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1-12-2 21:39 编辑

按:讲座介绍:北方昆曲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张卫东先生2011年6月7日在深圳大学进行的主题演讲《“喜旧厌新”留住昆曲》。其时我在网上看到这条消息,就非常感兴趣。因为曾经多次读到张卫东老师关于昆曲的一些讲稿和报道(我也曾经整理一些在本网上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234&highlight=%C0%A5%C7%FA),佩服其纯正的文人气质和修养。后来深圳大学徐晋如老师把讲座视频通过QQ上传给我(当时我人在台湾,恰好所在酒店网络不好用,接收了整整两天才完成。感谢晋如老师!),看后感觉真是精彩。

回到德国后,几位华人妈妈分头帮忙整理。非常感谢她们的付出。所发文字整理未经张卫东先生或者徐晋如老师最后审阅,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谅解。

盛世元韵,大雅正声——昆曲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主讲:张卫东  先生
主持人:徐晋如教授
2011年月六月七日日张卫东先生深圳大学演讲录音整理稿
(文字整理:赵玲  邬丹林  洪勤  王靓沅 苏彤  侯建萍)

同学们好(同时行礼),这是孔子礼。
我讲课向来是不用扩音设备的,因为我的职业就是表演。我认为在当代,演员应该要向学者学习,学者要向教师学习,教师应该要向演员学习。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一个演员不能局限于戏词,不能局限于表演,而是要做学问,所以演员要向学者学习;作为一个学者呢,不能局限于做学者著书立说,要向教师学习,把所学知识认认真真地传播给自己的学生;而教师呢,应该要向演员学习。一个很好的教师应该在讲台上发挥讲台魅力,就是在讲台上像一位演员一样传播他的学术知识,使同学们在玩乐中得到学问,这才是一个真正好的教师。
这是我对文化寓教方面的理解,也是这次所谈的题目——昆腔是典型的文人艺术。所谓的文人艺术,就是在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当中,由一些读书人弘扬起来的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呢,是用文来御摄于艺的。换句话说,没有真正的儒家的读书人了,没有之乎者也了,没有文言文了,也就不必要有昆曲了。中国儒学的衰弱,是昆曲衰危的根由。中国最重要的典范的舞台艺术,在当代就是京剧。有一位很有名的学者叫余秋雨,他说过中国戏曲最高典范是昆曲。这个是一个比较外行的话。为什么呢?因为昆曲属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范畴,不是简单的戏。昆曲是一种介乎与诗词之间的腔调,是在吟念当中、在古代读书人圈子里逐渐逐渐传播开来的。所以在改革的路程当中,我们把昆腔加上点笛子伴奏,加上点昆曲的音乐符号唱一些普通话,改雅为俗就算是昆曲了,这个事情是不对的。就像我们说编一点顺口溜就像唐诗一样就像诗了,这也是不对的。因为诗有诗的格律,昆曲也有昆曲的格律。

现在我们就从昆曲的源头讲起。

昆曲是在中国艺术文化的黄金分割点当中逐渐发展而成的。那这个艺术文化的黄金分割点是什么时候呢?就是宋宣和年就是北宋末年北京的开始。北京达到了北宋到了东京汴梁徽钦二帝挪走,赵遘康王南逃,以淮河为界,对立南北一百五十年,就这一百五十年是中国文化上的黄金分隔点。为什么有这个黄金分隔点,大家在学其他的学问的时候会感应到,瓷器,书画和印刷术,一切等等的艺术都是在这个时代迸发出来的。为什么迸发?就是因为北京南宋两朝割据一百五十年,使得中国儒家的文化出现了南北不同。因为不同,艺术上就有了特点。那么别的不谈,书画的南北宗特别是我们这个馆阁派几个学刘宗炎的北宗的画派都是来自与北宋朝的画法。那么这个时候呢,语言有了巨变。语言音韵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那这个变革就出现了什么呢?北为上,南为下。为什么呢,北京定都在北京,北京是把北宋的所有的文化都挪到那里,降臣们要用儒学治国。北金没有文字用汉字,那么它就仿效了东京汴梁盖了一座首都,叫中都。海林王在北京建中都。以卢沟桥永定河为界,恰便似黄河汴河。然后萧太后河运粮,有了运河。莲花池莲花湖作为她的离宫,太池作为离宫,把北宋太湖的太湖石从东京汴梁拉到北京城盖了现在的太液池。现在我们到北京的北海公园还能看到北宋的太湖山石。宋徽宗时代最喜欢的那几块石头在北海公园的快雪堂里摆着。那么就知道北京对北宋的文化多么的尊重,那么这个时候在金朝的首都就出现了中国戏曲的原点。原点的戏曲是什么呢,那就是金院本,院本和杂剧。何为院本杂剧呢?这个院本并不是皇宫内院演的戏,而是在剧场中演的戏,有个院子叫院本。而杂剧呢,就是有这个具体的剧本了。那么他们演唱的这种曲调来自于北宋朝,曲牌体。到后来发展成为诸宫调,这个诸宫调呢就是艺人往下唱有很多的曲牌联套由文人来创作。那么我们在学文学史的时候,曾经学到什么诸宫调呢?西厢。西厢是谁写的诸宫调?董解元。董解元写的很多很多这种故事。

