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作者 邵建:学者,任教于南京晓庄学院

      1926年9月18日,主持《晨报》副刊的徐志摩收到署名“张象鼎”写于当天的一份信稿,稿子的内容引起徐志摩的注意,他漏夜不眠捉笔回应。次日,张徐两稿发排上版,20日的《晨报》副刊上,便有了一次通栏为“关于党化教育的讨论”。
  讨论因胡适而起。胡适在莫斯科仅三天,便写信夸赞苏俄新教育。先于胡适去过苏俄的徐志摩深谙其底蕴,在发表胡信的同时,作了篇不以胡适为然的“按语”,指出:胡适笔下的苏俄新教育“几乎完全是所谓‘主义教育’,或是‘党化教育’”;“拿马克思与列宁来替代耶稣,拿资本论一类书来替代圣经”;并讥讽:“这也许是适之先生所谓世界最新教育学说的一部吧。”“党化教育”或“主义教育”流被整个20世纪,也许我陋寡,在我个人接触的资料中,最早言及这个问题的,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和胡适的文字都刊载在《晨报》上。年轻的张象鼎读了,为胡适不平,于是便有了上面他给徐志摩的信。张其时的身份是国民党员,1927年又入中共,1928年改名张友渔,后成为著名法学家。这是他日后的自述:“我的思想是由孔孟而康梁,由康梁、胡适而社会主义。”此刻,张为胡适辩护时的胡适,其思想也正受染于苏俄社会主义。不过,胡适是不会认同“党化教育”的,只是他在苏俄问题上没有徐志摩的眼睛尖,一眼便能洞穿苏俄新教育的真相。张与其是为胡辩护,不如是在表达自己。他的观点是:“‘党化教育’便是最新的教育”,“便是新时代的新教育”,“苏俄能实行‘党化教育’,苏俄的教育,便是新教育。”“如果你赞成‘政党制度’,赞成凡一政党,都应该确信本党的政策为好政策,而努力其实现,那你便不能不赞成‘党化教育’!”
  徐志摩一生短暂,以诗人名世。他遇难后,有那么多朋友在《新月》上纪念他,夸他的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包括他的人。正如溢美之词难免,遗漏却也惊人。怎么没人夸他在《晨报》副刊的作为呢?怎么没人夸他在思想观察上的手眼俱高呢?他的这一面,被那些谬托知己的浮朋滥友“不著一字”了。1925年接手“晨副”时,徐志摩痛感自己“不能制止我看了这时候国内思想界萎瘪现象的愤懑与羞恶,我要一把抓住这时代的脑袋,问他要一点真思想的精神给我看看”。他其实是把他的真思想通过“晨副”给那个时代看了。苏俄教育所以触动他,不仅在于他深感当时流行的思想都是从苏俄那里“借来的税来的冒来的描来的”,更在于他认为苏俄“党化教育”的结果便是思想自由的消失。所以徐志摩也并非是要回应张象鼎,而是借此重申此前按语中未能尽申之意。
  徐志摩眼里,历史上的“党化教育”有两例,一例是中世纪,一例就是苏俄(如果再往前,徐志摩还提到了古希腊的斯巴达)。因此,胡适眼中的苏俄教育到徐志摩眼里谈不上新,包括它的政治,不过是“中世纪的一个返(反)响”。下面,徐志摩开始了现代苏俄和古典中世纪的比较:“有观察力的人到过俄国的,都觉得俄国的新政治是一种新宗教;不论他们在事实上怎样的排斥宗教,他们的政治,包括目的与手段,不但是宗教性,而且是中世纪的教会性的。”至于和这种政治配套的教育,亦即“党化教育”或“主义教育”,徐志摩认为只是“‘划一人生观’的训练,说什么教育”。“当然”,徐志摩笔锋一转,在苏俄的统治下,“你可以得到不少的自由。正如在中世纪教皇治下,你也得到不少的自由;但你的唯一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不再是你的了。”徐志摩行文,往往不出文章出句子,这最后一句委实精彩!
  历史不幸。胡适所迷惑的苏俄新教育,很快就在中国兑了现。北伐成功后的国民党逐步开始推行苏俄性质的“党化教育”。尤其是1929年胡适发起“人权论战”,锋芒直指国民党一党专政。国民党除了打压胡适,它的中央委员会第44次常委会还特地通过“因警诫胡适而引起之《各级学校教职员研究党义暂行条例》”。该条例要求全国各级学校都必须研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规定“平均每日至少须有半小时之自修研究,每周至少须有一次之集合研究”。后者便是中国“政治学习”制度的开始,它“暂行”了一个世纪。
  案:到底什么是“党化教育”?1932年,胡适的好友任鸿隽在《独立评论》上面对国民党推行的“党化教育”概括出这样两点:“一、把党的主义或主张,融合在教课中间,使它渐渐地浸灌到学生脑筋里去。二、教育的事业,由党的机关或人才去主持,使它完全受党指挥”……■
教育观点
1222 查看 5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多多

    2011-11-24 23:33:1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多多 于 2011-11-24 23:40 编辑

    {:soso_e163:}喜欢
    再次学习。
    正巧这两天共读欧洲科学家哥白尼等人的故事,当时的宗教精神统治好恐怖。和某国的洗脑教育相像。呵呵
  • 清风过山岗

    楼主 2011-11-25 00:17:28 使用道具

    徐志摩和鲁迅在苏俄这个问题上分歧是很明显的。鲁迅在剖析国民性上是深刻的,但他的政治敏感性却远不如一个诗人。
    话说当年冯雪峰到上海做统战工作,鲁迅开玩笑地说:你们来了,首先要杀我吧。
    我不知其中戏谑的成分占了多少。
    当建国后清算胡风的运动中,一大批知识分子下牢的下牢,改造的改造,发配的发配,远在国外的胡适说:鲁迅若不死,也是要砍头的
  • 我行我法

    2011-11-25 11:16:58 使用道具

    在苏俄的统治下,“你可以得到不少的自由。正如在中世纪教皇治下,你也得到不少的自由;但你的唯一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不再是你的了。”
    精彩!宗教都具有排他性,某党也一样,其实也不要说某党,中国自古的教育就是以服从和统治为目的,借用一些学者的话,中国根上基因就不好,就没有个人自由这个基因。
    幸亏他死的早,要不去离开大陆,如果留在大陆,以他这么敏感的人,最大的可能就是早早自杀。
  • yiyayi1984

    2012-12-6 23:46:44 使用道具

    我行我法 发表于 2011-11-25 11:16
    在苏俄的统治下,“你可以得到不少的自由。正如在中世纪教皇治下,你也得到不少的自由;但你的唯一的自由— ...

    党化教育好像是现状
  • lii1985112

    2012-12-7 00:16:10 使用道具

    一、把党的主义或主张,融合在教课中间,使它渐渐地浸灌到学生脑筋里去。二、教育的事业,由党的机关或人才去主持,使它完全受党指挥”……■

    好熟悉的感觉,熟悉了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