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巧笑嫣嫣 于 2011-12-24 14:58 编辑

原创,如果转载,请注明。

如何才能放养育儿,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学习日本大师的育儿理念,也曾在刘墉的博客里领悟过,理念不问出处了,记不清是从哪里看来的了,说到放养,说到野性,说到让孩子自理、自立,如何做呢?

    写这篇贴子万感而发,单位有一个大姐,简称A,A女儿现在是大学在校生,听意思好像大三的样子。无意中我们聊到,圣诞节,礼物这个话题,她告诉我,她要给孩子打电话,叫孩子回来,A女儿就在本地上大学,A要给孩子打电话再三的叮嘱,圣诞节不允许去商场,人太多,怕发生危险。A女儿已经是大三的学生,早已成人,先不谈A女儿是否在意母亲的叮嘱,只说A做为母亲护孩子的心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但是,有利于孩子成长吗?我以后又会是什么样呢?

    还是A,A说要给女儿办一个驾照,A在单位来回的问手续流程办理方式,学习难度和强度,在个学校好,事无巨细,希望竭尽全力为女儿安排好一切。爱女之深,无须言表

还听一个朋友讲,称B,B弟弟赴国外,那年可能就是十八九,二十岁的样子,我们是在三线城市,自己一个人无数次往返北京,独自办理赴德国的手续。这又是怎样气魄的家长?

男生女生不一样?男生天生需要闯,需要练,女儿需要爱护,可是,长大后,要独立才是唯一!我想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家长呢?

    再来谈炎动物的育儿理念。有一种鸟,我没记住是什么鸟,父母每天清晨不辞劳苦的捉虫回来喂闭着眼睛张着大嘴的孩子们,直到有一天,父母回来了,而窝里空空如也,留下惆怅失落,满是寂寞的瞪大双眼的父母。这是一种独立,孩子悄悄的就走了。还有一种鸟,叫麻雀,小宝宝长大了,仍然赖在窝里不肯走,装可怜,扮柔弱,父母就会在一旁用力的啄小鸟,拼命的把它赶出去,这也是一种独立。最终的目标和结果就是让孩子自立,离开父母的身边,离开父母的力量。

    还有一个故事,是讲猴群的,在公园的猴山上,通过观察也能分辨哪些是会育儿的猴妈妈,哪些是不会育儿的猴妈妈,衡量的标准就是孩子够不够独立,换句话说够不够野性,没有了妈妈,能不能生存。冬天一场大雪,猴舍离食肆还有一段距离,通常情况下都是猴王,也就是公猴,猴爸爸先跑一趟,踩出路来,方便母猴和小猴通行。这群猴子,只有一只母猴有野外的生存经验,其他的猴都是在猴舍里出生的,往往这个时候,只有这只有野外生存经验的母猴跑过去踩第二遍雪路,尽量为孩子踩的更好走一些,也只有她的孩子,七歪八扭的从雪路上走过,无论这个孩子多么的幼小,其他的母猴或抱或背或。。。。。。帮助抚助自己的孩子走过这条难走的路。而也就只有这只有过野外生存经验的母猴养育的孩子生长发育都很健康。其他的母猴孩子差强人意一些,有一只最为例外,它就是不肯学走路,无论母亲怎么督促,它就是不肯下地,一般情况,猴王是不会插手母猴教育孩子的,这次连猴王也看不下去了,猴王背着小猴到高高的架子上,把小猴独自扔下,远远躲到一边,时刻注意保护它,希望它可以迈开猴生的第一步,可惜小猴就是不肯走,气极的猴王走过去一把将小猴推下高架,惊慌失措,失声高喊的小猴落到了一堆啥上?我忘了,总之还是很安全的地方,同时周围还是有很多障碍物,如果小猴想出来,就必须自己努力。猴群安静了,大家都迫于猴王的威严不敢吱声,可怜的小猴四处观察,没有援兵,它终于迈开了它生命中的第一步。

    这些动物的故事,暗示我们什么?生物圈就是这样,长大了,就要独立,人不可能违背物种起源,适者生存嘛,我们又该如何让孩子独立呢?不说现在的孩子有多么懂得抓住父母的心,哭泣,使劲哭,放声哭,打滚,坐地下,甚至动手打父母,还有弑母也屡见不鲜,为什么?是我们不够爱孩子?为什么?因为我们太爱,太保护,孩子失去了生存的能力,他不朝父母要,朝谁要呢?他又怎么会知道事情该怎么办呢?除了父母,他没有任何能力,这就是现状。就像那个A姐姐,这样的父母不少见吧?我的母亲也是这样一棵大树,我想如果不是我有几年在外漂泊的经历,恐怕我仍然是父母身边的小绵羊。如果不是我有几年的无依无靠的经历,我想我不可能做到,有事,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解决,而不是说寻找妈妈帮助,看看我们的孩子,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事了,总是想找妈妈?又或者,我们的妈妈是不是如此的庇佑着孩子?为什么现在的小男生越来越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感了?为什么他们不肯担当自己小家的责任?因为我们从小把孩子保护的太周到了。我们没有能力,我们失去了能力。

