应该考虑清楚。

    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让孩子从三四岁开始就枯燥的练琴(玩玩地学,我是不反对的),不想培养音乐家,为什么要这样做?
  • 漠子

    楼主 2011-10-19 10:06:5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漠子 于 2011-10-19 10:08 编辑
    维尼 发表于 2011-10-19 10:03
    我觉得这是家长的问题,不是学校的问题。

    学校的音乐教材设置很合理。


    能说说“合理”是个什么标准吗?

    不知道你说的教材,是不是什么小汤之类的~

    我对传统教材不懂,因为我们没有开始学,而且以后学也不会用到。
    只是在讲座和帖子看到大家经常提到的什么练习曲。

    讲座上,老师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人家国外百年前的教材了,可我们还在用。

  • 维尼

    2011-10-19 10:09:1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维尼 于 2011-10-19 10:12 编辑
    漠子 发表于 2011-10-19 10:06
    能说说“合理”是个什么标准吗?

    不知道你说的教材,是不是什么小汤之类的~


    不是,我是指小学的音乐课教材。

    因为我一直觉得如果不想培养音乐家,只是作为一个爱好者,一个能感受音乐的人,练习没必要太早开始。小时候只要多听听,感受音乐就可以,乐器只是了解,接触和玩。
    要学,大一点再学好了,这样学得也快。
    爱音乐,然后去学乐器。


  • 漠子

    楼主 2011-10-19 10:11:49 使用道具

    介绍一下,那次讲座的老师,原来是个有着数千学生的钢琴校长,后来停办钢琴学校开了目前的音乐学校,同时也是我们这儿一个很大的琴行的老板。由于他本人倡导的新的音乐教育,所以在这方面他的思路想法以及理念,在我接触后,我是很认同的。但我知道其实很多的家长并不了解这种新的音乐教育。为了避免广告,我就不说这个学校了。只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从他那里了解的音乐教育和想法。
  • shanljs

    2011-10-19 10:22:39 使用道具

    我也是在矛盾中前行的家长,两个孩子都学,大的学了六年,太不易了,不想走音乐专业,但是在枯燥的练琴中,孩子会慢慢体会到音乐的快乐,真正认识音乐。如果只是玩玩音乐,孩子其实是音乐的门外汉。任何技能的锤炼,亦非一朝一夕。现在能找到一个愿意把对音乐的热爱传达给孩子的老师挺难的,多少钱都找不到,全社会围绕着应试的指挥棒转!英国皇家考试将能演奏完全陌生的曲子作为必考项目之一,比国内考试含金量高,孩子真的得到很大锻炼,当然家长和孩子更辛苦点!
  • 淡茶

    2011-10-19 10:27:11 使用道具

    谢谢漠子,我也很困惑,不论美术还是音乐,感觉现在功利心很强,常常忘记初衷是什么。我家这个这两样目前都没学,其实我觉得这些都应该让她多接触,但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好,找了些书来看,还没理出头绪。

    等待漠子的分享,谢谢!
  • 晨晨爸

    2011-10-19 10:27:45 使用道具

    我算是喜欢音乐的人,尽管我不会任何乐器,每年都会去听很多场音乐会,从独奏到交响乐,都会让我很舒服,现场的感觉不是家庭音响能比,心中不舒服或者说感觉万事不顺的时候,也会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曲目来听,化解心头之闷,我希望我的习惯能影响孩子,我认为喜欢音乐的人,起码对社会没有什么危害性(最低限度),可以通过音乐来达到某种情绪的宣泄,对孩子来说,将来的路很长,多一种解闷方式,未尝不是一件坏事,我希望孩子别象我,最好能学会一样乐器,增加对音乐的感受,考级什么的,我想还是避而远之吧,我可不想让孩子对音乐的理解从小就是枯燥的练习!

