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学生阅读功利化,正在呈不容乐观的形势蔓延。
  “家长总问我们,阅读有什么效果?从中能让孩子认识多少字,能在考试的阅读题中拿多少分,能对写作文有多大帮助?”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副校长蓝琼说。
  蓝琼所说的现象并非个别。据某阅读研究机构对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在读过课外读物的4-6年级小学生中,有六成(59.6%)的学生是为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乐趣”,有近八成(78.0%)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学习水平”而进行课外阅读。调查认为,小学生课外阅读呈现功利化倾向,为提高学习水平而阅读的小学生多于为乐趣而阅读的小学生。学生阅读为何会功利化,又如何去功利化呢?

  阅读观念存在误区
  在蓝琼看来,小学生阅读功利化,主要在于家长和部分老师的导向有误。北师大奥小在学生中推广阅读已经3年,起初,这一工作并不顺利。
  “一些家长说,让孩子读这么多书,对成绩提高有帮助吗?有的家长拿着孩子的作业本说,对做题也没什么帮助啊。部分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蓝琼说。“其实,阅读就像吃饭一样,是人的一种自然需求,但是,人们总是认为要有一定的功用才行,他们不认为孩子在阅读上是可以有娱乐的,这是一个误区。”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又一次强调这句他在很多场合说过的话,近年来,朱永新热心推广阅读,多次在“两会”上就此建言献策。
  朱永新认为,小学生阅读功利化,在于人们对阅读之于小学生的意义认识不充分。“我曾经说过,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对于人的精神成长而言,学校教育就相当于母乳。学校把人类的最重要的知识,用比较科学的方式,整合成为适合儿童接受的形式和内容,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但是,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教科书教辅书不可能替代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就像母乳不可能伴随孩子终身。孩子需要自己的精神食粮,精神的成长依赖于阅读适合年龄发展的优秀作品。儿童的阅读有许多关键期。在生活的每一个时期,儿童都会产生不同的精神饥饿感,需要阅读不同的作品,一旦错过了关键期,精神上的缺失就比较难以弥补。这就是《学记》所说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小学阶段就是所有关键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

  阅读需要推广人引导
  那么,怎么改变当前小学生的阅读功利化现状?单纯呼吁并等待着人们的观念更新,显然行不通,必须有一两个可实际操作的方法才行。
  朱永新认为,建立阅读推广人制度,加强阅读引导,是关键。
  蓝琼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家长们选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家长要求很小的孩子读文学名著,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消化得了这些名著,对于一、二年级学生,绘本图画书最适合他们,三、四年级的学生,大字多图的桥梁书最适合他们,适合孩子年龄和心理成长的书,才能让他们感兴趣,也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精神。还有的家长偏好文学类书籍,事实上,对于男孩子来说,科普读物可能更适合他们。所以,要让孩子们读书不功利,有个好的阅读胃口,让阅读推广人发挥起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阅读推广人可以由老师担任,也可以由家长担任,还可以由一些热心阅读的社会人士担任。由他们把那些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能够点燃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好书介绍给孩子们,甚至到学校读给孩子们听。例如深圳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的三叶草故事家庭,就是由故事妈妈组成的团体,到学校把最好的书读给孩子们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北师大奥小3年来的阅读推广工作也取得了进展。“最初,家长们看到薄薄的一本绘本图画书要几十元一本,都说上面没几个字,还这么贵。但孩子喜欢,他们只能忍痛买了。闹得学校推荐图书倒像是推销图书。但现在,他们不仅认识到图画书的文学、美学价值,还认识到其对孩子思想和道德品质建立的重要性,他们自己跑到书店去买,然后拿到学校来推荐。老师们也有了很大改变,很多人在教学上不再唯教材是观,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都拓展了许多。”

