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Stephen Krashen是美國知名的第二語言學習研究者,其著作《閱讀的力量》中列舉多項研究結果,闡明「自由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對增進字彙、文法、寫作、口語、聽力等能力都有正面的效果,其效果比傳統教學方式更好。Dr. Krashen發現,只要是持續的閱讀,拼字、文法、字彙都是可以不教而懂的。
教育局能這樣前瞻性地推行閱讀為主的教學課程,實令人鼓舞(詳情可於教育局網站下載,在主頁「搜尋」鍵入「Primary Literacy Programmes」)。不過,欣慰之餘也擔心,因為PLP-R/W(Reading and Writing)只用去課程的一半時間,那剩餘的一半時間,學校會怎麼善用呢?
有部份學校正採用另外兩套以故事為本的英語教學課程。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早於1999年始便在小學推行以故事為本的「英語教學計劃」。計劃分初小(IELP) 及高小(LLELP)兩階段,課程特點是以不同的教材照顧個別學習差異的學生。另一套是由青田教育設計的「陽光英語綜合教學法」,小一及小二用Magic Box小故事系列,小三至小六則用自行編製的「Ready to Go English Text Types」,材料選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故事。課程的其中一個特點,是要求孩子每天聆聽故事後要朗讀故事作家課。
Book Info:
書名: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The Power of Reading -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
作者:Stephen D. Krashen
出版:心理出版社
內容:作者以此書提倡「自由自主閱讀」,從學術研究結果中展示閱讀與增進語文程度(書中所謂的「識字力」)的關係。全書分成三部分。在第一部分引證「自由自主閱讀」,可全方位提升識字力;第二部分提供提升閱讀興趣的因素;第三部分則探討閱讀與寫作能力、看電視,及學習第二語言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