中国文化在近代最重要的一个黄金分隔点是在北金南宋。记准了,北金南宋,尤其是在中国的戏曲舞台音乐中是最突出、最重要的。为什么这么重要,就是因为这一百五十年的对立、割据。北边人的生活习惯是粗犷、豪放、大气、朴实,所以这个诸宫调的创作是非常直白的。到了这个金院本杂剧出现的时候呢,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东西很多,它倡导的特点是什么呢?

……文人都从政,小部分文人才从事这些商业、娱乐。但是南宋朝开通了海上商路以后,温州帮的商人是全国最高等的。当代也是最了不起的。那么他们就出现了温州的杂剧。这个杂剧我们史称为南戏。南戏的根源在中小阶层的文人圈里。我们现在留下来的有三本,永乐戏文三种:《宦门子弟》《张协状元》《小孙屠》。这永乐戏文三种就是号称南宋朝留下来的最早的剧本。从文学角度上来讲,比较平白,没有诗意。但是从引子和曲牌音乐上来讲,继承的是宋词格律,那很了不起。
宋词不是宋朝创造的,是唐代中末业就有了雏形的。特别是唐代末叶五代以来,词学是非常地饱满、完美。这些词学呢,都是可歌的,都是有音乐的,是唱出来的诗。南戏就继承了这个唱出来的诗的精神,把它的音乐固定成曲牌,传留了下来。但是创作风格上有不同,因为南戏大部分是由中路文人和普通文人创作的,是满足于商人来演唱的,它的情趣是一个全世界闻名的戏剧主题——爱情。任何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这俩字儿——爱情。活着也离不开这俩字儿——爱情,繁衍子孙也离不开这俩字儿——爱情。那么在那个时代就解释不了这俩字儿。怎么办?就用戏曲的形式,用诗的形式,用一个理想爱情的故事篇章来写这个爱情。所以大家去看《宦门子弟》、《张协状元》、《小孙屠》,都是在为了自己心中的爱情来写的南戏故事。就是我们所说的《铡美案》的故事永远在我们身边,第三者插足的故事永远在我们生活当中,嫌贫爱富的故事永远是我们爱情走不完的一段路。南戏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就象《红楼梦》里贾府老太太见到那位女仙儿说,“行了,行了,你这段书不要给我讲了,无非是穷秀才半道儿上碰见一个有钱的姑娘,救了你了,给你钱,让你进京赶考,你中了状元了以后就不要了这个贫女了,娶了那个皇帝的女儿了,招赘当驸马了,然后你又怎么样怎么… …”全是这样的故事。你去读南戏南曲都是这样。包括后来明代的一些传奇也是继承了这个风格。

在北边的北杂剧、金院本跟这个就不太相同了。虽然也在写爱情,它写的是什么样的爱情呢?我们看到过《莺莺传》,那个《莺莺传》的故事发展到了《西厢》;到了《西厢》的时代,一个姑娘在一个丫鬟的携领之下就钻到了男人的书房里头去。到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这也是让人当笑话讲,何至于在那种封建社会当中。所以就说明在北方人眼睛里对爱情伦理是一种革命的精神,是一种君子的精神,坦坦荡荡的。我爱谁就去找谁,没有什么拐弯没角的。但是从艺术上来讲,大部分又是历史故事题材的比较多。凡是他编织的这些院本杂剧都是有出处的,都是在前人留下来的故事梗概基础上再发展的。绝不是按我们现在台湾电视剧似的“纯属虚构”。这个“纯属虚构”完全是害人的,为什么呢?它是把不可能出现的事儿当成可能出现的事儿来演。演完以后你跳进这个故事情节当中,就跟着这个故事一起去做这个梦。最后的结局呢,这些象肥皂泡似的剧就是爱情教唆犯,教小姑娘们做一个没有志向的人。比张爱玲的书都可恨。(听众笑)你笑什么呀,没恋爱过的都爱读张爱玲的书,恋爱挫折过的都不爱读她的书。为什么呢?她把她的经历都给写出来了,这是一个女教唆犯。当然这个我是开个玩笑。它有它的文学价值,我们不去谈,我们主要是谈昆曲。北边的杂剧、金院本、金朝的杂剧和南边的南戏,这是在宋金一百五十年来的一个割据。在这个割据时代就是中国的戏剧、中国的诗词的、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艺术美学、书画上的一个黄金分割点。汝、官、哥、钧、定就是这时代出现的,最高的。画派的南北宗也是这时出现的。北京,南宋,北派就是宋朝的,南宋就是南边的。