    知道动物一旦让人抚养,通常就会失去野性,如果想放动物归山,又知道需要多长时间进行野性训练吗?有一只熊,科学家准备放养的时候开始做准备,整整两年,先把肉扔到离熊远一点的地方,让它自己去寻找,继而再把肉挂上肉上,让它自己爬树,再。。。。。。用尽了各种办法,两年以后,这只熊才被放回了野外。我们的孩子呢?小的时候,到大学,到成家,到有孩子,到该担当责任的时候,家长还在守护,这样的孩子哪来的野性呢?哪来的责任和担当呢?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当街大哭,会发脾气,会踢打家长,因为孩子没有任何能力,他除了这样,什么都不会。他的野性在我们的保护下,在我们的爱下,消失的无影无踪。试问这样的孩子如何成才?如何独立?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我越来越有清晰的培养目标,我要培养一个内心强大,勇于沟通,敢于争取的孩子。未来是孩子的,教给孩子谋生的本领才是最重要的,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吧。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洛瑛 + 10 我很喜欢!
武汉飞鱼 + 20 我很喜欢!
2118 查看 24 收藏帖子 (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B0909卓卓妈

    2011-12-24 15:02:36 使用道具

    第一次坐沙发,坐来下慢慢看.
  • 春绵雨

    2011-12-24 15:04:53 使用道具

    嗯,俺也来看看看
  • B0909卓卓妈

    2011-12-24 15:13:45 使用道具

    很受启发,只是不知在执行时如何把握这个"度"
  • 2007的冬天

    2011-12-24 15:53:39 使用道具

    不好说了。有时候小孩会养成习惯,自己也会
  • 泛彼柏舟

    2011-12-24 16:12:34 使用道具

    其实很多道理在我们没有孩子的时候都特明白,有了孩子后又不由自主的去做些自己知道不合适的事情。
  • catherine_moon

    2011-12-24 16:21:42 使用道具

    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放手的过程,只是做好很难,
  • 竹西

    2011-12-24 16:49:32 使用道具

    放要比不放难!
  • 308037794

    2011-12-24 16:50:15 使用道具

    感觉男子更独立一些,对将来自己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好处。
  • hzhzspring

    2011-12-24 16:55:51 使用道具

    而且现在的社会环境和以前大不一样,如何放手还是要3思再行
  • 时懒时勤

    2011-12-24 16:56:33 使用道具

    这个尺度很难把握,都是每个家长自己在实践中摸索。
    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为了孩子好。
  • manlian

    2011-12-24 17:22:56 使用道具

    来晚了,挤着看看吧
  • claire

    2011-12-24 19:25:24 使用道具

    赞成8楼的,放比不放更难,而且不同时期,放的度也很难把握。
  • wing520

    2011-12-25 10:23:28 使用道具

    我已经尽量让自己放手了,但是还是做得不好
  • 轩妈鄂

    2012-2-2 16:25:54 使用道具

    我家的就是管的太多了  孩子任性,当街哭闹,满足不了就大哭大闹的。一定要放手,只是掌握好度就行
  • 美丽的童话

    2012-2-2 16:53:23 使用道具

    最好的管就是不管
  • roro12ren

    2012-2-27 18:15:39 使用道具

    坐下慢慢看看啊,
  • wenquan

    2012-2-28 09:46:10 使用道具

    写的很好,有待思考
  • 洛瑛

    2012-2-28 10:02:48 使用道具

    比如吃饭问题,有的孩子不吃,家长就着急。
    有时想想,其实人养猫的乐趣在哪?喂猫吃饱,然后人看着好玩,自己的某种心理得到了满足。
    我家吃饭上面,爱吃就吃,不吃饿着。
    其实做不到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 乐乐妈妈

    2012-2-28 10:13:25 使用道具

    当今社会的生存环境,这些的确是需要我们父母考虑好的,如何教育引导孩子,但确实是尺度很难把握!
  • smile2009xiao

    2012-5-10 14:02:50 使用道具

    "我要培养一个内心强大,勇于沟通,敢于争取的孩子。"
    学习!!!
  • 广雅妈妈

    2012-6-28 10:49:31 使用道具

    我要培养一个内心强大,勇于沟通,敢于争取的孩子。
  • bsi13485

    2012-6-29 11:03:32 使用道具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我们也想这么做,可是奶奶太宠了,哎实在也是没有办法。
  • zjhuangyu

    2012-7-3 11:28:01 使用道具

    是让人反思的一个问题
  • niniyouyoumama

    2012-7-3 12:39:23 使用道具

    很好的话题,可见是个非常负责任的父母。
    我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见过很多人,好像很多农村的孩子更有野性,胆子也更大,更容易闯出来;而城市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好,反倒墨守成规的多,感觉不够“野”,不够胆大。其实这个对女孩子来说还好,但对男孩子来说就太重要了。
    但生在城市,怎样培养一个有野性的男孩呢?我想第一也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孩子要很有自信,再一个我想就是眼界和经历。
    继续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