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xintongmama 于 2012-2-16 14:41 编辑

        心血来潮在这里开个专贴,和各位妈妈分享的同时鞭策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从来没写过任何日记哈,文笔非常非常青涩,但是想在新的一年里,整理好自己的步伐及心态,陪着潼走得更好、更开心~~~~~~走过、路过的各位MM千万别笑哈——琴盲老妈的音乐素养和能力真的是成负数哇......

        2011年8月22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啊哈,潼的钢琴到家啦,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潼琴生涯。每次练习拜厄的内容,我和潼都倍感痛苦,不过,一旦冲关成功感和收获也是双倍的。老师的教学方法是:拜厄的内容走在前面,有了良好的基础再进行曲目练习会事半功倍,我们的确尝到了甜头。我是个琴盲老妈,不过琴盲有琴盲的好处,这个也是在我上完二十堂课后才有的感悟:我和潼的起步是一样的,对于老师每次教的内容回家后我都在陪潼练琴前自己先弹下来,这样对每首曲子的理解和实践都有了第一手的资料,再陪潼练琴时心里也能有点谱了。潼爸问我,什么时候开始给潼请陪练,我说如果可以我想一直自己陪下去,任何一个陪练都没有亲妈认真,但是如果以后技术上的难度真的有要求了,即使真的请陪练了,我也会一直陪在一旁——于潼我要负责、于“米”我也要负责。

        第一堂:琴到家后的第二天,就去老师家里上课啦。琴盲老妈万分忐忑地坐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努力地记着老师讲课的内容——其实自己早就听得云里雾里去啦。一堂课下来,右手的do re mi fa sol 居然都OVER啦!!!回家后,全家人兴致勃勃地一起练起了do re mi fa sol 。

      第二堂:好不容易按时、按量、按要求地完成了第一堂的作业,第二堂课,居然把左手的do re mi fa sol 也一气呵成了,Oh,My God!我这个琴盲老妈突然觉得眼前一片黑暗——立刻跟老师提出来,一周上一堂课!!!一周上两堂课,孩子没崩溃我先疯掉啦~~~~~~

        第三堂:认识了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爷爷的大钟》《莫卡辛软皮鞋舞》《火车》三首曲子练得很开心。潼爸也会弹啦,哈哈!

        第四堂:《海军工兵》《小矮人进行曲》弹得很容易《蝴蝶》这段文字潼曾经非常非常喜欢,还没学到这个内容时就喜欢让我给她读,后来自己也会读了。不过我这个糊涂的琴盲老妈,居然忘记了老师上课时是否教过左手的弹奏,带着潼一起练了,导致下一次上课时老师一顿唏嘘——这个宝贝怎么如此聪明,左手一上手就弹得这么好?!——潼和我都没解释——心底狂笑。

        第五堂:认识了附点二分音符。《小矮人舞曲》《开步走》《上学去》《娃娃要睡觉》《早晨好》《摇呀摇》《小熊吹喇叭》,比较喜欢弹奏《小矮人舞曲》《娃娃要睡觉》,尤其是《娃娃要睡觉》特别有感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开始混杂到一起啦。

        第六堂:认识高音do re mi fa sol 。《玛丽有只小羔羊》《伞兵》《越过山坡》《雷格泰姆舞》《大象公公》《咚咚咚》《一二一》这堂课留的曲目除了《雷格泰姆舞》都是我和宝贝喜欢的哈。不过为了保证效果,分成两天进行熟悉。《玛丽有只小羔羊》潼弹得很溜,但是节奏太快需要改进。《伞兵》因为是由左手的几个相近的键子弹奏,宝贝一时拿捏不好,我也是练了好多好多次才成功,所以费了点心思哈。可能是这首曲子给潼带来了特殊的感觉,小家伙喜欢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听我弹奏这首曲子,说是有种战争时的伤感,呵呵,小人不大,感情倒挺丰富的呀。《大象公公》潼每次弹奏时都会大笑,说是感觉像大象在大便——很使劲、很用力?!《雷格泰姆舞》我一直没能弹明白,潼回课时老师说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的节拍变化掌握得不太好,可能是被我误导的吧。

