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周日带依依和苒苒去儿童博物馆时,一个小朋友在两位家长帮助下占住了小卖部游戏室里的绝大多数蔬果模型,家长在旁边护着让小朋友使用模型称。小朋友以及小朋友的家长严密的护住那个称量的小柜台,不许依依和苒苒再靠近,却没有注意到他们其实是抢了依依和苒苒的位置,他们来这个游戏室之前依依和苒苒已经在那里玩了。我和苒苒妈都站在远处不说话,因为孩子并没有向我们求助,因为其它体验项目还很多,不是必须要完成这一项才能开始下一项。    我悄悄地对苒苒妈妈说:“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好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他们自己的行为在孩子幼年的心灵里种下了什么。”

    小时候亲身给孩子示范着霸道无理、目无他人,怎么能期望孩子长大了成为谦和有礼、广受欢迎的人呢?

    许多儿童教育专家讨论打孩子和惩罚孩子的问题,我觉得这些手段问题不是关键问题,打孩子是因为孩子的原因,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惩罚孩子时明确告诉孩子惩罚的原因,采取适度的惩罚,未见得不可以。我知道我这么写有一定的危险性,危险性在于很多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和对待他人(包括孩子)的态度区分开来,孩子往往成为这部分家长的出气筒。
    关键中的关键是采取该手段的原因。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明确的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受鼓励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受鼓励的。像上文写到的这个孩子家长,如果是回答问题,她们一定说她们想要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仁爱、谦和、正直、诚信的广受欢迎的人,可是当她们看见自己孩子把别的孩子挤走时脸上露出的笑容却是在鼓励孩子做一个霸道的不讲理的人,并亲身示范着那霸道不讲理的行为。
    孩子的道德观念是在日复一日的行为中慢慢内化到内心的。孩子是很敏感的,或者通过试探,知道什么行为是被家长鼓励的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什么行为是被批评的。我们对孩子的日常行为的态度,鼓励、禁止、批评都是向孩子灌输道德观念的手段,也是真正能起到作用的部分。无论我们用多么动听的语言向孩子强调多少遍“要分享”“要谦和”“要仁爱”“要善良”“要尊老爱幼”,当我们的语言和实际行动冲突的时候,孩子接收到的绝对是家长实际行动中隐含的道德观念。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照射出我们的内心。
教育观点
3089 查看 13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欢乐chylli

    2011-10-24 21:56:44 使用道具

    你多虑了,说不定人家家长就只怕孩子不霸道呢,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 清风过山岗

    2011-10-24 22:01:32 使用道具

    孩子的公共游戏场所,大人在旁边把持着,这说不过去
  • xingainian2010

    2011-10-24 22:09:32 使用道具

    这样的家长,孩子说不定长大了会很懦弱哦,因为家长做的太多了,孩子没有锻炼的机会了
  • dq20124

    2011-10-24 22:09:37 使用道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干年后见分晓。
  • 维尼

    2011-10-24 22:11:3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维尼 于 2011-10-24 22:15 编辑

    可是你们不干预的行为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这种做法是对的,被认可的。

    他们是不道德的行为,你们是纵容不道德的行为。孩子没反应,是因为孩子目前还无法识别,可是在你的观点里他们的行为是错的,但你并没有传达给孩子。
  • 两只猪妈

    2011-10-24 22:12:13 使用道具

    呵呵 这种事常常看到 尤为甚者是一些带孩子的老奶奶们   霸住公园的游乐设备就不放~!
  • 我行我法

    2011-10-24 22:58:19 使用道具

    绿袖子 发表于 2011-10-24 22:00
    同意楼主的观点。每个人心中对于“仁爱、谦和、正直、诚信”的定义是不同的。那些爸爸妈妈是按照他理解的“ ...

    其实善恶的标准是什么?立场角度不同而已,或者某一时期某一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持的立场。我同意绿袖子的说法,但可以说的更广,其实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包括我们眼中的恶人,或者别人眼中的我们。
  • shellybruce

    楼主 2011-10-25 10:47:38 使用道具

    维尼 发表于 2011-10-24 22:11
    可是你们不干预的行为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这种做法是对的,被认可的。

    他们是不道德的行为,你们是纵容不 ...

    我觉得我的孩子更主要的是模仿我,而不是别人,而且身教重于言传。

    我确实考虑过制止那些霸道,当我的孩子再长大一些,当遵守秩序和尊重别人深化到她的内心,我才讲解和示范维护秩序给她。

    我如果批评对方家长,对方家长很可能开始呱躁的争吵,这可能给双方的孩子,甚至其他区域里正玩得孩子带来更不好的影响,3岁多的娃还基本不会理性的思考问题。而且这种家长很多,你随便去哪个儿童游乐场都能碰到一两个。我这次写出这家,只是做个例子。自己家里不争吵,也不能让孩子觉得妈妈出门老是要和别人争吵的。
  • shellybruce

    楼主 2011-10-25 10:49:07 使用道具

    两只猪妈 发表于 2011-10-24 22:12
    呵呵 这种事常常看到 尤为甚者是一些带孩子的老奶奶们   霸住公园的游乐设备就不放~!

    如果你批评她们,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会和你争吵。
  • shellybruce

    楼主 2011-10-25 11:05:23 使用道具

    绿袖子 发表于 2011-10-24 22:00
    同意楼主的观点。每个人心中对于“仁爱、谦和、正直、诚信”的定义是不同的。那些爸爸妈妈是按照他理解的“ ...

    是的,有一部分是你说的这样的。
    也有一部分家长可能更担心孩子将来不够强悍,担心孩子吃小亏。而一部分家长觉得孩子的品性更重要。
    困难在于,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够强悍、不够霸道,又希望孩子处处受欢迎。这个很难。

    希望家长明白自己的身教和自己的期望之间的关系。
    生活中这种人很多,妻子明明希望和丈夫白头偕老,希望丈夫意识到自己的好,希望丈夫意识到自己对他的重视,采用的却是到处数落攻击丈夫缺点的方式,数落丈夫如何如何对不起自己,或者丈夫的妈妈如何如何对不起自己,这样的数落和絮叨往往演变成大吵一场,结果越吵人心越散。

    其实这样的家长中有一部分并不是什么多坏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和朋友相处自己还是可以吃点小亏的,他们觉得和朋友相处融洽更重要,但是每当他们带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孩子看的高于一切,觉得世间的一切都应该给他们的孩子让路。或许你听到过这样的感慨,一对谦和的父母怎么生出那么霸道的孩子?这个孩子的脾气怎么那么不像她/他家长辈?等孩子长大了,很难融入集体,父母又苦恼的不行。其实一点都不奇怪,他们的父母很可能就是这样的。(此处也指代祖父母,就是和孩子亲子关系最密切的人。)
    我写此文是特地写给那些家长的,提醒他们注意自己想要的和自己示范的是不是一回事。
  • growingtree

    2011-10-25 11:08:2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growingtree 于 2011-10-25 11:10 编辑

    这事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公共资源就是唐僧肉
  • icybai

    2011-10-25 11:55:58 使用道具

    如果孩子们想玩那个游戏室,而那两家长不让进,或者那孩子不让进,这时你们再出面为好,否则,孩子们有别的乐趣,也不稀罕那个,倒未必上去理论,我以为,凡事灵活掌握,不惹事,不怕事。
  • ladderme

    2011-11-1 03:43:49 使用道具

    是啊,家长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