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mbluet 于 2011-11-22 11:13 编辑
晚上做完作业吃完饭,还有一个多小时,儿子和爸爸玩“田忌赛马”。玩法很简单,就是每人抓五张牌,比谁的大谁的小,超过3张大的人就赢。爸爸说主要是看儿子能不能学会田忌的方法,劣马对好马,好马对中马,中马对劣马。还看儿子能不能承受失败和挑战,失败就是输牌,输得起才会有好的心态;挑战就是输牌的人要做赢牌的人出的题目。妈妈的任务就是在旁边看他们玩,似乎有了我这个观众,他们玩得更起劲,偶尔妈妈帮出一下题。
妈妈出了一道题:
猎人家到猎场共9千米,猎人走出3千米的时候,想起忘了带猎枪,就回家去拿,那最后猎人到猎场总共走了几千米?
轮到儿子出题时,他出:
猎人家离猎场8千米,猎人走到6千米的时候,发现猎枪丢在了2千米的地方,猎人回去拿,最后猎人到猎场总共走了几千米?
我和爸爸相对而笑,太有创意了。接下来又轮到儿子出题,让我们更加刮目相看。他的题是:
猎人家离猎场8千米,猎人走到6千米的时候,发现猎狗在2千米的地方没跟上,猎人回去找猎狗,猎人找到猎狗时,猎狗已经追了1千米,最后猎人到猎场总共走了几千米?
我和爸爸画了一下图,费了一些周章才算出答案。
洗澡的时候,儿子又补充了一道题:
猎人家离猎场8千米,猎人走到6千米的时候,发现猎狗在2千米的地方没跟上,猎人回去找猎狗,猎人找到猎狗时,猎狗已经往家跑了1千米,最后猎人到猎场总共走了几千米?
儿子出完题,自己并做不出来,但他那种潜在的逻辑性确实让人叹服,也许孩子就是这样,会模仿大人,而在模仿中又善于加入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