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vontheway 于 2011-12-21 11:23 编辑
读经到底有益还是有害
和儿子一起读经一年多了,虽然经验尚不足,但是400多个日子天天这么读经过来,总觉的有些话想要分享给各位。
1.首先是关于私塾要不要上
我曾经在给儿子读经几个月后强烈的想要给他找个好的私塾去上。觉的既然读的效果这么好,不如转到专门读经的学校去,在幼儿园只是学些简单的儿歌什么的,实在是浪费时间。我想很多读经上了轨道的孩子的父母大概都跟我一样有过同样的阶段。那段时间我一边到处寻找读经的私塾,一边督促儿子读经。每天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就让孩子读经。那个时候我们刚刚开始,只是读《论语》。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经。特别是受到王财贵教授的影响,觉得一天8小时也不过分,所有周末都想方设法的至少读两次,每次的时间都在一个小时以上。
但是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很多问题,孩子在家的游戏和运动的时间变少了,连阅读其他书籍的时间也随之缩水。孩子每天4点半放学,回到家里已经5点,9点上床睡觉。中间四个小时还要吃饭、弹琴等等,每天都像打仗一样。后来我们又增加了《道德经》,《大学》、《四千字文》,《周易》,最近几个月又加入了英语的新概念和圣经,这么多的内容,如果不安排好的话,孩子就会觉得放学后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有些妈妈就提醒我,目前孩子白天在幼儿园还基本上是玩的状态,老师对孩子也没有什么要求,将来上了小学,在校学习就有累的感觉,回到家中再学习,精力就不够了。
所以我多次想过让孩子上读经的私塾。
但是问题是,读经的私塾很少。有些不错的私塾都在外地。孩子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对父母都有依恋,所以并不适合离家在外学习。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但是从各个途径了解到住校的孩子在情感上和人际交往上都比较容易出现问题。早熟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是坚决不会让我的孩子早早离开家庭住校生活的。
私塾和普通的学校一样,从师资到教育理念上都是有差别的。我们让孩子上学校尚且要调查这个学校软件硬件如何。现在幼儿园学校是普遍的教育资源,这个不好还可以选择那个。但是私塾不同,选择的范围太小。办私塾的人到底是意在教育,还是作为谋生的手段,也是尚待讨论的事情。所以除非对于某个特定私塾的教育理念十分认同,或者是有非常了解的私塾先生,让孩子进私塾是十分冒险的事情。我所打听到的就近的私塾性质的教育机构多数是父母对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不同看法,希望孩子受到更个性化的教育,所以自己办学。但是这样的办学机构多数是跟着办学者孩子的年龄走的,如果我的孩子跟那些孩子的年龄差别太大,就能难接上。而这样孩子年龄相仿,父母办学教育的理念又相同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么拖着拖着,我也就放弃了让孩子从幼儿园退学到私塾学习的念头。
2.读经到底有益还是有害
既然专心在家读经,就牵涉到一个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平衡的问题。
儿子既然在幼儿园,就有很多的兴趣班。在读经之前,我还是比较盲目的,几乎所有能上的兴趣班都参加了一遍:故事班、围棋班、钢琴班、绘画班,因为是男孩,所以没有参加舞蹈班。现在我们还坚持在上的是钢琴和围棋。钢琴是每天在学校会在老师的监督下练习大约一个小时,这样在家里弹琴的时间就可以少很多了。围棋是儿子一直比较喜欢的,就从启蒙班一直上到了现在的提高班。幼儿园里面还有英语班和拼音班。每周上课的频率都在两到三次,还是比较高的。我们都没有参加。我甚至在幼儿园开了拼音班后专门在周一和周三提前一个小时去接他,开展我们自己的活动。老师甚至在电话里面推荐我让儿子参加拼音班,担心他在上小学后会跟不上。而我考虑到儿子读经已经认识了大量汉字,拼音的学习不需要这么大量这么早。
少参加幼儿园的各种兴趣班,我们才有可能空出时间来读经。我渐渐的开始调整孩子读经的时间,也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源于孩子爸爸一句话。有一次我催促着孩子读经,他大概有点拖拉,我就带着情绪批评他。孩子爸爸偷偷跟我说,你让儿子读经到底是为什么,是为了在几岁之前读多少本吗,还是要完成一个什么任务或者指标?读书本身应该比读什么和读多少更重要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才发现自己在给儿子读经方面是有了功利心了。这个旁人看的最清楚。
