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月
<Frog and toad> 听了2次,不晓得孩子到底懂多少。第一次听的时候本来在玩玩具,听了之后就索性躺在沙发上听着。到了吃饭时间也不肯关。但之后没有主动要求听过。第二次是我问他要不要听这个,他说要。就开给他听了。
//
<Rrog and toad>听了第三遍。选的是周末他画画或者安静玩儿乐高的时候。时不时的会跑过来问我一个单词的意思,于是我知道他的确是在听了。我知道的单词我就告诉他了,不知道的只好说不知道。当时就很后悔,自己没有听过这套东西。后来Enoch问我,这套东西有没有书?于是我答应他今天把书打印好带回家去。
//
今天带回打印好的<Frog and toad>第一辑。在我们重温体验6B的空儿,Enoch走过去瞄了一眼,拿起来就读:“Frog ran up the path to Toad’s house. He knocked on the front door. There was no answer.” 很流利,语音语调居然也有几分原版的影子。
看图,还模仿着画了恐龙;看文字,有时候会来告诉我他的重大发现。比如:114页上面有个Field Trips, Enoch很高兴的说:加拿大可以顺便去这个好地方了——Dinosaur Provincial Park);又比如,89页上面的Quetzalcoatlus,他自己去查词霸,知道是披羽蛇翼龙,再去查百度百科,看到百度上面说,它展开双翼可长达12米,Enoch说书上写each of its wings was about 20 feet long,问我feet和米之间如何换算;百度上还说“像一架小型的飞机一样”,Enoch说书上也有同样的话:“as big as a small airplane's”!
曾经为了神奇校车神魂颠倒,一心要去Mrs Frizzle的班级
如今想见Bill Nye
我知道他还有一个梦想:想去美国的黄石公园
为啥他的梦想都在国外?
昨天他要我找Eric Carle 的<Draw me a star> ,还好,这本书是我买的不是借的,天啊,要屯多少书啊。。。
找书的过程中,Enoch无意中看到他曾经热爱的<The land before time>历险小恐龙的碟,非常惊喜。
于是又找出来看了一集。
我趁热打铁,转换了这部动画片的音频,弄到帝尔里面去了
小朋友果然很喜欢。。就是太长,1集1个多小时。。。
帝尔音效真是差,浪费了大片的好音乐,恨啊!
被上面音频吓坏了的同学们,发挥一下想象力,就大概可以知道,1年半前我的英语朗读能力是个什么样的水平了。
再看看前面口语记录,我结结巴巴的几句日常口语,呵呵!
我不是不想听说先行,我也相信如果能够双语养育,孩子如我们的中文母语般习得英语,对大人孩子都最轻松也最省事儿。但是在这样的水平下,如果我还是坚守“听说读写”的顺序,要让我们家的亲子英语从听说开始的话,那我们的亲子英语就不是共同进步的过程,而变成了我跟我自己较劲的过程了。
要我用听说先行,我面临的困难至少有:
第一,根本就讲不来几句,我和孩子最基本的日常沟通都成问题;
第二,说的都是错,语法错、时态错、用词不地道。而孩子,初次输入是相当重要的,错了再改,要花几倍的力气;
第三,难度太大,坚持不下来。
有一个我非常钦佩的妈妈,她有一次想跟孩子说:“我们从那边上电梯吧”,硬是借助电子辞典,知道这句话怎么用英语说了之后,才去坐电梯。看后我觉得这位妈妈真是太伟大了,要我这么做,我肯定早就放弃了。
上帝关了我一扇门的同时,也为我开了一扇窗。对我而言,阅读起步是比较靠谱的一个方式。原版书不会读,我可以查好字典,自己先读个几遍后回去读给孩子听。这样一来除了有音频的资料以外,可选择的范围就太大了!我大可针对孩子的兴趣来。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爱斯凯瑞的引进版,我后来又去找了原版,陪孩子一起读,孩子非常喜欢;比如,孩子爱恐龙,我搜罗了几乎所有我能搜罗到的恐龙题材的绘本,读给他听;比如,孩子爱上了看神奇校车的原版动画,我可以买配套的书回来读给他听,帮助他提高对动画片的理解。。。。
说到底,
英语水平很高的妈妈教出英语很好的孩子,没什么稀奇;
英语水平很差的妈妈如果能教出英语很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稀奇啊!
再说到底,
在中国,究竟是英语很好的家长多呢,还是像我这样水平差的家长多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