    最怕别人问我某首曲子是什么中心思想,讲述了什么,音乐是内心的感动与共鸣,感受一定要用言语来叙述吗?
  • coolemily

    2011-10-19 10:52:2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oolemily 于 2011-10-20 21:19 编辑

    我来谈点别的。
    先简单说说儿子目前学习情况;
    儿子刚被老师抓为重点培养的苗子。一周两次课,每天到琴行必须练琴一个半小时。
    儿子练琴非常自觉,每天不用妈妈叫,都是自己主动去。琴行里除了那个弹琴很棒的大哥哥,就数他练琴最认真了。不会当中故意跑出来多喝水上厕所,不会故意消磨时间。毕竟孩子,偶尔顽皮不够认真练习,比如站起来弹,越弹越快,不按正常速度。还有没把作业做好,就去弹别的曲目等等。

    当初让儿子学钢琴,想法很简单,就为陶冶性情,多个兴趣,不至于日后无所事无所好,而容易沉迷网络游戏。没有任何考级目标。

    1.关于手型:半年前遇到新钢琴老师,我和他交流,因为儿子的弹琴手型不是很好,容易塌指,我就一直以为儿子学得不怎么样。老师一席话才让我茅塞顿开。弹钢琴最关键是对曲子的理解准确演绎和表达,虽然好的手型对演奏也会有影响,能手型好又弹得好当然是完美啦!但是不能因为手型手法不好,就理解弹不好。国外钢琴教育并不像中国那么强调手型的。

    2.关于课堂:曲目讲解很重要,示范很重要。随儿子陪从这老师上课,他和别的老师是又点不同。新曲子前,会强调这曲子的主题内容,表达的情绪,如何演绎。然后他会示范,儿子跟学后,他又会示范,甚至再示范,并边强调该注意哪个部分。到第二次课,每听完上节课的所学曲目,老师一般又会再示范一次。多听老师怎么弹,哪里快,哪里慢,哪里要跳音,哪里轻点重点,对孩子学习很重要。但之前的钢琴老师明显示范太少了。

    3.关于考级:这位钢琴老师不主张考级,学琴不是为了考级的。会鼓励学生们参加比赛,他有几个学生几次钢琴比赛都获得好的名次。

    4.关于学费:不是越贵越好。但好老师,一定是贵的。好老师自己知道自己优势本事,外面鱼龙混杂业余的都收那么高,总不能让有真有料的却低收费吧。

    5.学琴关键:家长的心态。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不要责备不要埋怨,要多鼓励多赞美。刚起步不要只丢给琴行和老师,要参与学习聆听孩子练习。不要空洞赞美,落到实处赞美更有效。比如孩子弹琴,你听到你最喜欢的,你可以哼哼,和孩子多点交流所学曲目,告诉孩子你听后的想法等。我在儿子入门阶段时,儿子一边在家练琴,我总夸他,还不停在边上情不自禁翩翩起舞,有时爸爸也来跳,我抱着妹妹也来跳舞,儿子兴致倍增,很有成就感。

    补充:
    6.关于兴致:决定学任何乐器,都是漫漫长路。每天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又是往往导致孩子们半途而废的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保持激发孩子的兴致显得尤为重要。就如工作中的绩效机制,好的绩效措施,可以让员工士气大增,效率出众。同样学艺孩童也非常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儿子的这个琴行有红花榜,每节课表现良好就可获得红花贴纸,累计一定数量可以换取自己心仪的各式礼物。这招对我儿子非常管用。有效激励我想也不仅是琴行和老师需要做的,家庭激励同样重要,特别是针对学习和练琴还不稳定的琴童。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恩永 + 10 “不要责备不要埋怨,要多鼓励多赞美。”学.
  • 恩永

    2011-10-19 10:56:3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恩永 于 2011-10-19 10:57 编辑

    最近在琢磨Amy学钢琴的事,漠子的帖子正中我下怀{:soso_e113:}谢谢漠子!
    说说这几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
        1、中国音乐教育的落后,学音乐一定是痛苦的吗?学音乐痛苦不是中国音乐教育的问题,是老师和家长的问题。如果说中国音乐教育落后,什么样的模式是先进的音乐教育呢?(这句不是反问句,是疑问句)
        2、有技术才有音乐?还是有音乐才有技术?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一定要有技术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因为同一台钢琴,同一个单音,初学者和大师弹出来的声音是绝对不一样的。
        3、学音乐,家长最需要的是什么?引导。让孩子从内心真正喜欢上音乐就是最好的引导,不管用什么手段。
        4、真的越贵的老师越好吗?如何选老师?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但是有的时候“贵”一定是有道理的。好的老师一定是让孩子喜欢上音乐,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老师再有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教学经验,这个老师就完美了。
        5、感受另类的钢琴学习方式方式不是目的,是手段,不管是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就是好的方式。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coolemily + 10 不是贵就是好的,但好的一定贵。同感~
  • 漠子