元朝统一了中国以后,中国历史上就呈现了南北和的局面了。但是元朝政府是一族统治,它把人分成四种,这个大家都学过的,三废三兴科举。那三废三性科举,读书人是老九,文革时批评读书人还加上一个“臭”字,七娼八妓,十丐九儒,那么“老九”他不能在政治领域里抒发自己的感情,那怎么办呢?他就得要去写他的诗,但是写诗写词的话,那个时代又不象唐朝,唐朝的诗是文人写妓女唱,那个时代的诗写完了,写诗唱着不过瘾啊,怎么办?写戏。写戏可以马上演,所以就有了关汉卿写戏,朱帘秀,赛帘秀来演唱。而这些“秀儿们”,按现在说是绝对的“秀儿”,社会地位极高,好莱坞影星的位置。如果用一个好来坞影星和一个博士生比的话,还是好来坞影星值钱,博士生不值钱。在元朝就是这样。所以元朝的戏文叫元曲、元小令、散令和元杂剧,它是直接继承金代的杂剧院本。它的文学创作的特点是什么呢?它要迎合于民众但又不能失风雅,就是用普通话写出来的唱词,能够让诗人听了看了以后还觉得美。就是不用典故的写出来平白的、惨淡的这种文字还能让人觉得被打动。所以我们去读元代的散令和杂剧的时候,就会觉得它的文学性是很大气的,就是“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这个都是大白话。但真是俗得那么雅。包括我们后来的皇帝诗也在学这种味道,什么“小小环球,不许放屁”     都写出来了,当然啦,但他写的这些东西是不能歌的。而我们元朝人写的这些东西都是能在舞台上是活生生的立体的艺术。那么元朝的曲牌子是什么样子呢?是用弦索弹拨,用小三弦和琵琶做为弦索古板来伴奏,由艺人演唱,一套曲牌主唱,有墨本有台本,然后其他角色插科打诨。最后的结局就是继承了诸宫调的形式。感觉上是在曲艺说唱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我们现在见到的《元曲选》和《元曲外编》 ,还有元曲的一些散令,那只是我们元朝留下来的冰山一角,万分之一的作品,大部分都被战火烧掉了。这时候就出现了南北套曲。有一位叫沈和甫的,是把南戏的曲牌子也移到北曲里去唱,把北词的曲牌子也合进去。一段北曲一段南曲两套形式,出现的这种方式叫南北合套。这种南北合套就使得我们中国历史上割据了一百五十年的两个不同的音乐腔调合在一起,两个不同的文学创作合在一起。就出现了我们传奇的时代了。而这个传奇的时代就诞生了“昆曲”的这个概念,昆山腔。那就是元朝末年,很多不能从政的隐士、读书人到民间成为隐士,在做小令之余,咿咿呀呀唱出来他们写的这些文学的歌。这些歌就是用南北曲写成的。集南戏和北杂剧之大成,在昆山一代有一位叫顾坚的,他是一位纯粹的大隐士,多少次元朝政府来约他做官他都不要做。他还有个好朋友叫云林,要加上姓大家就知道了,叫倪云林。要正名呢,叫倪赞。这是咱们昆腔的祖师爷。还有杨维桢,还有顾阿瑛等等。他们这些人集在一起唱散令,用笛、管伴奏。杨铁笛就是杨维桢,用琵琶,三弦儿,南弦伴奏。那么这样的话,音乐在文人这种咿咿呀呀的读书声当中,更规格化了。把南北曲给认真地格式化。这种格式化出来的艺术就叫昆山腔。为什么叫昆山腔,就是因为顾坚住在昆山这地方,以地名命名为昆山腔。它本身是南戏的一个支派。在这个同时还有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都是以地名命名的。虽然是以地名命名,但它的腔调各异,走到哪里就变到哪里的腔调。海盐腔、余姚腔是杭州一带的腔调,走到昆山就成为昆山腔的味道了。而弋阳腔是江西弋阳的腔调,走到全中国各地都随着全中国各地的语言在变化在演唱,只是保留了一个形式。弋阳腔是干唱,不用丝管伴奏。而昆山腔是用竹笛伴奏,加上弹拨,那就是很先进了。                                                                                                                                                                                                                                                                                                                                                                                                                                                                                                                                                                                                                                                                                                                                                                                                                                                                                                                                                                                                                                                                                                                                                                                                                                                                                                                                                                                                                                                                                                                                                                                                                                                                                                                                                                                                                                                                                                                                                                                                                                                                                                                                                                                                                                                                                                

