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时期的“泛灵心理”乃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在幼儿心目中,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活物。

  “泛灵心理”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孩子们所表现的“泛灵心理”行为,是不能用简单的“模仿”与“想像”解释的。

  利用幼儿“泛灵心理”对幼儿教育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和老师应善于将物“拟人化”,以激发孩子的“泛灵心理”,让孩子把外物同化到自己的活动中去。例如孩子在做游戏时,教育孩子不要把墙壁弄脏,不要把小凳子弄坏,可以对孩子说:“小凳子如果被摔了,一定会很疼的,如果把它的腿弄断了,走起路来多难受啊!”也可以说:“墙壁可爱卫生了,如果你把它弄脏了,它就不跟你们交朋友了。”孩子听了以后会非常注意,还会擦擦凳子,掸掸墙壁上的灰尘。幼儿对于会活动的东西,更容易引起“泛灵心理”反应。利用“灵化”了的外物对幼儿进行教育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灵化”了的外物主要是指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等等。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起向孩子讲解深刻道理效果好得多。有的家长如果将这些寓言、童话故事编成小话剧、小舞蹈等节目和孩子一起表演,让孩子接受直接的心理体验,效果会更好。

  当然,幼儿的“泛灵心理”是一种意识发展不充分的表现。我们在利用“泛灵心理”进行教育的同时,还应指导孩子学会人物识辨、物物识辨,促进孩子从本质上去认识事物,使孩子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1158 查看 5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cfw7319

    2011-12-31 21:28:54 使用道具

    学习了,呵呵
  • manlian

    2011-12-31 21:36:18 使用道具

    {:soso_e120:}还搬那,加油哈
  • 愚妈

    2011-12-31 22:00:39 使用道具

    成人这种泛灵的引导,会不会阻碍儿童自身关于生命的概念系统的建构啊?
  • lemurialxx

    2011-12-31 22:54:38 使用道具

    孩子小时候摔倒了,为了让他不哭,经常会说地板也会疼。。。
  • llfi

    2012-1-1 20:30:58 使用道具

    哈哈。学习了。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