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Lindsay512 于 2015-3-25 22:52 编辑

谢谢关心啊
教育观点
4111 查看 18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椰子婷

    2011-11-26 16:42:07 使用道具

    首先说喜欢,喜欢通常伴随着“馋”,所以会有时间就花上去;
    但当这种喜欢成为专业以后,可就不止喜欢那么简单,你需要思考生存的问题,喜欢本身会因为压力,不管是学业的压力还是生存的压力,慢慢被消磨。
    这是普遍的情况,所以当一个人喜欢什么,不把它作为专业,则一直喜欢下去,而作为专业,喜欢就会消磨殆尽。
    如果你决定让孩子走职业棋手这条路。
    至少你先把背景知识搜索一下,职业棋手没有出名前的培养方式,棋苑所拨经费和棋手收入的比例,职业棋手的盈利方式。职业路首先得肯定,不是容易走的,因为在出名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这个过程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和带来的收益,要权衡一下。
    也许是为人思想求稳求妥,我赞成你丈夫的意见,找一份工作,起码有的,是每个月的薪水,而且也能一直上学,学到知识。作为职业棋手,因为比赛的关系,可能学校不一定能像普通孩子那样上吧。
    一家之言。
  • Lindsay512

    楼主 2011-11-26 16:50:51 使用道具

    谢谢,谢谢,你讲得很深入。职业棋手没有出名前的培养方式,棋苑所拨经费和棋手收入的比例,职业棋手的盈利方式。这些问题我倒还真没仔细想过,他爸也是跟你一样的观点,但是倒讲不出来这么深刻的话,所以也没办法让我信服。通过你的这一番话,让我觉得还是了解太少,对这一行再了解得更清楚以后,我想再做定论。
  • 椰子婷

    2011-11-26 17:02:33 使用道具

    Lindsay512 发表于 2011-11-26 16:50
    谢谢,谢谢,你讲得很深入。职业棋手没有出名前的培养方式,棋苑所拨经费和棋手收入的比例,职业棋手的盈利 ...

    虽然说行行出状元,也不是那么容易决定的。
    每个孩子资质不同,所以能让孩子的身心自由发展是最好的,但如果不是职业棋手家的后代,靠自己的努力向上爬的话,确实值得细细考虑的。因为一旦成为职业,就必须面对生存的压力。
    这一些都等娃娃以后自己的意愿为主吧。
  • Lindsay512

    楼主 2011-11-26 18:09:29 使用道具

    是的。我心中最完美的情景是儿子既能把围棋学好,当成专业,还能在文化课上有专攻。两者是完美结合。但照理论来讲是成立 的,现实是不可能了。因为专业棋手是要上专门的围棋道场,比如聂卫平道场。他们那也学文化课,但肯定是不能与咱们的全日制的文化课同日而语的,这一点上让我们不得不有所取舍了。
  • 丁丁妈

    2011-11-27 23:57:46 使用道具

    我很好奇楼主的宝宝今年几岁了?学棋到什么程度了让你感觉孩子有天赋要走职业这条路?我是善意的,您不要误会。我觉得二楼说得非常好。
    凡是竞技项目其实都是青春饭,而且培养过程都非常残酷,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觉得失去太多,比如小孩围棋要出成绩,肯定要到道场去学,那就看父母在哪里工作了,有时候就要牺牲自己的工作陪在孩子身边,这个牺牲太大。职业棋手入段还有年龄要求,每年成千上万人就取那么十几个,很残酷很激烈,入了职业段位,职业人生才刚起步,看看等级分排第一的周睿羊其实也没什么看头,甚至没什么前途,个人认为,有了古力这样光芒四射的人还要周睿羊干什么。再看看70后的棋手如李昌镐都在走下坡路,你不觉的围棋的青春期很短吗?接下来的人生之路可能只能当围棋老师了,也许职业棋手的收费贵些,但是,我还是觉得教小孩学棋很累,很吵。
    凡是精神享受的东西拿来做职业都是很没意思的,也许最初的初衷是喜欢,热爱,但到最后拿来作为谋生的手段真的很不爽的。莫扎特为了谋生为了钱给很多有钱人作曲,生命中最后接的一个作品是《安魂曲》,没有全部完成,成了自己的安魂曲,死的比较落魄。
    说起来,比较理想的人生我认为还是喜欢兴趣是兴趣,职业是职业,这样会不会好些?当然,这样又缺了点热血的感觉。也许,有一种人,天生热爱围棋,并且愿意为了围棋放弃一切,而且还是吴清源和李昌镐这样的天才,我还是支持他走围棋这条路的。
  • 丁丁妈

