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前言
今天聊一点我自己对教育的想法。女儿已经四岁了,作为一个妈妈,我也和其他父母一样,要考虑孩子未来的选择方向。弥漫在网络和周围父母群体里的是小学开始的各种压力和择校困扰,这份焦虑即使不去主动找,也会从各种渠道渗透过来。

第一重要面临的选择,是“体制内”或“体制外”的考量。所谓“体制内”,就是以高考为出口的学校,以公立为主,“体制外”是各类创新学校和出国导向的私立学校。

以高考为导向的学校,仍然有很大应试压力,做题和考试依然是生活主流;以出国为导向的学校,内容趣味多元化,但是学费高昂,报名也时常有国籍限制;很多创新学校理念先进,以人为本,但是与主流升学体系不太融合。

身为父母,该如何替孩子选择?选择一种路径之后,又该如何推动孩子?从我个人而言,我的出发点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希望孩子通过教育获得什么?

教育的两种职能

应试教育系统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这些问题很久以前就有人指出来了。教育改革喊了一年又一年,到现在也得有二十多年了。但为什么教育系统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们还是为了考试疲于奔命?

所有的新式教育主张,第一目标都是培养。是从人的理想出发,谈论我们期望孩子获得怎样的能力、怎样的人格。对孩子的培养目标都是以世界为舞台,以终生为目标。

然而现实中的教育系统,负担的第一功能往往并不是培养,而是选拔。选拔实际上并不涉及教育理想,而是一种资源分配。

以选拔为第一目标的教育系统,最核心的设计思路必须是清晰可辨的选拔标准,通常也就是量化标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维度,例如团队合作、领导力与大局观、幸福感和兴趣,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为了杜绝徇私舞弊,最好是清清楚楚的数字标准;而为了获得数字标准,最好是有标准答案的题目。

以“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期望让每个孩子,获得适合ta的心灵成长;以“选拔”为目标的教育,期望用可操作的手段,挑出排名最靠前的孩子。这两个目标根本是不同的,这是教育改革难以推行的内在原因。

资源稀缺的影响

在很多欧洲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相当高,芬兰每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87.0%(世行的教育统计数据),整体高等教育水平较为平均,职业教育也质量较高。芬兰中小学教育也以均等为特色,不同学校的孩子进入不同高校,不会面临出路的天壤之别。因此选拔机制不突出,有更多空间培养自由发展。

而中国呢?全国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人口只有12%,本科以上学历更是稀缺。尽管近年高校扩张显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4%,但是其中一半以上仍是高职院校,而中国的高职院校在质量方面不敢恭维。

此外大学质量严重不均,优质大学仍然十分稀少。教育经费大量投向头部高校,为了推出几所世界一流大学,于是马太效应更强,高校资源和质量差距非常大。因此,所有孩子都在争抢极少量进入优质高校的名额机会,选拔机制异常强烈。

这就是教育系统的现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使得中小学学习呈现争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公立教育体系整体变得自由、多元、培养心灵,就是很难很难的事

与此同时,想让父母勇敢踏出离开应试体系的一步,也是很难的事。父母们不是不知道应试教育太辛苦,但父母敢走一条不在乎考试与选拔、不在乎升学的路吗?绝大多数父母是不敢的。

问题在哪里

如果就接受现实,遵从应试的逻辑,有什么问题呢?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真实世界不是这样运作的。选拔系统的成功之道,在于精确符合设定的标准。而真实世界的成功之道,则在于在没有正确答案的世界里,自己找出要走的路。

在真实世界里,当我们选择进一个企业,我们要了解的不仅仅是这个企业面试什么题,更多的是要知道自己的性格和喜好是什么,适合不适合这这个企业的业务;更重要的是协调团队分工、协调各方资源、协调上下关系。

当我们做产品,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百分百正确答案的产品;当我们做市场,市场规律总是隐藏在万千纷乱的数据背后的,瞬息万变;当我们做宣传,也不再有命题作文。

这就造成了教育最大的两难——升学系统和人生系统注定的错差:升学系统不在乎的,恰恰是对于人生成就最为重要的。

于是我们的人生被切割为两段:先用十几年学习通过考试,然后从头开始学习应对人生。

出路在哪里

我和先生是清北毕业,但我们也知道,现在北京的孩子考清北比我们那个时候困难了太多,几乎不敢期待孩子同样能上清北。那么能不能接受孩子上一个很普通的大学,在某个其他城市,连985,211都算不上?想了很久,我觉得我能接受。

那我对孩子完全不做任何期许吗?也不是的。我其实对她的期许是更长久的:不管上什么学校,都期望她自立、有喜欢的事情、有自我追求的路径,能闯出自己的小天地,充实而幸福。

她能做到独立自主吗?未来的商业和技术变化太快,方向在哪里呢?她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吗?如果并非出身名校,她能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中获得发展和上升空间吗?她能找到人生的幸福吗?她能拥有审慎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吗?
这些疑问,考试体系给不了答案。无论她以后考试成绩好不好,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考试体系负责选拔,但不负责人生的培养。

那么,这些该去哪里寻找呢?想了很久,我发现,出路只能在于课外教育。未来的校内教育很难见到真正的改革。那怎么办?只有诉诸补充教育。

如果校内教育注定只是应对选拔,那我希望校外教育能满足对人成长的诉求,能恰好弥补校内教育的不足,同时是系统性的、科学合理的、有多种内容搭配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发现自己兴趣,帮助孩子获得大局观,让孩子思维更清晰,使孩子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

所有这些,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耳闻目睹、认为最最重要的部分。这些素质需要长时间、系统性培养和锻炼。目前很多课外学习班仍然应试,那只是辅助教育,不是补充教育。补充教育应当做应试教育不做,但又对人生至关重要的部分。这才是真正的补充教育。




教育观点
498 查看 5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Summer爸

    2021-3-4 10:00:29 使用道具

    其实孩子越大家长焦虑反而会减少... ...学校教育大体还是轻松快乐的,学校那点东西简单轻松,几乎所有孩子们都能学会。逼迫孩子应试的是家长,不是学校。
  • 俏君

    2021-3-5 08:28:40 使用道具

    多谢 分享,学习了!
  • 作业还没批

    2021-3-5 15:08:30 使用道具

    校外教育能满足对人成长的诉求,能恰好弥补校内教育的不足,同时是系统性的、科学合理的、有多种内容搭配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发现自己兴趣,帮助孩子获得大局观,让孩子思维更清晰,使孩子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

    所有这些,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耳闻目睹、认为最最重要的部分。这些素质需要长时间、系统性培养和锻炼。目前很多课外学习班仍然应试,那只是辅助教育,不是补充教育。补充教育应当做应试教育不做,但又对人生至关重要的部分。
    --------------

    非常赞同楼主的思路!
    关键是这种补充教育好像没什么参照,更没什么具体实施方案,尤其是“系统性”太难了。
    期待楼主有更具体的操作思路~
  • 称心如意

    2021-4-5 16:44:34 使用道具

    期待下文
  • fengzheng6228

    2021-4-7 11:35:51 使用道具

    这个是转帖的吧。不过还是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