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PAN p 作息时间的调整<SPAN style="COLOR: black" p <SPAN p 在刚入学阶段,这一点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上幼儿园时没有硬性的到园时间,早到或者晚到一点没有太大关系。因此有的孩子没有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在幼儿园阶段问题还不突出,但进入小学后,没有好的作息时间,问题就会很快出来了:小学要求每天按时到校,晚上睡的晚或者睡不好的孩子,第二天不能按时起床,上学迟到不说,精力不足精神恍惚会影响到一天的听课效率,因此,孩子睡不好将直接导致孩子学不好。<SPAN p 另外,按时到校的要求在无形中也会给孩子和家长造成一定压力。如果孩子已有按时睡觉和起床好习惯,这一压力影响还不大;有的孩子本身作息时间不规律,如果抗压力弱一点,按时上床也睡不着,夜晚睡不好导致第二天不能按时起床,上学迟到又带来了恶性循环的压力,这样下来在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家 长和孩子需要付出较多精力和较长时间才能调整作息,必然会影响到孩子对小学的适应。因为孩子的精力有限,不能同时关注太多的问题,如果要关注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可能就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上(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家长身上,作息时间、学习问题都很重要,同时抓的话会有些忙不过来的感觉),因此,幼儿园毕业班的家长们最好能帮助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就养成一个和所进入小学配合的作息时间。
叶圣陶认为: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好的习惯有哪些呢?例如前面说到的调整作息时间,就涉及到生活习惯:要有时间观念,守时做事很重要。按时起床和睡觉、放学回家就写作业、抓紧时间做事都是好习惯。另外还有学习习惯,如能专心做作业、从有家长辅导逐步到独立完成作业。这些习惯不用等到进入小学才关注,可以在入学前就加以培养。比如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关注孩子做事的效率等。
总之,慢慢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等孩子有自觉性了家长再放手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