    楼主 2011-10-19 11:13:19 使用道具

    我不了解学钢琴的步骤,但我从无数的帖子,无数的家长聊天和跟老师的交谈,我想是不是这么一个过程?
    学乐理、认乐谱、练手型、练指法、练琴……不停的重复练钢琴基础教程上的曲子?(错了大家可以纠正哈)

    听说有的孩子为了练好手型,要握着鸡蛋?或夹钢笔??
    是不是真的?想必这过程中家长 和孩子的摩擦也不会少的。

    手型真的很重要吗?估计在目前的教育方式下,这个答案一定是确定以及肯定的~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很累很辛苦,孩子也很辛苦~

    那是不是手型不好,就一定弹不出好的音乐?
    也许是吧?
    练手型、指法那是技术~
    但是是先有技术才有音乐,还是先有音乐才有技术?
    (这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呵呵。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呢?)

    翟老师给我的理念是:有音乐才有技术。
    (以下是我学习到的内容哈)
    目前在国外,音乐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技巧派。一种是技术派。
    而我们国家主用的就是苏俄传过来的“指法技术派”

    光听一听这名字,你会更倾向于哪个?

    以我对这个老师讲座的内化,理解是这样的:

    基本的手型和指法是要练的,但不必苛求,不是放在首位的。
    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创作能力才是最重要 的。

    当随着音乐难度的提高,孩子的指法有问题的话,会自行纠正提高并适应,直到自己可以弹出有难度的曲子。


    从后面我们亲身体会的钢琴的教学法来看,完全体现了两点:
    1、有趣、游戏教学——绝对让孩子有兴趣,因为我体验完都恨不得去学钢琴
    2、创作为主体,从第一天开始,就有创作的要求

    当然,再好的教学法,没有勤练都是不行的~
    而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练习方法,和什么样的教材,以及什么样的兴趣点都很重要。
    所以,同样需要练习,只是这种练习背后的动力,截然不同。
  • 漠子

    楼主 2011-10-19 11:17:36 使用道具

    恩永 发表于 2011-10-19 10:56
    最近在琢磨Amy学钢琴的事,漠子的帖子正中我下怀谢谢漠子!
    说说这几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
       ...

    你的答案跟我要讲的出入非常大。
    呵呵,因为你的想法,代表了现在绝大多数家长的想法。


    我应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说,可是又分不好。
    所以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了。
  • karen_ma

    2011-10-19 11:17:38 使用道具

    正在困惑中,周围已经有同龄的孩子还是练琴了,怎样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 漠子

    楼主 2011-10-19 11:31:5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漠子 于 2011-10-19 12:00 编辑

    既然恩永版版,回答了这几个问题,我就先谈谈我的想法,然后后面再细化下去。
    当然我在这方面没有实际经验,我知道恩永家宝宝都在练视听,想必在音乐方面,家长肯定比我这乐盲强不知道多少倍哈。


    1、中国音乐教育的落后,学音乐一定是痛苦的吗?学音乐痛苦不是中国音乐教育的问题,是老师和家长的问题。如果说中国音乐教育落后,什么样的模式是先进的音乐教育呢?(这句不是反问句,是疑问句)

      学音乐痛苦的根源不是家长和老师,而是教育模式。因为你可能没有接触过先进的音乐教育模式,所以你不了解。因为目前的模式注定了孩子只能这样学习音乐,所以加上老师的水平参差不同,而家长在各方面不同的心态,才导致了大量的厌琴的学童。试想,如果不那么强调枯燥的手型指法,如果有种很快乐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在琴键上练习(指初期入门),如果从一开始就让你尝试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而不是一遍一遍弹奏那几首固定的曲目……那孩子会不会爱上音乐?那家长是否还需要为了孩子坚持不坚持而想尽办法引导或斗争?

