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eben 于 2012-3-15 14:59 编辑
之前曾对娃的英语输入提出过些自己的看法,并对和我一样无法做到家中模拟双语环境,甚至可能自身口语完全不行的家长,提供了些参考方法没想到和几位牛娃家长的观点比较一致。当时娃处于完全无输出状态,无论中文,英文都没有,而就在一个月前,娃的中文输出突然飞速增长,中文优势变得很明显,但娃的英文输出却也不是完全没有的,尽管平时都没有多少英文输入,完全靠着几本绘本,几首歌和难得看看的几本动画,目前娃的英文输出状态是,听着动画片或绘本故事会主动跟着重复几个词,偶尔会用单词自己编故事,当然是单词堆积,完全没有逻辑和语法可言,听内容,都是从他最喜欢的故事和几集动画里来的。会偶尔指认一个物品说出英文名称,这应该是我偶尔会用英文告诉他名称,而娃突然想起来了。
此前一直好奇娃是否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学着汪的书给儿子讲故事前会用中文描述一遍,还想着看动画片是否也该边上同声翻译一下呢?然而,我突然开窍了,汪给了我们一个好方法,然她的做法并不全是正确的,比如中文对照这事。
先想想我们的娃是如何学习中文的吧,从不懂到懂,难道我们是用了其他语言来解释的吗?中文动画片里天马行空的语言和场景,难道第一次看的孩子就真的看懂了吗?不是的,让他们慢慢明白中文这些话的含义的是我们的动作,和我们平时给他们的名词积累。再回想孩子是如何慢慢输出中文的,是一开始就说完整句子的吗?会说句子以后是一开始就能用正确的语序的吗?不是的,他们先开始说些实词,然后开始实词堆积,然后开始组装词语成句并慢慢加入虚词。
虽然我没见过外国孩子学语言,但我相信外国孩子必然也是这样的输入输出。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非要用中文去解释一遍英语呢,有什么理由去担心孩子看动画片时只是在看热闹,并怀疑其实是无效输入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从一开始就能复述完整无语法错误的句子呢?
我家娃中文阶段直到26个月才开始说三个词以上的中文句子,比同龄孩子晚4个月,他的语言能力摆那里了,我又为何该期待英语能力能有良好表现?所以我也无需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是不是该给娃更多的英语环境,强行的给娃灌输些句型。我应该做的唯一一件事是让娃不排斥英语,按照最自然的语言学习轨迹,让娃按自己的速度发展。
有时我在想,如果按汪的说法给娃灌输一次中文,让娃靠着这个故事记忆来接受并理解英文,是否就意味着,娃耳里听的是英文,脑里反映的却是中文呢?那是否反而影响了孩子英文思维发展的速度呢?在娃的英语初级阶段,其实是没有脱离中文的干扰的。可能有些人觉得直接上英文,对于我们这些小娃娃可能无所谓,但要让大孩子接受会很难,还是该用汪的方法。我又不禁怀疑,对我们这些小娃来说,中文优势不明显,实际我们先说一遍中文,他们也未必听得懂,然而对于大点的孩子,中文优势很明显了,如果先翻译一次中文,反而就会去用中文对照英文理解故事了吧。所以我的观点是越大的孩子越不能用汪的方法,越小的孩子越没必要用汪的方法。我也经历过娃一听英语故事就跑的过程,他刚听长点的中文也跑。我想,要让孩子接受英语就应该给娃一个接受英语的过程,放歌,用英语指认事物,父母学些日常用语哪怕一两句也好,既然没能力给他一个英语环境,那就更该注重给他们一个附和语言发展规律的过程,模仿一切孩子学中文时我们为他们做过的事。无论几岁开始学英文都该认为这是个新生儿在学习,虽然年纪越大,这个过程会越长,但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用英语去思维。
-------------------------------------------------------------
补充:
关于大孩子我确实只是自己的猜想,毕竟我自己没经历过,但是举的例子说brown bear小孩子愿意听,大孩子不愿意,我的看法是,并不是因为简单不愿意的,而是不对胃口。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好奇,自然很多题材的内容都愿意听。但大孩子有自己想法了,你再去让他们听这些中文早就说烂的东西他们肯定不喜欢。我儿子以前不喜欢biscuit但自从玩过狗以后就喜欢了。而对于大孩子来说兴趣爱好更明确了。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挑选相关的内容浅显的书,我觉得可以试试。至于汪也说了只要是刚开始接触英语就要从第一级开始。这也说明了直接上和中文同步的英语是不现实的。
还有汪说了,一句一对照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愿意把故事听下去,我相信后来她家已经不会需要一句一对照了。所以我觉得如果可以用其他方法让孩子愿意把故事听下去而脱离一句一对照的过程,就尽量不要对照了。从我家娃英语起步的过程来看,如果一个系列的故事,前两个用了中文对照,后面相关的故事不加任何中文,娃都是愿意听下去的。而现在无论什么主题,只要他有兴趣他都能不受中文干扰听下去。我不知道对于大孩子是否如此。如果也可以的话,说不定可以是个折衷的方法。
另外想想那些留学生,出国前大多数是中式思维,但出国后,他们却是直接用英文学习专业课程的,应该没时间用中文去理解一遍了,我猜想正是因为直接单纯的用英语接触了新的事物,才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所以我猜想无论什么年龄只要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做突破口,直接用英语或其他语言输入,再反过来影响已经优势的中文应该是可行的。当然,年龄越大,这个突破点越小,突破时间会越长,这是肯定的
-------------------------------------------------------------------
再补充:
关于选书,初期阶段,无论孩子喜欢多复杂的故事,都应该选有足够多的画面来匹配故事内容的书,否则无异于裸听,而对于英语能力初期的孩子来说,裸听肯定是无效输入,这会逼得家长用中文去对照一下意思。而这样的过程就更是等于直接跳过了画面和中文直接互译,我想这应该是最不合理的输入方式了。反过来看,一个孩子的读图能力也是影响孩子英语输入是否有效的至关点。对于学龄前儿童,少灌输文字概念,多培养读图能力应该是很重要的。
你怎么计算的这么精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