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smine1376 于 2012-4-11 12:03 编辑
弟子规,用时四个月读完了,孩子能背个大半,但我立意只是熏陶,顺便声波按摩大脑。读的过程中也部分讲解,过时的内容讲明不必照搬,可传承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提点一二,如“勿跛倚,勿箕踞”、“宽转弯,勿触棱”等。自觉如此学法很中庸。
最近经群里同学介绍看了吴文冰《从人智学角度反思读经》一文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804&PostID=39939105,深觉警醒,很有必要静心想想。摘抄如下:
“孩子所谓的“理智”一旦被唤醒,就很难再回到自由玩耍充满创造力、勇于尝试的状态了。”学前的孩子,主要是意志力培养,就是在行动中感受、思考,“耐心等待是有必要的。如果三岁时大人直接告诉她技巧,她就会了吗?如果把人生大道理全部让她背诵住了,这个大道理就真的具有了巨大的行为指导力量了吗?人生的道理,不是去读,去背诵,去思考就能内化为可以生长的道德行为的。”“让孩子的手脚动起来,工作起来,大脑里氧气、营养充分,大脑自然发展得强健、精细。这个动起来的结果还培养了孩子的意志力。而意志力是创造力的基石。意志力的培养诀窍就是重复,有规律地重复,这不是说教和背诵经典作品就可以达成的。”“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被干扰的孩子,大自然中的孩子,他们的状态就是《道德经》的行为艺术版。但作为文字记载的,如此逻辑、哲学、觉醒、深刻的作品作为教育的材料,喂养给本来就在道之中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不再那么狂妄地觉得自己可以居高临下地教训本来就生活在道之中的孩子。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不带成见地观察孩子本身,反省自己身上固化、沾染上的尘埃。”“经典是好东西,但什么时候给,什么样的孩子给到什么程度,如何为孩子准备好一个足以承受这些经典的强健心灵和思考力,才是读经教育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