            当然在现行的教育体质和模式下,我们能做的是改变家长自身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的家长,太多的急功近利,可以说是悲剧教育体制下的推手,又把孩子往远离音乐的方向使劲推了一把。


        2、有技术才有音乐?还是有音乐才有技术?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一定要有技术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因为同一台钢琴,同一个单音,初学者和大师弹出来的声音是绝对不一样的。

           这个问题其实跟学英语一样。有大量的单词和语法,你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吗?如果没有对音乐的热爱,而纯粹的技术只会打磨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大师能够弹出好的音乐,手法的纯熟只是一个方面,而更多的是感情的注入和心理的表达。你举的例子不合适,你应该想想:如果技术一样的人,就一定能弹出一样美妙的曲子吗?如果是这样,那中国是最注重技巧的,可为什么没出几个真正的音乐家呢?

        3、学音乐,家长最需要的是什么?引导。让孩子从内心真正喜欢上音乐就是最好的引导,不管用什么手段。

         孩子真心的喜欢不是单纯的靠家长的引导,那只是外在。真正的喜欢,应该是由音乐的吸引,是发自孩子内心的。这才能长久。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动力。

           我想说的是,学音乐,家长最需要的是——“等待”,而不是操之过急,恨不得让孩子三四岁就开始弹琴。这里有一个例子,我也会讲到,是目前中国家长最典型的心理。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那家长的作法不对。

        4、真的越贵的老师越好吗?如何选老师?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但是有的时候“贵”一定是有道理的。好的老师一定是让孩子喜欢上音乐,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老师再有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教学经验,这个老师就完美了。

           我想说的是,好老师肯定不便宜。但贵的不见得是好老师。不是越老的老师越好,也不是得到奖状最多的机构说明教学水平高。好老师是需要妈妈用心去发现的。因为现在比赛包括过级都有很多潜规则。标价贵的老师也不一定能想弹什么曲子都能弹出来。
         (这个话题,我后面就不说了)
        5、感受另类的钢琴学习方式方式不是目的,是手段,不管是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就是好的方式。

           难道你想表达的是不惜任何手段,只要达到目的就好?呵呵,我想肯定不是哈。
           还有目的,每个家长也不一样。
            也许就是因为这,可能很多人觉得虎妈蔡美儿在音乐上训练的方法是对的。但我想国外的音乐教育再怎么样方式上肯定比国内强。而且音乐的学习,无论何种方式,肯定都得练习。我们要讲的不是不练,快乐教育不代表不吃苦啊~而是如何能让学习变成一件不那么苦的事。
           而我想说的是:方式很重要 ,好的方式能够让你爱上音乐,能够让你把学音乐的外因转化为内音。后面我会记录我上的那堂课的方式,相信大家也都很想知道哈~

  • 炫辰爸爸

    2011-10-19 11:43:09 使用道具

    占楼先吃饭
  • 恩永

    2011-10-19 11:51:30 使用道具

    漠子的理念真的是很新的,快来给我们讲讲!
  • 恩永

    2011-10-19 11:55:23 使用道具

    目前在国外,音乐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技巧派。一种是技术派。
    而我们国家主用的就是苏俄传过来的“指法技术派”

    什么是心理技巧派,什么是技术派,什么是指法技术派?
    搬个板凳来听课。
  • 恩永

    2011-10-19 11:57:38 使用道具

    我觉得虎妈蔡美儿在音乐上训练的方法是不能算是对的,因为她女儿虽然技术高但是不喜欢音乐。
  • 淡茶

    2011-10-19 11:58:19 使用道具

    等着听漠子慢慢讲
  • 漠子

    楼主 2011-10-19 12:05:0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漠子 于 2011-10-19 12:07 编辑
    恩永 发表于 2011-10-19 11:55
    目前在国外,音乐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技巧派。一种是技术派。
    而我们国家主用的就是苏俄传过来的“ ...


