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智宇博士:在美国的华人,在教育方面大概分为两拨人,一拨是以在加州为代表的人(加州的华人多),那里的华人父母,比中国大陆的父母还厉害,孩子们一个个是“能文能武”。据报道,一些华人学生多的高中,其他族裔的学生纷纷“逃离”,因为实在没办法与华人同学竞争,对自信心打击太大!
另一拨是在其他华人相对少的地方,那里还保持着当地的“朴实”的美国教育“民风”,像我们这里的小城。不过,有人说,华人的“坏”影响也在增大。在我们的公立高中里,2010年得美国“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semifinalists)”奖励的7个学生中有5个是华人!而华人的人口比例在10%以下。从智力等因素来看是不应该这样的。因此,有人说,这只能归因于华人学生的“不公平”竞争,如人家在参加体育运动、看电影、玩玩,而你在做数学题。不过的不过,有人反问,“难道用功读书还有错吗?” 这里转载一篇美华人家长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有人说,一个首要问题是要问:“孩子是不是应该以及能够进名校?”其实,进哈佛、耶鲁的孩子们,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相对轻松地进去的。而且进去后,读书还是不是很辛苦的,辛苦的主要是要参加太多的课外活动,因为这些课外活动太吸引人。呵呵。

美国的高中是炼狱

立委 (网名)


很多人赞扬美国的中学教育制度,对比国内单纯围绕学业成绩和高考指挥棒转,美国的中学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们的领导才能。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是本质的方面并没有反映出来。迪斯尼拍摄的美奂美仑的音乐剧电影《High School Musical》,把美国高中生活进一步神话,让很多国内少男少女羡慕不已。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在一个没功夫喘息的校园生活中,一切浪漫和娱乐都是奢侈,不能成为中学生活的主调。
作为家长,我的切身体会是,美国的教育制度根本不是很多人描述得那样优秀。事实上,至少在加州的所谓好学区和很多非常有名气的私立高中,情况非常糟糕,为了争上名牌大学,学校的教育体制已经与国内一样,或者更甚,成为无情摧残青少年的一个制度。很多学生疲于奔命,迷失自我,自杀现象也呈上升趋势。我以前以为这是个别现象,是我孩子自己没有学会如何安排学习,在压力下应对的结果。后来了解了孩子的很多同学的情况,又看了最近的那部纪录片《Race to Nowhere》,才知道问题的广泛性和严重性。这是一个弊端丛生的制度。
很多人描述的美国大学录取重学生能力而不是学业成绩的故事,其实很不全面。那样的个例不能真正说明问题。美国名校的竞争太激烈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都想进美国名校。他们有太多的全优生申请者,因此就变着法儿来找有“特点”的人才来调节构成。最后的结果是,不管你怎么努力,你也难以明白你是否可以达标。换句话说,想进名校的人找不到一个通过努力奋斗可以测量自己进步的标准。所谓看全面,而不是单看成绩,就是折腾千千万万想进名校的孩子们,折腾千千万万爱好名校的父母和老师们,折腾他们像没头苍蝇一样给孩子无限加码,压抑他们的本性,剥夺他们休息、玩耍和少男少女朦胧情感交流的快乐时光,浪费他们的青春,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辛辛苦苦逃离了高考指挥棒的中国,满以为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教育制度,结果好景不长,在孩子度过了快乐的小学时代以后,进入初中,形势就开始急转直下,美国社会的竞争生态过早地引入了中学。到了高中,几乎就是炼狱了。在中国,一切看高考,压力是大,但是目标相对单纯。在这里,你除了必须督促孩子全A以外,还要督促他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这样的各种比赛,还要给他设计社区服务,还要参加各种俱乐部,最好是做学生领袖,最好参加校报编辑,来显示领导能力和组织才华。这还不够,还要有业余爱好,苦练十年钢琴已经加不了什么分了,你最好是获得全国或者州大奖,最好能办自己的独奏音乐会,或能巡回演出。最后,你还要别出心裁,做一些别人想不到的,能够让你显得独特的事迹来,以吸引录取官的注意。比如,去非洲做义工救助儿童,比如给艾滋病患者做护理。如果你还有最后一滴油没有榨干,你应该去修大学的课程,多多益善。
这不是人性的教育制度。美国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正在呼吁改革,但苦于两难:美国作为竞争社会的极致,很难保全教育这一块不受过度竞争的干扰。美国中学的非人性的摧残青少年的制度植根于更深的社会过度竞争文化的毒瘤上。我们深受其害,却不得不参与其中。它不仅是非常糟糕的制度,而且是让人绝望的制度,因为改革这个制度的任何努力都显得那么苍白,改革没有必要的土壤和条件,改革没有方向。我以为这一切的根子在过度竞争。过度竞争虽然是美国经济持续领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同时是美国文化的毒瘤,是对人性的巨大戕害,是对多数人的牺牲。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这种中学开始的残酷竞赛。
我唯一庆幸的是只生了一个孩子,去受这样的摧残。我祈祷高中四年的噩梦快快过去。(可是美国的本科教育,乃至硕士博士教育,也有过度竞争造成的很多弊端,不过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而且那时孩子已经长大,应对可以稍微从容一些。)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4 贝壳 +80 理由 收起
hdq + 20 很给力!
千眠 + 20 很给力!
peterpan + 20 谢谢推荐
红尘》骆驼 + 20 感谢你!
8119 查看 51 收藏帖子 (5)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封疆大吏041010