我问自己,到底是怕什么?是怕儿子一辈子读不完这些圣贤书?是怕他到了13岁就读不了了,或者没有时间读了吗:? 是怕他过了最佳的读书年龄就不能成才了吗?我自己三十多岁了,不也是跟着儿子一起才开始读吗?什么时候读都不晚啊。而且书不是用读了多少来衡量的,而是读懂了多少,有多少是融入生活和生命来衡量的。
所以我看明白了,一些被读经所误的孩子和父母,其实是被自己的功利心所误。一切错误都出在读书人自己,不在读经本身上面。
3.读经多少比较好
也因此,我开始跟王教授在读经是否要大量上面有了不同的看法。(当然我还是很感激他引我走上了读经这条路,从本质上我并没有和他不同)我觉得孩子依然是社会的人,需要通过很多方面了解人生和生命,所以决定不能只读经。一个每天读经8小时的孩子,的确很难有时间去通过别的途径了解世界和人生。论语一万六千多字,我们用了大半年就读了五十遍。我在孩子读的比较熟练的时候测过他的速度,大概一分钟读90个字,这样算下来,读一遍要3小时(对于5岁的孩子来说已经不错了)那么50遍就意味着150小时,平均下来每天读经50分钟(其实考虑到学习新的内容会读的比较慢等因素,时间远远超出50分钟了)。每天读书50分钟,对成人而言尚属不易,何况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呢。一开始读经,我并没有什么经验,在时间的把握上也不够好。所以给孩子和家人的感觉是所有的时间都在读经。今天这么一算,才发现其实时间并没有想象的多。只是当时不够有计划,所以给人的感觉总是比较疲惫。
现在我开始尽量把儿子每天读经的时间控制在中文半小时之内,英文半小时之内。尽量不超过一个小时。一般这一个小时我们家里是尽量分成早晚两次。早上早起半小时,读20分钟到30分钟,然后洗漱吃饭准备上学。以前儿子做事很磨蹭,我们因为早上要做早餐,自己也要洗漱准备上班,所以总是疏于监督,所以往往从起床到出门要磨蹭一个小时。现在则不同,读书二三十分钟,然后5分钟洗漱,10分钟早餐,加上其他的杂事,同样的一个小时,效率变高了,人也很充实。
早上晨读我尽量让儿子读他比较熟悉的内容,这样我基本上不用监督和陪伴。
晚上晚餐后是儿子第二个读书时间,一般视早上读书的效率,晚上的读书时间在半小时到40分钟左右。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我一般给儿子的安排是这样的:
1), 读周易,这个是他现在目前在读的新的中文经典内容,基本上一周就能新学一个卦,每天读大概四五个卦, 10分钟能读完
2), 读论语、老子、大学。这些是他都曾经读过的比较熟悉的内容,一般每天读大约1000字的样子,一般一个月可以循环读一遍,读十多分钟读完
3)新概念英语,这个是他刚刚开始读三个月的内容,每天大概读10课左右的样子,一般差不多一周进新一课,一般10分钟能读完
4)圣经,这个是在新概念读了一个月后增加的内容,比较难,所以每天大概读500到600单词不等,一般10多分钟能读完,有时学习新内容就慢一点。
这样一来,如果当天读书没有学习新内容,40到50分钟就能读完所有内容,如果学习新的内容有时会略多于一个小时。
由于我会每周两次提前一个小时去接儿子,加上周末也并不因为在家时间长就给儿子增加读经的量,所以无形中我们的时间变多了。
每周一和三,我三点半就到幼儿园接儿子,到晚上六点吃饭前的两个小时的时间,天好的时候我们就在附近公园玩,在小区活动,天不好的时候就到附近的书店去看书。晚饭后儿子读书一个小时,弹琴半小时,跟爸爸学数学(或者下围棋)半小时,有时吃饭快的话还能有二三十分钟自由活动。我们也会在两个学习之间做一些运动。
对于儿子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我也有点忐忑。但是跟孩子的爸爸讨论过学校教育的问题。我们夫妻达成一致,如果学校的教育过于注重纪律、简单的重复和高分,我们宁愿转学也绝对不让儿子继续受罪。孟母能三迁,我们现在的教育资源这么多,一定能找到一个不唯成绩论、学习氛围相对宽松的学校(至少比找好的私塾要容易些)。可喜的是,我已经在儿子现在的幼儿园看到了一点宽松的教育氛围的影子。虽然难免留有过去统一化教育的痕迹,但是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未来儿子入学后,最理想的做法是,保持每天读经一个小时的传统。我觉得在兼顾学校和其他家庭教育的同时,每天一个小时已经是极限。超过了这个时间,不是放弃孩子的某些兴趣的培养,就是放弃孩子的学校教育。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能分成早晚两块就更理想。孩子不觉得是负担,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好处(特别是晨读)。
manlian于2011-12-21 11:34补充以下内容:
你家宝真乖,我家这个毛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