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93776940 于 2012-1-8 11:19 编辑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讨论。今天孩子寄朋友家玩去了,无聊就谈个话题。
早教有没有必要?这需要明白,早教都有些什么内容,什么是早教?狭义的早教,是教。广义的早教,是亲子。所以狭义的早教,是学识性早教;广义的早教内容不一而足,比如放养是不是早教,其实也是的。只要是你认识到的,有意识的行为,都是早教。
我这里说的早教,暂且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狭义的早教,学识性早教。比如琴棋诗画乐、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其他知识性兴趣班的内容等等。
早教比不早教好,这个答案,一定是成熟家长的结论。成熟的家长,自身需要成熟,成熟需要家长清楚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各个阶段特点、早教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必要的方法。所以,早教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家长教育。早教班应该脱离现状,任何早教班,前几节课不应该是给孩子上的,应该是给家长上的。另外,要有专门的家长成长学习培训班,这样的班越多越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不早教比早教好,这个答案,给不成熟家长是比较适合的答案。不懂孩子成长规律、各个阶段特点、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了然于胸的方法,早教必将适得其反,让人看笑话,不如不早教。
举个深切的例子(其实我多次用到这两个实例,真的对不住朋友同事):
我自己身边的同事,孩子比我家孩子大一岁,我小班的时候,他中班。一起玩的时候,他家长总是觉得一些方面落后于我家孩子,很是着急。也采取了题海、填鸭战术,比如数学能力,她在中班采取的是,每天必须做20道加法、20道减法(10以内,自己拿白纸出题),这个是前提,做完才能谈别的。否则就念念叨叨没个完。短期看,效果确实很出众,孩子数学能力超越了。但是,换来的是,亲子关系的紧张和孩子对生活数学的厌恶。比如上超市,孩子们要买东西,我们让孩子自己算自己的价钱,别的孩子都乐颠乐颠的,他家孩子突然大吼一声,我不要算,我不买了,我不要了,然后一溜烟走边了,留下了异常尴尬的家长。
问题是他家长还不自知,因为前面的题海填鸭确实有效果啊,能力不是明摆的嘛。得到了效果的肯定和启发,所以,在中班结束后的暑假,依葫芦画瓢,应用于识字、写字上面,后来,据说不吃鞭子就坐不住,坐下来讨价还价故意拖拉,好端端一个开朗的活泼孩子,变得木讷了。
还有一个例子,3岁前讲睡前故事,拿的是小学生优秀作文选。这个就不多说了。夸张到让人觉得我是在杜撰。
所以有时候,经验也会害人。勤奋是成功之母,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等等,但是,勤奋适合几岁的孩子?勤能补拙但是也泯灭其优,笨鸟先飞却飞不远。
所以家长如果不成熟,就不是真的懂得爱孩子,是把孩子当成自己手上的布偶。这样的家长,教比不教更坏。


教育观点
4866 查看 36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xiaobao99

    2012-1-8 11:31:11 使用道具

    恩,这个话题争论不完的。
  • Martina

    2012-1-8 11:37:06 使用道具

    反正我家的孩儿越这样训练越完蛋,她在压力下很紧张。
    可能人与人不同吧,有些人越有压力越出成绩,有些人则越有压力越玩完
  • rongjingyan

    2012-1-8 11:52:15 使用道具

    早教是需要的,但是怎么个教法更重要。我认为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千万不能沿袭老的教学模式,孩子在玩耍中就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的。
  • 千眠

    2012-1-8 11:54:0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千眠 于 2012-1-8 16:01 编辑

    低龄孩子最重要的早教是培养好习惯,好习惯才伴随孩子一生呢。

    至于学习,为什么我不紧张,因为我知道这些一群的孩子(一个关于最低层生活的香港澳门新移民的纪录片),她们是香港澳门最低层的父亲,在香港澳门没办法找老婆,后来回到中国找的乡下老婆,这些孩子的教育遇到了很大的难题,国内不承认这些随着母亲一起待申请去香港/澳门身份的孩子有就读公立学校的资格,私校是这些家庭不能想的,于是这些孩子一直申请,

    直到10岁,11岁,12岁,这些孩子才能陆续去到学习程度一点都不低的香港/澳门……

    这些别说没被早教,简直是缺教的孩子后来怎么样呢?

