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5-28 16:28 编辑

XUANXUANLE 翻译

早期生活与婚姻
罗兰·英格斯·怀德出生于威斯康星州大森林(大伍兹)的丕平村附近,父亲查尔斯·菲利普·英格斯,母亲卡罗琳·莱克·奎奈·英格斯。她是五个孩子中的老二,她的兄弟姐妹有玛丽·阿梅利亚,双目失明;卡罗琳·加勒斯蒂亚,昵称卡丽;查尔斯·弗雷德里克,9个月时就夭折了;还有格莱斯·珀尔。罗兰的出生地上有一座以前遗留下来的小木屋,被人称为“路旁的小木屋”,是用来纪念她的。
在罗兰很小的时候,爸爸将家安置在堪萨斯州独立镇附近的印第安人领土上,可是那里还不能分地定居。在好多年里,她的爸爸不知疲倦地领着他们不断地搬家,后来为了优先认领土地而到了明尼苏达州的核桃林,与明尼苏达州南特洛伊附近的亲属生活在一起,帮助他们经营一家位于爱荷华州奥伯尔的旅馆。从伯奥克搬回核桃林后,查尔斯·英格斯当过屠夫和治安法官。1879年春天,查尔斯找到了一份铁路工作,于是他到了达科他州东部。1879年秋天,查尔斯的家人也来到这里。从1879年到1880年的冬季,查尔斯·英格斯抵达南达科他州的德斯梅特申请宅地定居,在这里他和妻子卡罗琳、女儿玛丽渡过了余生。1880年那里还是一片大草原,那年冬天他们只能住在铁路测量员的房子里,后来德斯梅特逐渐发展成为小镇。随之而来的1880年到1881年的冬季,是达科他州有史以来最严酷的冬季,后来罗兰在她的一部书——《漫长的冬天》中提到过。当他们定居在德斯梅特之后,她就开始上学,交了不少朋友,并遇到了来此申领土地的阿曼乐·怀德(1857-1949)。这一时期的生活,在罗兰的“小木屋”丛书中有详细的记录。
15岁时,罗兰获得了她的第一个教师职位,在一所仅有一间教室的学校里教了三个学期的课,而她自己则无法在德斯梅特的学校上学了。后来她承认,她不是特别喜欢教学,但觉得从小就有责任在经济上帮助家里,而女孩子获得工资收入的机会毕竟是有限的。1885年8月25日罗兰和阿曼乐·怀德结婚后,她就不再去教书。19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气候很适宜,阿曼乐申领宅地的要求已经快要成功,两人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罗兰与阿曼乐婚后住在德斯梅特北部放领地上的新家里,她愿意帮助阿曼乐实现分地定居的愿望。1886年12月5日,她生下了罗斯·怀德(1886-1968)。1889年,她又生下一个男孩,没有取名,生后不久就死了。
婚后的最初几年他们经受了许多考验。阿曼乐感染了严重的白喉,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虽然他的腿几乎完全康复,但在余生中他仍然要借助拐杖来行走。祸不单行,他们还经受了其他的灾难,包括儿子的死,家园被大火烧毁,持续数年的严重旱灾,这让他们债务缠身,身患疾病,无法依靠320英亩(1.3平方公里)的土地谋生。关于他们在农场遭受不幸的故事,可以在罗兰的《新婚四年》里读到,这本书的手稿在她的女儿罗斯·怀德·莱恩死后才被发现,并于1971年出版。它详细地记述了他们婚后四年时间里,在达科他州大草原上艰难拼搏的故事。
大约在1895年,罗兰一家离开南达科他州,到明尼苏达州阿曼乐父母办得很红火的农场里休养了一年,然后又搬到佛罗里达州的韦斯特维尔短暂居住。他们想借助佛罗里达州的气候改善阿曼乐的身体状况,但由于已经适应了干燥平原上的生活,在南部高温潮湿的气候中,阿曼乐的病情更加严重了。1892年,他们回到德斯梅特,买了一座小房子(后来莱恩错误地指出这是租用的)。罗兰夫妇得到特别许可,可以让他们聪颖的女儿很早就去上学。阿曼乐打零工,罗兰做裁缝,这使他们能够积攒下足够的钱,重新开始经营农场。
1894年,捉襟见肘的年轻夫妇最后一次搬家,这次是搬到密苏里州的曼斯菲尔德,用自己的积蓄付定金在小镇郊外购买了一块尚未开发的土地。他们将这里命名为落基岭农场。一开始仅有约40英亩(0.2平方公里)覆盖着茂密树林和石头的坡地,一座没有窗户的小木屋。在以后20年的时间里,这里发展为一个面积为200英亩(0.8平方公里),拥有家禽、奶牛和果园的繁荣农场,破败的小木屋最终也被一座有10个房间的大房子及其他建筑所取代。
罗兰夫妇从贫困到富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仅有的收入来自从农场里清理出来的柴禾,阿曼乐把它们一车车拉到镇上,每车可以卖50美分。从地里清除树木和石头的工作虽然艰苦,但使农场逐渐变为肥沃的农田和牧场。苹果树七年也没有结出果实。住在新农场里几乎无法维持生计,19世纪90年代末,罗兰夫妇决定搬到曼斯菲尔德附近,租下一座小房子。阿曼乐找到了做石油推销员和送货员的工作,而罗兰则给本地铁路工人送饭,并在外面寄宿。他们的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改善农场和规划更加美好的未来之上。
大约在这个时候,阿曼乐的父母来看望罗兰夫妇,并把他们在曼斯菲尔德租住的房子买下来,作为礼物送给他们。这对于他们的经济状况来说,是一个很及时的援助。他们最后卖掉了小镇上的房子,这些钱使他们能够搬回农场长期居住,并经营好洛基岭农场。