   不可忽视的中学生阅读
  虽然采访围绕着小学生阅读进行,但是,被采访者也表达了对中学生阅读状况的深深担忧。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发现,很多中学生一说读了什么书,说出来的都是一串世界名著。“名著固然好,但真的那么合中学生的胃口吗?有些初一学生告诉我,他在读《战争与和平》,我真的很质疑他能读懂多少。”
  在他和蓝琼看来,不切实际地读“名书”,也是一种功利化的表现。
  于树泉做了个试验,拿来大部头的《平凡的世界》让初一学生读,“孩子们告诉我,他们读后很受感动,他们之前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的书。我认为,有些本土的,能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及其文化,了解自己所身处的社会和环境由何而来,了解自己的父辈兄长,了解中国人文化精神品质的作品,恰恰在被忽视。而中学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又是多么关键的时期,我们不能漠视这种情形。”
  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应试压力下,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考什么读什么,中学生的阅读几乎是在贫瘠与功利间游走。
  “有人说,现在的中学生太忙了,已经被大量的作业和题海压垮了,哪里有时间去读书呢?我们要充分重视这个现象。中学生,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是人一生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如果说小学生阅读更加需要教师和父母的引领的话,中学生已经开始自主自觉的阅读,开始形成自己的阅读兴趣,拥有自己的阅读领域,为今后选择学校和专业,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所以,中学生有没有形成阅读习惯和兴趣,有没有较强的欣赏与鉴别图书的能力,与他今后的学习品质和工作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朱永新说。

  建立学生阅读推荐书目
  蓝琼说,3年阅读推广的实践让学校认识到,学生阅读是存在线路图的:把适合的书推荐给学生——学生对书有兴趣——阅读习惯和品味建立。而习惯和品位一旦建立,功利化也就失去了阵地。
  当然,要让学生读到适合他们的书,与阅读推广人并行的,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推荐书目。“据了解,我国每年新出版图书30万种左右,其中少儿读物约4万种左右,常销书还有数十万种。在这浩如烟海的童书中,究竟哪些书最适合各年龄段孩子阅读?他们非常需要一个帮助他们选书的基础书目。”朱永新说。
  据了解,目前,新闻出版署每年都会发布推荐书目,同时,一些民间机构如朱永新发起成立的新阅读研究所,也在做相关工作。新阅读研究所今年已经发布了其研制出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为中小学生推荐图书,必须本着以下理念:一是关注作品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一般来说,真、善、美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最简练、最基本的价值。二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如此才能引导孩子真正热爱图书,但也并不完全以孩子的兴趣为转移,否则,可能导致孩子读书的随意性,鉴赏能力和阅读品位的降低,对那些单纯取悦和讨好他们的作品失去判断力。三是尊重市场的选择,对于市场认可的一些特别畅销书,要审慎地加以重视,切不可把市场放到第一位,如此可能导致庸俗和市侩,同时,把那些有质量但没有很好销量的好书推荐给孩子们。四是关注作品的趣味性,也关注作品中的形而上思考,真正伟大的童书,绝对不是简单地讲述一个让儿童感动的故事,在其背后往往有着人类最重要的话题,最高尚的智慧和最朴素的美德。五是突显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但也强调孩子作为未来世界公民所具有的现代观念。”朱永新说。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4 贝壳 +60 珍珠 +1 理由 收起
shunshun121 + 20 我很喜欢!
牧歌 + 1 入选每日话题奖
封疆大吏041010 + 20 好话题奖
jessiekissyou + 20
教育观点
7491 查看 84 收藏帖子 (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轻舞飞扬

    2011-11-24 08:41: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轻舞飞扬 于 2011-11-24 08:55 编辑

    偶家每天最起码有半小时阅读时间,有时一小时。自认是没有功利化的纯阅读。不过怎么平衡运动、阅读、作业、读经、英语之间的时间安排还是蛮头疼的,一个都不能少呀!
  • jojozjl

    2011-11-24 08:46:27 使用道具

    家长对于课外书的理解是得改变观念了
  • 宁静天空

    2011-11-24 08:49:02 使用道具

    那会看课外书都是背着父母看
  • happysophie

    2011-11-24 08:54:48 使用道具

    一般人都认为读那么多书有用吗?
    孩子姥爷,大学教授,年轻时喜爱阅读,看我给孩子买小说,总是说,看那么多书没用!书本知识学明白了吗?
    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已经很习惯用成绩来说明一切,对于起长期作用的阅读,根本不重视。
    这个就只能靠家长了。
    我对于孩子姥爷的提问,我说,孩子的阅读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她的理解能力,看看,她现在学习多轻松!
    我支持孩子阅读!家里还屯着不少读等着她去读呢!对于孩子来说,排遣无聊的重要方式是看书!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08:59:35 使用道具

    happysophie 发表于 2011-11-24 08:54
    一般人都认为读那么多书有用吗?
    孩子姥爷,大学教授,年轻时喜爱阅读,看我给孩子买小说,总是说,看那么 ...

