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发表回复
楼主 2010-12-31 13:40:39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2-31 13:44:14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2-31 13:47:10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2-31 13:49:52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2-31 13:52:36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2-31 13:55:42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2-31 13:58:35 使用道具
2010-12-31 14:00:02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2-31 14:01:25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2-31 14:05:00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2-31 14:08:47 使用道具
楼主 2010-12-31 14:13:30 使用道具
2010-12-31 14:23:43 使用道具
2010-12-31 14:30:14 使用道具
2010-12-31 15:57:27 使用道具
2010-12-31 16:02:06 使用道具
2012-12-8 12:38:16 使用道具
帖子 122428
电影赏析10:儿童与死亡的对话
——电影《悲怜上帝的小女儿》《艾美的世界》赏析
电影《悲怜上帝的小女儿》中,4岁的波纳特失去了母亲,《艾美的世界》中,7岁的艾美在4岁时失去了父亲,对于失去了父亲或者母亲的孩子来说,他们如何理解死亡,而对于失去了丈夫或者妻子的成人来说,他们在照顾自己情感的同时,还得照顾孩子的情感,这对于活下来的丈夫或者妻子,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家长:悲悯上帝的小女儿没有完全看懂,最后那个妈妈是从哪里来的
深圳胡萍:面对死亡,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的死亡观,又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建立死亡关,这是当今父母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我们旧有的传统死亡文化,我们应该进行怎样的理性思考。死亡是生命历程的一个部分,今天,我们通过这两部电影的赏析,一起来思考这个生命的命题吧。
第一部分:孩子内心的哀伤,我们听见了吗?
我们先来讨论《悲怜上帝的小女儿》大家看了这部电影后有什么感受?
家长:电影中的大人没有体验到孩子的内心
家长:感觉到孩子很混乱
深圳胡萍:嗯
家长:我的第一感受,一定要好好活着,为了孩子
家长:说实话,这部影片,我感觉不是特别深刻,觉得整体很压抑
家长:只有面对,生命生生不熄,有死去的,有新生的
家长:爸爸经常不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孩子一群孩子在面对
家长:伯纳特不仅失去了母亲,在某种程度上,也失去了父亲
家长:没想到孩子会那么执著,想出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去找妈妈
深圳胡萍:恩,表扬
家长:我觉得难道只有靠信仰才能得到解脱?
家长:不过,爸爸带孩子去车祸现场,我觉得非常棒
家长:孩子在自己解决问题
家长:感觉大人没有帮助孩子
家长:孩子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妈妈不在了
家长:妈妈死去了,就是死去了,她姨妈说妈妈会回来,结果孩子就在等待
家长:我感觉,至亲去世后,孩子需要有个精神上的支撑
家长:孩子太想念妈妈
家长:而不仅仅是告诉她,永远看不见妈妈或者爸爸了
家长:爱惜生命,为自己爱着的人。 关注孩子的内心情感。这里面成人虽对孩子是宽容的,友好的,但却没有感受到孩子的内心情感需求。
家长:孩子刚开始看起来挺坚强的
深圳胡萍:电影《悲怜上帝的小女儿》中,4岁的波纳特对于母亲的离世,不理解“死亡”意味着“永远都不能够再回来”,每天都在等待母亲能够奇迹般地回到自己身边。而比她大几岁的表哥,通过爷爷的死亡已经明白了“死亡就是永远离去,不再回来”。他告诉波纳特“你妈妈不会回来了”,所以,儿童对于死亡的理解需要时间,也需要经历。
家长:而且,爸爸用吐口水的方式,跟孩子保证,妈妈虽然不在了,但是爸爸会回来
家长:成人往往认为孩子还小,不会有那么深的感受,所以尽管感觉到了也没有深入的理解和引导
家长:其实我觉得姨妈感觉到了孩子的感情,但是引导的不是很好
家长:那孩子这个时候究竟需要什么呢?
家长:我当时的感觉是,孩子刚刚失去了妈妈,胳膊的伤还没有好
家长:姨妈有点误导孩子一样
家长:为什么要马上丢下孩子呢?
家长:爱,并且告诉她,妈妈不会回来了,但是周围的亲人还都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