    大多数是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求知若渴的,而且因为10岁以上才开始学1+1=2,心智已开,学得非常的快,也不过是2-3年内的时间,就跟上了学习进度,部分孩子后来还特别懂事,特别优秀。

    ……

    我看了这个跟踪报道,有时候简直觉得,我们让孩子6岁读书是浪费孩子的生命,多玩个2-3年,用来学习各种运动舞蹈艺术,到孩子心智成熟点才读书,学点普通=-X*, 弹指一挥间,孩子就会了,何必让孩子吃苦,从宝宝学起呢。
  • 苏芯

    2012-1-8 12:06:45 使用道具

    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十个月零两天!站在广州番禺某早教机构门前,刘雷(化名)夫妇第一感觉是啼笑皆非。但看到其他父母都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跑过去询问课程时,他们马上感觉到孩子起跑线上的紧迫感,彷佛不报早教,就注定落后了。据记者调查,在广州最小的早教学员出生仅33天。

    一个月大的婴儿,最需要的本应是温暖的襁褓、甘甜的乳汁和悉心的呵护。有些家长却偏偏要把孩子送进早教班,去接受就是一些大人也搞不懂的“科学训练”,这不是花冤枉钱吗?可家长们为啥还要这样做呢?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别人的孩子都接受了早教,自己孩子岂能输在起跑线上?

    早期教育的确是一门科学,正规的早教机构当然有其可取之处,尤其能帮助宝宝扩大视野和结交同龄伙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商业性的早教机构,其实是假科学之名行赚钱之实。正如在一些教师“普通话也说不好”的早教中心,家长花冤枉钱恐怕还在其次,关键是如此“早教”会给宝宝带来伤害。几年前韩国刮起的周岁婴儿补习英语之风不就出了偏差吗?有些婴儿竟成了精神病患者。

    至于花了高额学费买来的是什么样的课程呢?正像有的家长所说:“上课时甚至要求孩子老实坐好,与蒙氏不遏制孩子天性的教育理念完全相悖。”有的机构倒是会找卖点,打出让孩子包括唱歌跳舞、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等招牌,却难免有“忽悠”、“玩玄虚”之嫌。别忘了,这是在教婴幼儿!因此,家长们尽管愿意花钱受累,也要擦亮眼睛,多一些自我保护意识,既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还要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其实,上早教班并不能保证以后孩子就肯定更聪明或更成功。而且,不止一位专家说过,家庭才是最好的早教课堂,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也就是说,亲情才是孩子一切教育的基础,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父母与子女的亲密关系。再者说来,家长们没必要把神经绷得那么紧,竞争的起跑线还不至于前移到降生才一个月的关口。而给宝宝创造一个幸福快乐的成长环境,才是家长真正的使命与责任。
  • lovebb_guoguo

    2012-1-8 12:22:00 使用道具

    早教没啥坏处,一般来说。有钱的话,早教还是有益无害的
  • misxy328

    2012-1-8 12:36:05 使用道具

    不要强迫孩子
  • wing520

    2012-1-8 15:18:38 使用道具

    最怕是半懂不懂,不懂装懂啊,确实是这样的
  • 93776940

    楼主 2012-1-8 15:51:41 使用道具

    绿袖子 发表于 2012-1-8 11:40
    还有什么样的老师和家长最可怕? 那种什么都懂点但是不多,但是特认真的老师和家长。认为只要量够大,孩子就 ...

    我个人一直强调,婴幼儿阶段,亲子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能力,而不是学识。至于各种各样的亲子途径,都有殊途同归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好评价别人的不同途径。
    但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我非常反感国学。既然是培养孩子的能力,那么弃繁从简,弃难从易,次序是很明了的。就是:玩、游戏、交际、浏览大自然------亲子共读-----学识早教。我们如果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尽可以挑选简单的来做,效果和目的是一样的。高质量的玩,同样需要我们有很深刻的经验和方法,最终孩子的成熟,照样不逊色。那为什么还要让大家去挑选那些复杂到难以执行和复制的一些方法呢?比如国学、杜曼闪卡,甚至英语?
    所以,我要说的是,复杂的东西,难以做到的东西,但是有人成功了,就有人去包装它,然后商业价值就来了,就有了推广的意义。那些东西,商业价值都非常浓烈。
    如果告诉你,玩,也能成就孩子,也能培养成功的未来,那整个产业链,不是都失去了么?没有了利用价值,就没人喝彩。大家就抛弃了最原始、最简单的东西。
  • zoe_jingr

    2012-1-8 16:11:08 使用道具

    可悲的是,不懂装懂的家长和老师还挺容易遇到。家长就算了,可是老师让多少无辜的孩子为此买单啊~ 虽然伴随的有这样那样所谓的被逼无奈原因,诸如什么大环境啊之类的。
  • zoe_jingr

    2012-1-8 16:39:34 使用道具

    当然信啊。可是上学后,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力不比家长少呢。国内换老师不比家长换观点容易吧。爸妈网就改变了多少同志们的观点啊。您应该是位老师吧,看一个帖子你给孩子们补充那么多阅读材料,真是为那些孩子和家长高兴。希望越来越多的老师也能来这类网站转转。
  • 贝贝妈妈

    2012-1-8 18:49:37 使用道具

    93776940 发表于 2012-1-8 15:51
    我个人一直强调,婴幼儿阶段,亲子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能力,而不是学识。至于各种各样的亲子途径,都有殊途 ...