        第七堂:这一趟拜厄留了很多内容,宝贝弹得很痛苦,可能人类的记忆机能就是如此奇妙——痛苦的记忆通常比快乐的记忆更深刻,所以现在宝贝在练习别的音符时,经常会不经意地用上曾经的那些段落节奏。《排钟》《老麦克唐纳》《问答》《接起来》《新疆舞曲》。弹到《排钟》时,我告诉潼这首曲子让我想起上小学时的日子,那个时候早上上学的路上经常会听到街上的大钟在整点时发出这个声音,于是潼练得很起劲,还要求我一边听着她弹奏这首曲子一边从客厅的门外走进来——表演我上学时的桥段。《老麦克唐纳》很讨喜的一首曲子,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很喜欢哈。

       第九堂:由于十一假期老师要休息,第八堂课被分成四次,在十一前后的两堂课里延长上的,所以假期孩子的练琴状态都不太好,导致这堂课开始时孩子的状态很不好,不过在老师的引导下,上课十分钟后状态就调整好啦。拜厄的练习要求用左手弹右手的谱子。《爱劳动》《练习》《滑稽面孔》《拔河》。由于上课时潼的状态不太好,这堂课的作业也是拜厄的内容居多,所以,练习的时候并没有精彩的感觉。比较喜欢《拔河》《爱劳动》。

       第十堂:《教堂管风琴》《扬基歌》《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摘棉花的老人》。上堂课的课堂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回家后抓紧调整练习,这堂课好一些了。潼弹奏《摘棉花的老人》时不停地问我为什么,为什么?还让我给她反复地读歌词大意——其实她自己都认识的。弹的时候喜欢模仿摘棉花的老人摇头晃脑地有气无力的唱着,很有味道哈。《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虽然很长却不怎么好听而且有点难度,所以弹得没什么激情。

        第十一堂:拜厄开始学习右手连弹了,但是潼的小手却怎么也分不开似的,潼急得直哭,我也急得直冒汗——琴盲老妈也分不开哈>o< 看来只能等待岁月的流逝啦~~~~~~《“自新大陆”交响曲》《军号响》《划呀划》《小宝宝要睡觉》《船夫曲》《早操》《集合》。《军号响》曲子嘹亮、很有气势,《划呀划》的感觉很恬静,配图里的意境潼很喜欢,好像她自己正在划着小船似的——很享受。《小宝宝要睡觉》又是一首宝宝睡觉的曲子,潼很开心地弹给她的“猜猜”听。(“猜猜”是《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里的小兔子,是潼最爱最爱的毛绒玩具,关于这只兔子的故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有时间考虑开个专贴哈 ^o^ )不知道为什么《船夫曲》对潼的触动比较大,是因为配图呢,还是因为那低沉、无奈的诉说,让潼有种沉重感?小家伙突然开始思考生活的不易。

        第十二堂:拜厄仍然以蜗牛的速度前进,每次练习时都以软磨硬泡的方式进行,最终却以讨价还价的方式收场。《有谁知道我的忧愁》《乘黄包车》《班卓琴手》《小军号》《花公鸡》《用力拉》。《有谁知道我的忧愁》潼理解不了那种感受,我也没懂,嘿嘿。《班卓琴手》潼弹得挺来劲,我有点意外哈。《花公鸡》里只有一处两个音符的连弹,但是潼弹奏时的状态——无论是她的身体语言还是琴声,都让我觉得这只花公鸡有点像跛子,哇哈哈哈哈,现在想起来很好笑,但当时的我们可是一点儿都笑不出来——哭的心都有啊。《用力拉》是左手右手都有连弹的曲子,老师说只要求右手达到标准,左手尽量而为就可以啦。潼弹得真的很卖力,感觉绳子都快被她拉断了。