农场经营多样化
到1900年,罗兰夫妇回到洛基岭农场后,开始集中精力专注于提高农场的生产率和产量。宏伟的有十个房间的大房子竣工于1912年,它们不仅是罗兰夫妇艰辛劳动的象征,同时也代表了他们从一片空地上建起一座舒适而可爱的家的决心。
鉴于在南达科他州只重视小麦种植的惨痛教训,洛基岭农场成为一个包括家禽、奶牛和大苹果园的多元化农场。罗兰总是积极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还是几个地方农业协会的倡导者,被大家认为是在家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方面的权威,因此经常受到邀请,到地方上的社团里进行演讲。
当女儿罗斯·怀德·莱恩开始写作的职业生涯以后,罗兰也被激励着要自己写点儿东西。1911年,密苏里州《田园生活者》杂志邀请她写一篇文章,此后她便长期成为这家杂志的专栏作家和编辑,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她还在农业贷款协会做一份有薪水的工作,职责是在农场办公室给农民发放小额贷款。
罗兰在《田园生活者》杂志的专栏“一个农妇的所思所想”,把她介绍给欧扎克乡下的忠实读者,他们非常喜欢读她的专栏。罗兰专栏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家乡、家庭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他国际事件,以及她女儿十分有趣的世界旅行和她自己关于扩大那个时代妇女权利的思考。
直到“小木屋”系列丛书畅销以后,罗兰一家才真正富有起来。而此时,农业劳作以及罗兰从写作和农业贷款协会获得的收入,让她们一家有了稳定的生活,最终使他们跻身曼斯菲尔德的中产阶级行列。
罗兰在俱乐部的女会友大多是企业主、医生和律师的妻子,她在俱乐部活动占据了大量时间,莱恩鼓励妈妈应该效仿自己利用这些时间给全国性杂志写稿。但罗兰似乎不能或不愿放弃密苏里的《田园生活者》,给稿酬更高的杂志撰写文章。她仅有为数很少的几篇文章在这些杂志刊登,而且还是经由女儿大量修改后,依靠她在出版界的关系才实现的。