    2011-11-28 00:02:15 使用道具

    我感慨了那么多也是因为我儿子也学围棋,老师说他很不错,但是我真是越学越觉得这种技艺的东西非常深奥,要想出成绩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行,绝对不是什么有天赋就能成功的事情。我个人不支持儿子走职业的,我就希望他将来长大了,生活安逸,闲时泡杯茶,可以跟朋友下下棋,这样就很好了。
  • 丁丁妈

    2011-11-28 00:06:57 使用道具

    再说一事,我们这个地方有个小孩11岁,据说少年围棋第一人了,今年打职业初段连本赛都没进好像,最近狂热了,背井离乡去道场了,估计冲刺一下,不行再继续回来读书。听人说现在要培养一个职业棋手起码要上百万才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真是时间、金钱、精力缺一不可啊,楼主有这样的心里准备吗?
  • Lindsay512

    楼主 2011-11-28 00:14:55 使用道具

    真是不了解这一行,不知道水有多深啊。我这两天也是在网上到处查资料,信息,周围的朋友也了解了一些。真是就如大家所言,时间、金钱、精力缺一不可啊。还是让他修修心,养养性算了吧。



    Lindsay512于2011-11-28 00:15补充以下内容:
    真是谢谢各位了。
  • 千眠

    2011-11-28 19:03:3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千眠 于 2011-11-28 19:04 编辑

    转帖给楼主参考一下:

    围棋定段有多难,成为职业棋手的比率是多少



    我们先提供一组数据进行比较:2009年公务员录取比例为69:1,2010年,从业余棋手经过地方筛选再参加职业定段赛的录取比例大概为1000:1,这还只是进入职业门槛,若最终成为职业棋手,还要经过层层淘汰。

             围棋行业的高风险还在于,立志成为职业棋手的人,往往在10岁到18岁的学龄年纪荒废了学业,而难以在其他行业取得就业机会。魏思悦从7岁半开始学棋,每月学棋投入2000元左右;2008年,她又来到了北京学棋,在这里的学棋费用翻倍,生活费也要比西安高出很多。今年五月,围甲联赛西安曲江主场,前来观赛的魏思悦对于记者关于业余棋手放弃文化课又冲不上职业段位后,该做何种打算的问题有些不解,“可以教棋或者特招进大学读书”。不过据此次带队参加段位赛的西安曲江职业围棋俱乐部教练李云生介绍,魏思悦从今年开始已经不训练了,只是在参加段位赛前突击准备,平时以教棋为主。虽然以后的段位赛还是会参加,但是会越来越难,毕竟段位赛规定参赛女棋手的年龄上限是20岁,而魏思悦已经17岁了。至于大学特招这条路,对于魏思悦这样的二级运动员来说也关上了大门,因为现在只有一级运动员才是被考虑的对象。如果不能好好复习考上大学,教棋将是大多数无法获得职业段位棋手的归宿。但愿,魏思悦能笑到最后,实现心中的梦想。

      和其他体育运动一样,围棋也要从娃娃抓起。两岁半以后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时期。现在全国各地很多幼儿园都开设了围棋兴趣班,家长此时就能从孩子的表现看出其对围棋的投入程度。

      职业初段需要继续打拼来证明自己,但此时他们真正能端起职业棋手这碗饭的,寥寥无几,即使打拼到高段位,也很难坚持自己的运动员之路。从五十年代末期到现在,国家队中只有30人拥有正规编制,也就是说只有大名鼎鼎的聂卫平、马晓春等一批功勋卓著的老将和常昊、古力等少壮派棋手才有此待遇。即便是进入了国家队,成才率也很低,截至目前全国只有29位九段棋手。而每批棋手中能出一个常昊,就算是了不起了。我们不难发现,从最初一百万棋童学棋开始,最终只会出现一个常昊式的成功人士,成才率为百万分之一,毫不为过。