竹笛加弹拨就是丝竹音乐了,丝竹音乐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来的。而当年的北曲弦索诸宫调,北杂剧,我也跟大家谈过了,是用什么伴奏的,琵琶、弦子,是弹拨的。所以因为它是弹拨诞生的,那么北曲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字多腔少。而南曲的特点正相反,字少腔多。这就符合了一百五十年割据的精神了,就是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现在还是如此。南方人细腻委婉,善于计算,北方人粗犷豪放,善于野蛮。我这是不褒不贬,各说各的。写文章也是这样,南方人是处处摊摊,小心翼翼,用词用得非常谨慎,就是说不到点上,逻辑思维有点……都是组织出来的非常美的句子,但是犀利程度不够。当然鲁迅先生除外,他是东洋学过兽医,学过解剖,所以劲儿足;北方人呢,是信口而出,坦坦荡荡,语无伦次,大言不惭。你看那做生意成功的北方人都狂着呢:“不要紧,这是我干的,这是我带来的,五百万,六百万,给他!拿走!”到哪儿去逛去都是要多少钱拿多少钱。所以这是一种地域养成的习惯,就是因为这种习惯,才使得昆腔用一种南北的形式,使得它完美。

    那么在明代以后,昆山腔的南戏诸部传奇皆可演之,就是各路的声腔都可以用这种文学创作来演。到了明代洪武统治三十一年,建文统治四年,用的是宋濂的徒弟方孝儒治国。这个时候是很礼制的,很有礼法的,要仿照着这个北宋朝来治,那怎么办呢,科举盛行,文字盛行,是读书人都吸收到政治圈里去了。那么到了政治圈成了治国安邦的这种政治家了,那么撰写传奇的是什么人呢,就是中小路的文人,那么这些文人撰写传奇也受到束缚了。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制定的法律,就像我们解放初期的感觉一样:爱情的不准写,色情的不准写,反正是粘带色儿的都不能要,扫黄。只能写什么歌功颂德的,社会主义好的,什么为党服务的,舆论宣传的,铲道除邪的,朱家天下最好的,大朱一统锦山河的,都是这个,“大明一统锦山河”,正德君念的,“大明一统锦山河”,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这时候突然间北杂剧、元曲塌下来了,没有任何人唱了。因为像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还有马致远作品,白朴的《唐明皇夜梦梧桐雨》,这些题材都是骂这个骂那个,那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明朝初年这些戏虽然不在禁戏之内,但是慢慢地也都也不唱了。到了永乐十七年以后,定都在北京,明朝的局面又有了改善,这个时候传奇渐渐地发展起来了。而元曲的那个形式呢——叫杂剧,杂剧的那个形式还有一些文人在写,但质量上远远不及元朝了。为什么不及元朝呢,因为当时的社会制度不是元朝那个样子了。元朝那个社会制度是读书人、有才情的人都在最下等的社会当中,所以他写出来的诗词是最好的,他写出来的元曲是最妙的。为什么?因为诗要写得好必须得有压力,必须得有坎坷。有了坎坷、压力等等不顺利,元曲的剧作才能写得好。所以有句话是怎么说的,元朝的时候,读书人比妓女稍逊风骚;妓女比读书人略输文采。这是用主席的那个词儿来说这个元朝的现象。那么到了明朝就不是这样了,读书人都物有所用了,全都成为政治家了。所以写的东西呢就不及元朝了。这也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宋元南戏,元曲以后没有好戏了。这个话并不偏执,因为我们见到的《元曲选》和《元曲外编》只是一个万分之一的剧作。有一些作者跟名字都对不上,也不知道是谁写的。即使如此都留下了这么多。到了明朝的时候呢,不过是把元曲的精华部分吸收过来,修修补补,把故事添头添尾地讲圆满了,那么这个传奇的时代就是昆曲的时代。换句话说,元朝的北曲北杂剧和南戏的时代那都是什么时代呢,那是一个半钟头的黑白电影时代;而到了明朝的昆曲传奇时代呢,就是三十五集、五十五集、六十集、一百一十一集的电视剧时代,就是把薄书给念厚了。我们的书画也如此,在元代的时候书画是南北宗的起点阶段,完全是文人化的阶段;而到了大明以后逐渐就变成了卖字画的阶段。什么东西一卖了就贱了,一贱了就不值钱了。所以,在这个明代以后传奇的创作,不过是把前代的文学发展出来,音乐继承下来。创作者就有三个人群:第一个人群是政治家。有才情、有修养、有见地的人写的传奇,创作的散令,这是最好的、第一等的。我们现在流传下来的这些书,比方说汤显祖、李开先、沈璟、王世贞等等,这些前辈的老先生们,既是政治家又是学问家。这种政治家、学问家创作的诗和剧本,那是有见地的。为什么呢?因为明代那个时代是科举时代,文和政是相通的。在大明就出现了《鸣凤记》,直接的明朝的现代戏,严嵩刚倒了就写出《鸣凤记》,这个邹应龙啊、杨椒山啊来推严嵩。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昆腔在明代盛行,是因为元朝把南北宋,把北金南宋时代的精华给统一包容以后留下了一个种子,到了明代初中叶绽放了。这个时候,据传有一位叫魏良辅的江西人,豫章人,就是南昌人,是善习北曲的,来到了苏州娄江这个地方,娄江这个地方叫太仓,太仓是个卫,全都是全国各地的配军住的地方,有“南关莫开口,北关莫动手”的之说。就是南关的人都擅唱南北曲,北关的人都擅长拳术。魏良辅在这个地方就是把南北曲加工提高,剔除土音,形成了一种格式化的、更严谨的昆腔演唱方式。那么从他之后的梁辰鱼——梁伯龙首创一个专门为水磨调创作的传奇,叫《浣纱记》。当时魏良辅唱的叫磨调,所谓磨调就是水磨调,就是很细腻的,加上水来磨出来的东西。可不是水磨年糕,我们有人解释说是水磨年糕,可是水磨年糕它是粘的。这个“水磨”呢实际上是一种修漆和磨竹还有磨玉的意思,是打磨,玉不琢不成器、加水磨出来的,细腻委婉。那么这种细腻婉折呢又出现了很多故事。魏良辅有一个女婿叫张野塘,是北方人,据说是北京的人。他是配军,流落在那里,擅长北辞,擅弹三弦儿,所以他把大三弦儿改成小南弦儿,配以笛管伴奏,而使这种清丽婉折的曲调从吴中发展到全国各地。很多人都说,昆曲是魏良辅以后才有的,这句话是不对的。这句话为什么不对呢?魏良辅是(对昆曲进行)加工、提高的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而并不是说魏良辅以前就没有昆曲。而魏良辅此人的下落和整体一生的故事是个“相传”,我们还不清楚魏良辅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因为在文人士夫当中没有这个人的记载,在政治家里也没有这个人的记载。所以我们可以说昆山腔在非常辉煌的时代,愿意找一位研究打磨它唱腔的祖师立出来而已。

