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论坛里一位爸爸发的自己五岁女儿的讲英语视频。
刚看的第一眼,我和大家一样被这个视频里小姑娘喃喃自语讲英语的能力给震住了。毕竟她才五岁,我们都三十五岁了,自问就是背一篇英语故事也不过如此水平。
然后再追看他的方式方法,是啊,培养出这么优秀女儿的,肯定是有自己的独特方法。
1. 他坚持每天让女儿看两个小时左右的英语动画片。女儿自己也喜欢看。
2. 他坚持每天与女儿用纯英语对话,不知道女儿是不是喜欢。现在看效果应该不错。
反醒自己,现在儿子二岁半,自己并没有主动在启蒙他,只是家里到处是原版书,他看的动画片,小爱因斯坦也是英语的。仅此而已。
我自己的英语不错,生孩子前一直在外企与老外共事,所以,平常只是在儿子表现出兴趣时,教他点英语儿歌,还有一些英语单词(比如颜色,数字,水果,形状)。
现在儿子的汉语水平不够发达,只会说三个字的组合,但是喜欢说英语,喜欢用自己知道的英语,并且可以自由在汉语与英语间切换。
但是今天看到这位五岁女儿爸爸的贴后,我有点慌了手脚,想,我是不是太懒了,我要不要坚持每天只和儿子说英语,于是下午我实践了一下,我发现这样下来,我就有点偏激,如果我说英语,儿子不理我,或者我鼓励他说他自己知道的英语时,他不说,我就有点想扁他。
于是晚上我想,我这是为什么呢,我最初准备原版书给孩子时,并不是单单想提高他的英语,我只是想用这些优秀的素材熏陶他,让他读就读好东西。
中国人学英语学的太辛苦了,漫漫几十年,学不出来的人大有人在。所以现在大家全把希望转给孩子,大把的什么兴趣班,潜能班,小小年纪,就要上这么多的课。就为能说几句外语吗?值得吗?用得着吗?
其实仔细听听那个五岁小姑娘的视频,就这段视频来讲,她只是将看的动画进行了自己的改编。不知道面对一个外国小朋友,她能不能实现交流无障碍,比如一起做一个游戏,一起完成一个项目,如果是这样能互动交流也没问题,那这位爸爸的教育很是成功。
说到这里,请大家不要误会,我并不是酸葡萄态度,大家说的对,养孩子是不能比较的,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当然希望自己孩子的英语水平可以随着年龄增长,但是如果必须每天只用英语和他交流才能达到这个水平,我觉得我自己无法做到。
倒不是我藐视讲英语的艰难程度,虽然会开口讲英语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我看来也不一定要付出如此代价才能做到。讲英语,一定要完成一段漫长的原始累积,这种积累是一种素养的培育,到了一定程度后,只要有适当的环境,练习几天就能实现开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