    谈我听讲座的理解哈。

    “心理技巧派”就是不强调技术,注重曲子本身的感情和内在。所以练习的时候投入的也是这方面,去理解曲子的含义。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就是注重孩子的创作。(在那里五六岁的孩子都可以自己谱写简单的曲子,上课的时候,孩子们互相弹奏别人的曲子。最有意思的是,一个孩子写的曲子,另一个孩子弹不出来。于是这孩子说“等着,我下回也要写一首,你也弹不出来的”,呵呵,有意思哈)

    这个理念太新了,害的我在度娘上都没搜到,只能说些自己浅薄的认识啦~

    “指法技巧派”那不用说就是技术第一,手型、指法是一定要苦练的。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恩永 + 10 扫盲了!
  • 淡茶

    2011-10-19 12:09:49 使用道具

    心理技巧派很有意思呢,喜欢这种。等详细介绍。
  • saramevan

    2011-10-19 12:09:50 使用道具

    等着听漠子继续。。。我也在困惑中呢。。。
  • funfairy

    2011-10-19 12:23:5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unfairy 于 2011-10-19 12:44 编辑

    嗯,过来听课,给我也扫盲

    上周日,孩子的第一节钢琴课,前期在一家琴行里上的视听练耳,但我觉得效果不大,一节课上下来只认个高音谱号低音谱号,反复重复,一个多月下来,反而是我有点迫不及待了,确切地说,对于钢琴课,我想知道孩子到底是个怎样的认可度。

    一节课下来,和我小学时学琴的不同处是,老师没要求手型,只要离开钢琴就好,可能是年龄小的原因吧。

    上课开始的时候,让孩子去玩玩琴,可能孩子已经受我们这些人的约束了,脑子里已经没有玩的概念了,玩钢琴也想不出怎么玩了。{:soso_e120:}

    快下课的时候说,看你什么时候自己写个曲子弹弹,在我看来这可能吗?都遥不可及,呵呵
  • yingshanhongkai

    2011-10-19 13:42:09 使用道具

    漠子的这楼开的正式及时啊,我是一个只会听听CD的妈妈,对所有乐器一窍不通,谱子都看不懂啊。女儿8月份开始学钢琴,基本上是边学边玩,学琴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女儿成人之后,在她高兴激动,伤心失落,无助迷茫时,能坐下来给自己弹上一首,让内心的感情全部泄落到琴键上,让自己弹出的旋律来安静自己。根本不想女儿考级(除非她自己提出),也不希望女儿能有所造诣(哈哈,没有这个天赋)
    现在老师上课,没有强调指法,乐理知识从第七课开始每次有一点点的提到,强调现在的目标是“让孩子愿意在钢琴前坐下来”。采用的教材是谱睿自己的教材。回到家里就是每天20分钟左右的练习,女儿还很喜欢谈她学的曲子,总让我放对应的CD,我的工作就是换CD,坐在一边给她鼓胀,几乎很少教导(上课时老师教的,女儿也明白)。
    总之,我的水平为零,女儿能充满感情,摇头晃脑的弹,管他是好听的,难听的,我都认为是美妙的。目的仅此而已。
  • 金宝宝vs小星星

    2011-10-19 13:47:09 使用道具

    如果要在音乐上出成绩,那么必定是要辛苦的付出的,如果不是家长何必这么较真,去学的时候有几个孩子是真心想去的,都是家长的意志,那些国外的孩子,从小就可以组织乐团,是从玩开始,才慢慢精通的,学什么都是要有兴趣开始,
  • mulspace

    2011-10-19 14:02:01 使用道具

    都说学音乐难,漠子的观念对我来说很有颠覆感啊。
  • 怡然的懒妈

    2011-10-19 14:21:35 使用道具

    我也在困惑要不要坚持下去,孩子学了一年的琴了现在有点抵触,原来很爱学,最近老是对她严了点她就不想学了。尤其是指法练习很枯燥,倒是弹曲子很喜欢。
  • wuxinzhuizhu

    2011-10-19 14:32:22 使用道具

    学习了。。。
  • 漠子

    楼主 2011-10-19 15:13:1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漠子 于 2011-10-19 15:16 编辑

    中午看了一下大家的回贴。我发现原来4岁就让孩子开始学琴的真不少啊~~比我想像的多。
    真的说明一个问题,现在的家长真的很着急。
    且不说,孩子目前什么感受,如果能找到一个先暂时不抠技术的老师,还是幸运。

    想当时讲座上,翟老师说,四五岁学什么钢琴!家长最缺的就是等待。
    在国外,六岁以前的孩子都是在玩音乐。不过,咱国内没这环境,人家从在妈肚子里开始就有音乐教育了。