退休
罗兰的女儿莱恩长期在国外居住(包括她深爱的收养了几个孩子的阿尔巴尼亚),而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她一直和父母住在落基岭农场。由于她的自由写作生涯发展得很顺利,使她能够在欣欣向荣的股票市场成功地投资。
莱恩经济上的宽裕,使她能够更多地承担赡养年迈的父母的责任,同时她也为在阿尔巴尼亚和曼斯菲尔德“收养”的几个年轻人提供接受大学教育的资助。莱恩接管了父母早年建造的农舍,还建了一座漂亮的现代化的房子作为礼物送给他们。但是,当几年后莱恩离开农场,罗兰夫妇因为想念自己亲手建造的屋子,又搬了回去,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到20年代末,他们大大缩减了农业经营,罗兰也从密苏里州《田园生活者》杂志和农业贷款协会辞职。这时阿曼乐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自如地管理农场。他们雇人住在莱恩建起的房子里,帮忙照顾其余的农场工作。
他们的退休生活似乎是舒适无忧的,而到1929年,股市大崩溃摧毁了他们一家的投资。夫妻二人还拥有200英亩(0.8平方公里)的农场,但他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大部分积蓄都经由莱恩之手去投资了。现实是严酷的,莱恩必须在市场低迷的状态下写出更多的作品去出售,以使她能继续承担她所肩负的经济责任。罗兰夫妇也把莱恩看作是主要的经济支柱,依靠她来生活。
1930年,罗兰完成了她关于拓荒时代的童年故事的自传手稿,并征求女儿莱恩的意见。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以及1924年母亲的去世,1928年姐姐玛丽的去世,似乎都在督促她记录下关于“拓荒女孩”的“生命故事”的记忆。她也重新点燃了用写作来赚取一些收入的希望。她的第一部书的最初题目叫《当奶奶还是小女孩的时候》,也就是后来的《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这部书取得成功以后,罗兰继续写作。妹妹琳琳与她一起分享童年时代的记忆,给她以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合作完成“小木屋”丛书
莱恩在其母亲著名的“小木屋”系列丛书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围绕着这个问题有一些争论。一些人认为罗兰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写作天才”,她主要依靠女儿的鼓励以及女儿与出版商和文学经纪人之间的联系。另一些人主张莱恩拿到母亲每一部未经润色的粗糙手稿,然后把它们一一(并默默地)加工成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系列丛书。
事实可能介于这两者之间:在写作“小木屋”丛书20多年前,罗兰作为一名农村新闻记者和随笔作家就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而莱恩作为一名编辑和作家的超凡写作才能也是毋庸置疑的。
现有的证据(包括双方关于该系列图书写作进展的通信,莱恩内容广泛的个人日记以及罗兰以第一人称写作的手稿)都揭示出她们之间存在着共同协作的关系。我们由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罗兰的优点在于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讲故事的人,而莱恩则在戏剧节奏和营造冲突的文学构思上具有杰出的才能,这两个天才而富有主见的女人合作的结果是丰硕的。事实上,合作在两个方面起了作用:莱恩最成功的小说中的两部——《让飓风咆哮》(1932)和《自由的土地》(1938),是与“小木屋”系列书籍同时写作的,基本上是以成人的视角重述了英格斯和怀德两家的故事。她们的合作也给洛基岭农场带来了收入,弥补了她们在股市中的投资损失。简单地说就是:如果罗兰不写这套书,它们就不会存在,因为莱恩根本没有兴趣写她认为是所谓“青少年”的东西;但是如果不是莱恩修订这套书,它们就决不可能被出版,更别说成为名著了。自1931年《大森林里的小木屋》首次出版之后,这些书不断重印,并被翻译为40种文字。
虽然曾有人提出过罗兰和女儿合作的问题,但从来没有人公开讨论过。罗兰的第一次也是最少的一次版税,是从哈珀出版社领到的500美元,相当于2007年的7300美元。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小木屋”丛书的版税给罗兰夫妇带来了稳定而逐步增长的可观收入,这是两个人结婚50年来从未有过的。各种荣誉、大量读者的信件以及赞誉都给予了罗兰·英格斯·怀德。罗斯·怀德·莱恩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和短篇故事也代表了她文学创作的巅峰。她的名字被显著地印在发表她的小说和文章的杂志封面上。《星期六晚邮报》支付她30000美元(约相当于2007年的40万美元)连载她的畅销小说《自由的土地》,而此时《让飓风咆哮》的销量也在海伦·海耶斯主演的广播剧播出后稳步增长。如今这部书仍以《青年拓荒者》的名字在重印。