       第十三堂:拜厄还是两个单面的进度,不过难度加大了点,老师告诉我不要着急,孩子有点小,慢慢来,看得出潼已经很努力了。《公主圆舞曲》《练习题》《上学的日子》《捉人游戏》《小客人》《打腰鼓》《跷跷板》《放羊》《内蒙民歌》。我非常喜欢《公主圆舞曲》,怂恿潼:“你不是一直都想当公主吗?想当公主的人得把这首圆舞曲弹好才行呀。”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晚我和潼都会轮流弹奏这首曲子,另一个人负责扮演公主跳舞,不过一开始我们经常会被彼此的琴声“绊倒”。潼比较喜欢《捉人游戏》,配图很可爱,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打腰鼓》的曲子让我想起《激情燃烧的日子》里,腰扎红绸带跳舞的镜头,于是邀请潼姥客串演出,我和潼轮流弹奏,另外两个人一前一后踩着节奏扭秧歌,哈哈,很快乐的曲子带给我们欢歌笑语。《跷跷板》《放羊》《内蒙民歌》这三首连弹的曲子难度又加大了点,不过潼似乎开始有点找到感觉了,因为她没有之前那么排斥。

        第十四堂:拜厄又是两个单面,不过第二个单面是满页的,左手的内容虽然是断奏,却比之前的内容有点难度。《穿过树林》《排排坐》《荡秋千》《船歌》。《排排坐》有一小段串指的内容,结果我这个糊涂的琴盲老妈——由于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够会听课,课后也没有认真思考,居然带着潼练了一个星期的错琴,回课时,潼撅着嘴说:“老师,是我妈妈这样辅导我的!”然后回头瞪我。老师听后说:“妈妈可以没学会,但是老师教你了呀,下次再有这种情况,可以打电话问老师呀,这件事你也有责任。”老师说话就是有水平——我想还是自己给自己找个洞吧。其它的曲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过,《排排坐》被老师选作新年联欢汇报演出的曲目了,因为歌词贴近这个阶段孩子的生活。

        第十五堂:潼的右手开始有起色了,如此看来,时间真的是个好东西,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这一次也不例外。拜厄这堂课留了三个单面的内容,回家练习的时候明显感觉流畅许多。《长号手》《十个小印第安人》《春游》《春天》。很奇怪潼挺喜欢弹奏《长号手》,难道是因为比较简单?不过,从这个曲子开始,要求两只手同时弹奏不同的音符了。刚好不久前潼在学前班学过《十个小印第安人》的舞蹈,这首曲子自然成了我们娘俩的心头好了,虽然舞蹈的动作非常非常非常简单又枯燥——这是琴盲老妈的想法,但是她却跳得格外起劲——伴奏当然是我。潼特别特别喜欢《春天》,是目前为止她最喜欢的一首,尤其喜欢一边弹奏一边唱——而且自己要求连弹,小家伙感慨说:“妈妈,这首曲子好美啊!”

        第十六堂:可能是潼的右手连弹真的算是可以过关了吧,老师让回去把之前的拜厄巩固一下,没留新内容。回课时,老师终于在连弹的曲子上写了个“好”字,潼和我都很开心  \(^o^)/  《钟声响了》《旋律》《大家来跳舞》《小木偶》《打鼓》《小喇叭》。《钟声响了》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不过潼却注意到了——“妈妈,踩住右踏板!”果然,效果立刻不一样了!!!好美啊,让我想到教堂婚礼的氛围,等潼长大了她会给自己策划一个什么样的婚礼呢?琴盲老妈我充满了幻想哈!从这首曲子开始弹黑键了,潼感觉很新鲜。潼喜欢弹《小木偶》,一遍一遍又一遍......似乎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来我得出面制止,毕竟还有别的曲目需要练习啊。