    据北师大李振玉(?)教授考证,昆腔最迟到北京是正统年间。原因是什么呢,他查到了明代的一些笔记小说,说吴优在北京作歌,受到欢迎。“吴优”指的就是苏州籍的艺人在那里演唱。而徐文长写的《南词叙录》中说:“尔年以来,北词尽废,而燕赵之人多效南声。”那就是燕赵之人,指的就是北京人效南声,就是北京人对南方的声腔艺术非常喜欢。这个很正常,为什么?明朝定国,北都为北京,陪都为南京,它的资源是源源不断地从南方输送到北京去。而北京的官僚百分之九十都是南方人,所以昆曲它是在一个家班和一种不挣钱玩弄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然后庙台戏和宗教社火发展起来。现在还有这种痕迹,全国各地的古戏台、古庙台开场的头三场吉祥戏都是用唢呐吹奏、笛管吹奏的,那就是昆曲的衣钵。虽然它是地方戏,但是也有昆曲的痕迹。这样我们就知道了:昆腔是诞生在文学圈子里的,是典型的文人艺术,而不是艺术家缔造的。所以昆腔在六百年当中,没有出现过梅兰芳、尚小云那种四大名旦,以流派传承为标准的东西。昆腔是一种群体创作,有一群读书的雅士,家里有家班。他们是最高级的欣赏者,甚至本身就是曲家,研究词学、训诂,研究音乐。他们这些人创作本子,让艺人来演唱,由音乐家创作曲调,由几个群体来完成它。

