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围棋的想法:
因为我小学的时候,就学会了中国象棋、军棋、围棋、跳棋等等,一方面,活跃了思维,另一方面,在同学中很有优越感,所以我一直有个打算就是让孩子也要学下棋,因为孩子太小不懂事,所以初步计划是上小学后开始学。有一天,偶然看到一本书《学特长,最重要的环节是家长》,里面提高很多观点,让我大受启发,我下面摘抄几段;
学围棋等特长的过程是个能让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不断升级的过程。智力升级的过程就是孩子“钻研”精神被激发和继续培养的过程。
围棋本身也是个“游戏”。孩子没有不喜欢游戏的,所以围棋也可以和孩子“本能的兴趣”接轨的。围棋还有一个好的特点,它是两个人对抗的游戏,所以“对抗”会激发出孩子持续的兴致。为什么围棋更能锻炼孩子思考的力度,因为有对手,要和对手抗衡就要不停地想办法。即使不下棋,做死活题也是一种典型的钻研。
那么,哪样特长能将“爱表现的孩子”的学习力提升呢?最好的选择应该就是棋类运动。等到下棋的时候,这些孩子的“爱表现”就不得不提升到“会表现”这一层次上了,因为下棋最后是要论输赢的。如果输多了,孩子自然会反思自己的聪明劲头上哪去了。
我观察了很久,发现有两类孩子下棋进步快,一类是学习态度认真的孩子,一类就是爱表现的孩子。前者学得快,这很好理解;后者学得快,我想原因是爱表现的孩子有更多的表现欲,于是棋盘成了他的舞台,他就会开始在“棋盘”上表演。
这样的综合锻炼,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孩子的表达力在提升。(书中表达力的提升是指让孩子分析、回答走每一步棋的道理)
考到业余四段以上,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了,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学围棋的目的:
学特长的目的决定了孩子将来学特长的路可以走多远,而且《学特长》书中说到,要将特长培养成本事,也就是既然学就要学好。因此,就在我满腔热情准备给孩子报围棋班时,我也在思考我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开始在网上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1、为了高考加分?有人说了,与其靠围棋加几十分,还不如拿出那时间和精力专心学习呢。
2、以后作专业棋手?有人说了,走专业棋手的路是极其艰难的,比例也极低,基本上不用往这方面来考虑。
3、为了让孩子多一个业余爱好?有人说了,学围棋、下围棋太耗费时间,现在的孩子时间这么紧,培养一个这样的爱好不划算,而且下围棋的人性格都比较内向。
4、为了让孩子能够坐得住?能专心?好像有点儿太肤浅了。
学围棋的确是很耗费时间的,而且学围棋如果中断,棋艺也是下滑很快的,为了保持棋艺,就要每天都练习,那么把孩子宝贵的时间用来学围棋倒底值不值?
三、我终于想通了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了一个围棋老师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058faf0100rjul.html,他写道: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下棋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从下棋中悟到为人之道、做事之序,这才叫做善莫大焉呢!棋艺的提高这个主产品远不如棋道的领悟这个副产品重要,棋之道即为人之道也。
说得太好了,其实对于我们普通家长来说,让孩子学围棋要的只是副产品而已啊,至于今后棋艺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并不重要,孩子学上一两年,智力开发了,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目的就达到了。