        第十七堂:拜厄——永恒的主题,潼问我到底还要再弹多久的拜厄右手连弹,看来“做到了”和“喜欢上”绝对是两个概念。《芭蕾演员》《好娃娃》《小狗平戈》《火车》。最近小汤的进度比较慢,不过这个是由老师决定的。回课时老师说《芭蕾演员》只有一个音符弹错了,其它都不错,但是节奏稍微快些琴音不够饱和。老师问潼:“这样的节奏芭蕾舞演员还能跳得好看吗?”潼笑了,可能是想到很好玩的画面吧。话说回来,这次弹错的那个音符是因为我和潼对调号的概念还很糊涂造成的。《好娃娃》回课时老师觉得不错,在书上写了:“潼潼是”——《好娃娃》,小家伙挺美。上课时老师说《小狗平戈》要像用手去摸滚烫的电饭锅盖——手被烫的直弹,可能是因为年龄尚小,手指的灵活度还不够,没反应过来哈。

        第十八堂:拜厄右手连弹的练习曲终于到了尾声,开始休止符的适应阶段。《太阳升起》《愉快的劳动》。不知道是不是老师也感觉到潼练琴的时间不像从前那么保质保量(每天因为学前班的作业而吵闹得天翻地覆。有时为了保证潼的睡眠——小家伙坐在凳子上就睡着了——那样子看着真可怜,亦或因为有点小恙,钢琴练习就被无声地牺牲掉了),所以,课时内容才会越来越少了呢?等有机会得和老师沟通下,我这个粗心的老妈,直到写这篇日记时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留的内容不多,但是老师似乎非常满意。

        第十九堂:开始左右手同时弹奏不同的音符了,留的虽然不多,但拜厄的练习曲都好耐弹啊,越弹越有味道。《三只瞎老鼠》《小星星》。为了迎合学前班年末的汇报演出联欢会,老师特意安排提前学《小星星》,教潼唱英文版小星星,小家伙学得特起劲儿。上课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三只瞎老鼠》会是一首被很多孩子头疼的曲子,看来没有钢琴基础的琴盲老妈的领悟力真的是成负数的。回家后就像平常一样反复练习,没想到回课的时候老师大喜,在书上标注了一个工工整整的:100分!!!老师这才告诉我,潼练得真不错,这首曲子有多么不容易,呵呵,不管是不是被忽悠哈,反正我和潼都很乐,回家的路上开开心心地疯闹到家。

        第二十堂:拜厄左右手同时弹奏只留了一页单面的内容,圆舞曲那一页老师特意留着以后学,我还挺纳闷,晚上趁潼玩的时候自己试着弹奏了不知道多少遍,手都快木了,还是没过关,直到第二天才算勉强过了,难怪老师没让潼练呢,这个可能就是事倍功半的道理吧。终于开始学习左手的连弹了,老路子,不急不燥,扎扎实实地把基础打牢,然后再快进。《跟着小队长》《小兵》。《跟着小队长》回课时的效果特别不好,可以说从学琴到现在还从没有这么糟过,课上的前十分钟内,我和潼的状态都被这首曲子给弄糟了,我第一次在老师家对潼表示不满,老师赶快背对着潼告诉我,孩子还小,协调性还没达到,所以弹不好是正常的,让我不要生气。对于我们的钢琴老师,别的我不懂——毕竟我就是一个琴盲哈,但是老师对孩子的影响那是非常的好,她总是能不露痕迹地调整好潼的情绪、兴致,让潼觉得上课很快乐,学琴很有意思,于是我想,这就像最初我和潼爸、潼姥、潼姥爷一起商量的一样:对于刚起步的幼儿来说,找一位高手,真的不如找一位懂孩子、理解孩子、让孩子觉得学琴是件很快乐的事情的伯乐。《小兵》弹得不错,就是潼总是把两段歌词搞混。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3 贝壳 +90 理由 收起
tangodigo + 20 刚刚发现,强烈鼓励继续!
funfairy + 20 把宝宝的年龄添加上吧
admin + 50 我很喜欢!
2906 查看 13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肥皂泡泡