    说得太好了。
  • hellen_qing

    2012-1-11 20:36:23 使用道具

    又是早教问题
    早教当然比不早教好!
    问题是别把早教变成了知识学习
  • 钟棕小

    2012-1-13 09:53:35 使用道具

    早教要科学,要符合规律,这个是我之前看到的【早期教育效率最高时间表】6个月:学习咀嚼和喂干食物;9个月至1岁:分辨多少、大小的;2-3岁:学习口头语言;2.5~3.5:形成卫生作息习惯;4岁前:形象视觉发展;4-5岁:学习书面语言;5岁左右:掌握数学概念,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5~6岁:掌握语言能力
  • yiyi2008

    2012-1-16 22:58:28 使用道具

    科学,淡定的早教,不容易做到啊。
  • Martina

    2012-1-17 23:30:20 使用道具

    现在的早教大部分是在灌输,小朋友记住这些不是缘于理解,完全是单纯的记,但家长看了欢欣鼓舞的?有哪个早教机构有功夫去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用各种方式直接强加给孩子的。的确有些是启发式的,有时孩子反应不过来,结果:或者有小朋友抢先回答完,老师再补充下,或者老师就直接给答案了,久而久之孩子们想不出来就不去想了,反正最后都能得到答案记住就好了。所以表面上孩子的确是学到了很多知识呢,可是同时也失去了探索的激情,而没有早教的孩子也许在小学也许在几年后因为心智成熟从而理解并记住这些,哪个更有意义呢?到这个时候,早教的那点优越性已经没有了,还抹杀了孩子的求知欲。

    早教机构就是要让家长感觉:还真能学到不少东西呢?钱没白掏。学习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孩子在不断的摸索中自发总结的(心智成熟了是可以主动总结的),早教机构会给他们机会摸索吗?显然不会的。
  • 93776940

    楼主 2012-1-18 09:57:19 使用道具

    Martina 发表于 2012-1-17 23:30
    现在的早教大部分是在灌输,小朋友记住这些不是缘于理解,完全是单纯的记,但家长看了欢欣鼓舞的?有哪个早 ...

    说的中肯,一针见血。
    我也是用旧的方法来指导新的认识。认识是跟上了新时代,但是方法上还是带着旧时代浓烈的影子。一方面好像懂得了孩子各个阶段的特点,但是另外一方面局限于自身成长又使用着不配套的旧方法。
    老实说,我的方法,80%仍然是和新认识无法匹配的。
    至于机构,那是100%与新认识无法匹配,并且对旧方法进行了发扬光大,有过之无不及。
  • sandy110930

    2012-1-25 23:18:14 使用道具

    很庆幸,在早教这方面,我觉悟的比较早,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吸收,停止了填鸭式的教育以及说教,着重于让孩子去感知这个真实的世界,关心他的情绪,试图去理解他的情绪;慢慢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现在吃饭、作息规律,玩也专心、开心;尽量多的陪他去跟大自然亲近。当然,陪他读书,讲故事这些还会有,但基本已经变成了是我自己要学习了,我渐渐的将注意力转回提高、充实自己身上。我个人感觉儿子现在还是挺幸福的,因为他爱笑,我尝试站在他的高度去理解他的行为,站在他的高度和他谈话,给他爱,也给他自由,而我,觉得育儿也越来越轻松了。
  • 细细相思

    2012-1-27 15:45:31 使用道具

    恩,所以我现在都不规定宝宝看多少书,看多久书,只是希望他自己愿意看书就行
  • 小愚牛

    2012-2-25 21:21:07 使用道具

    讨论很热列啊,反省学习中
  • xushabj

    2012-2-28 15:07:47 使用道具

    情商教育更重要
  • xinxin妈

    2012-2-28 15:13:51 使用道具

    变了味的早教就有害无益了吧
  • lalala

    2012-2-28 17:28:52 使用道具

    我家没早教,现在倒是有些后悔,读书量不够,写作文特困难.阅读能力也有问题.她自己也很没自信!
  • wmj

    2012-2-28 17:47:46 使用道具

    同意情商教育很重要
  • shwyyan

    2012-3-1 15:41:46 使用道具

    我同意有位朋友的观点,早教最重要的是培养习惯。虽然不全面,但是接近真谛。知识性早教,一般属于拔苗助长。
  • tubasa

    2012-3-1 21:46:02 使用道具

    快乐最重要。
  • sophie与david

    2012-3-13 11:51:30 使用道具

    家长还是要懂教育才行,经常来爸妈网学学,哈哈,同孩子一同成长,一起掌握好方法,才能艺术的教育孩子。
  • mmaakkk1

    2012-3-14 00:18:40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LOISA

    2012-3-20 14:28:44 使用道具

    目前看来,同班的经过早教的比没早教的强很多。我家的没进过早教培训班,感觉差距不是一点点。至于后续,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