    家长啊,为什么就不能等等呢?
    试想,如果孩子五岁半开始学,可比现在四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孩子的理解力强了很多啊~
    原谅我不是很理解,让孩子四岁就开始学钢琴的家长的作法。
    这么小的孩子开始学钢琴,即使不教指法,是不是也要学乐理?
    那乐理的教学方式是什么样的?活泼生动?还是照本宣科?
    我不反对学音乐,但真的反对这么早开始学乐器哦。


    顺便说说我家妞的音乐启蒙:

    其实我家孩子开始上音乐课也很早,从2岁3个月开始。
    她一直到现在上了快两年的音乐课,都是游戏玩的,音乐感觉的培养。
    四岁以前的课程,就是奥尔夫,玩着过来的。

    下一阶段是4~6岁的课程,我准备让她四岁半再开始,因为那时候理解力强了,接收能力更强。
    所以目前还在上3~4岁的课,是音乐和律动结合。妞很喜欢律动课~
    这样等上完4~6岁的课,六岁左右。乐理知识也可以具备了。

    等到能上团体钢琴课的时候,应该六岁了,再上一年多~
    团体钢琴课上完,七岁多。
    如果对钢琴有兴趣,也许会报小课。
    如果兴趣一般,那么我想那时候的水平,看着乐谱自己弹一曲肯定没问题。即使不再上课,在家自娱自乐就可以了。

    因为我的目的就是让她会这一门乐器,而不是多精通。
    我也相信,如果她喜欢不反感。自己轻松的弹下去,也不是没可能。

    目前是这样的计划。

    呵呵,又偏题了,主要看着这么多人这么小给孩子学钢琴。
    真的是想提醒大家,不要过于着急。
    不要把孩子的兴趣过早地被练琴这种枯燥的学习抹杀了。
    也许现在刚开始孩子喜欢,但你能保证她能坚持多久?


    当时讲座上翟老师举了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很多家长的心态。

    有个音乐学校的家长(就是我妞上的翟老师的音乐学校),在学了4~6岁课程,大概一半的时候,妈妈突然发现孩子居然自己可以在钢琴弹奏出来曲子,非常高兴,因为孩子之前并没有学过钢琴(但家里有钢琴)。于是妈妈马上给孩子报了钢琴小班(即一对一的辅导)。后来翟老师在孩子所在班了解情况后,说了一句话“这孩子完了”。

    各位妈妈,你们知道翟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吗?(大家先思考,呵呵,卖个关子)

    (简单介绍一下,4~6岁的课叫“音乐故事宝盒”,可能有妈妈知道这课。孩子在这一阶段通过游戏、图画等方式学习乐理知识。我们那天也体验了一节,效果非常好,是学习几分音符的。在不知不觉的音乐游戏中先感觉了二分音符、三分音符的节奏和律动,然后通过特殊的教具再学习。这个阶段课程中,孩子们都是用七彩棕琴(好像是叫这名)来做课外时间的练习。而基本上学到一半左右,孩子都可以自己敲出一些简单的曲子。所以当时学校的教学总监是建议我可以提早买钢琴在家里,但不用专门去学钢琴)

  • weierm

    2011-10-19 15:15: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weierm 于 2011-10-19 15:19 编辑

        说起音乐嘛,自己倒是喜欢,虽然不会什么乐器,但对这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3岁半陪孩子学奥尔夫音乐,学得很开心,很快乐,现在孩子有时还把音乐拿出来玩。4岁送孩子学钢琴,选择钢琴也是把钢琴作为启智的手段,培养个兴趣,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将来能自娱自乐就好,因为孩子小,选的这个钢琴老师就是教奥尔夫音乐的老师,我私下希望老师不仅仅是教如何弹琴,更是奥尔夫音乐的延续,能过穿插音乐游戏等方式让孩子感受音乐,进而提高孩子对钢琴的兴趣,但事实上我看到的只是前者,想象中的可以快乐的学琴路变得如鸡肋,自己呢又心有余力不足,所以我认为对小孩子接触音乐要早,让孩子多听,多玩,多感受,当孩子不满足这些时,学乐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总结学音乐是快乐的,但得愿望先行,以后就是孩子兴趣的保持和毅力、习惯的培养了,至于考级到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