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专家告诫: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2012年01月18日 13:2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全美反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育理论
  过去30多年的大量研究表明,轻率的表扬对学生无益,反而会干扰他们的学习。我们倾向于认为能将自尊拱手交给孩子,但常常事与愿违。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德韦克

  夸奖孩子智力高,例如“你太聪明了”,通常也弊大于利。

  多年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观念一直在美国教育界盛行并被各地教师付诸实践——孩子们通常每天都会得到肯定,稍有表现就可得到言语等方面的奖励。不过,任何观念都不能绝对化,全美各地都开始对这一观念作出反思。

   教育要关注长期表现
  《华盛顿邮报》16日报道说,美国越来越多的教师正摒弃这种“空洞的表扬”的做法。基于心理学以及大脑方面的研究,教育从业者们打算使用一些更精确、科学的“表扬词汇”,以促进孩子们切实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承担更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教育水平在全美居前的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即在发生类似转变。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德韦克在蒙哥马利县等地进行的研究显示,夸奖孩子智力高,例如“你太聪明了”,通常也弊大于利——经常被夸奖聪明的孩子更容易逃避那些可能损害他们“声誉”的困难任务,而被夸奖很努力、敢于冒风险的孩子更乐于接受挑战并实现更大的成功,相信智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学习新事物不断发展的孩子,其长期表现也更佳。

  明确方向强过泛泛表扬
  报道援引《用奖赏惩罚》一书的作者阿尔菲·科恩的话说,大部分表扬会鼓励孩子成为“表扬瘾君子”,会导致他们依赖外界反馈而不能培养自身的判断标准以及学习动机。

  报道还举例说,布鲁金斯学会布朗教育政策中心200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8年级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只能算得上中等,但他们的“自信心”却非常高——与新加坡、韩国等成绩更好的国家的学生相比,美国学生更容易报告说自己“数学学业较好”。

  德韦克认为,告诉孩子何为优秀表现以及努力方向而非泛泛表扬,对教育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任海军)

教育观点
1443 查看 11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qyqrchen

    2012-1-19 15:59:16 使用道具

    学习下。。。
  • 14014061

    2012-1-19 16:36:52 使用道具

    我现在常常想,孩子会不会因为我的表扬,以后认不清自己,最后导致太自负。
  • manlian

    2012-1-19 17:23:00 使用道具

    夸奖也要适量呀
  • hellen_qing

    2012-1-19 21:40:56 使用道具

    。。。表扬好,又不要过度表扬。。。把握啊!
  • jk810823

    2012-1-19 22:24:42 使用道具

    学习//////
  • candlepeace

    楼主 2012-1-20 12:58:5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andlepeace 于 2012-1-20 12:59 编辑
    14014061 发表于 2012-1-19 16:36
    我现在常常想,孩子会不会因为我的表扬,以后认不清自己,最后导致太自负。


    最近我也在思考有关“表扬”的问题,我的想法是,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还是要多表扬、多鼓励的,大人不必顾虑所谓表扬或鼓励过头的问题,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表扬非但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而且会让弱小无助的宝宝感受到了爱和温暖的支持。但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这时候家长的表扬就不能过滥,而是要尽量“恰当好处”,否则的确会误导孩子的自我认知,甚至会导致孩子过于虚荣。
  • 疯狂的小豆子

    2012-1-20 14:06:14 使用道具

      表扬的事物一定要具体,且真心。随着孩子的年纪大了,分辨能力会越来越强的。
  • yangyang0208

    2012-1-20 20:35:15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Esse5

    2012-1-24 11:36:30 使用道具

    度的标准真的很难把握哦!
  • xiaobao99

    2012-1-24 12:10:47 使用道具

    文章说的很有理呀。
  • yiyayi1984

    2012-12-6 21:56:29 使用道具

    经常被夸奖聪明的孩子更容易逃避那些可能损害他们“声誉”的困难任务,而被夸奖很努力、敢于冒风险的孩子更乐于接受挑战并实现更大的成功,相信智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学习新事物不断发展的孩子,其长期表现也更佳。


    看来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