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by 罗玲
美国校园作家安德鲁.
克莱门斯的校园小说。他小说里的孩子大多有点小天才,或是有天才的想法,这些孩子们去实践,最终胜利。他写了很多本这样的校园小说,这里简单介绍几个翻译过来的书中的故事。我想,我们家长和教育者看到这些故事,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
《零花钱大计划》——主人公是一个从小就爱挣钱爱理财的小学生。这个小男孩在五年级的一天,环顾学校餐厅,突然有一个惊人发现:每个小孩手里都有买饭剩的二十五分硬币。他发现学校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大储蓄罐!如果把这些钱都利用上,或者说都挣来,那该多么……从此他开始了在校园里做生意的尝试。
他尝试了很多生意项目,也饱受打击,最后成功的一个项目是制作漫画书卖给同学们。这次他还有了一个搭档,一个一向跟他是死对头的邻居女孩。在合作中,他发现他俩还能成为朋友呢,他还发现挣钱并不是一切。最终,他们在学区委员会的大会上说服了众多大人,争取到了合法的经营方式,成立了学校福利社。在书最后的大事记上,他们用福利社盈利的钱给学校图书馆捐了一千多美元……
《作弊》——讲一个爱写作的小女孩,写了一篇小说,好朋友鼓动她投稿出版。她在这位好友的协助下,化名,在电话和电子邮件中伪装成大人。小女孩的妈妈正是一位出版社的编辑,很看好她的稿,当然她不知道是女儿写的。编辑妈妈的坏上司发现稿子很好,就据为己有。小女孩威胁成功,又把稿子转到了妈妈名下,两人通信沟通修改。出版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妈妈才知道女儿就是作者。
《兰德里校园报》——老师支持他的学生们办了一份校园报。报纸有些争议,老师因此面临被古板校长解聘的危险。学生们挺身为老师维权,最终胜利。
《成绩单》——一位智商超群的天才故意隐藏自己的天分,潜伏在同学中间,想过正常的普通人生活。但当她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同学们开始受制于成绩的压力,而逐渐失去快乐,特别是自己的好朋友因为成绩不高而开始自卑时,她决定做点什么去改变这一切。她开始故意考出低分,引起关注,并号召同学们抵制考试。最后她找回了友谊,做回了普通的自己。
《不要讲话》——男生们觉得女生们说话太多。一个男生一天受到甘地的名言的启发,决定挑战女生,大家约好在学校里每句话不得超过3个字,违者记分,最后看输赢。这下可好,教室里走廊里突然变得静悄悄,老师校长都慌了神。课也不好上了,不过多数老师们还算应变得不错。最后,男女生之间找到了友谊,大家重新认识到了语言的意义,一位老师甚至还写出了学术报告。
《我们叫它粉灵豆》——一位学生上语文课时,听老师说词典里的词也都是人造出来的,于是异想天开决定发起一个实验——他联合同学们加盟,大家开始把“笔”称为“frindle”。这个活动越搞越大,范围越来越广,直到后来媒体也来了,厂家也来了……若干年后,当这位学生已经上了大学,快忘了这件事时,他收到当年貌似对头的“古板”的语文老师给他寄来的一本最新版词典——他发明的这个词真的被收录进去了!并且他知道了当年语文老师其实很欣赏他的做法,只是为了推波助澜在故意扮演反面角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