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shwyyan

    2012-4-17 09:43:50 使用道具

    我高二才开始真正的阅读,那一年把巴尔扎克的八十多卷《人间喜剧》都看了。古龙金庸温瑞安的比较好的作品也都看了。其他很多作品时间太久都记不住名字。让我在写作上开窍却是《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上了大学书看的就更广泛了,《全唐诗》《全宋词》《论语》《道德经》《古文观止》都看过,还有历史类的书籍看的比较多。工作以后大量的看政治经济类的,《国富论》《经济学原理》(是国外经济学大师的巨著)等等。孩子上了小学,大量的看教育类的,基本都是中外知名教育家的精品,没有跟风的垃圾。等二年级孩子转学到我身边后,看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儿童读物。我孩子年阅读量超过400万字,我可以轻轻松松的翻上一倍。
    四大名著都看过,只是不记得什么时候看的了。《孟子》《诗经》《楚辞》都是工作后看的。我兴趣比较广泛,看的远远比我上面提到的博杂。中外书籍涉猎的也比较平衡。
  • 真熙

    2012-4-17 10:06:18 使用道具

    说句题外话:佩服楼主的精力
    我们差不多同龄,
    我是没那么多了情趣啦
  • jianer

    2012-4-17 17:38:53 使用道具

    我也是超级书迷,从小到大好像都有无穷多的书.
  • 空心

    2012-4-17 21:08:26 使用道具

      小的时候的经历和我法有些相同,那时候的爸妈是很赞成我读书的,虽然家境一般,但是父母尽力的满足我读书的渴望,我那时最大的财富就是好多的小人书,东周列国故事,杨家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飞碟探索,言情武打,等等。我们生活在小县城里,没有好的图书馆供我读书,周围也没有太多的可借书之人。上学后,每次订书都必定少年文艺,比现在的要好多了,读到的书也比楼主少多了。可也是那种只要是有字必不放过的德行。后来20几岁的那几年,是我最灰暗的几年,书也因此读得少了,虚度了几年,梦中醒来以后,颇懊悔。可惜无法重活一次。就极力的读书去弥补。过去的总是过去了,不再去想。许多的乐趣还是来自于书中,为人妻后,开始加看父母必读之类的育儿的书,现在的任务是,力争再培养一个小书虫,而我现在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两全,只好牺牲一下自己的爱好,兼顾工作的同时,配合孩子。总是在幻想有一天闲下来了,老了,天天坐在阳台的摇椅上,喝着茶水看着书。。。。。。
  • high5

    2012-4-18 02:16:13 使用道具

    看了你最近的几个帖子,一直想问你的独立思维是如何形成的。 这下明白了。
  • ymei

    2012-4-18 09:15:46 使用道具

    这样看来,你看的书的确很多啊!
  • shwyyan

    2012-4-18 13:51:49 使用道具

    回high5朋友的话。

        教育书籍我最推崇苏霍姆林斯基的。他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育三部曲》非常的好。看到他的书,我很难想象,像苏联这样的法西斯极权国家怎么有如此自由,如此好的教育理念。而且他的教育理念好在和西方自由主义教育理念不那么完全相同。西方的教育理念虽然好,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滑向放纵上去。苏氏的教育理念就彷如8份西方的理念掺了两份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恰到好处。 就好像放风筝,风筝可以自由飞翔,但是父母和老师手中要握有一根结实的线,适时的引导孩子。
         美国人阿黛尔法柏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听》《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也非常的好。尽管文化背景不同,里面很多话,未必那么适合中国的孩子。但是有心的父母完全可以参照自己家孩子的情况适当的变通。举个例子,比如说给孩子选择的权力。最初所有的选项都是父母的,选啥都无所谓。但是这个权利只要孩子用了,他就能理解,而且越用越好。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些选项都是你的,他要表达不同意见,增加选项。只要合适,一般父母也就会给加里面去。其实判断一个家庭的类型很简单,如果所有的选择都有父母做,这是一个威权专制类型的家庭。如果所有的选择都给孩子做,这是骄纵溺爱类型的家庭。在绝大部分问题上,都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利,懂得和孩子协商的,这是民主类型的家庭。这种家庭最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原则问题坚持自己的意见,绝不能动摇。还有一部分家庭挺特殊,是在生活品格上放纵,在学习上专制,这个类型的家庭是最差的。
        薛涌的《一岁就上常青藤》里面华尔街的教育那一部分很好。
        国内郑委老师的《父母做对孩子才优秀》里面很多方法操作性很好,很多我都实际实践过。
        尹健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很多理念结合了中国的实际,也还是不错的。
        作家周国平的《周国平论教育》理念也蛮好的。
        孙瑞雪老师的书没正式看过,但是她的文章看过很多。也很好。
        还有其他的像蒙台梭利、杜威、陶行知等人的,在网上看过文章,没系统的看。
  • play

    2012-4-18 14:38:43 使用道具

    真是看了不少书啊
  • 79248057

    2012-4-19 14:48:44 使用道具

    感慨一下,我真是一只井底之蛙呀,没法跟楼主相比。所以我觉得小孩子时真的应该好好培养他的阅读的习惯,这是一生的“财富”。
  • 蝴蝶花开

    2012-4-19 15:08:11 使用道具

    让我回忆一下自己看过的书。。。。。
          小学五年级之前就是看看学与玩之类的杂志,但当时是极喜欢听评书的,印象最深的是古龙的萍踪侠影,到现在还记得两人的双剑合璧。其他的什么杨家将、薛刚反唐之类很多。可能是这类评书听多了,之后到大学之前极喜欢武侠,金庸、梁羽生、古龙、还有写四大名捕的那个。这些书看多了,现在回想自己在大学就是个工科傻女。
         上了大学才看了一些矛盾文学奖的书、最喜欢平凡的世界。还有几本琼瑶的。小心思开了些但明显跟不上时代。
         毕业后陆续看过一些哲学类的书,第二性、弗洛伊德之类,当时科普了一下,现在忘得差不多了。
        近年来明显不求上进看的都是网上的小说,大爱唐七公子。还有就是论坛中关于小孩教育的帖子书籍。

    总结汇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