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昨天,江苏的一个网友,辗转加了我的微信,说读了我的文章“《古文观止》为什么值得学和怎么学”之后,“很感动也很受鼓舞”。接着,他说了一句我一直想说却没有说出来的一句话,他说,“我想找一本筑基古文的一本书”,又说,“鲍鹏山说,一本《庄子》或者《孟子》读熟,则读古文可以。不过感觉没有‘筑基’,想学通透很难践行。”

看过玄幻小说的人都知道,所谓“筑基”,顾名思义,就是打地基、打基础的意思。在仙侠玄幻小说中,筑基期是修炼过程中第一个关键过程,也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完成筑基,才真正算得上刚踏上了修仙之路。在此之前,包括启蒙和入门,都只是练气期;在此之后,才是结丹期。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来理解:

家庭文言文的启蒙,学校文言文的入门,都属于练气期。入门之后,如果没有经过“筑基”的过程,那么,文言文这门功夫的水平就会一直停留在练气境。其表现就是,脱离了注释和译文,我们就无法去读古代典籍。往往有兴致的时候,我们拿起古书来读,读了没十分钟,正要去美美享受一番思想的盛宴时,总是跳出形形色色的“拦路虎”,这些不知其音,不明其义的字词,总是不停地搅乱我们的“悦读”,总是要将我们带到离不开字典的“苦读”之境。那些每每想看,又每每叹息着放下的书,终究只能束之高阁。就好像一个武者,功夫始终停留在一个地方,前进不得,但又不得不持续习练一样。

如果筑基成功之后,我们将进入结丹境,其表现就是,大多数的古代典籍,我们可以抛开注释和译文,能轻松阅读理解各种典籍,理解率能达到80%以上。

这个江苏网友表示,他原本是打算用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1-4册来筑基,看了我的文章之后,感觉《古文观止》222篇文章,功夫下到位的话,见效最快。我之前确实也和这个网友一样,希望通过通读《古代汉语》1-4册来使自己的文言文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当时我并没有“筑基”这个词,但实际上就是希望使自己的文言文水平有一个飞跃。后因种种原因不果。

等到我女儿读初一,我深感她整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用来阅读。泛读都不能,更遑论精读了。我每天又焦虑、又恐慌地看着她一天天地长大,而该读的书一页也没读。时间在流逝,书,就在那,没读。我想,我必须为她做点什么。作业永远做不完,时间永远都不够,怎么办呢?多少个不眠之夜后,我想出一个大概的方向来,就是,既然给孩子再多时间,她的作业也都会做到很晚,那能否给孩子定期安排一个有仪式感的活动呢?比如每周抽出2小时,在固定的时间段,由固定的人参加,举行一个固定的仪式,精读一些现在不读,以后都不会读,但又必须读的文章。

这些文章必须有完整的文章框架,即必须是完整的一篇“作文”;必须是最顶顶好的文章,因为时间紧迫,只能读最好的;必须是实用的议论文,能充当未来高中作文的模板,而不是只能用来提升气质的诗词曲赋这些韵文;必须少,太多了读不完;必须能帮孩子打下文言文和作文的基础,就好像练书法,先要练那些能打下字体结构和笔法基础的字,而不是一上来就练那些“漂亮”的字。

只有这样做了,家长的焦虑才会停止。因为,已经开始走了,如果走在对的大道上了,就不用担心到不了目的地,达成目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样做,短时间内是看不到什么成效的,但未来的成效会很大,越往后,越明显。

这样做,等于学了最高明的功法,来对付将来并不高明的中高考,势必产生职业选手对阵业余选手的效果。

那什么样的书,能符合这么多的要求呢?我看看家里书架上四册的中华国学文库版《史记》,想起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孩子如果能读这样的书,质量上没得说。但翻翻内页,又觉得,初中的孩子要全读肯定读不下去,太多了。另外,自称“太史公牛马走”的司马迁文笔再好,也不过是他一人,专读一人之书恐非正途。

又看看书架上十二册的中华国学文库版《资治通鉴》,我虽极爱胡三省的注,但篇幅实在太大了,每周两小时,要读到猴年马月吗?也许号称半年读完《二十四史》的韩寒可以,但我那资质平庸的孩子,在一两年之内,是无论如何也读不完的。一边要中高考,一边要读一定数量的、好的文章,到底应该怎么选呢?