    2012-1-11 11:44:31 使用道具

    "潼“? 我喜欢,因为俺家也是“潼潼”,哈哈。

    支持,也在看琴中。学习啦!
  • weierm

    2012-1-11 11:45:30 使用道具

    一次课多少时间哪,?感觉内容好多啊。你说的拜厄是指法书吗?我家娃也在学琴,小汤快学完了,但没接触过拜厄。
  • funfairy

    2012-1-11 12:09:09 使用道具

    还有专门做陪练的?{:soso_e120:}

    加油,偶也是在孩子弹之前先弹,就是不知道能跟到哪天,目前也是拜厄
  • zcm16

    2012-1-11 13:27:31 使用道具

    宝宝多大了。楼主家的孩子是在哪里学的呢,是吴岩钢琴学校吗?
  • xintongmama

    楼主 2012-1-11 16:01: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intongmama 于 2012-1-12 08:28 编辑

            谢谢各位妈妈的支持哈,我宝五周岁六个月啦,2010年3月份时给宝贝在幼儿园报的名,学了两堂课就停掉了,因为潼的手指发育还不够,而且当时的她也并不喜欢钢琴。2011年3月份时,带潼去了现在这位老师家里,老师看过潼后建议我再过半年(因为潼是个特别特别淘气、好动的女宝——比男宝都淘 >o<  老师还无法控制住这个第一次登门就闹得天翻地覆的小家伙),所以就一直等待着潼长大。2011年8月初再次来到老师家,老师说现在可以了, 的确,潼开始喜欢钢琴也能坐住板凳,有点女孩儿样了,偷笑中~~~~~~于是,我和潼爸一周之内就把钢琴买到家——开始上课啦!
            我们的钢琴老师对我们只有两点要求:第一、如果决定学琴就必须先把钢琴买了,否则她就不收。第二、一旦开始学琴就不可以懒惰。
  • weierm

    2012-1-12 10:06:13 使用道具

    选的老师不错,和我们现在的老师有一比,但我们老师没对钢琴做硬性要求,但我们学了半个月后还是买了,学琴不买真得不行啊!
  • wangziqibaobao

    2012-1-12 11:21:13 使用道具

    学习了,,,,
  • youflea

    2012-2-3 16:03:23 使用道具

    感觉潼挺喜欢钢琴的,气氛很好,坚持哦。
  • xintongmama

    楼主 2012-2-16 14:39:1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intongmama 于 2012-2-17 09:04 编辑

            这段日子因为学习、练琴弄得家里鸡飞狗跳的,我想当我们的邻居真是不容易呀,确切地说是很倒霉,我真的很同情他们,他们怎么如此不幸地碰到我家这样的邻居呀。有一天潼爸问我:“潼真的适合学琴吗?”我说:“那你说——潼适合学习吗?”其实无论学什么,学习本来就是件苦乐参半的事,无论怎样点缀、吹嘘都难以掩盖苦的一面,人总得有所选择、有所坚持,坐享其成、守株待兔、空手套白狼无论在何时都是不切实际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潼现在还小,很多事情是需要做父母地去帮她坚持,只要潼对钢琴不是一种完全的抵触和排斥,我就想陪着她坚强地走下去。名利这种东西的确能给人带来虚荣的快感,但是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才会成为回忆时永久的亮点。

