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i33 于 2012-2-2 14:22 编辑
刚开始拿到小大人,没多想,一看84个书名帖,2000个内容贴,觉得还挺多的,心想应该也足够用了吧,结果今天自己开始做材料才知道,这84个书名帖好少啊……
刚在ebama上下载的《体验英语》为例,别人做好的,想想就省事,可是真正安装才知道,每一本小书就要一个不一样的书名帖,那预备级A就得9本书,9个书名帖。每一本很薄,内容虽然不多,但是为了让小小孩儿一点一点来,都分成了一小句一小句的,这样一来每一本都要用21个或者更多一点的内容贴,这样一来,这9本就要用掉200个左右的内容贴,可是这只是想要做成点读本的一小部分的一小部分,这样一看,这薄薄的一本很快就没啦……
在网上搜了一下,有一些任我贴的使用小技巧很好:
1.将书名帖剪小,以《体验》为例,每本书的封面贴(比如是001)分成9份,将每一份都贴到每一本书的封面,这样以后看每一小本书的时侯都可以方便的点书名帖。这种方法很好,将书名帖一分为二,则利用率增加100%,一分为四,利用率增加300%,一分为八则增加700%……这是成几何级倍数增长,一下节省不少,并且非常方便,而且还很环保低碳!
同时问题也出来了:
1.书帖剪太小,太小的孩子就会点不准。太小了或许会影响点读的灵敏度,这个没试过,不太清楚。
2.书帖减小了就看不清楚编号。
2.在网上看到一个好消息,说书帖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所以,不看的书上的贴纸撕下来,贴在新书上,照样可以正常使用.这无疑也是个好消息。反正孩子看的书不会总是停留在这些书上,书不断更新,标签反复利用,很好。
问题也出来了:
1.如果书面是光面的,相对来说,再次接下来的时候就会相对容易,且不容易撕坏。但是,因为很多书都是自己打印的,普通的纸一但粘上就很不好撕下来,要不是毁书要不是毁标签,都让人不爽。
2.就算是光面的,反复也撕不了几次就坏了。
3.主要是综合了上述两个使用小技巧,我自己开发了一个小技巧:
A, 首先是在自己打印的书上,每一个想要贴标签地方(包括书名帖和内容贴)先贴上一块稍微大一点的透明胶条。这块胶条是永远贴在书上的不撕下来,这样也不影响美观。然后再在大胶条上贴上一块小一点的透明胶条,两块大小的差别要比较明显,为的是下一次能方便的将小胶条完整的重大胶条上撕下来。然后将书名帖或者是内容贴贴在小胶条的中间,等要重复使用的时候,将小胶条整个撕下即可,因为是塑料胶条,比贴纸结识很多,而且就算是撕坏了,也可以再用剪刀沿着书名帖的边沿减下来,再贴到另一块小胶条上。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贴纸的完整性和重复使用的次数。耶{:soso_e182:}
B, 上面的方式解决了多次使用的问题。但是反复使用相对来说还是会比较麻烦,第二个方法可以很好的减少重复使用的次数,既增加了孩子同一时期绘本的选择性。方法也很简单:在A的基础上,将每一块贴纸剪成几份,比如4~6份,贴在小胶条上。因为剪小之后会影响编号不易识别,而且号称标签是有特殊反红外光线的材料打印而成,因此我不确认能不能用笔来做记号。我的方法是在小胶条带胶的那面贴了一张小小的带数字的纸条,不带胶的那面贴上数字对应的剪开的任我贴,这样就做好一个DIY的“超级无敌神奇任我贴”!!!{:soso_e144:}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利用率呈几何级数增加!!!{:soso_e189:}做了一个示意图如下:
本来为了再次增加自制任我贴的结实程度和反复利用的次数,想在任我贴表面上贴一层透明胶条作为保护膜,但是了解到任我贴要反射红外线,所以觉得这个可能会弄巧成拙,所以没有尝试,等以后再尝试一下看看……
有人不太明白,我在47楼做了以下补充说明……
很麻烦吧,为了省钱,当然只能麻烦自己啦,其实重新买一本也就15块,也不是很贵哈,不差钱的妈妈就绕吧,毕竟,时间成本对有的人来说是很昂贵的……
这方法是针对那些“如果时间就是金钱,则比李嘉诚富裕”的人推荐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