随后,我陆续考察了金圣叹的《天下才子必读书》、林云铭的《古文析义》、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姚鼐的《古文辞类篡》和“文选烂、秀才半”的《昭明文选》等书,不是篇幅大、篇目多,就是有很多韵文,于**无用,故都弃之。选来选去,唯有《古文观止》符合我的诸多要求。

我把我的想法,同几个相熟的教授家长进行了沟通,他们一致认为我的想法可行,于是,在7年级开学一两个月之后,5个初一同学组成的学习小组就成立了,我也投入到极速备课之中。

人们常说,要教别人,自己得先蓄满一桶水,方能给人一瓢水。我在给孩子们准备资料的时候,悲哀地发现,事情远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简单。首先,我买遍了坊间能买到的大牌出版社出版的全注全译《古文观止》,发现这些注解很气人。我自己会的、字典一查即知的字词,这些书都不厌其烦地详加注释;我自己不会的、遍查字典也无所适从的字词,这些书偏偏认为我一定懂,不必注释。更绝的是,这些名家和大家在译文中也百般避过,宁可拐一百个弯,就是不明说是什么意思。就好像假手于他人替自己搔痒,虽然这些人都是名家大家,但他们都是隔着衣服或靴子在挠,怎么都无法挠到我真正痒的地方。反而是杜预注、孔颖达疏的《春秋左传正义》,他俩的注释,大多数时候就好像知道我哪里不懂,几乎每次都能解我之惑,挠我之痒。而且,前面杜预注释了,后边孔颖达还告诉我,杜预为什么这么注。这可真是挠到人心窝子里了,舒爽至极啊!

虽然杜注孔疏很好,相对于正文,我甚至更喜欢看他们的注疏。但是,他们还是不会去注虚词的,我想,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虚词简直就是不注而明、显而易见嘛。确实,他们生活在文言文的语境中,自然不认为虚词有多难。他们哪知道,一个现代人,会被“之乎者也矣焉哉”这些虚词弄得头晕脑涨。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白话下,用惯了“的地得,吗呢啊,着了过,因为所以”等现代虚词,要回到彼时去掌握“之乎者也”,委实艰难。尤其有苦说不出的是,这些名家大家们,偏偏以为我们懂,所以他们虽懂,但就是不说给我们听。

苍天啊,我要给孩子们讲,但我找不到可以用的注本啊。总不能也跟孩子们说,你们不用懂那么多,表面读一读就可以了。可是,如果孩子们光看译文来了解文章大意,而不能直接读原文来了解文章,那最终就只能学个肤浅和表面。这样能“筑基”吗?显然不行。

于是,我觉得,《古文观止》222篇文章还是太多,还要精选一些首先应该读的几十篇来,否则,孩子们还是来不及在9年级之前成功“筑基”。最初,我自己恶补文言文语法知识的时候,我看杨伯峻写的《文言语法》,发现这本书的第一页,赫然写着,“文言文,是以周秦文作底子的”,这不就是江苏网友说的“筑基”吗?这不就是说,能用来筑基的文言文,非周秦文不可吗?

又过了一阵,我读林纾的《左传撷华》,发现林纾在此书的自序中写道,“仆恒对学子言,天下文章,能变化陆离不可方物者,只有三家:一左、一马、一韩而已。左氏之文,无所不能,时时变其行阵,使望阵者莫审其阵图之所出。”林纾所说的,不就是我们中国最最顶尖的高手吗?左丘明,人人皆知其为“文宗史祖”;梁启超说,“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史记》一书,“凡属学人,必须一读”;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他们的文章中,不就蕴藏了顶尖“筑基”功法吗?我还到处去找什么呢?

我寻思着,自己孩子现在上初一,扣除初三备战中考,家长无法插手之外,余下还能做些干预的,不超过两年。一年52周,两年也就104周,扣除一些节假日,满打满算也就100周。每周读1篇文章,两年顶多能读100篇文章。

那么,用来“筑基”的周秦文有多少呢?在《古文观止》中,周文有《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谷梁传》2篇,总共56篇;秦文有《战国策》14篇,《楚辞》2篇,李斯1篇,共17篇。合起来周秦文共73篇。

文章大家呢?左丘明有《左传》34篇,《国语》11篇,共45篇;司马迁有《史记》14篇,加《报任安书》1篇,共15篇;韩愈共24篇。

这样一计算,发现“筑基”篇目去掉重复的,即“周秦文”加上“一左一马一韩”,合起来不过112篇。如果一周解决一篇,两年100周差不多能解决这112篇文章。或者,最低限度如王力先生所言,读个三五十篇就可以。

意思是说,只要认真读完这112篇文章,理顺文义,熟加诵读,则必将“筑基”成功!

那个江苏网友,今天跟我说,他买了几个版本的《古文观止》,发现都有出入,希望找一个注音和注释详尽的权威版本来研读。我说,这还真不好找,如果有的话,当初我就不自己干了,直接买不香吗?江苏网友说,那你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无死角地步步推进吗?这个量就大了,光是前面的34篇《左传》选文就得好一阵子。是的,这不是好一阵子的问题,是每天4-5小时,我足足干了一年多。

这一年多时间里,单单为了查清楚每个虚词的用法,我在几本字典中反复翻找、印证,有些能找到原例句,有些要多方比对之后方能下定论。查得字典多了,对于一些常用的虚词,也就掌握得七七八八了。这些字典包括但不限于: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商务印书馆《虚词诂林》、陕西师范大学《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王海棻《古汉语虚词词典》、陈克炯《左传详解词典》、杨树达《词诠》、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等。