    我对您家孩子姥爷的话是这样理解的:书要看,但是不是看的越多,就越能到达最理想的效果。要在孩子看的量的基础上,给他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些空间不能被看书的量全部占满。
  • 闪闪winnieshan

    2011-11-24 09:04:41 使用道具

    我想我们这一代妈妈会渐渐改变老旧的思想,但是正像轻舞飞扬说的,怎么来找好一个平衡的点。
    现在学校都疯了,幼儿园学小学知识,小学学初中,初中学高中,高中恨不得学大学,回过头来大学要回过头来重新教孩子们幼儿园最浅显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模式{:soso_e127:}
  • growingtree

    2011-11-24 09:05:05 使用道具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 封疆大吏041010

    2011-11-24 09:35:06 使用道具

    行隐 发表于 2011-11-24 08:59
    我对您家孩子姥爷的话是这样理解的:书要看,但是不是看的越多,就越能到达最理想的效果。要在孩子看的量 ...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就是这样。

    对于上了学的,姥爷的意思是,在学有余力(当然,这个时候指的是学校)的基础上的阅读。
    你看看这位同学的头像下方,都7岁多了。姥爷担心的是学校的跟不上,反而给孩子带来的不自信(因为,在国内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是孩子的社会活动场所,孩子更希望得到小社会的认可)而导致的(可能)厌烦情绪,但是往往家长误认为是对阅读不感兴趣——这个最可怕的。

    警钟长鸣:厌烦情绪≠不感兴趣

  • 米娅

    2011-11-24 09:46:26 使用道具

    其实也很迷茫,但是孩子很喜欢阅读就一直坚持下来。目前好处是孩子作文和阅读理解不错,不爱看那些漫画书,绘本和父与子这样的漫画还是喜欢的。
  • 封疆大吏041010

    2011-11-24 10:18:26 使用道具

    要想宣传阅读,这讲得太深奥了~~~~~啥,阅读推广人;啥,猪XX说;啥,学校;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类的罗嗦的话。

    最简单的宣传,跟一日三餐一样,阅读也是如此。
    最被忽视的——阅读后的交流。
    比如中学生,跟平时(现实生活的)聊明星啥啥的一样;比如女性,(以我生活为例哈),不聊些张家长李家短,少聊外表——这个“少”字,是腾出空间聊阅读——这个书籍可以是孩子看过的,也可以是自己看过的。

    生活需要平衡。失衡,也同样可以过日子,那么请不要过多纠结。

    功利,这个词语,我做了孩子的母亲,才认识这个词语;功利,孩子上了一年级,我才理解;这方面的功利,是N多家长们无形中推动了功利的“前进”——几乎异口同声(我有时候也会)的类似地说:“是社会逼的。”

    我支持孩子阅读!让阅读后的交流成为日常生活话题之一。
  • 千眠

    2011-11-24 10:42:37 使用道具

    做人根本就不能假清高,读书生活,本身有很多功利的地方,可读书本身就是好事情,例如阅读,例如做阅读题,看多了总不是坏事,因为如今社会太多诱惑和选择,读书基本上还是个好选择。

    最近女儿在做窦桂梅的阅读,每一篇文章下面,都要求孩子做深层次思考,才能回答一些问题,我觉得能引导孩子思考就是好事情,至于做阅读是不是为了好成绩,我觉得,这不是双赢的问题吗?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11:50:14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1-24 10:42
    做人根本就不能假清高,读书生活,本身有很多功利的地方,可读书本身就是好事情,例如阅读,例如做阅读题, ...

    感觉,您看这文章的时候,挺激动的。不妨静下心来看看,文章所提出的观点真的和你的理念相左吗?我看过您的一些帖子,我认为您日常做的,其实和这文章里提出的一些观点挺吻合的。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11:50:42 使用道具

    封疆大吏041010 发表于 2011-11-24 10:18
    要想宣传阅读,这讲得太深奥了~~~~~啥,阅读推广人;啥,猪XX说;啥,学校;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

    这文章没有不支持孩子的阅读啊!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11:54:24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1-24 10:42
    做人根本就不能假清高,读书生活,本身有很多功利的地方,可读书本身就是好事情,例如阅读,例如做阅读题, ...