      成功跻身职业棋手行列无疑是学棋少年的梦想,但是当梦想实现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职业棋手这条路并非坦途。目前,北京大约聚集着200人左右的职业初段棋手,他们多以教棋为生,并通过参加一些比赛以提高和保持自己的技艺,为的就是能够得到围甲或者围乙俱乐部的垂青。以围甲为例,只有12支队伍,按照每支队伍五名棋手来算,也只需要60人,其中主力都是由成名已久的棋手担当,所以能够得到俱乐部重用的职业初段棋手,每年不到20人。

     来自西安的业余五段棋手魏思悦连续第六次在素有围棋高考之称的段位赛中铩羽而归。而像这样失落的小棋手占据了参加定段赛的选手的绝对大多数。参加今年段位赛共有461位棋手,分成U17、U25公开组和U20女子组捉对厮杀,最终仅有19名男棋手和3名女棋手成功迈进职业门槛。但这并不意味着入段比例是20:1,因为有资格参赛的棋手来自各省推荐,据悉,这样的棋手全国有2万人,而在这2万人身后,又是高达百万人的接受训练的棋童。

      此时已经有不少业余五段和业余五段以上少年将目标瞄准了全国段位赛,北京的各大道场成为少年棋手们考前冲刺的必征之地。在北京的这五年左右时间,小棋手一边学棋一边参加段位赛。根据规定,一支甲级队拥有7个参加段位赛的名额,而乙级队只有4个,这也意味着每年的全国段位赛只有400多个参赛名额。

      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培养,对围棋有兴趣的孩子已经分离出来,100万学棋孩子中大约有1/10的人会被家长送进正规的培训班进行深造,此时会有专业的老师对孩子进行辅导。经过四年左右时间的系统学习,又会有一大批孩子被淘汰。而其中的佼佼者则能够获得业余四段、五段的资格。

  • lemon077

    2011-11-29 13:11:12 使用道具

    哎呀,我倒是想把宝宝培养成网球选手,因为打网球的人经常出国,英语这种常用语言一定是不错的,同时专业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呀,但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
  • 洛瑛

    2011-11-30 12:35:53 使用道具

    楼主妈妈还是非常理性的,我也觉得是要有这么个过程来认真考虑,然后决定的。
    可能在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最终决定不做职业的,我觉得是明智的。
  • 椰子婷

    2011-11-30 12:48:21 使用道具

    lemon077 发表于 2011-11-29 13:11
    哎呀,我倒是想把宝宝培养成网球选手,因为打网球的人经常出国,英语这种常用语言一定是不错的,同时专业也 ...

    网球选手,要走职业,训练量很大。
    很难兼顾学习的。
    不过如果只是学英语,那当然是不难的。
  • Lindsay512

    楼主 2011-11-30 13:39:44 使用道具

    婷子064 发表于 2011-11-30 12:48
    网球选手,要走职业,训练量很大。
    很难兼顾学习的。
    不过如果只是学英语,那当然是不难的。

    人在不同时期的确会有不同的想法,瞬息万变。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 bunny8

    2011-12-1 09:35:16 使用道具

    楼主和楼主的老公看法有很大区别么?都是一手抓文化课,一手抓围棋啊。
  • 丁丁

    2011-12-1 13:25:32 使用道具

    楼上的,围棋作为业余兴趣跟走专业是两个概念啊。当然区别非常大!
  • bando_2007

    2011-12-6 23:21:43 使用道具

    孩子肯定思维很好,听你老公的话,赶紧改学奥数!
    围棋这种东西,如果不能成为国手。停了吧!

    作为交际手段也已经太过时了,比不过麻将。
    作为兴趣也不合适,太花时间了。
    作为体育也比不上其他运动,坐的时间太长伤身体。以后还极可能成为宅男。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精辟!
  • 丁丁

    2011-12-7 13:38:24 使用道具

    哈哈,楼上这样理解围棋我还真想不出话来反驳,真是高。好打击人啊,这么多学棋的小孩被你这样一说,可真是学不得了
  • Lindsay512

    楼主 2011-12-7 13:57:15 使用道具

    17楼说的很精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