作者的荣誉
20世纪30年代末期,莱恩离开了落基岭农场,在得克萨斯州的哈灵根和康涅狄格州的丹伯里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她最终停止了小说创作,把她的余生花在写作和推广她的个人自由的哲学思想上。她成为20世纪中期美国较有影响的自由主义者之一。这些年来,罗兰和丈夫经常独自居住在落基岭农场。周围大部分土地(包括莱恩为她们建造的石头房子在内的财产)已经卖掉了,但仍保留一些家畜,照料花圃和菜园。几乎每天都有一群群的读者来拜访,渴望见到“小木屋”故事中的“罗兰”。罗兰夫妇独自生活,经济上毫无后顾之忧。1949年,阿曼乐去世,享年92岁。罗兰非常悲痛,但决心要独立生活,并留在农场,拒绝了莱恩让母亲与她在康涅狄格长期生活的请求。在接下来的8年里,她独自生活,由邻居和朋友照顾,这些人无法相信他们的“怀德夫人”就是闻名世界的大作家。在曼斯菲尔德,大家都认识她。她会让司机定期送她去镇上、去教堂或访问朋友。那时的她还与编辑、读者和朋友频繁地通信。
在20世纪50年代,莱恩经常回到密苏里陪母亲过冬。有一次,罗兰飞往康涅狄格去探望莱恩。在1956年秋天,莱恩到曼斯菲尔德过感恩节,发现她89岁的母亲患上了尚未确诊的糖尿病和心脏衰弱,病得很厉害。在医院住了几个星期后,情况似乎有所改善,使罗兰能够在圣诞节第二天回到家中。不过她年纪太大,病得又重,从那以后身体状况迅速变差。但罗兰的精神极其坚韧,就像一个回到校园的孩子。她曾经对许多人说她要活到90岁,“因为阿曼乐活过90岁”。她没有食言。1957年2月10日,90岁的生日刚刚过了三天,在曼斯菲尔德的农舍里,罗兰·英格斯·怀德于睡梦中去世。
随着1957年罗兰的去世,洛基岭农场的使用权又回到了之前购买周围土地的农民手里。当地居民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社团买下这里的房子和土地,为了作博物馆用。莱恩认识到房子是比书籍更好的纪念地,她相信建一座博物馆会吸引人们长期关注母亲的那些书。她捐款买房子,建起博物馆,愿意每年捐很多钱来进行维护,并拿出家里的许多物品。这个博物馆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每年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曼斯菲尔德。
按照罗兰的遗愿,莱恩只在她有生之年继承“小木屋”丛书的著作权,在她去世后著作权交给曼斯菲尔德图书馆。1968年莱恩去世后,她的继承人罗杰·麦克布赖德获得了版权。麦克布赖德是莱恩非正式收养的孙子,同时也是她的经纪人、律师和继承人。麦克布赖德的所有行为显然得到了莱恩的批准。事实上,根据莱恩的要求,在罗兰和莱恩去世几十年后,当“小木屋”丛书中每一本书以及她自己的文学作品的最初版权过期时,这些书的版权又都以麦克布赖德的名字获得了延期。
麦克布赖德1995年去世后出现了争论。当时密苏里州曼斯菲尔德科赖特县图书馆罗兰·英格斯·怀德分馆(罗兰帮助建立)决定要回“小木屋”丛书的版权。随后的法庭审理采取的是不公开的形式,但麦克布赖德的继承人保留了著作权。图书馆也获得了足够的援助,开始谋划建造一座新建筑。
这些年来,“小木屋”丛书越来越受到欢迎,缔造了数百万美元的销售数量,还有后续的系列丛书(有些是由麦克布赖德和他的女儿写的),以及长期播出的由迈克尔·兰登主演的电视节目。在电视系列剧中,罗兰·英格斯·怀德先后由梅丽莎·吉尔伯特(1974至1984年),梅雷迪斯·门罗(1997年和1998年)和凯尔·查瓦里亚(2005年在电视连续剧)扮演。
罗兰曾经说过,她写这些书的首要原因是她想为今天的孩子保留下她童年的故事,帮助他们了解在她那个时代美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1993年,罗兰跻身密苏里名人堂,她的半身青铜塑像永久陈列于密苏里州议会大厦圆形大厅。
2006年,罗兰的名字载入密苏里州曼斯菲尔德星光大道,大卫·英格斯——罗兰的一位亲属,参加了庆祝仪式。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40 理由 收起
chjunxia + 20 感谢你!
qinbaoba + 20
3364 查看 11 收藏帖子 (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anzi.wang

