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很多帖子,很多妈妈采取的英语亲子阅读的方法都是先英文读一遍,再中文读一遍。
对此,我想简单说一下我在这几个月亲子阅读中所获得的认识---我才刚刚开始,也并没有什么带领孩子在英语学习路上成功的经验,所以这里,我并不是想说服谁,也就是分享一下我认为有道理的理论,同意这个道理的家长也许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不同意的请忽略我的叨叨。
我们在参加课外辅导班时,老师给讲了一个理论,我觉得有道理。
比如在给婴儿识物苹果的时候,你也就是那么直接的说这是苹果,最多加上解释“苹果就是红红的大大的甜甜的很好吃”;其实英语也是一样,不要告诉孩子苹果就是apple,apple就是苹果,而是指着苹果说,this is apple.
这样有利于孩子把英语apple和这个物体形象对应起来,一看到这个红色的水果,脑子浮现的音节是apple,而不是在脑子里做一遍转换,这个是苹果->apple
时间太晚要睡了,先简单唠叨这么几句哈。
我虽然发过一文说我孩子用中译英起步。实际上,主要针对的正是这种讨论,选择了一种表述方式。其实,在我的主要原则里面,不存在这些大的区别。我个人更加强调亲子和无原则。
我更加看重顺服孩子本身的意愿,而不是我们想当然。孩子喜欢,比什么都重要。至于说怎么样才能效率最大化,怎么样才是正统的步调,什么样才是标准做法,这些我不感兴趣。我一向遵从亲子这个原则为先,而不是效果这个目的为主。
看视频或者绘本或者亲子口语的时候可以翻译,也可以不翻译。主要原则仍然是亲子原则。不要受到亲子英语论坛那些死板的指导原则所束缚,其实我们一切的一切都是个体化的。随心、随性、随个体,比去搞什么标准化流程都更重要。我甚至在我值班的时候,允许我孩子看中文,但是我告诉她,中文是给英语不好的孩子看的,英语好的孩子看中文是不算奖励项目的。而其实我不在家的时候,她看中文的总次数加起来不会超过3碟次。这是近20碟片,104集的前后8个多月的时间内。所以,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不要被所谓的先进的理论束缚,怎么适合自己,怎么适合孩子,我们就做,这才是最理想的最个体的亲子原则。
很多时候,无招胜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