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魉乎豆 于 2011-10-30 23:47 编辑
今天带豆去爱乐游玩,小小的爱乐游里,是很多家庭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的缩影;
在看了钱文忠老师老师的"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后,一直感慨颇多,这个沉着的话题,是我们无法避忌的;
中国的孩子一向是穿的多,爱乐游里面很热,但是仍然可以发现穿着毛衣,毛衣背心,厚棉毛衫裤的孩子...也有孩子脱的只剩棉毛内衣裤在那里玩;这说明这些孩子在室外或者离开爱乐游的时候要穿更多的衣服......
社区里有一日本人小区,他们的孩子,在冬天都穿的很少;昨天去日本小区里的超市买东西,看到日本孩子穿的是七分裤,T恤+薄外套....
同样是家长,我们担心的是冻着孩子,冷到了要生病的.....
常年在日本的朋友告诉我,孩子穿衣要比大人少一季,或者至少少一件,因为孩子是好动的,热量大.....
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呢?
抗寒耐冻的能力,免疫力,体质,意志力.......
请参考少年足球0-15输给俄罗斯小朋友的案例;
借着爱的名义,有多少无知的隐患啊!
另一场景,爱乐游里只有2个荡秋千,往往是孩子们很喜欢的;
总有孩子霸在那里不肯走;豆好不容易觅到一空位,去潇洒荡一回,来了个外婆,和豆开始商量:"小朋友,能不能让给我们坐啊?"
鉴于豆是不太善于争抢的孩子,我特意观察事态,看他们怎么互动;豆沉默......(额...),而这个外婆的外孙却在旁边玩别的玩具,没点心思是要玩秋千的;外婆又来了:"给我们坐一下么,一会儿再让你坐..."外婆一边还忙着招呼外孙快来荡秋千;不幸的是豆和她外孙都不鸟她;外婆只好又说:"那么,我在这里替你排队哦,你一会儿来哦..""小朋友,你玩好轮到我们的哦!".........
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
替他交涉,替他摆平困难,替他排队,替他铺好铺平所有要前进的路?
那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让孩子做什么呢?
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个案;并且每天在不同家庭不断上演着;
我们民族的未来要交给这样的后代吗?
至少我要深思反省;
因为我要我的孩子能在困境中生存,能自己直面困难和挫折,能和别人协作互助,能有健康的体魄以及独自处理困难的能力.....
我想我能做的,是放手~
该贴已经同步到 魉乎豆的微博
穿的少的孩子,家里暖和,出门就私家车,当然不需要穿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