            第二十一堂:拜厄这堂课虽然只留了一页的内容,但可能是之前的两页练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可能是因为潼的左手手型始终比右手的手型好一些的缘故,效果比较显著,回课时老师非常满意地在书上写了句“太棒了!!”拜厄的练习很少能得此殊荣,所以给我和潼带来很大的鼓舞 ^o^ 。《健身操》《小夜曲》《风笛手来了》《小蝌蚪》。这堂课的几首曲子潼都很喜欢,《小夜曲》很简单,捎带着练了几遍。《健身操》的配图很可爱,我和潼也乐得效仿——轮流弹琴、做操,忙得不亦乐乎。《风笛手来了》节奏明快,潼爸也觉得很好听,潼把她的玩具笛子都找来了,当然又是我和她轮流弹琴、吹笛子,不过,那个玩具笛子的声音听久了,耳朵真的很不舒服呀。。。。。。不过就是因为潼练得太卖力了,回课时老师在书上给打了个100分。《小蝌蚪》的歌词很可爱,潼喜欢用两种不同的声音轮换着唱,奶声奶气的模样煞是可爱。

           第二十二堂:上堂课的作业完成得不错,拜厄这次进行了三页内容,算是量比较大的一次吧。《从前》《小钟滴答》《大钟当当》。《从前》是一首很唯美的曲子,像在讲述一个很久远的故事,亦或是在回忆、品位着过去的岁月,潼还太小,理解不了,只觉得这个曲子比较难。新学了一个还原记号,刚开始时升记号和还原记号来回切换容易出错,而且左右手的音符差距大,潼的确是花了点心思练习,上课时老师反复强调过的难点,潼掌握的倒是很好,“上课要认真听讲!”——老生常谈的话一定是有道理的。《小钟滴答》《大钟当当》由于已经有了比较良好的基础,这两个曲子里的连弹内容潼弹得并不吃力,就是在左手或右手同时弹奏两个不同音符并配合另一只手的协调性上需加强练习。

            第二十三堂:拜厄学的右手跳过一个八度的练习曲,并且左右手的谱子不同,有的地方还有连弹。回家后,琴盲老妈先反复练了又练,大概练了四十多分钟吧,终于算是弹下来了,呵呵,笨笨吧。然后带着潼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软磨硬泡、威逼利诱地勤学苦练着,不过当潼能够自己很好地弹下来时,还是非常开心滴。《噢,苏珊娜》《许愿星》。《噢,苏珊娜》是第二册第八页的曲子,之前老师说要留在后面学,于是一留就留到今天,不过真的就像老师曾经说过的一样——水到渠成——弹得很轻松。《许愿星》里有串指,潼弹得也很轻松。由于此次课是春节前的最后一堂、大年初二的课还要正常上(老师大年三十和初一都不休息,建议孩子也不要停课),所以我和潼在练习时达成了一致,为了能让潼在大年三十、初一、初二玩得开心、尽兴,平时的练习要加强。大年三十那天上午是潼这一周内练琴练得最高效的一次,非常出色地弹完所有作业后,开开心心地过年去啦。

            第二十四堂:钢琴这个东西真是一天不练都不行啊,尤其是对于上课前两天都处于狂欢中的孩子,回课的内容并没有达到之前练习的水平,老师对这一点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并没有任何指责或不满,只是在课堂内容上稍作调整,并且还替孩子说了几句好话。拜厄继续进行了一点之前的内容,同时开始了左手Sol音的位置练习,琴盲老妈看了看内容觉得很容易,就没有太上心,却不知道噩梦已经拉开了帷幕。《轻轻地划》《爬山》。虽然这次留的作业内容并不多,但是难度却很大,《轻轻地划》和之前的《蝴蝶》很相似,但是由于加上了左手的内容,一下子就提升了难度,这首曲子在第一次回课时并没有合格——不连贯而且有错误,第二次回课时才非常好地过关,老师也挺高兴。《爬山》里有一处需要左右手交叉的内容,潼很喜欢这个动作,觉得像鸟儿在飞,后来经常弹这首曲子玩。

