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的孩子还没开始学琴。我小时候学的也不是钢琴,是电子琴。
因为最近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有了很多想法,想和大家分享、探讨下。
先说我自己,我是现在没人提的70后一代,确切的是75后。据说3岁的时候,看着电视的有人弹钢琴,我就在桌子上比划。姥爷看到了,就和爸爸说:长大了一定要让孩子学琴。我姥爷只是个鞋匠,爸爸是个军人。和音乐都不搭边。我如果有遗传,也是妈妈唱歌好听,调准而已。
在我的小学时代,大家都在学电子琴。钢琴真的买不起。开始买的是和键盘差不多长的类似玩具的,声音刺耳的儿童电子琴。3年级报了学校的电子琴班。学了一段时间,老师说我刻苦,有感觉,喜欢我之类的,特别写了条子给一家卖琴行,可能是便宜了我们一些价格,买了最基本款的卡西欧,大人伸开一臂多长的那种。
风雨无阻的3年,爸爸节节课蹬着三轮车送我去上课,笔记记了好多本。(学琴肯定是孩子和大人一起的事情。。)
到了6年纪,学业紧,懒惰了,不刻苦了,或者比赛没得什么名次,或者到了瓶颈吧。大家想,电子琴能到什么程度啊?到最后就是技巧,变换配音旋律什么的,这些都是我不喜欢的花架子,或者没有三心二意的本事,弹着弹着还要去想着换个音色什么的。当时挺喜欢钢琴和古钢琴的音色,总用这两个。。。
后来,老师也不办班了,就停了。
大学的时候学车,有位老师兄是音乐学院的老师。说电子琴练不出手的力道,再学钢琴很费劲。如果想学琴,开始就是钢琴,其他的都不行。
然后钢琴就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看到钢琴10级的同龄人,就羡慕人家
1》入门对了。
2》个人刻苦了。兴趣只是起步,想要到质的飞跃,没有坚持肯定不行,质的飞跃不是考级,比赛,而是“种种磨练后,依然保持对音乐的热爱,直至把弹琴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高兴了,不高兴了,都去弹弹琴。就像好多人利用运动宣泄情绪一样。”
3)家里有条件(包括家长的精力和财力)。
现在想想,我们的孩子学琴,这三样,还是缺一不可的。
结婚的时候,买了钢琴作为陪嫁,想着日后一定要再学钢琴。怀孕以后,开始学钢琴,老公很享受的在一旁听。然后说:今天练琴了么?我觉得你弹的激情不够。学了半年,肚子大了身体不方便。停了。
之后,一直想象着让孩子学,我和他一起学,圆我童年梦也好(我知道这种想法最要不得,但是潜意识里肯定有这种影子,我不回避,不要太过就好),希望能开发智力,或培养个业余爱好也好。
半年前,带儿子去一个老师家,两个邻居的孩子都是这个老师教的,说还挺好的。女孩的爸爸说,老师较严厉。另一个男孩自己说,教的好,过级很顺利。老师对两个孩子的评价是:女孩挺好,就是比较敏感(我理解就是批评可能受不了),男孩也挺好,也遇到过瓶颈,也痛苦过,但是坚持了下来。
我把我的理念和老师分享:我不会逼孩子练琴,一边哭一边练,那样与我的想法本身就背道而驰。但是我会要求他过级,如果没有一个个小土坡,很容易半途而废,终将无法体验站在山顶的心情。但我更希望的是:“种种磨练后,依然保持对音乐的热爱,直至把弹琴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高兴了,不高兴了,都去弹弹琴。就像好多人利用运动宣泄情绪一样。”
老师说,半年以后再来吧,孩子现在(4岁)还有点小。现在半年以后了,因为被儿子学画画打击到了,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开始学琴。可能我是比较理想化的那种人,要不别开始,开始了就不想停下来那种,所以真的很纠结啊!不知道这个决定要不要做啊!
最后,推荐给大家一本书《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美)茅为惠 著
我知道,这类书很多,碰巧看到一本,就买来看看了,还是有些帮助的。得即便看了这本书,放弃了让孩子学钢琴的念头(她比较专业,要求比较高),也是一种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