     它的特点是什么呢?“以歌舞演故事”。下边就是我说的:“以身段解释台词”。不要求演员的个性,只要求剧本文学的共性。不是捧角捧戏,而是看这个剧本文学的结构,演唱的词调,和演唱声腔的幽幽古韵。而这些幽幽古韵就是一代一代的今人效法古人,再今的人再效法原来曾经是今人的古人,然后再再今的人再效法前前前的古人,就是这么一个逻辑,叫“喜旧厌新”法。
   “喜旧厌新”就是我们目前中国国学文学艺术的一个标准。凡是研究中国国学的传统文化艺术的人,必须要有一颗“喜旧厌新”的脑子,有这个心理才能研究得好。而研究成功以后再闪烁出来的亮点就是一种再创造,复古也是创新。昆腔到了明代,宫廷当中把它作为礼仪的象征。因为闯王进北京,所有的内廷档案全部烧毁了,我们没有见到明代宫廷演出昆腔的记录。我们现在只能在《酌中志》当中看到老太监刘若愚的回忆,说万历神庙是在怎么样怎么样祭祀,怎么样齐鼓,怎么样唱这个昆腔戏,天启、崇祯年代在御西宫怎么样演,知道这么一些故事,而这些故事呢大多都是笔记小说中见到的。但是我们现在有一套完整的内廷记录昆腔的档案,一个在历史第一档案馆,一个是在北京图书馆,就是《升平署档案》。《升平署档案》是在南府时代,就是清代入关。入关以来进了宫了,进了宫以后,清代在关外没有太监制度。顺治跟孝庄皇太后两乘轿子顺永定门进北京,进来以后到了朝门这里看见匾额上嘀嗒嘀嗒有水珠落下来,后来将军过去一看,是一小太监藏在了匾额后边,吓得拉了尿了。(将军)就问“你是干嘛的?”他说我是伺候先明朝的主子的。“哦,那你就留在宫里吧。”这就是清宫太监始祖。那么这位太监以后就出现了大部分的太监来执掌内廷,按照明朝的制度来发展。历史上记载,这时候顺治曾经看到了很多昆曲的传奇,非常高兴,拍案大笑。是哪一部传奇呢?据说他看到《鸣凤记》非常高兴。那想必顺治皇帝看到了这些剧作的时候就想起他的朝政故事。这个时候因为是开国初年,宫廷里头还保留了礼乐,由教坊司负责。钟鼓司是负责礼制。因为开国战争没有平息,所以不能大演歌舞,留下来的记载也很少。后来到了康熙年代就了不得了,康熙朝是把昆曲作为礼仪象征的一个代表。我们现在拿得出来的资料就是《圣祖实录》里面的《圣祖训》。《圣祖训》就说过昆腔要分南北怎样怎样,就是专门对昆腔理解的一部论文,是文言文,这是《圣祖实录》里面有的。这个时代就可以知道平定三藩以后,在内廷里是把唱昆腔南北曲作为礼仪的象征了。当时在钟鼓司、教坊司和礼部等等这种演艺机构比较混乱。那怎么办呢?就是发展了,发展了一部分演戏的来负责内廷的服务。那么办衙门的机关在哪里呢?就是三藩之乱之后有个额驸叫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他住在南长街北口,就是现在北京六中这个地方,这是吴应熊的府第。那么三藩平定了,吴应熊获罪了,这个府就腾出来了。这个府距离内廷很近,原来演戏的机构是在教坊司,是在景山后边一个小衙署。人太多,没有办法,就分出一部分人到吴应熊这个府里边来当差。那么这个地方的名字当然不能叫吴应熊的那个府,所以就叫南府,区别于北府。那么实际上来讲是一个有地名而没有真正的衙署名的这么一个地方。这个南府的称谓一直传流到道光七年,这是内廷演戏机构一直由南府来治理。南府治理是谁来治理呢?是由太监来治理。太监是大清国内廷的家人,就是家里头都是太监,入了太监籍了就是镶黄旗。当然这些知识史料大家可以再去读别的书。昆腔实际上就成为一种礼制了。这个时候在内廷里演出昆腔,第一要有完整的剧本,第二这些剧本必须经如意馆写字的人抄录下来,供给后宫的嫔妃和后宫里观摩的人读一读,读完了再看这戏。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字幕。换句话说,也用这个剧本来提高后宫嫔妃的学识。那个学问都是从看戏那儿学来的。你看古代多好啊。也是完成了古代当年读书的那种声腔艺术,是唱出来的诗,还是维护着那个发展而发展来了。
     雍正元年,办了一件大事,废止乐籍制度。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乐籍制度在中国有一千多年。乐籍制度就是由犯官的女眷家属们作乐,永远不得翻身,后世一直作乐。这些人是有艺术没地位,他们演唱的东西都得经过国家认证,有伤风化的一概不准演,自己编的不准你自己编,前人编下来的你就按照前人编的演,当今人编下来的你演完了由当时的部门检查完了以后可以上演了,你再上演。不可以上演就不能上演。那么换句话说,这属于一种对艺术负责任的表现,有监控部门。而民间演唱的这些歌、曲称之为小曲。小曲按现在说就是通俗歌曲。通俗歌曲就是随着时代走的,属于俗文学。换句话说就是没文学,口耳相传,不上文字。而这些我们过去称之为“风”。“民风”怎么样、“乡风”怎么样,就是我们当年的“国风”怎么样。所以我们有村歌野调,到城市里叫巷弄俚曲、俚词。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民间的戏曲。而废止了乐籍制度以后,全都平等了,打倒了阶级了,那民间的人就可以拴戏班了。因为废止乐籍制度呢就禁止了王府宅门豢养家班。有钱人的人家就不能养活戏子,不能养活奴才了,这是人权提高了,但是艺术降低了。怎么呢?民间的人士都可以把村歌小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演出,来换得一些生活所取。最后的结局就是“花雅之争”。在维护了八十年以后的乾隆末年,就出现了昆腔式微,而民间村歌俚词的这种小戏在城市频繁出现。这个时候国家想监管这些东西就止不住了。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文体发生巨变了,连曹雪芹都想写个昆曲传奇《石头记》,把笔一扔,就变成白话小说了。这个东西的传播量太广了。你要真是写这个传奇的话,有几个人看你的戏呀。那么再往后呢,皇帝的圣旨都三个字了:“知道了,钦此。”你想想,中国的白话文学其实是在雍正以后逐渐就发展起来了。那这个时候什么兴呢?,二黄当令,乱弹当兴。各地的俚曲俚词纷纷形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形势,由艺人们自己编辑。粗通文墨的会写字的人编出顺口溜的形式,借助了昆曲舞台上的表现力来演出这些戏。慢慢地,就形成了地方戏蓬勃发展。而昆腔这个文人缔造的艺术就跟不上时代的脉搏了。我们现在的戏曲史上怎么写的呢?“昆曲没有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了文人士大夫玩乐的雅乐,而自封为阳春白雪,把地方戏说成是下里巴人,是忽略了劳动人民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就逐渐没有在民间流通,慢慢失去了观众。”这种论调完全是偏执的。实际上既没有争,也没有斗。它是中国文学上的一个大气候,从文言变成半文半白,从半文半白变成俚词评书,慢慢慢慢村歌小调,白话文章兴起。而昆曲的创作自打明朝定歌调的时候,就不是特别地完美,因为都是一些文人们用点拉布(?)创作的文学形式。远不能比元朝的那种酣畅淋漓、激骂淋漓。清代以来是维护儒学,但是清代的中末叶以来,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在科技上落后于西方,在物质上没有发展,改雅为俗的阶段就慢慢出现了。从内廷当中把昆腔的剧本变成京剧,变成了乱弹的本子发展。在民间四大声腔兴起。首先是梆子腔,其次是西皮二黄腔,再加上一些村歌小调、弦索腔等等。这个才是真正人民的艺术,这个就是我们当代的戏曲,