    说的没错。但是功利心要适度。呵呵。
  • 果子的妈妈

    2011-11-24 11:57:51 使用道具

    给孩子自己想看的书
  • 千眠

    2011-11-24 12:00:28 使用道具

    我很小的时候,也读过战争与和平,读的时候特别有趣,因为记不住这些人的名字和关系,我还自己做了个书签,帮助自己看,原因是无聊,那时候,假期基本就是关在家里,没什么可做的事情,于是就看了;

    当时明白也好不明白其实也没关系了,初中期间我读了很多大部头名著,最好的好处是那时候的记忆力比现在好多了,记住的内容在后来的生活中慢慢就体会了,明白了;

    所以,我是对这篇文章的很多观点和判断不以为然的,不管孩子用什么理由和原因去读这些书,总归读书的本身不是坏事,现在不懂,就不许以后懂,动不动批评人家的目的势利,真是读书人的坏毛病。
  • 三色堇的一年

    2011-11-24 12:13:34 使用道具

    不管阅读本身公功不功利,但是阅读效果实难立竿见影。阅读是农业,只要坚持住了,基本秋天有收成,有大有小而已。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12:28:05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1-24 12:00
    我很小的时候,也读过战争与和平,读的时候特别有趣,因为记不住这些人的名字和关系,我还自己做了个书签, ...

    人是有差异的。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13:06:06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1-24 12:00
    我很小的时候,也读过战争与和平,读的时候特别有趣,因为记不住这些人的名字和关系,我还自己做了个书签, ...

    每个父母在处理问题上的心态和素养都是有差异的,或许带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来看待一些质疑和提醒,或许是一种选择。这也是我看到这文章,发在这个版块的原因。
  • 千眠

    2011-11-24 13:53:01 使用道具

    行隐 发表于 2011-11-24 13:06
    每个父母在处理问题上的心态和素养都是有差异的,或许带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来看待一些质疑和提醒,或许 ...

    我的想法是现在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够不爱看书的了,中国的图书出版,维持得十分艰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无论大家为了什么,就是那个是为了装13,开始读一本书,只要看了就应该受到鼓励,因为只要看了,就会得到一份收获和感悟,这个世界不是知识分子才有资格看书,也不是懂了的人才有资格看的。无论什么目的,我有一本书,我愿意看,那就是我的事情。

    孩子有一本书,只要不是什么小黄书之类的,其读书的目的和能力都不应该受到质疑,他应该得到的是鼓励;

    为什么要质疑别人读书的能力和读书的目的呢? 其目的是什么? 其效果又是什么? 打击了人家的热情和兴趣,不看了就有什么好吗?   人家今天看不懂,不可能十年后顿悟吗?  质疑别人读书能力的人其实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我们中国的读书人,自古以来,狠毒时候都是有计划就读书,不明白不要紧,先读了再说的,所以才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说的就是后来的领悟了。

    小气吧啦的怀疑别人读书的目的和能力,实在是以小人之心量读书人的心腹,实不能信服也。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13:59:38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1-24 13:53
    我的想法是现在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够不爱看书的了,中国的图书出版,维持得十分艰苦;在这个物 ...

    我倒是用另一种思维看阅读,我个人以为社会上热切的推广阅读是好事,甚至我认为越狂热越好,但是就已家庭为单位开展阅读的话,我觉得需要一定的冷静和适度。
  • 封疆大吏041010

    2011-11-24 14:44:06 使用道具

    行隐 发表于 2011-11-24 11:50
    这文章没有不支持孩子的阅读啊!

    这篇文章是支持阅读的啊,我没说不支持啊。
    我指得是宣传可以再通俗再通俗再通俗点,通俗的大家都能够理解,就像一日三餐一样。
    真的不希望大家误解。
    再说得透彻点,还是有人不理解这篇文章滴~~

    我承认我有功利,不能说没有,说没有,是假话。所以去功利化,又不现实。
    生活有太多选择,功利化不需要研究吧~~自己做好就够了~呵呵呵


  • 封疆大吏041010

    2011-11-24 14:59:3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封疆大吏041010 于 2011-11-24 15:03 编辑
    行隐 发表于 2011-11-24 13:59
    我倒是用另一种思维看阅读,我个人以为社会上热切的推广阅读是好事,甚至我认为越狂热越好,但是就已家庭 ...

    我女儿的好多绘本,要么前面要么后面,有阅读推广人的话,,,,,,(我是无所谓哈),但从我女儿的角度思考这些绘本,根本不是阅读推广人理解此绘本的意思。例子太多了。

    还有,我的观念(应该说思维吧)有时候也固执,比如:
    前天,女儿读得一篇文章,讲国旗的故事,里面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毛爷爷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站起来了!。”
    女儿疑惑:这,这,不是大家都站在那里的嘛,已经站起来了,怎么还要他们站啊。
    我:他是说那个时候,战斗中的士兵。。。。。
    女儿继续疑惑:就算是打仗,坐着怎么打啊?
    我:好,你就这么认为吧。毛爷爷是指一个国家。
    女儿:难道那时候是倒下去的啊。
    我:嗯。以后你会明白。
    。。。。。。。我有很多没说,怕我的固执给女儿带来思考的限制。
    女儿呵呵——(她这个呵呵,是把我给问倒了,她就喜欢干着事儿)