这一年多时间里,我总共解读完了《古文观止》左传选文34篇,战国策选文14篇,总共48篇。孩子们读了左传选文28篇。

我的收获是:“筑基”有所成效,但不知道是否已经成功。为了试验效果,我买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韩昌黎文集校注》上下册,不看注释,翻到哪篇读哪篇,任意阅读,发现自己能懂文章的80%左右。韩愈文向来难懂,甚至可用聱牙佶屈来形容,但以前混沌说不清楚意思的一个个虚词,现在都在我面前显了原形,我甚至感觉到,它们像一个个小精灵一样,乖乖地在文章中排队,并怯生生地向我报告它们的作用。这才是真正的享受啊。

孩子们的收获是:“筑基”肯定还谈不上,因为,这些文章的解读,都是我苦苦思索之后的产物,他们没有经历搜寻、思考的阵痛,体会自然就不深刻。但是,我在领他们读的时候,加入了一个“盲猜”的环节,就是在学新文章之前,不看注释,每个人都靠知识储备先行解读一遍,然后再读详细资料,所以,他们的进步还是挺明显的。这些进步表现在,课堂上,他们感觉课内的文言文好简单;考场上,他们试卷上的文言文题,能基本做到不失分;最后,他们普遍有了一定的语感,对文字开始变得敏感起来,能注意到文字的细微差别之处,这正是将来文言文水平提升的基础。

总结起来,我现在非常确定,孩子们只要读完上述112篇文章,“筑基”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应付未来的中高考,将是很容易的事情。倘若高一的时候,能抽空读完余下的110篇文章,那一定能进入“结丹”境!

我们中国的大学生,排除那部分读中文系的外,其他大学生,其一生的文言文根基,就是中学时期打下的。以后漫长的人生中,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他们文言文的最高水平,也就是中学水平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如果没有“筑基”成功,他们一生都将重复“拿起放下”,然后又“拿起放下”的窘境。进,不能进;退,又不舍。他们将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先人丰富的精神财富就在那摆着,但就是不能自己去取用,只能眼巴巴地等着别的人先嚼了,然后被喂。

这就是没有真正提高文言文水平的真实处境。


593 查看 6 收藏帖子 (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Giant

    2021-12-15 10:54:43 使用道具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商务印书馆《虚词诂林》、陕西师范大学《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王海棻《古汉语虚词词典》、陈克炯《左传详解词典》、杨树达《词诠》、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等。

    谢谢。
  • Giant

    2021-12-15 11:18:44 使用道具

    请教楼主,想了解汉字的字源,哪本工具书比较好?
  • zhaozhy2001

    2021-12-15 13:49:11 使用道具

    我觉得吧,如果你干了一年多解文的工作,那就是你筑基成功了。孩子们只是听了讲,而听讲是不会筑基的,所有的能力都是练出来的,没有一项是可以听出来的。
  • kaka8009

    2021-12-15 18:46:02 使用道具

    zhaozhy2001 发表于 2021-12-15 13:49
    我觉得吧,如果你干了一年多解文的工作,那就是你筑基成功了。孩子们只是听了讲,而听讲是不会筑基的,所有 ...

    我觉着楼主说的也没有错:
    想办法倒逼自己学习,塑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在家长爱学习爱专研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熏陶下,小朋友的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升,能够更高效的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为时间是永远都不够的,长身体睡眠需要时间,阅读需要时间,刷题也需要时间,能把时间高效率的挤一挤肯定是好的。
  • zhaozhy2001

    2021-12-16 14:08:58 使用道具

    kaka8009 发表于 2021-12-15 18:46
    我觉着楼主说的也没有错:
    想办法倒逼自己学习,塑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在家长爱学习爱专研这样浓厚的学 ...

    没有人说错嘛,世界上也没有几件事情是完全一点关联都没有,完全相对立相反的事情吧。就像即使是得了癌症,吃好睡好也有意义嘛,锻炼身体也有意义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也有意义嘛,甚至练个气功吃个保健品也可能起个安慰剂的作用嘛,但是这些都不能算是特效药。楼主的精神我是深感敬佩的,楼主的心血我也认为很有价值,所以楼主不能轻易分享自己的工作成果我也非常能够理解,希望以后能找到既有益于大众又有利于楼主的平衡点。但这个方法它也确实不是提高非专业学生古文能力的特效药啊。原因嘛,就是上面说的,能力都是练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古文这个明显不是知识而是能力。至于在学生阶段训练古文的实用方法,有啊有啊,关注那些近代大师的学习成长经历、治学方法、训练弟子的要求,都在里面啊。
  • Sjjessica

    2021-12-20 10:22:21 使用道具

    zhaozhy2001 发表于 2021-12-15 13:49
    我觉得吧,如果你干了一年多解文的工作,那就是你筑基成功了。孩子们只是听了讲,而听讲是不会筑基的,所有 ...

    这个观察很有道理。小孩子只是听一听的话,吸收率确实不会高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必须落实到输出上,或是某种形式的学习成果检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