其中最综合性的艺术就是中国的京剧。但是从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年起(1790年到1990),就是1990年之后,中国京剧就开始了灭亡之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文体又变了,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到解放时期的“红话文”,再到文革革命样板戏,恢复了老传统,再到改革开放这多年,京剧也就完蛋了。京剧完了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二人转的前途无量。为什么呢?因为赵本山说“给人民带乐儿,给老百姓带来欢笑,就是我们的责任!”现在春节联欢晚会是我们全中国最大的悲哀,三十晚上应该是个什么日子,是应该守岁祭祀祖先的日子。人要没有祖先就没有信仰,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看那个电视联欢晚会,那些个烂小品,拉过一篇又一篇,这个就不是改雅为俗,是改俗为更俗,或者是改俗为黄了!将来咱们就讲荤笑话来看电视联欢晚会了!
     那么简短说,昆曲的枝节,像怎么唱,怎么演,四功五法,还有南北曲的特点,还有四千四百四十七个曲牌究竟怎么办,因为时间关系,这个我就不给大家讲了。那么我给大家提出一个条目来,就是昆曲是文人的朗朗书声,是介乎于诗词之间的诵念,是中国儿童的试唱练耳,开蒙的读诗读经,成为了音乐课发展起来,你才能有那种音乐理念调子,才能欣赏得了昆曲。如果你没有那种理念的调子去欣赏昆曲,就会遇到我曾经遇到过的一种情况:我在那里教学,人家问: ‘你们这经怎么还没念完呢?’(众笑)我说:“太好了,太好了,我们这就是经,谢谢您,谢谢您!”等他们走了我说:“蔡元培老夫子说(他比我整大一百岁,我是1968年生人,他1868年,)以美育代宗教,终于完成了,因为我们昆曲唱的是中国儒学的经。那么真正的真经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古代小孩子开蒙读的四书。今天我们就教一下大家,四书怎么念。这是我们典型中国试唱练耳开蒙,就是一字一音,以字音为标准来演唱。以字音为标准,就掌握了昆曲基本格律的发音。

     因为今天来的都是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还有博士生,教授。不管是什么生,都没上过大学,今天我就教教大家怎么上大学。这话够狂的,但不是我狂,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根太深了。作为一个大学生不读《大学》,那我们读什么呢?所以我就把《大学》第一章给大家讲一讲。《大学》第一章叫“大学之道”,注意,这个“学”字是入声,这我都有了注音,凡是划竖道的都是入声。“在明明德”的“明”字,念“min”,“德”字也是入声。“在亲民”,或者“在新民”,这两种读法都可以。为了从俗,我一般都念“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善”字,读“shuan ”,听这个音就很“shuan”(众笑)。它的对立就念“恶”,入声。“知止而后有定”,“后”“有”都是入声。“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为入声,“虑而后能得,物(入声)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以上张卫东先生念诵演示),这就是我们的《大学》。如果各位同学今天跟我学会了,录下音来,带回寝室。哪一个同学跟你不好,得罪你了,你说我也不打你,不骂你,就念一段《大学》给你听,你要是坐得住,就是大学生。(众笑)