    2011-12-15 10:14:03 使用道具

    嗯,曾在洪太阳好书地的日志里看到过。
  • sadstefanie

    2011-12-15 10:14:56 使用道具

    看来从小就给孩子攒钱出国的家长们该好好冷静冷静了。过度竞争感觉也快要成为全球化的严重问题了。
  • pangxinger

    2011-12-15 10:19:37 使用道具

    地球村的人太多了,没办法,到哪里都是竞争。{:soso_e115:}
  • 红尘》骆驼

    2011-12-15 10:21:54 使用道具

    无论面对如何的体制,父母们首先要有成熟理智的心境。
  • 儿童欢乐园

    2011-12-15 10:26:05 使用道具

    他们进名校和咱进名校还是有些差别,咱进名校是为了工作,他们进名校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如果他们进不了名校,愿意做辛苦的工作一样可以有不错的收入,但中国不一样,进不了名校,找工作都费劲。我们这种一年才拿六七万块钱的单位,招的都是清华北大中央财经南开这些名校的研究生。想想真是替他们觉得不值,可是,他们不到这来又能去哪呢!
  • 两棵树

    2011-12-15 10:34:3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两棵树 于 2011-12-15 10:35 编辑

    中国的过度竞争幼升小就开始了,全世界华人多的地方教育竞争都很大。
  • shalala

    2011-12-15 10:35:02 使用道具

    美国也和中国一样了?!
  • kaixinxiaoxiao

    2011-12-15 10:36:16 使用道具

    是呀,关键是我们自己怎么想
  • 薄雯丹

    2011-12-15 10:36:27 使用道具

    看来美国也不是孩子的天堂呀,还是老老实实接受国内教育吧,至少按部就班的还适应。
  • leaf_fall

    2011-12-15 10:36:27 使用道具

    我喜欢这种竞争达到极致的社会,好过咱们这种充斥着“官二代”、“富二代”把持的社会,后者不改变迟早玩儿完
  • grapeputao2003

    2011-12-15 10:37:35 使用道具

    在升学这事上世界上都一样,都要经过炼狱般锻造,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欲望!
  • 迷恋卡卡

