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从十岁读大学起,他就一直被叫做神童、奇迹 、天才。现在16岁的张炘炀又有了一个中国最小博士生的光环。


       很多人感叹、羡慕,想着要怎么做自己的孩子也能和张炘炀一样成为神童。但是在看完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采访张炘炀的视频后,他的一句父母在自己逼自己,也同样让我们心里为之一震。慢慢放下对孩子严苛的学业要求,我们是否该从这个中国最小博士生的美丽光环下体会孩子的抗拒,反思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存在的误区。


       望子成龙的心,几乎每个父母都会有。父辈没有实现的梦,总希望看到在儿子身上实现。张炘炀的父亲当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MBA,因支付不起高昂学费不得不放弃。儿子天资甚高,实现他的未圆之梦希望很大,那么他刻意引导、督促儿子超常规地读书、升学,在今日文凭格外重要的中国,也是很正常的。


       为人父母者,可以用自己的梦想去影响儿女,但不要将自己的梦想看得过于重要,再美的梦只属于你自己,再说,你自己都没有实现的梦,凭什么儿女就一定要实现?扪心自问,自己寄托在子女身上的梦到底有多重要?子女有没有责任和义务来承袭父辈的梦想?


13岁接受记者采访时,炘炀在每次提到爸爸的时候,都用那个人某些人代替。13岁表现出了疏离。


       张炘炀:假如我做不到,那我就是相信我父亲一定会非常失望。

  记者:我为什么觉得你的这种笑当中好像有一种说好吧,那是他的事儿。


就像张炘炀对父母的为难,不乏对父母从小对其过于严格的学业要求、长期心理受到压力的一种发泄和报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因为父母强加梦想于我身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对孩子意愿尊重和信任,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督促。而不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孩子变成一个只会学习的工具。为孩子树立学习精神的榜样,改变教育孩子的传统思维习惯,把要孩子按我说的做,变为让孩子照我做的做


帮助孩子提高社会化能力。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学习关心自己的亲人和家庭,为自己选择的学习方式以及结果负责任,要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张炘炀的童年和青春期都被剥夺了,他的童年和青春期全在书本里度过,那些是钱买不来的东西,除了会读死书,死读书还可以干什么?其实他一点也不快乐。社会对他过于的期望,父母望子成龙,拔苗助长的让他成长过快,而缺失很多东西。

    京硕教育资深心理辅导老师指出:家长不应把眼光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父母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要和学校、老师划清界限,确切知道家长该做的,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从学习的更高境界入手来关心和引导孩子。我们社会和家长都应该还孩子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教育观点
3670 查看 16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轩轩妈

    2011-12-8 08:17:00 使用道具

    唉,可怜的孩子。。。
  • magician

    2011-12-8 08:39:15 使用道具

    快乐第一!
  • liyanhao1209

    2011-12-8 08:39:59 使用道具

    孩子童年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
  • littlemummy

    2011-12-8 08:43:0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ittlemummy 于 2011-12-8 08:43 编辑

    张炘炀应该还算一个逼得好的案例,,倘且有这么多无奈,何况如果逼得不好呢?岂不两头划不着.

    看来真的是这样,,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 雅竹

    2011-12-8 09:07:18 使用道具

    所以现在我还是不主张强迫孩子学习,她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不过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还是蛮难坚持的
  • 一然宝贝2225

    2011-12-8 09:11:05 使用道具

    确实,孩子快乐最重要!
  • 皮皮妈妈

    2011-12-8 09:14:55 使用道具

    不知道这些父母怎么想的,这么早当博士干嘛呢,人生的路还长呢。
  • monicacao2011

    2011-12-8 09:18:48 使用道具

    可怜又可悲,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孩子的性格很难融入社会
  • 弯弯月亮船

    2011-12-8 09:26:27 使用道具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 lnn04

    2011-12-8 09:27:26 使用道具

    也许这孩子的父母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有他们的逻辑,不是我们所能理解。同理,我们的观点他们也未必认可。
    所以,这大千世界,有各类人。也许我们看到的是可怜,他们看到的是骄傲,或是别的,凡事存在就有其理由。

  • anbutterfly

    2011-12-8 09:39:04 使用道具

    挺有感触的……
  • fujired

    2011-12-8 10:02:11 使用道具

    可怜的孩子,没有了童年
  • jasmine1376

    2011-12-8 10:56:13 使用道具

    从头到尾看了那个视频,我觉得那孩子说的很有理,他对自己的认识很到位,很理所当然。是他父亲的偏执造成他的现状——内心自我的缺失,接下来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继续带着偏执超速,忽视内在的不完整,去非正常发挥数学方面的天分;二是退出目前的超速状态,整体检修,恢复自我。但依我看,他父亲是不会允许他花时间修复重建的。所以这个孩子就像带着已知设计缺陷超速行驶的机车,虽然破了速度记录,或许能够启发数学上的某个研究,但是很危险。

    经济发展了,教育脱轨了,如果迷失了方向,即使跑得再快,又有多大的可能会到达目的呢?
  • dduoduo

    2011-12-8 13:59:00 使用道具

    没有了健康和快乐,那就啥也没有了啊
  • yangyang0208

    2011-12-8 17:10:18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秋天的小猪妞

    2011-12-8 17:22:08 使用道具

    这孩子现在超级自负,没有朋友,完全和社会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