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开心就好 于 2010-11-1 21:49 编辑
男孩维嘉和女孩吉子是好朋友。
周末他们俩家人一起去郊外秋游。他们边走边看,走累了,便在一片草地上坐下来休息。这附近有一个向日葵园,园里开满了黄灿灿的葵花;远处有一幢小木屋,木屋旁的几株高大的枫树。大人们坐在草地上聊天、打牌,吉子和维嘉玩鬼抓人的游戏。吉子当鬼,维嘉当人,他俩追来追去,在地上滚来滚去,开心极了。玩累了、渴了,他俩把带来的零食拿出来坐在草地上吃。
这时有两只小狗跑了过来。它们长着白色的毛,身子圆滚滚的,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它俩蹲在吉子和维嘉面前,吐着舌头,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他俩,好像在说:“我好饿,给我一点东西吃吧!”吉子拿出一根火腿肠,掰开包装,放在两只小狗面前。小狗们抢来抢去,一下子就把火腿肠吃光了。吉子和维嘉又把他们所有零食都拿出来,每样都给小狗吃了一些。
这时飞过来一只很大的红蝴蝶,蝴蝶围着吉子转了两圈,还在吉子肩膀上停了一下,然后飞走了。吉子连忙追了上去,维嘉和两只小狗也跟着追了上去。红蝴蝶飞得一会高,一会低;一会左,一会右;一会快,一会慢。总在他俩快抓住它时改变方向,好像在故意逗吉子和维嘉玩。红蝴蝶飞进向日葵园不见了,吉子、维嘉带两只小狗也进了向日葵园,在这里玩起了捉迷藏,他们在向日葵丛中钻来钻去。忽然,吉子又发现了那只大红蝴蝶,吉子向它扑过去,调皮的红蝴蝶飞出向日葵园,向小木屋的方向飞去,吉子、维嘉和小狗们又追了上去。红蝴蝶一头钻进火红而茂密的枫树里,又不见了。
木屋前的空地上落满了厚厚的枫树叶,踩在枫叶上,感觉软软的,在上面滚来滚去就躺垫子上睡觉。把叶子抛向天空,叶子就像千万只蝴蝶在飞舞着。维嘉抓起一大把树叶,往小狗身上洒去,小狗汪汪叫了几声,甩甩身子把枫叶抖掉了。玩着玩着,大家都累了,吉子便躺在维嘉的腿上睡着了。这时维嘉想到他俩离开爸爸妈妈已经很久了,爸爸妈妈们一定急得到处找他们呢。可吉子睡着了,怎么办呢?维嘉想啊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首先,他去找了一根粗壮的树枝,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套在树枝上,然后爬上一棵枫树,在上面挥舞着衣服。他看见远处四个模糊的人影,过了一会人影终于向他的方向跑来了……
当吉子醒来时,发现她已经在爸爸的背上了。
自己占沙发,准备在这里说AMY是怎么写这个故事的,AMY花了两个周末空闲时间来写,上个周末写了,昨天周末又花时间来改的。
刚看到AMY的作文时,让我吃了一惊,孩子和大人就是不同,大人们写看图作文,总想在图里发掘出更多东西,而孩子却可以跳出图的局限。文章的思路和结果是AMY构思出来的,我没有提示和帮忙。文章变色的字部分是在我的提示后做修改时AMY加的。AMY现在写作文还不习惯去做一些细节的描写,每回都要我提醒。
这附近有一个向日葵园,园里开满了黄灿灿的葵花;远处有一幢小木屋,木屋旁的几株高大的枫树。
这一段我本意想让AMY写一下草地周围的景色,想让她写些秋景出来。可AMY憋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结果只加了“这附近有一个向日葵园,园里开满了黄灿灿的葵花”这一句,我读完文章后想如果把小木屋也写了,就前后呼应了,这样就让她加上了后面一句。
玩累了、渴了,他俩把带来的零食拿出来坐在草地上吃。
这时有两只小狗跑了过来。它们长着白色的毛,身子圆滚滚的,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它俩蹲在吉子和维嘉面前,吐着舌头,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他俩,好像在说:“我好饿,给我一点东西吃吧!”吉子拿出一根火腿肠,掰开包装,放在两只小狗面前。小狗们抢来抢去,一下子就把火腿肠吃光了。吉子和维嘉又把他们所有零食都拿出来,每样都给小狗吃了一些。
AMY的原文里没有这一段描写,小狗很突兀的在后面出现了。我问她小狗哪来的?是小朋友们带来的还在那里才出现的?AMY说是在草地那里才出现的。那你想想小狗为什么来呵,来了之后跟小朋友做了些什么?AMY想了半天加了这一段。
红蝴蝶飞得一会高,一会低;一会左,一会右;一会快,一会慢。总在他俩快抓住它时改变方向,好像在故意逗吉子和维嘉玩。
我说这里小朋友追蝴蝶,蝴蝶怎么飞,小朋友怎么追呵,我想让她看图加点细节描写,比如巍巍家的可以看到帽子都飞了之类。不过人家憋了半天,写出来的是这句,也不错呵。
木屋前的空地上落满了厚厚的枫树叶,踩在枫叶上,感觉软软的,在上面滚来滚去就躺垫子上睡觉。把叶子抛向天空,叶子就像千万只蝴蝶在飞舞着。维嘉抓起一大把树叶,往小狗身上洒去,小狗汪汪叫了几声,甩甩身子把枫叶抖掉了。
这里AMY开始只写小朋友和小狗在这里玩得很高兴,也没有细节。我说你自己想想厚厚的落叶踩上去什么感觉,如果把树叶抛向天空,看上去又怎么样?我们上回去柿树林,你在那里玩得可开心了,怎么玩的,想一想。
AMY原文的结尾很罗索,我跟她商量后一起改成现在那一句。对了,还有文章标题,是写完改完后加的,AMY自己想的。写成历险是源于《少年儿童紧急自救手册》,《苹果树上的外婆》她听过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