    ——回答这个问题我很小心很小心。这只是一篇文章而已。

    所以,我想说的是,给孩子推广还是由父母来,个人不太喜欢阅读推广(当然不是完全)。
    当然,赞同你说的“需要一定的冷静和适度”。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16:05:38 使用道具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发现,很多中学生一说读了什么书,说出来的都是一串世界名著”======其实,这里也有家长、学校引导的问题。
    还有,我真觉得,没有必要看到“功利”二字就觉得反感。相反,对于和自己相左的观点,真的需要好好审视。
    在这一文章里,阅读的功利其实也讲到了出版社的问题。
    爸妈网应该能给教育界很多启示,爸妈的草根经验很多真的很宝贵,这是所谓的理念有时不能顾及的。
    我觉得,草根经验和所谓的专家理念之间寻求到某种交集,是一件蛮令人高兴的事情。这是我为什么会转帖这文章的原因。
    封版主,也没有必要对推广人感冒,无论这个推广人优秀与否,有个前提是他是父母,或以后会成为父母。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16:06:24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1-24 13:53
    我的想法是现在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够不爱看书的了,中国的图书出版,维持得十分艰苦;在这个物 ...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发现,很多中学生一说读了什么书,说出来的都是一串世界名著”======其实,这里也有家长、学校引导的问题。
    还有,我真觉得,没有必要看到“功利”二字就觉得反感。相反,对于和自己相左的观点,真的需要好好审视。
    在这一文章里,阅读的功利其实也讲到了出版社的问题。
    爸妈网应该能给教育界很多启示,爸妈的草根经验很多真的很宝贵,这是所谓的理念有时不能顾及的。
    我觉得,草根经验和所谓的专家理念之间寻求到某种交集,是一件蛮令人高兴的事情。这是我为什么会转帖这文章的原因。
    封版主,也没有必要对推广人感冒,无论这个推广人优秀与否,有个前提是他是父母,或以后会成为父母。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16:06:47 使用道具

    封疆大吏041010 发表于 2011-11-24 14:59
    我女儿的好多绘本,要么前面要么后面,有阅读推广人的话,,,,,,(我是无所谓哈),但从我女儿的角度 ...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发现,很多中学生一说读了什么书,说出来的都是一串世界名著”======其实,这里也有家长、学校引导的问题。
    还有,我真觉得,没有必要看到“功利”二字就觉得反感。相反,对于和自己相左的观点,真的需要好好审视。
    在这一文章里,阅读的功利其实也讲到了出版社的问题。
    爸妈网应该能给教育界很多启示,爸妈的草根经验很多真的很宝贵,这是所谓的理念有时不能顾及的。
    我觉得,草根经验和所谓的专家理念之间寻求到某种交集,是一件蛮令人高兴的事情。这是我为什么会转帖这文章的原因。
    封版主,也没有必要对推广人感冒,无论这个推广人优秀与否,有个前提是他是父母,或以后会成为父母。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16:20:00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1-24 10:42
    做人根本就不能假清高,读书生活,本身有很多功利的地方,可读书本身就是好事情,例如阅读,例如做阅读题, ...

    "简单得很,如果孩子拿起一本书,父母马上质疑孩子懂不懂,那孩子还有积极性读书也算奇人了。"千版主,就这文章,发出这句点评的话,我个人觉得您没有真正理解原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和理解他的立场。
  • 千眠

    2011-11-24 16:22:01 使用道具

    行隐 发表于 2011-11-24 16:06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发现,很多中学生一说读了什么书,说出来的都是一串世界名著”======其实,这 ...


    这和家长引导的关系根本就不大,成年人又不是有病,哪里会叫孩子读自己不懂的书?

    我们家一辈一辈的人都喜欢读书,读什么书?

    当然是大人书架里的书,书架里名著多,不就读名著咯。

    愣是给人家一个功利标签,其实是心理阴暗啊。
  • 行隐

    楼主 2011-11-24 16:23:55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1-24 16:22
    这和家长引导的关系根本就不大,成年人又不是有病,哪里会叫孩子读自己不懂的书?

    我们家一辈一辈的 ...

    呵呵。孩子的自愿选择和家长的主动推荐还是有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