    2011-10-24 17:19:09 使用道具

    我一直以为农庄男孩说的就是罗拉的丈夫小时候,看来很多情节说的是她家自己。
    这一套小说从一开始的美丽童年,一直写到成年之后生活的艰辛,真的是很好的一部作品。
    野丫头凯蒂、海蒂的天空、小妇人、莎拉的勇气等等都是类似的题材。
    18、19世纪的美国确实是一个展示个人主义的国度。
  • scdoudou

    2011-11-23 10:41:51 使用道具

    谢谢介绍,这部小说孩子和我都很喜欢
  • happysophie

    2011-12-16 09:10:13 使用道具

    我也买了全套。
    女儿太喜欢看了,我也喜欢看,并在女儿的要求下,将《快乐的金色年代》及《新婚四年》。
  • yanzi.wang

    2011-12-16 09:22:50 使用道具

    罗拉65岁才开始写这系列小说,说明心态是非常的年轻和童真的。
    后来亚尔曼死了,罗拉伤心欲绝,就放弃了写书。
    后来罗拉的女儿rose去世之后,家人整理她的遗物发现了新婚四年的手稿,
    因此那个小本非常的薄。

    挺可惜的。

    但是,虽然生活艰辛,人家都是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在最寒冷黑暗的日子里也有音乐和快乐。
    我就不怎么喜欢看国内的一些巨著,都苦巴巴的,恨不得就死了算了。
    从中学时候我就不喜欢看中国人写的书。现在也是如此。
    这算是崇洋媚外了不?

    我真希望自己修养再高一点,能够站在全人类的视角去看问题。
  • 饶紫柔

    2011-12-16 09:25:04 使用道具

    遗憾的是,汉声版本的那套没收齐。
  • 初夏

    2011-12-16 20:44:36 使用道具

    买了一套,非常,非常喜欢,在作者朴素的,温暖的描述中,伴着她一起成长
  • chjunxia

    2011-12-18 21:32:46 使用道具

    正搜索小木屋资料,谢谢分享!
  • 红尘》骆驼

    2011-12-21 08:01:05 使用道具

    在那么艰苦的岁月中,心中的阳光依旧灿烂,无比温馨的家的氛围 非常喜欢这套书。
  • 鸵鸟爱沙子

    2012-4-11 09:57:07 使用道具

    学习了,我也搜小木屋看看
  • liuliz

    2012-4-13 12:14:34 使用道具

    很经典的一套书,谢谢分享。
  • William@linda

    2012-4-24 08:29:55 使用道具

    等孩子大点也去收这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