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china_baby 于 2011-12-23 10:49 编辑

我很少过节,比较重视的只有春节,现在春节好像也从简了,想知道大家都还过传统节日吗?这些选项是我从百度百科里找到的,大家看看你们还在过哪些节日?也希望大家能说说是怎么过那些节日的。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15 项 ), 共有 6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13.33% (6 票)

    13.33% (6 票)

    0.00% (0 票)

    0.00% (0 票)

    11.11% (5 票)

    13.33% (6 票)

    2.22% (1 票)

    2.22% (1 票)

    13.33% (6 票)

    4.44% (2 票)

    8.89% (4 票)

    4.44% (2 票)

    0.00% (0 票)

    0.00% (0 票)

    13.33% (6 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5323 查看 6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china_baby

    楼主 2011-12-23 10:48:3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ina_baby 于 2011-12-23 11:52 编辑

    在百度百科里节选了一些简单介绍

    除 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习俗 守岁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立 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寒食节   时间: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现也有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清明节   时间:公历四月四-六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
    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榕枝,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

    中元节   时间: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在中国的民间又称鬼节。

    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 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具体习俗如下所列:

      ①、登高

      ②、吃重阳糕

      ③、赏菊并饮菊花酒

      ④、插茱萸和簪菊花

      ⑤、喝重阳酒

    冬 至  时间: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习俗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时间: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习俗   喝腊八粥

  • yanzi.wang

    2011-12-23 13:03:48 使用道具

    过节就是吃和做吃的。
    还有串门。

    尤其我那个不爱进厨房的老妈,不让出去吃,就要在家吃饭。搞得我哪儿都去不了。

    过节挺无聊的也。。
  • 家有春夏

    2011-12-24 23:32:03 使用道具

    我那楼里前两天帖了我们冬至那天上课的内容,关于冬至的。您参考。
    http://www.ebama.net/thread-31430-20-1.html

    另外,我博文有几篇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请大家欣赏
    一年又端午 佳节倍思乡

    欧洲曼妙春日里的中国女儿节


    复活节中度清明 霓裳裙舞映春色


    着汉服 诵《大学》唱弦歌——在德国的别样元宵节


    汉服小美眉给各位拜年啦


  • 家有春夏

    2011-12-26 05:47:20 使用道具

    我们还过上巳节。上面博文里也有,百度介绍见此  http://baike.baidu.com/view/105758.htm
  • penglulu

    2012-1-10 20:17:18 使用道具

    写的比较详细哦
  • badyas

    2012-1-10 20:47:26 使用道具

    楼主的分析很详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