那么我念一句,大家学一句。
(张卫东先生演示,学生跟唱)
好,大家有点意思了。咱们在诵念之中就认识了昆曲声腔艺术的根,这就是我们蒙生试唱练耳的启蒙课。我们古人留下的琴剑书,孔圣人就是音乐的祖师爷,琴就是音乐;剑就是武术,是体育课;书就是读书。 读书呢也有个特点,就是在“正襟危坐,摇头摆尾”。
摇头也要掌握节奏,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张卫东先生示范)
这个才是我们古代的音乐,古代的音乐来自读经读诗。好,我们现在大家一起练习一下。
(张卫东先生带大家唱诵,最后鼓掌)

     今天时间关系,昆曲的枝节就不讲了,只是给大家讲了一个昆曲的发展脉络。在这个基础上,我一定要教大家唱一段昆曲,马上就能学会的,就是我们今天的教材上的,大家先记一下词——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斓斑: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阑,喷清香桂花初绽。这是北词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的第一支曲子。洪生写《长生殿》时,略改了几个词,就是我说的用白话写出美妙的环境。这是北《粉蝶儿》。现在杨浦吹笛子,我来唱这首曲子,我唱一句,大家学一句。
     (学生跟张卫东先生唱)
怎么样,同学们,待一会儿啊,考试,谁会唱,谁离开这儿。(笑)咱们缓一缓,我有个学生,现在就居住在咱们深圳,这位同学在西乡中学做最基层的老师,教语文,刘妮同学。刘妮同学是咱们北师大毕业的学生,(铃响)下课了?那咱们集体把“天淡云闲”唱一遍再说,来抓紧时间,一起唱“天淡云闲”。(大家一起唱)
   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刘妮老师唱的《牡丹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刘妮老师 表演)
(演讲结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会员加入

4969 查看 3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一枕风

    2011-12-2 19:17:23 使用道具

    感谢楼主——念书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迷过昆曲{:soso_e100:}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1-12-3 20:58:27 使用道具

    【深圳商报對這次講座的報道】“喜旧厌新”留住昆曲【深圳商报讯】(记者 夏和顺)“喜旧厌新是中国国学艺术的标准,一代又一代的今人效法古韵,才使昆曲这一艺术形式保留下来。”6月7日晚,北方昆曲剧院著名老生演员、昆曲研究学者张卫东做客深圳大学,用演讲加表演的方式演绎昆曲的历史,给在场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艺术课。张卫东强调:“复古也是创新。”

      张卫东生于北京,一口地道的北京腔。深大文科楼一间大教室里,上百名同学听张卫东讲昆曲,凝神静气。

      张卫东认为,昆曲在宋元之际埋下了种子,在明代开始盛行,大约于明正统年间传到北京。徐文长曾说:“燕赵之人多效南声。”因为明代建都北京后,90%的官僚是南人。昆曲是典型的文人创作。清军入关,进驻故宫后,直接继承了明代的文化,包括昆曲。清初设教坊司、钟鼓司,到康熙朝,把昆曲当作礼仪的代表。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称南府,原是吴应熊府第。南府隶属内务府,曾收罗民间艺人,以为宫廷应承演出。乾隆时,南府规模较前扩大,一直传承到道光七年。清廷将完整的剧本抄录下来,等后宫嫔妃等读完后再演戏,以提高其教化。

      张卫东说,雍正元年废止乐籍制度是一件大事,它直接导致了文体变革,导致乾隆末年昆曲的式微。现在的文学史称,昆曲的没落是因为它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是南昆北昆斗争的结果。这完全是骗人的,昆曲没落是大气候使然,完全没有争,没有斗。

      他以京剧为例,从1790年徽班进京,到1990年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京剧也没落了,因为文体又变了。张卫东诙谐地说,现在是二人转大行其道,前途无量的时代,它大有后来居上,取而代之的态势。

      与听众沟通、现场表演,是这堂课的重要内容。张卫东事先复印了《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节选和《长生殿·惊变》词曲节选,现场教同学们按古音一个字一个字念,一句词一句词学。之后,他的学生、现任西乡中学老师的刘妮又现场表演了《牡丹亭》片断。在场听从兴趣盎然,讲座结束,仍有不少同学表示要继续向张卫东老师请教。

      (夏和顺)


  • 樱桃咖啡

    2011-12-5 08:29:46 使用道具

    {:soso_e100:}艺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