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我们都知道,饿了吃的东西,是非常香的。而精神“饥饿”时吃的“粮食”,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也是特别有益处的。
    尊重孩子的天性——“有奶便是娘”
    宝宝出生后被放到妈妈怀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寻找乳房,吃奶,真是奇妙极了。吃是一种本能,也是孩子感受和认识世界的第一个途径。
    记得儿子开口说话的时候,每次吃东西,都要问:“是什么?”再大一点儿,就问“为什么呀?”比如吃豌豆米烘蛋饼,他会问,豌豆是怎么长出来的呀?我答不出来。
    我老老实实地说:“妈妈也不知道为什么,咱们一起找找看吧。”我找出来厚厚的《自然百科图典》,这本书图文并茂,从种下种子念起,到花粉授精,直到长成豆荚,在荚里排成一排,有形象的剖面图,有形象的讲解,儿子在明白它的整个长大过程后,感到这种食物来到他身边,需要那么漫长的时间,他吃得很珍惜,很香,也不浪费。
    最初对于食物的好奇,引导着孩子认识这个世界,使他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更多问题。
    这本图典,是他小时候翻看频率最高的,很重。他每次从书架上抱到床上,都会说好重好重。每次他抱着它,歪歪扭扭走向床边,我都提心吊胆,怕他抱不住掉下来,砸到他的脚。可是这本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很沉重的书,却为他打开了一扇认知世界的大门。
    从书里,孩子知道了,小馒头是小麦变的,鸡蛋是母鸡生的,哪些绿色的植物可以吃……他从自己常吃的食物开始认识这个世界:花鸟鱼虫,恐龙的灭绝,动物的进化,植物的生长发育……他后来有问题喜欢翻书翻大辞典,这都要归功于那本图典对他儿时的启蒙。
    从两岁起一直到上小学前,孩子都特别喜欢问问题。对于他的问题,我是每问必答,答不出来的,就去书里找,辞典里找。
    我们喜欢旅行,旅行前,先在地图上直观地认识目的地,再在网上查看当地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然后再去实地体验,收获更多知识。
    《自然百科图典》后来被翻得快散了,又用双面胶带胶好。当时还有一套碟叫《蓝猫淘气三千问》,相当于《十万个为什么》,儿子爱不释手,看得废寝忘食。后来他再提问,我们答不上来时,他就会去翻书。
    可以说,儿子爱上阅读,和我们当初认真对待他提出的任何问题有很大关系。
    孩子一边吃东西一边问“是什么”的时候,不但是他的胃想要吃东西,他的大脑此时也正有吸收精神营养的动机。家长这时候就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并善于抓住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引导,孩子会迅速吸收这个营养,解除困惑,很快掌握大量知识。
    有一位家长,女儿喜欢吃丝瓜。从女儿问丝瓜从哪来的时候起,她就开始带着女儿先在书里找,又带着女儿到菜市场,和她一起认识丝瓜,还让女儿亲手和她一起做丝瓜馅儿的饺子,最后才把“丝瓜”这两个字写出来。
    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家长逼着孩子认字了,而是她对丝瓜有了全面、实际的了解之后,非常想知道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有了学习的动机。家长抓住这个时机,顺理成章地就让孩子认识了这两个字。
    如此引申开去,怎么可能没有效果呢?
    孩子常常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为什么”,家长如果不予解答,孩子也不会追着问,而是马上跳到了其他问题上,注意力转移了。
    这些看起来很不经意的“为什么”,家长如果不认真回答,或者说:“乖,吃了饭再说!”那你就错过了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黄金时机。
    这个一闪而过的疑问,看起来忘掉了,实际上却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留了下来,在很微妙的心理层面上,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就像他饿了,你却随手递给他一个无关紧要的玩具一样,孩子会感到你不重视他,几次尝试后,他会减少或者不再问你问题。
    父母在孩子有求知欲的时候,没有及时给出答案,对孩子的提问一带而过。在孩子想玩的时候又强制孩子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这就好像不想吃饭时,硬要他吃一样,真正吸收的极其有限。一些家长,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哪里的课外班好,不惜花大价钱送孩子到各种兴趣班学习,却忽略了身边如此宝贵的随机教育,实在是很可惜。
    真正能让孩子学习到知识、培养兴趣的地方,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名师辅导班”“课外兴趣班”,而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所以,在孩子第一次问出“大白菜是哪里来的”这类大人看来极稀松平常的问题时,请放下手头忙碌的事情,面对着孩子,认真回答他,不懂的,就和他一起寻找答案。这是成本最低又最见效的学习机会,是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的最宝贵时机。

摘自《做母亲是门艺术》





教育观点
1999 查看 6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B0909卓卓妈

    2011-11-6 22:37:58 使用道具

    学习了,孩子快到这阶段了.真是受益非浅
  • hb可可2007

    2011-11-6 22:43:09 使用道具

    很受教育。一直等着楼主的数学启蒙教育经验谈呢。热切盼望中。
  • melindamay

    2011-11-7 09:04:02 使用道具

    嗯,说的不错
  • Lancel

    2011-11-8 12:24:07 使用道具

    我们需要花时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成长。认真对待思考孩子的提出的问题。他们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呀。
  • IloveQ

    2011-11-10 11:02:45 使用道具

    学习了,多关注孩子内化的过程。
  • flora602

    2011-11-10 12:19:04 使用道具

    要好好保护宝宝的好奇心,这些都是对知识的渴望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