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笨鱼 于 2012-3-16 11:20 编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8个字简单而又深刻的阐释了儒家精髓,也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有些人可能因为学校灌输式教育的原因,对这8个字的理解还是模模糊糊,本论坛一个关于日本人教育的帖子里有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这8个字。
老师问同学们:“如果你的朋友偷了你的书包,大家欺负你,你会高兴吗?”同学们一起大声喊:“不高兴!”老师接着讲:“那你也不要对朋友那样,明白了吗?”同学们回答:“明白了!”。
哦,原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你在做事之前要想一想,你做的事情假如别人也这样对你,你是否会愿意,如果你不愿意,那么你也不能强求于别人。哇~~多么善良和美好的解释,听起来让人的心里暖洋洋的,仿佛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脉脉。
于是貌似善良的人们总是在做事前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替别人着想。政府要拆迁你们家房子,政府给你50万,政府的逻辑是:假设给我50万我就愿意拆迁了,所以我认为你也一定会愿意。但是你还是不愿意拆,政府就说你是:刁民!。。。。这里的刁民的深层含义就是:这个刁民不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简单道理,所以很刁!
那么请各位学习国学的高手们给解释解释,政府做的有问题吗?政府做到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