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这个“大节”其实还有名字———春龙节。“引龙回、祭龙神”祈福风调雨顺,“嫁女住春”倡导孝道,“童子开笔”更是人生第一次大礼……
传说人们为报玉龙救命之恩,到处寻找开花金豆。于是在“二月二”,家家爆玉米花帮玉龙脱困,并有民谚流传:“金豆开花,玉龙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另有“一龙飞天,百虫不出”的说法。吃爆米花、炒豆、水饺、馄饨、春饼、龙须面、菜团子、猪头肉等应节食品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龙抬头是个吉祥日子。按旧俗,这一天人人都要早起,意为不能困在龙头上,以免一年都精神不振。
这一天要剃头,尤其是男子。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
传说,“二月二”龙飞天日,为了不让女儿家挥舞针线刺伤龙眼睛,要停针线,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住,称为“住春”。据老道外人讲,说是怕动针线会刺伤“龙眼”,影响一家人的好运气,才把出嫁女儿接回“看着”。
按传统习俗,“二月二”春龙节当天,童子要行“开笔礼”。传说,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要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知名学者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获赠文房四宝等内容。
有些还有过春龙节有“引钱龙”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