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发表回复
楼主 2010-11-10 09:08:36 使用道具
2010-11-10 09:16:18 使用道具
2010-11-10 09:20:03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1-10 09:26:16 使用道具
2010-11-10 09:40:23 使用道具
2010-11-10 09:49:30 使用道具
2010-11-10 10:10:47 使用道具
2010-11-10 10:15:56 使用道具
2010-11-10 10:15:59 使用道具
2010-11-10 10:30:07 使用道具
2010-11-10 10:44:00 使用道具
2010-11-10 12:51:20 使用道具
2010-11-10 20:53:14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1-11 10:04:36 使用道具
2010-11-11 10:34:55 使用道具
2010-11-11 11:29:25 使用道具
2010-11-11 16:52:26 使用道具
2010-11-11 22:16:50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1-12 08:46:12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1-12 08:47:16 使用道具
2010-11-12 14:50:04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1-12 15:31:18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1-12 15:32:56 使用道具
2010-11-12 21:07:12 使用道具
2010-11-13 16:30:50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1-13 22:05:37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1-13 22:06:45 使用道具
2010-11-13 23:41:07 使用道具
2010-11-14 07:28:40 使用道具
帖子 241354
你和孩子的感情也需要保鲜
一个女孩子的妈妈打电话来,我们一聊就是二十多分钟。
这是一个让外人看着很幸福的妈妈。这位妈妈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甘心成为了一位家庭主妇,就是为了能陪着女儿在郑州学习。她的女儿一直都很优秀,仅从我这两个月的观察来看,是一个性格开朗、成绩好、个性强的女生。我很喜欢这个女孩儿,毫不吝啬地表扬她,也给她开玩笑甚至起外号:“她不是老是考九十九分吗?那就叫她九九好啦!”
其实,她和妈妈的关系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融洽。
妈妈绝对是个好妈妈。我们可以想象她的孤单、寂寞……她放弃的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她离开了家乡,离开她的朋友,也离开了自己曾经的荣耀。一切为了女儿。
不过,因此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对女儿的过分关注和期望,在正处青春期的女孩儿看来,反而成为了一种甜蜜的负担。
我了解到,她们这一对儿母女俩啊,共同话题不多,小的摩擦倒不少。
这是为什么?
沟通诚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沟通的基础是什么。
如果你总是把孩子当成孩子——当成你可以任意宠着任意塑造乃至任意支配的孩子,那么,就总难真的“通”起来。中医上讲,通而不痛,痛而不通。我以为,用在人际交往上,也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很让人担忧的。
我说,您应该真正尊重和信任孩子,避免在非原则的问题上同孩子发生冲突,要求大同而存小异。
她说,那,不就是对孩子百依百顺了吗?那怎么能行!
怎么不行?
作为老师,我的切身体会,是“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只有喜欢了你,才会相信和认同你的一切,才能真正跟你学知识也学做人。否则,哪怕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哪怕你品质高洁一尘不染,孩子不喜欢你,全部是零。
那么,作为父母呢?
不要以为因为你是孩子的父母了,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你从而对你信服,那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正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来讲,他们对于父母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是的,小时候的他们对父母是那样的崇拜和信服,哪怕是最顽皮的孩子。可是,在这个时期的他们呢?
想想我们自己是怎么长大的吧。
所以,我认为此时的父母应该重新培养和孩子的感情。
再忙,也要大大方方地拿出时间拿出精力来同孩子在一起。特别是在对孩子重要的日子里,是一定要和他在一起的。
给孩子以安全的氛围,让孩子觉得和你说什么都会得到你的认同。
尊重孩子的意见,耐心倾听并虚心接受。
别张口闭口只有学习怎么样有没有受到老师表扬或者批评的问题可以问,他们已经听了很多年,耳朵长茧,心生不满。
不要埋怨孩子不理解你的苦心,想想你是否真的懂孩子的心。
是的,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是我们要真心实意地表现出你愿意缩短这样的距离。
不要对孩子管得太多,连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一定要指手画脚要孩子言听计从。实际上你穿什么衣服都可以听孩子的参谋。
孩子大了,但是他们还需要你的拥抱和耳语。
接受他的朋友,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欣赏他们就像你的孩子所欣赏的。
给孩子做表率,从每一个处世的细节做起。
有时候不用说很多话,听,就足够了。发自内心的微笑或者悲伤,和孩子同悲同喜,心就近了。
找找和孩子的共同话题,能找到的。
有些幽默感,哪怕是孩子气的。
外松内紧。
挂电话的时候,媳妇笑我,你现在侃侃而谈,看将来怎么教育你的宝贝女儿。
我希望我能做好。
所有的父母,只要我们以睿智的眼光、尊重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更重要的是以毫不冲淡的爱的眼光看着我们的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这份爱,永远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