    2011-12-15 10:43:29 使用道具

    难不成是华人“污染”了美国?
  • 时懒时勤

    2011-12-15 10:45:16 使用道具

    竞争到哪里都是存在的。
  • elfhappy

    2011-12-15 10:50:11 使用道具

    有竞争比官二代 富二代好多了,起码还有希望,让人看到希望
  • roben

    2011-12-15 10:51:29 使用道具

    想做优秀的人在那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想做一般的人在哪里也都可以生活下去。
  • 荸荠泡泡

    2011-12-15 10:52:33 使用道具

    其实在哪里都有弊端的,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不管怎样竞争,结果总是有一大部分上不了名校的,这一点要想明白。
  • bluebird

    2011-12-15 10:55:43 使用道具

    文章的观点是第一代移民父母看世界,代表他/她的眼光,是他/她的感受,但并不一定是美国社会的写照。读名校是中国父母的情结,但许多美国父母和学生并不那么在乎。常春藤学校现在动辄学费五,六万,也不是大多美国家庭可以承受的。美国的优势是公平竞争。我见过不少CEO都是从不知名大学中出来的,凭借自身能力,最后也做得很成功。Steve Jobs念的 Reed有人听说过吗?
  • 多多

    2011-12-15 10:58:22 使用道具

    成功?呵呵。我家词典压根没这词。
    对一切名人名校旁观。踏踏实实做自己。呵呵
  • Lindsay512

    2011-12-15 10:59:20 使用道具

    发现知识的获得真的是一点一点学出来的。没有捷径。
  • fengerll

    2011-12-15 10:59:49 使用道具

    美国也成了这样了么?
  • 碧云金毛

    2011-12-15 11:04:00 使用道具

    适者生存,在什么年龄段都是一样, 15岁同25岁没有区别。

    同时,大家应该看到这篇博文仅仅代表加州等华人聚居区个别家长的观点。全面否定美国的教育是非常愚蠢的,就像看了几个纪录片就全面否定美国社会一样。。。。
  • 绿色柠檬片

    2011-12-15 11:07:12 使用道具

    姐姐的孩子去美国读初中了,还是一个人去的,没有人陪读
  • ccoo

    2011-12-15 11:11:25 使用道具

    世间万千,存乎一心。
  • wsying1982

    2011-12-15 11:16:06 使用道具

    不管在哪里,都没有轻轻松松获得成功的道理,只要想要往上冲,就一定要辛苦付出。
  • everyday07

    2011-12-15 12:46:47 使用道具

    在哪儿都会有竞争的,好的工作只有那么几个,没办法的事情
  • candlepeace

    2011-12-15 13:28:5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andlepeace 于 2011-12-15 15:26 编辑

    我不同意本文的观点。出现美国名校的激烈竞争,这是十分正常合理的啊!难道没有激烈竞争就能上常春藤类精英式大学?这岂不是笑话?对于十七八岁的准成人来说,参与这样的竞争并不是坏事,适度的压力可以促进人的充分发展,何况美国名校招生不仅考察SAT和AP或IB成绩,而是还有推荐信、自荐信和课外活动经历等综合素质考察,而且他们的考试不是通过题海战术、应试技巧就能应对的。

    而这与中国高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中国高考的重大缺陷之一是其考察内容和方式本身,不利于人的发展,束缚了人的自由、创造性和个性。我从不认为高三学生“学习辛苦”这一点可怕,可怕的是将人培养成“考试机器”。

  • lxqa

    2011-12-15 15:24:23 使用道具

    可怜的孩子们,这要看我们自己怎么选择了
  • 千眠

    2011-12-15 20:28:17 使用道具

    如果觉得自己是真金的,那么拿去炼制一下挺好啊,最怕的是父母虚荣,拿块木头当金子炼,两败俱伤啊。
  • xiaobao99

    2011-12-15 21:13:14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2-15 20:28
    如果觉得自己是真金的,那么拿去炼制一下挺好啊,最怕的是父母虚荣,拿块木头当金子炼,两败俱伤啊。

    最恐怖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垃圾, 还四处奔波, 以欺骗的方式住进别人家, 进入当地的学校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