            第二十五堂:大年初二上完课后,初三早上匆匆忙忙地带着潼简单地练了一会儿琴,就忙着把孩子送到姥姥家,和潼爸出发去外地了,初三下午走的初六早上就回来了,到家后当天下午就把潼接回家,即便如此潼的正常作息也被彻彻底底地打乱了,从大年初一到初六基本没有认真练过琴,而且狂欢的这几日潼的心也彻底散了,回课时效果很一般(毕竟用了不到3天的时间,虽然是一天两次地练,但时间基本都用在哭闹上——“我不要学习!我不要练琴!我要玩!”)上课时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溜号,回家后当然是自食恶果,这一周恐怕是学琴以来过得最最痛苦的一周,潼每天都在哭闹,每天都在被打屁股(只要是跟学习有关的事情),可能是因为琴盲老妈之前的大意亦或是其它诸多因素,潼在练习拜厄的内容时最为痛苦。《捉迷藏》《小号与大管》。潼比较喜欢《小号与大管》,所以弹得很起劲,而且还很连贯,回课时老师非常满意,并趁这个机会表扬、鼓励潼,小家伙喜滋滋地用眼睛看我。在练习《捉迷藏》这首曲子时我注意到:潼对高音部分的钢琴谱记得不够清楚,刚好又和拜厄同时进行,心中有了阴影似的,虽然回课时弹得很好,但我很清楚,她还是没有分辨清楚,只是因为反复的练习把谱背下来了而已。

           第二十六堂:上堂课后练习的痛苦经历让潼深切明白了一个道理:上课时一定要跟老师认真学!这堂课潼一点儿都没有溜号,虽然拜厄弹得还是稀里糊涂,老师都有些急了——问我有没有认真带孩子练琴?但是,当我们看到潼胆怯的有点泪水的眼睛,我们都没有批评她,老师更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鼓励着潼,带着潼反复练习。看着这一幕,我的心里很感动——老师的负责和孩子的努力,是否是名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最懂、最理解、最支持孩子的老师啊,幸好我的潼遇到了一位这样的老师,幸好我和家人选择了这位老师。一堂课下来,潼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周练习拜厄时潼的状态相对好些了,虽然弹着弹着也会气得、急的、因为总是弹错而又哭又闹。拜厄的左右手五指同时连弹需要高抬手指,由于潼做得还不够,回课时老师带着潼反复练习了很多很多遍,效果不错。《黄昏的歌》《小花猫》《拍手舞》《回声》。《黄昏的歌》老师在书上特意打了个重点号,潼练得倒是挺顺手哈,潼问我什么是黄昏,回答潼的问题后,我问潼:太阳落山前夕阳西下彩霞满天的情景美不美,潼想了想然后慢慢地弹起来,潼的琴声让我联想到被夕阳拉长的背影。《小花猫》平时练习时潼弹得很急躁,回课时却非常好。《拍手舞》里左右手都涉及到了跨六个键子的音,对潼的小手真是一个挑战——虽然潼在同龄孩子里手还算大的,我练的时候都觉得手疼,不过潼却练得很好很认真,就是每次都喊手疼,回课时,老师开心地给潼打了个120分,小家伙学得更来劲啦。《回声》练习这首曲子前,我随兴给潼做了个回声的表演,潼很感兴趣,于是跑到屋子的另一边,我在这边说一句,潼在那边压着嗓子学一句,玩得很开心,不过钢琴却遭殃了,潼总把原声弹得很重,像是在砸琴,回声却弹得很轻很轻。

  • ronankt

    2012-2-16 14:53:51 使用道具

    很强的妈妈,妈妈也跟着一起学吗?
  • COLUU

    2012-2-21 20:09:36 使用道具

    真好我家也学了10节课了。
  • huanma

    2012-2-23 11:35:04 使用道具

    你家第七堂课就弹拜厄了吗,是不是弹完小汤1和2之后呀
  • xintongmama

    楼主 2012-2-24 08:26:39 使用道具

    ronankt 发表于 2012-2-16 14:53
    很强的妈妈,妈妈也跟着一起学吗?

    呵呵,是的,每堂课都跟着一起学哈,一份学费两个人学,大家常说:“孩子没出山,家长都成精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