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是从2岁开始就看英文动画,迪斯尼的全系列的电影、洪恩巴迪、语感启蒙、洪恩HelloTeddy、洪恩三只小猪、洪恩GOGO、迪斯尼神奇英语、迪斯尼欢乐英语、小熊维尼、小小消防队、THOMAS AND FRIENDS、小乌龟学美语、大红狗、海绵宝宝、神奇校车、Dora the Explorer、贝贝熊、SUPER WHY 、SesameStreet、马达加斯加企鹅、WeeSing还有一些儿童适宜的原版电影,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零零碎碎的FLASH读物类的动画。
听和说等于是从2、3岁开始的,随便她自己玩了3年原版动画。从5岁半才正式开始系统的英语学习,读和写更是从6岁多上小学前的那个暑假才开始引入的,可是有前面听说的基础,读写的进步比较快。
主要是我觉得,咱孩子学母语都是先听说后读写,那小孩子如果接触英语早应该是先听说后读写,输入够了积累多了才开始输出,更符合自然规律啊。
如果孩子比较大了才开始学英文的话,那同时进行也许是可以的。个人觉得同时进行的效果未必比先多听多说后再开始读写的效果好。
当拥有大量的听力词汇量和口语词汇量,不仅能听会说,而且这些听和说的词汇量很快全部转成阅读词汇量。像一个美国五岁的孩子拥有的5000词汇量是听力和部分口语词汇量,一进学校学一年PHONICS,再学一到两年初级阅读(DECOD, readingcomprehension),不仅可以进入自由阅读阶段(不用一篇一篇课文来教了),而且原来那些只能听懂的词汇现在全能读懂。所以美国小学三年级是一个分界,三年级之前是learn to read, 三年级之后是read to learn.
“我们在生活中不乏发现这样的例子:我们自己这一代,或者现在的中学生,都是读写开始的,但是我们的听说并不见得差,这又说明什么呢?”
------------------------
我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的英语状况如何, 不过我知道我那个时候, 进了大学, 学了两年的公共英语, 第三年专业英语的时候, 来了一位加拿大的外教, 喜欢放专业方面的录像, 当时班上的同学都听着那个费劲那。 那个老外还挺好的, 连夜将录像给听写出来, 发给我们。
老外上课还喜欢提问, 站起来真的是张口结舌, 不知道说什么呀。
这听和说不行也就算了。 老外还喜欢到处搜罗专业文章, 复印了发给我们。。。读着那个费劲那。 不过有一次他从中国日报上节选了一篇, 大伙总算找回一点自信。。。
后来我们系不知抽了那根筋, 要用全英语授课, 选中的课程竟然是专业的一门历史课。。。大伙那个气呀。。。
现在想想, 当时的那个水平实在是没脸见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